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提高胶原基生物材料的热稳定性,同时保持胶原自身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首先以安全无毒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为固定浴,通过湿法纺丝制备胶原纤维丝材料,以增强热稳定性和抗拉伸性能为目标,优化了制备条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紫外辐照,提高了胶原纤维丝的热稳定性和耐酶降解性.最后,通过体外酶降解实验和细胞毒性实验探索了胶原纤维...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蛹虫草类胡萝卜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设计分析探究复合酶法提取蛹虫草类胡萝卜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采用紫外光谱法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与传统酸热提取法下得到类胡萝卜素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纤维素酶∶果胶酶(2∶1)时,酶解温度50 ℃、酶解时间45 min、pH=4、酶浓度为0.5%,蛹虫草类胡萝卜素的提取率可达3 796.23 μg/g,与传统酸热提取法相比提取率得到显著提高。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复合酶法提取得到的类胡萝卜素的总抗氧化能力为4.151 U/mg,酸热提取法下得到的类胡萝卜素总抗氧化能力为4.096 U/mg。即2种提取方法下获得的蛹虫草类胡萝卜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3.
采用明胶酶谱法检测刺参肠内源酶中胶原降解酶的活性,应用流变仪分析刺参体壁粗胶原纤维的流变特性。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TCA可溶性寡肽含量测定方法,考察了刺参肠内源酶对体壁酶促溶性胶原蛋白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当粗胶原纤维质量分数为3%时,溶胀的粗胶原纤维显示出明显的凝胶特性,经刺参肠内源酶处理后,其凝胶性明显下降。在pH 9.0和40℃的条件下,刺参肠内源酶作用0.5h后,可显著促进PSC中γ、β及α链的降解;在此过程中,体壁酶促溶性胶原蛋白降解产物中TCA可溶性寡肽含量逐渐增加。研究表明,刺参肠中具有能够降解体壁胶原蛋白的内源酶,并在刺参自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胶原纤维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介绍,并且详细总结了胶原纤维吸附剂的制备原理及其应用技术,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以皮胶原纤维为模板剂,硫酸锆为锆源,掺杂稀土Nd元素制备SO42-/ZrO2-Nd2O3固体酸。通过TG、XRD、FT-IR、SEM以及N2吸附脱附分析等表征了制备条件对SO42-/ZrO2-Nd2O3固体酸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SO42-/ZrO2-Nd2O3固体酸较好地保持了模板的纤维结构,添加稀土Nd元素能有效抑制晶粒增长,ZrO2-Nd2O3晶粒尺寸为5.1~11.6 nm,比表面积为63.96 m2/g;以乙酸和正丁醇的酯化反应为模型反应考察SO42-/ZrO2-Nd2O3固体酸的催化活性,催化剂活性较高,重复使用5次,乙酸的转化率仍可达到85%,表现出较好的重复使用性,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初步研究酶法水解米糠蛋白制备米糠活性肽的工艺条件,同时探讨了不同料液比、pH值、温度和提取时间对蛋白水解率的影响.通过正交优化实验得出酶水解米糠蛋白的最佳条件是:酶解温度37℃,加酶量为O.5%,酶解时间是3h,酶解pH值为9.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酶解法和三氯乙酸酸溶法相结合,是一种很理想又有效的制备蛋白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皮板的绝大部分成分是胶原纤维,故毛皮特别是光面毛革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胶原纤维。因此搞清楚胶原纤维在各工序中的变化程度,进而有效地掌握和调节这种变化,就能制得符合要求的光面毛革。本实验是在同一个起点上进行,即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处理方法,其起点是以干皮回软后浸水皮胶原纤维的状态为准,然后陆续观察它们在软化、浸酸等各工序中的变化,从而进一步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下面按工序阐明其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8.
用酸法、碱法、双氧水法处理玉米芯,比较了经微波处理与不经微波处理的酶解液的主要成分、提取率和还原糖的含量.结果表明:不经微波处理直接酶解其木聚糖提取率和还原糖含量最高的是双氧水法处理;经微波处理后酶解其木聚糖提取率和还原糖含量最高的是碱法处理;TLC结果显示玉米芯酶解液的主要成分为木二糖.  相似文献   

9.
制备出了新型无铬鞣剂TWT初鞣的黄牛皮胶原纤维样品,并用铬鞣剂与铝鞣剂分别复鞣处理TWT初鞣的黄牛皮胶原纤维样品,对上述三类经过鞣制和复鞣处理的黄牛皮胶原纤维和未鞣制处理的黄牛皮胶原纤维进行热失重分析,利用atava-estk法和Flynn-wallOzawa法处理四个样品在不同加热速率下的热重分析数据.研究结果显示:在相同加热速率下,TWT初鞣的黄牛皮胶原纤维在达到最大降解速率时的热降解温度均高于未鞣制黄牛皮胶原纤维,且TWT初鞣的黄牛皮胶原纤维的热降解活化能较未鞣制处理的黄牛皮胶原纤维提高了25.595~33.309kJ/mol,两种胶原纤维热降解机理函数符合G(α)=[-ln(1-α)]4规律;同时,在相同加热速率下,复鞣处理的TWT初鞣黄牛皮胶原纤维在达到最大降解速率时的热降解温度明显高于TWT鞣制的黄牛皮胶原纤维,其中铬复鞣的TWT初鞣黄牛皮胶原纤维在最大降解速率时的热降解温度也高于铝复鞣的黄牛皮胶原纤维,且复鞣处理过的TWT初鞣黄牛皮胶原纤维的热降解活化能均低于TWT鞣制的黄牛皮胶原纤维,但铬粉/铝单宁复鞣的胶原纤维热降解机理函数也同样符合G(α)=[-ln(1-α)]4规律.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以水合肼为还原剂,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铜配位聚醮酸乙烯酯(Cu/PVAc)的过程。分析了温度、pH、助剂对铜配位聚酣酸乙烯酯的影响,并用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在助剂的PVP的作用下,可以得到分散效果较好,平均粒度为25nm的Cu/PVAc颗粒。  相似文献   

11.
胶原、明胶和水解胶原蛋白的性能差异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由于胶原、明胶和水解胶原蛋白制备工艺的差异,造成它们在结构和性能上存在较大的差别。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确定3种样品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结果表明:胶原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30万,分布很窄;明胶的相对分子质量从几千到10万,分布很宽;水解胶原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从几千到3万,分布也很宽。3种样品中只有胶原和明胶能够成膜,但是胶原膜的抗张强度(58N/mm^2)大于明胶膜(36N/mm^2),并且只有胶原膜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呈现出纤维结构。纤维成形实验表明只有胶原才具有成纤维能力。角质形成细胞培养实验证明了只有胶原有利于细胞的吸附和生长,明胶和水解胶原蛋白与培养皿培养的参比样相似,都对细胞的吸附和生长无明显的促进作用。由此得出结论:只有胶原才有生物活性,具有比明胶和水解胶原蛋白更大的潜在生物医学用途。  相似文献   

12.
以冷冻干燥和纳米合成技术制备生物玻璃和胶原复合支架材料,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红外光谱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弯曲强度测试等分析手段,对复合支架的理化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支架具有多孔结构。在制备过程中,两相间产生了化学键合作用。由此论证了复合支架的孔隙结构可为细胞生长及细胞外基质的产生提供充分的空间。两相间的键合作用对于提高骨支架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力学性能,减弱植入体内后在体液中的膨胀和浸析反应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酶法制取骨明胶理论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差热分析技术研究了不溶性骨胶原纤维的变性情况,并采用氨基酸分析和凝胶过滤色谱技术对酶法制取骨明胶的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通过模拟体液的特征配制特殊生理溶液,并以此生理溶液和胶原基质为矿化系统,观察和分析胶原基质在体外的矿化;结果发现:胶原在体外仿生矿化生成的矿物相为具有规则叶片状结构、低结晶度的碳酸羟基磷灰石;表明了羟基磷灰石矿物晶体在胶原的反应成核位点通过化学键合作用进行自组装,这种自组装结构受胶原大分子与羟基磷灰石晶体之间的相互反应以及胶原分子的自组装能力诱导。  相似文献   

15.
1Introduction Bonetissueisaparticularlycomplexsystemwithan intricatestructureofnano fibrils[1,2].Thesefibrilscontaindissimilarinorganiccompoundsofhydroxyapatite(HA)andorganicbiomacromoleculesofcollagenprotein.The HA collagencomposites[35]resemblingbonesyn…  相似文献   

16.
We reported recombinant human-like type I collagen inducing growth of hydroxyapatite crystals in vitro in the form of self-assembly of nano-fibrils of mineralized collagen resembling extracellular matrix, which obey the same rules, but is superior to the collagen derived from animal tissues because the latter may carry diseases of animals and cause immunological reactions. The mineralized collagen fibrils aligned parallel to each other to form mineralized collagen fibers. Hydroxyapatite nanocrystals grew on the surface of these collagen fibrils with the c-axis of nanocrystals of HA orienting along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the fibrils.  相似文献   

17.
研究天然生物高分子(如胶原)对组织损伤修复的影响.从猪皮中提取的I型胶原通过TSDC技术极化,并测试其驻极化前后的TSDC变化.将极化的材料用于细胞培养.得到了细胞生长曲线.实验证实,极化后的材料能加速细胞的生长.有可能用作生物医用材料.  相似文献   

18.
马来酸酐酰化对胶原与铬反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马来酸酐对山羊皮胶原进行了酰化,探讨了酰化对胶原与铬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酰化可给胶原分子上引入大量的羧基,酰化后的胶原在铬鞣时对铬的吸收结合能力明显提高,收缩温度也大幅度提高,酰化后的胶原适合于进行少铬鞣制  相似文献   

19.
鱼鳞中羟脯氨酸的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比色法测定鱼鳞中的羟脯氨酸(Hyp),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回收率。鱼鳞经过脱钙处理,羟脯氨酸的保留率为96.19%,经过第一次提取胶原蛋白后,提取率达到了总胶原蛋白的70%以上,同样的条件下进行第二次提胶,二次胶原蛋白的提取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胶原可吸收缝合线的制备,指出丝的断裂强度,特别是湿打结强度,是该缝合线的重要指标。因此,围绕着纺丝机的型式,凝固浴和鞣制浴的组成,以及纺丝工艺参数对丝强度的影响进行了较详尽的论述。部分线号的丝已达到美国药典第二十一版所规定的指标,并已具备批量生产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