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斜仰卧-截石位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护理方法及对病人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2例复杂性肾结石拟行PCNL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先截石位,留置患侧输尿管导管后改俯卧位,观察组病人采用斜仰卧-截石位,直接插入膀胱镜行PCNL术,评价病人术中舒适度,记录两组病人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及结石清除率。[结果]观察组病人体位摆放时间为(9.23±0.63)min,手术时间为(63.72±14.38)min,均短于对照组的(15.72±3.42)min和(94.46±10.58)min(P0.05);观察组病人术中体位舒适度良好率为80.43%,高于对照组的45.65%(P0.05)。[结论]术前做好宣教,术中做好护理配合,斜仰卧-截石位行PCNL术可缩短体位摆放时间和手术时间,提高病人舒适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改良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手术治疗上尿路较大结石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5年因上尿路较大结石于我院住院行改良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碎石术14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一期手术成功,手术时间(45.5±11.2)min,出血量(72.9±11.4)ml,无需输血患者。32例因结石多发联合输尿管软镜,无建立多通道或双通道者。一期手术清石率97%,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1年,无远期并发症发生及结石复发。结论采取改良斜仰卧截石位行经皮肾镜碎石术可将顺行手术方式和逆行手术技术融为一体,能够使患者舒适度增加,有利于麻醉监测,节省手术时间,提高结石清除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斜仰卧截石位单通道经皮硬性肾镜联合经皮肾软镜治疗复杂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5月-2016年1月于该院住院的肾多发结石及鹿角状结石患者,其中40例行斜仰卧截石位球囊扩张建立标准通道,单通道经皮硬镜与经皮软镜联合碎石,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结石清石率、住院时间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该组患者均I期单通道顺利实施手术,手术中位时间52.5 min,结石清石率100%、手术前后出血量变化无差异,患者无需输血,随访3~6个月,无明显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斜仰卧截石位单通道经皮硬镜联合经皮软镜治疗复杂肾结石,可提高结石清除率,增加患者术中舒适感,避免多通道对肾脏的损伤,手术时间短,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皮肾镜取石术俯卧位去腰枕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将80例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俯卧位去腰枕,对照组为常规经皮肾镜取石术俯卧位。观察两组患者术中舒适度、手术体位综合征发生率及手术耐受时间。结果:试验组手术体位综合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术中舒适度高于对照组,手术耐受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采用俯卧位去腰枕,提高了患者术中舒适度,使患者更好地耐受手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手术体位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体位对经皮肾镜取石手术患者术中舒适度及疼痛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1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30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入院顺序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行经皮肾镜取石手术,对照组实施传统俯卧位护理干预,观察组另实施斜仰卧位联合截石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安全性[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术中体位舒适度、疼痛评分、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BP,DBP,HR指标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位干预后30 min仅对照组SBP,DBP较体位干预前明显降低,HR明显升高,并且护理干预后30 min对照组SBP,DBP,HR指标变化较观察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体位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斜仰卧位联合截石位护理干预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患者中应用,不仅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对患者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轻微,并且提高结石清除率和术中舒适度并减轻疼痛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时传统体位与斜卧-截石位的应用效果,探索斜卧-截石位的临床护理应用方法。[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实施PCNL的104例肾合并输尿管结石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采取斜卧-截石位,对照组采取传统俯卧体位。观察两组体位摆放时间、PCNL时间、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在摆放体位过程中,对照组病人出现幅度变化不大的血压下降、心率增快,观察组病人的血压和心率变化不明显,两组血压和心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体位摆放时间和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病人在摆放体位时的不适感多于观察组(P0.05)。[结论]使用斜卧-截石位体位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的不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2种卧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2年6月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368例,术中将368例患者按照手术体位分为俯卧位和斜侧卧位2组,分别记录2组患者手术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斜侧卧位组在摆放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并发症等方面均低于俯卧位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安置斜侧卧位可缩短体位安置时间和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中体位对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和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自制15°斜坡垫肩背部斜仰卧位联合下半身截石位在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术中体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2月收治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109例,均行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取石术,其中55例采用自制15°斜坡垫肩背部斜仰卧位联合下半身截石位为试验组,另54例采用常规体位为对照组。比较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生命体征(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舒适度、术后残石率。结果:试验组体位摆放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残石率5.45%(3/55)低于对照组18.52%(10/54)(P<0.05)。结论:自制15°斜坡垫肩背部斜仰卧位联合下半身截石位应用于复杂性肾结石临床手术,可缩短体位摆放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残石率,提高舒适度。  相似文献   

9.
张友香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009-2011
目的探讨斜卧截石位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30例经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按术中体位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10例,对照组采用俯卧位,观察组采用斜卧截石位,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及碎石效果。结果观察组体位安置后的心率、血压的变化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胸闷、呼吸困难的发生率、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碎石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斜卧截石位可减少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术中不适反应,提高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白雪玲  王元 《全科护理》2013,11(20):1868-1869
[目的]探讨高尔夫体位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高尔夫体位(侧卧、斜仰、截石位)进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25例,手术护士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和体位训练,术前充分准备,按要求摆放手术体位,术中积极配合。[结果]25例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结石取净率88%,术后所有病人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高尔夫体位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可以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手术风险、提高净石率;手术护士熟练掌握碎石设备、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恰当摆放体位是手术顺利完成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截石位联合斜侧卧位在微创经皮肾镜手术中的作用.[方法]总结采用截石位联合斜侧卧位下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病人25例,分析两种体位联合的安置方法及对手术的影响,观察病人体位的舒适、有无神经损伤、压伤及肌肉扭伤等情况.[结果]本组25例手术顺利完成,术中无需变换体位,病人及术者体位舒适,无神经损伤、压疮及肌肉扭伤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截石位联合斜侧卧位在经皮肾镜手术中能方便术者操作、利于击碎的结石冲出,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利于麻醉医生术中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截石斜卧位下对肾结石患者同时进行患侧输尿管镜插管和经皮肾穿刺建立通道碎石取石的方法和优缺点.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截石斜卧位,同时消毒患侧腰部和下腹会阴部,在助手向患侧进行输尿管镜检查和插管的同时,术者采用B超定位,于患侧第11肋间或第12肋骨下、腋后线附近进行目标肾盏穿刺建立经皮肾通道进行碎石取石.结果 36例患者采用截石斜卧位进行目标肾盏穿刺和碎石取石,均获得成功,下盏通道12例,中盏通道20例,上盏通道4例,目标肾盏穿刺成功率100%.一二期总结石清除率83.3%.仅一例在术后一周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截石斜卧位下同期输尿管镜检查插管和穿刺建立经皮肾通道进行碎石取石可以减轻医护人员负担、节省手术时间,减少患者体位的不适感和便于观察及抢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斜仰卧截石位在经皮肾弹道碎石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4例上尿路结石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在碎石术中采用斜仰卧截石位,辅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在碎石术中采用俯卧位,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碎石术中采取斜仰卧截石位,辅以护理干预措施较俯卧位优势明显,综合疗效较高,术中不良反应较少,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采用截石位后俯卧位与俯卧“大”字位联合双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受双镜联合一期治疗的98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体位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手术体位为俯卧“大”字位)和对照组58例(手术体位为截石位后俯卧位)。观察两组围术期指标、结石清除率、舒适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且术后1d、3d的VAS评分更低,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结石清除率、体位舒适度更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俯卧“大”字位在复杂性肾结石行双镜联合一期治疗患者中的应用,能够缩短手术时间,缓解患者疼痛,有助于改善患者结石清除效果及体位舒适度,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两种体位对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腹内压及出血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俯卧位与斜仰卧位对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过程中腹内压力及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80例单侧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斜仰卧位组(40例)和俯卧位组(40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分别采用斜仰卧位组和俯卧位,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斜仰卧位组在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方面与俯卧位组差异有显著性,俯卧位组摆放体位后及手术结束时的腹内压力及气道阻力明显大于术前(P<0.05),俯卧位组术中出血量与摆放体位后腹内压力有显著相关性;两组均无胸膜损伤、肠损伤及肾周围其他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无改开放手术者。术后随访1个月,肾积水不同程度减轻,无输尿管狭窄或结石复发。结论采用斜仰卧位行MPCNL,可以降低术中胸腹部受压的几率,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6.
胡佳 《当代护士》2014,(9):14-15
总结了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中所应用的各种手术体位的基本情况和进展,主要包括俯卧位、仰卧位、侧卧位、斜卧位,认为微创经皮肾镜具有取石速度快、结石取净率高、手术时间短、步骤简化等优点。手术室护士应熟练掌握好各种体位的优缺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可视化穿刺系统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无积水肾结石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400例无积水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号编号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试验组给予可视化穿刺系统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手术出血量、手术用时、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WBC、Scr水平低于对照组,HG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视化穿刺系统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无积水肾结石患者,能够提高结石清除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出血量,缩短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体位管理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60例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体位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生命体征相关指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舒适度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俯卧位后脉搏、呼吸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高于对照组;术中60 min脉搏、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管理能有效维持患者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生命体征稳定,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侧卧位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高危上尿路结石的效果,旨在为患者在术中提供一种安全、高效、舒适的体位。方法将2010年6月~2015年12月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2例患高危上尿路结石且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患者分为2组,其中在术中采用传统的俯卧位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43例患者在术中采用改良侧卧位为实验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术后相关并发症情况及体位舒适度。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总结石清除率及体位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侧卧位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高危上尿路结石患者的运用,具有提高手术结石清除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因体位带来的不适感等优点,是一种安全、高效、舒适的体位,确保了患者手术的安全进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龄高危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的适宜性体位。方法:将80例高龄高危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以传统俯卧位接受手术,观察组以预计手术时长为据以两种不同体位接受手术,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受术者体位安置后四个观察时间节点生命体征均值、体位安置后三个观察时间节点躁动情况、术后全身酸痛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高龄高危经皮肾镜取石手术时长在1. 5 h以上患者宜取斜仰卧位为手术体位,手术时长在1. 5 h以下患者宜取斜仰卧位、截石位一体化体位安置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