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工科”的提出为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包装材料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开展“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根据包装材料学的课程特点,提出采取优化与更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增加自主学习环节和实践创新项目等措施,以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培养出符合新工科需求的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从而更好地为建设现代经济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2.
周雪  杨旭 《现代盐化工》2022,(4):121-124
“大学物理”作为理工科专业的通识性基础必修课,具有开设时间早、课程周期长、知识覆盖面广的特点,是理工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大学物理”课程一般包含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与量子概述等多学科内容,知识体系庞大,内容较为复杂,教学过程中通常存在授课形式单一、填鸭式教学、课堂不活跃、授课效率较低等问题。首先分析了“大学物理”课程的特点及实施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其次探讨了实施课程改革的方案,最后以重庆工商大学机械专业为例,分析了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3.
邹媛媛  熊先青 《家具》2022,(2):102-106
随着我国“新工科”建设的全面推进,对家具设计与工程专业《木家具制造工艺学》课程展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旨在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责任担当。立足“新工科”背景下《木家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完成了必要性分析、建设内容设计及案例总结,提出了《木家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思政实现路径。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不仅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内动力,强化自主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等,同时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素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家具设计与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提供了改革思路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食品机械与设备”是一门工程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传统教学不能达成提高实践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的课程目标。为提高教学效果,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充分发挥线上网络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的优势,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的同时,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锻炼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家具》2021,(5)
"课程思政"是对专业技能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的有效融合,是专业课与立德树人并重的教育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课程思政"过程中,教师需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以《家具史》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考核形式3个方面进行改革,使青年一代在深刻理解和感悟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基础上,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响应“新工科”培育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人才要求,高校需要对工科专业的教学模式做出改革和创新。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是工科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在培育学生实践、创新等能力上有着较强的优势,为了更好地满足新工科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当前需要针对此课程教学的缺陷,对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培育出优质的人才。对此,文章分析了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内涵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新工科”背景,对其实验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索,从修订实验教学大纲、增加实验教学课时、建立仿真实验系统、设计多种实验类型、创新实验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新工科"背景下本科高校环境工程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探讨,提出与实践结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以兴趣为导向,改进教学方法;以应用为重点,改革考核方式。这些教学改革方法的尝试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广西轻工业》2019,(10):177-178
根据新工科的发展纲要,对酶工程课程的改革进行探索。以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为重点,进行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改革,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新工科"计划背景下,高校需要改变传统人才培养的固有模式,引入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来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应用技能。导学互动加式教学方法(BOPPPS教学法)采用了模块化的闭环反馈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以《革制品设计史论》课程为例,将BOPPPS教学法的6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探索基于BOPPPS教学模型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在轻化工程专业课堂中的应用,以期为提高工科类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工科"形势下,探索改造传统专业,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面向新形势的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建设思路,建设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并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富有创新特色的校企合作课程,促进地方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广西轻工业》2019,(4):160-161
以工程教育认证的新工科专业建设为背景,据新工科高等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及我校车辆工程专业最新培养方案,针对目前许多高校车辆工程专业在《内燃机设计》课程设置或教学存在的较多问题,以工程教育认证的主要理念为指导,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为基础,以混合式教学方法为依托,以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为核心,对车辆工程专业的《内燃机设计》课程进行适应性改革,探索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教学方式改革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新工科"教育强国改革的新背景和粮食大产业链发展的新形势,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食品分析"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下强科学性和重实践性的重要学科,研究和探讨其教学改革对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人才培养意义重大。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剖析,对今后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对《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进行阐述和分析,并将计算机软件、实践教学及模型设计等方法应用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工程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学习《食品机械与设备》的过程中,应努力做到:学有所思——勤学好问;学有所获——明辨长短;学有所用——笃实进取。结合课程特点及自身学习方法、学习成果进行分析总结,并将理论知识融入实际操作之中,对食品机械与设备相关实验提出自己的见解与想法,总结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5.
当前,“新工科”和“新农科”建设改革运动正在高等学校教育中全面、深入地推进。在农科类高校中,农科和工科呈现出高度融合的趋势,对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有重要意义。“能源化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本次教学改革基于工农融合教育培养目标,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毕业要求,在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的指导下,优化教学大纲和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进课程考核方式。本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多学科交叉融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农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是高校素质教育体系中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有效渠道。在皮革化学与工程学科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养,满足社会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结合课程思政内涵,探讨了皮革化学与工程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从明确具体目标、提炼思政元素、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建立教学评价五个方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为课程思政融入新工科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提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浅谈《食品机械》课程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食品机械》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通过教材的改革,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考核方式的改革以及教学队伍的改革等方面详细说明了改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图纸是工程界的语言,机械制图课程是机械类专业最基础、最重要的课程。然而长期以来机械制图课程存在教学难度大,教学内容多、教学课时较短,学生学习效果差、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差异大,学习兴趣的不足等问题。新工科背景下要求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解题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对此,文章首先分析机械制图课程现状,随后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方法,希望能够提升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9.
"新工科"建设已经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当前教育领域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自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实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战略.新工科研究和实践改革将围绕工程教育中的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开展,实现从学科导向转为产业需求导向,从...  相似文献   

20.
轻化工程是一门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学科,如何提升轻化工程专业的教学效果,解决工程教育和企业发展脱节等问题,是世界经济变革的严峻挑战下轻化工行业所急需解决的问题。"新工科"计划背景下,专业教育信息化为轻化工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带来契机。本文将轻化工程教学与信息化改革相结合,提出了建立信息化专业课程、信息化仿真实验室和信息化实习基地等改革策略,旨在克服传统轻化工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出兼具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新工科"人才,促进轻化工程行业的转型和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