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介绍了徐村水电站溢洪道边坡3号堆积体的物质结构特征、成因机制,边坡稳定条件,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3号堆积体接触带抗剪强度指标较低,有沿接触带土体产生整体滑移的可能,同时,亦可能沿最大剪应力面产生局部的圆弧形滑动。(2)3'号堆积体在自然状态下处于基本稳定-稳定状态。边坡开挖,未触及3'号堆积体,其仍然是稳定的,但如果位于下部边坡的3号堆积体失稳,在其牵引下,3'号堆积体将有可能产生变形失稳。(3)3号堆积体部位边坡按设计要求进行了处理,完成了排水系统的施工,对堆积体边坡部位完善了边坡监测系统,加强边坡观测,监测边坡在运行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黄梁坡滑坡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受"5.12"汶川大地震影响,该滑坡变形加剧,裂缝变长加宽,下沉加剧,可能发生失稳破坏。基于此,在详细调查滑坡特征的基础上,分析该滑坡成因机制,采用地质分析判断法和不平衡推力法对该滑坡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结果表明:该滑坡整体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受降雨和地震影响,滑坡的稳定性会有所降低,趋于欠稳定状态。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对该滑坡进行治理,确保滑坡临近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3.
三家村堆积体位于金沙江金安桥水电站库区左岸岸坡,该堆积体主要由崩塌堆积物及坡积物形成,水库蓄水后,堆积体前缘部分被淹没,整体稳定性受到影响,可能会影响其上居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在现场地质调查,勘探及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对该堆积体在水库蓄水后,不同的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水电站厂房西坡滑坡成因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综合宏观判断、勘探资料分析及工程地质结构分析,利用ESR年代测定对构成下咱日堆积体的主要岩土介质的形成年代进行了测定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区域河谷演化史等理论,对下咱日堆积体的成因机制及该地段的河流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论:下咱日堆积体天然状况下处于整体稳定状态,在工程建设及工程运行中也处于整体稳定状态,不会影响梨园水电站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张恒 《云南水电技术》2007,(4):13-15,21
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勘测和类比分析,在对古水水电站坝前复杂松散堆积体的基本地质特征有了足够认识的基础上,从内外地质动力耦合作用来探讨并分析该复杂松散堆积体的形成机制,并对复杂松散堆积体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评价,为对该松散堆积体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治理方案设计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邱云 《水电站设计》2007,23(2):69-71
在某水电站进水口边坡上方堆积体施工过程中,堆积体发生沉陷变形,工程安全受到了严重影响。通过对该堆积体边坡变形机理的分析后认为,这是施工开挖坡脚引起的浅层蠕滑—拉裂式变形,地下水引起的坡脚部位软化则进一步加剧了变形的发展。提出了削坡、格构锚固、设置挡土墙、钢管桩及截排水等工程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云南地区29起典型滑坡地质灾害的调查,以及丽江、香格里拉气象站的典型降雨历史数据分析,研究了滑坡与降雨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多值型和单值型两种降雨模式;以此为基础,运用GeoStudio软件的SEEP/W、Sigma/W模块分析了不同降雨模式下堆积体边坡的渗流、基质吸力及位移等物理量的响应规律,探讨了堆积体边坡失稳的力学机理:降雨入渗造成了坡体的应力调整,持续降雨下坡脚处应力集中,塑性区由坡脚处最先产生,不断向上扩展,最终贯通诱发边坡失稳。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证进水口崩塌堆积体在电站运行过程中的稳定,设计除采用抗滑桩加固外,在抗滑桩和联系梁上还采用2000kN级预应力锚索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10.
西南地区水电工程中堆积体边坡的稳定性问题成为制约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分析堆积体边坡的成因机制,可为工程建设、堆积体边坡的处理措施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对旦波堆积体边坡成因机制宏观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评价,得出堆积体边坡整体稳定性较好的结论。基于内外动力耦合作用的思想,提出了堆积体边坡的成因机制:由于受断裂构造破碎(内动力)、风化作用(外动力)等,上部岩体发生崩塌、倾倒破坏,破坏后的产物向坡体下部运动、堆积,由于长期持续的堆积,堆积体下部发生固结压密变形。  相似文献   

11.
汤国强  罗旭东  李辉 《人民长江》2010,41(20):46-48
念生垦沟堆积体位于金沙江梨园水电站导流洞进口边坡右侧的坝前右岸宽缓沟谷中,其稳定与否对梨园水电站的建设至关重要,并关系到电站建设的成败。为了保持念生垦沟堆积体的稳定,在堆积体不同高程处采取了抗滑桩、锚索加固等措施,并布置了钢筋计、测缝计、锚索测力计、测斜仪、水位计等安全监测仪器。监测数据准确反映了念生垦沟堆积体在不同工况下的安全状态,为保障安全施工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练  丁秀丽  颜慧明  卢波 《人民长江》2009,40(13):16-18
皂市水电站堆积体边坡临近厂房机组段,其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施工安全并对厂房建筑物构成威胁。鉴于堆积体及其与基岩接触面部分岩石力学参数的不确定性,首先采用强度折减法研究不同参数取值情况下边坡的安全系数及可能的失稳模式,选取合理的堆积体参数。在此基础上,对在不同工况下的边坡稳定性、可能的失稳模式以及不同加固处理方案的效果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李树武  刘昌  聂德新 《人民长江》2011,42(11):10-12
乌弄龙水电站坝前堆积体成因主要为崩塌堆积,岩土物理力学试验成果及现场天然休止角测量成果对选取岩(土)体的力学参数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堆积体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评价认为在天然状态下,坝前堆积体稳定性好;水库蓄水后,堆积体前部(约70 m高差)处于库水位以下,堆积体基本稳定;在蓄水和地震工况下其稳定性降低,存在失稳的可能性,可能产生的破坏形式为前缘调整性坍岸再造。针对澜沧江上游段类似的大型崩塌堆积体,分析总结了一套松散堆积体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对类似工程地质问题(特别是澜沧江上游江段水电工程)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构皮滩水电站工程用混凝土共500万m^3,设计分为30余种标号。为此,按照拟定的原材料进行了不同水泥品种、不同粉煤灰、不同外加剂以及不同水胶比、不同粉煤灰掺量的混凝土基本性能试验,探讨了不同配合比组成对混凝土强度、变形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在对各种试验参数对混凝土性能影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皮滩水电站大坝各部位混凝土的推荐配合比参数。  相似文献   

15.
通过整理分析柳洪水电站库区左岸堆积体变形失稳由发生、发展、治理各阶段的表现和处理措施,总结论述了库岸整治过程中防止边坡渐进式破坏的关注点,以及相应的滑坡处理方法,可供同类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小湾水电站紧临坝基上游侧的饮水沟左岸堆积体的结构特征和可能的变形失稳形式, 重点介绍堆积体前期施工中采取的削坡减载、预应力锚索加固措施,以及2003年底到2004年初堆积体发生整体性向下蠕动后采取的上部开挖护坡,中下部锚索锚固,下部抗滑结构支挡、分层系统排水等综合措施。监测结果表明,综合加固措施实施后,堆积体边坡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已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7.
锦屏一级水电站普斯罗沟坝址左岸发育的深部裂缝,由于其分布深度大,张开破裂形态多样,且超出过去工程经验认识范围。因此,自勘探揭示以来其成因问题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在对其空间分布规律、地质特征进行了充分揭示的基础上,对其成因从地震地质、河谷演化、构造学、数值模拟等多方面开展了多次专题研究。认为普斯罗沟坝址左岸深部裂缝是在特定的高边坡地形、地质构造、高地应力环境和岩性组合条件下,伴随河谷的快速下切过程,边坡高应力发生强烈释放、分异、重分布,在原有构造结构面基础上卸荷张裂形成一套边坡深卸荷裂隙体系。  相似文献   

18.
杨啡  邓辉  曾阳益 《人民长江》2016,47(21):52-56
云南古水水电站根达坎堆积体已经历了近10 a的勘察,但其斜坡堆积体的演化过程仍有待研究。从堆积体坡表的变形迹象及平硐内部揭示的软弱滑动带结构特征入手,反演推测斜坡堆积体的演化过程,建立数值模型分析堆积体发育过程中的演化机制。模拟结果表明,堆积体的中前缘部位主应力较大,也较为集中,斜坡靠近地表附近的拉应力最大,说明堆积体越靠近江面,其稳定性越差,堆积体的胶结程度越低,越有利于地表雨水入渗及风化作用的深入。数值分析还表明暴雨条件下堆积体饱和状态对斜坡变形有重要影响,暴雨状态下最有可能先发生破坏的部位主要集中在堆积体后缘,从而产生"拉-压-剪"的推移破坏模式,发生连锁的滑移-坠覆-滑移式的链接破坏。  相似文献   

19.
乔琪  石峰 《水电站设计》2020,36(1):55-58
本文结合科特迪瓦苏布雷水电站EPC项目,简要介绍了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阐述了暖通空调设计的特点和原则,通过重点设计及难点分析,对西非国家水电站暖通空调设计技术进行了研究和经验总结,旨在为同行提供一些在西非国家开展类似项目暖通空调设计技术研究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库区泥沙输移特性以及演变趋势对水电站运行至关重要,利用白鹤滩水电站入库泥沙控制站的最新水文泥沙资料,采用输沙率经验公式计算与水槽模型试验等方法,对水库泥沙输沙量、颗粒级配及矿物成分等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白鹤滩水电站坝址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总量为1. 69亿t,其中支流输沙量约为1 100万t,占坝址输沙量的6%左右;推移质输沙量约为214万t;受上游兴建水利工程影响,近年来坝址输沙量有所减少。研究成果对白鹤滩水电站运行以及梯级水库调度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