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在难取性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观察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应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22例肝胆管难取性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22例均碎石、取石成功,无死亡病例。探查后胆总管一期缝合3例,T管引流19例,术中经胆囊管操作成功2例,平均术后住院时间6.8d。结论腹腔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难取肝胆管性结石创伤小,恢复快,碎石充分,结石取净率高。为肝胆管难取性结石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电子胆道镜联合体内冲击波碎石治疗肝胆管结石胆道探查术后残留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8月肝胆管结石胆道探查术后残留结石42例临床资料,经电子胆道镜联合体内冲击波碎石取石。结果结石取净40例,取净率95.2%(40/42);结石残留2例。无胆漏、医源性胰腺炎及胆道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电子胆道镜联合体内冲击波碎石治疗胆道探查术后肝胆管残留结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治愈率高等优点,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探讨经胆道镜体内液电碎石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效果和临床预后。回顾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0年4月—2011年3月行胆道镜体内液电碎石术的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一次性取净结石93例,占88.57%;二次取净结石4例,总取石率为92.38%。胆道镜液电碎石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具有时间短、成功率高、直视下碎石安全等优点,但对3~5级以上胆管结石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种新技术即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技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0月36例术中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肝胆管结石病患者的资料。结果胆总管结石肝总管结石一次性取净结石率100%(12/12)。二级以上肝胆管结石一次性取净结石率66.7%(24/36)。结石残余术后采用经T管瘘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12例,33.3%(12/36)。肝内结石碎石后结石下移,阻塞肝外胆管2例5.56%(2/36),术中配合胆道镜网篮取石3例8.33%(3/36),切口感染4例11.1%(4/36),胆瘘、腹腔局限性腹膜炎2例5.56%(2/36),无胆道狭窄、穿孔、出血。结论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肝胆管结石具有操作简单、取石快、残石率低、并发症少、费用低等优点,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治疗肝胆结石的新方法,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内镜、介入技术联合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提高治愈率和避免多次开腹手术。方法 自1992年3月至2004年5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采用腹腔镜、胆管镜、十二指肠镜、扩张导管、球囊、支架、T管、液电碎石等技术联合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45例。经十二指肠镜手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尤其是胆总管下端嵌顿性结石及十二指肠乳头狭窄。经腹腔镜手术行胆囊切除及结合胆管镜行肝胆管探查碎石取石术、导管扩张术、肝门部胆管整形修复术、支架内引流术和T管外引流术。术后行胆管镜和(或)十二指肠镜继续治疗残余结石或胆管狭窄。结果 45例手术均获成功,随访期内未再施行开腹手术。结论 只要选择合适病例,腹腔镜、内镜、介入技术联合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具创伤小、结石除净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胆道镜定向微爆破碎石术用于胆囊管结石患者保胆取石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体内微爆破碎石仪在纤维胆道镜直视下为21例胆囊管结石患者定向碎石。结果:21例平均碎石1~3次,平均取石时间5~10m in;除1例因碎石次数较多,胆囊管水肿放置胆囊引流管,2周后拔除外,余均一期缝合胆囊壁,术后无胆囊炎、胆漏等并发症发生,无中转胆囊切除术者。结论:纤维胆道镜直视下为胆囊管结石患者行体内微爆破定向碎石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肝胆管结石综合治疗中碎石术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肝胆管结石是指位于左右肝管分叉以上的肝内胆管结石,东亚地区多见。其病因复杂,术后残石率、复发率高。临床上治疗方法众多,为提高结石取尽率,内镜联合下的各种碎石方法不断出现,先行碎石后再辅以内镜下取石,可极大提高结石取尽率。现结合中外文献就肝胆管结石综合治疗中所采取的机械碎石、体外冲击波碎石、微爆破碎石、超声碎石镜碎石、气压弹道碎石、等离子碎石、液电碎石、激光碎石等碎石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进行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8.
胆道镜激光碎石治疗胆道结石嵌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术中胆道镜下激光碎石在治疗胆道结石嵌顿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8月至2007年12月术中肝胆管结石及胆总管结石嵌顿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使用激光碎石后,胆总管结石组无胆管损伤,无残石病例;肝胆管结石组2例术后残石者均经T管窦道取出,残石1例,最终残石率为6.25%。结论 胆道镜下激光碎石在治疗胆道结石嵌顿具有直观、准确、方便、疗效确切的特点,是降低残石率避免更人手术创伤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胆总管下段嵌顿结石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4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收治的2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下段嵌顿结石的患者,施行经胆囊管钬激光碎石术治疗。钬激光输出功率1.0~2.0 J,脉冲频率5~10 Hz,在直视下接触结石,将结石击碎后通过取石网篮套取出结石。结果 25例行经胆囊管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后胆总管下段嵌顿结石均能取石成功,结石1次取净,圈套器结扎胆囊管根部,未行T管引流。手术时间(139.30±30.10)min;术中出血量(83.60±40.10)mL,术后住院时间(4.20±0.65)d。随访6~24个月,无胆道狭窄,无胆漏等发生,结石复发率4%(1/25)。结论对于胆囊管4 mm、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来说,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钬激光碎石术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超细胆道镜(管径3.7mm)联合双频激光碎石术治疗胆道结石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1年8月~2013年6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道结石63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胆囊管通过胆道镜工作通道,用双频双脉冲激光碎石技术将结石击碎,注水冲出或用取石网篮套出。结果 63例胆道结石均一次清除取出。无胆道损伤、胆漏。全组术后3个月复查B超或MRCP,未发现胆道残余结石、胆道狭窄。结论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超细胆道镜联合双频激光碎石术直观,准确,方便,疗效确切,是治疗胆囊合并胆道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液电碎石经胆囊管治疗胆道巨大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1月84例因梗阻性黄疸、胆总管巨大结石行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液电碎石经胆囊管取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成功完成手术。1例因胆道出血中转开腹行胆总管切开止血、取石+T管引流术;1例患者怀疑胆道下段肿瘤中转开腹探查并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冰冻病理证实为胆管癌;1例患者经胆囊管取石毕发现乳头下端狭窄,术中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及乳头肌切开后胆汁流出通畅;1例患者因Mirizzi综合征导致胆囊三角区粘连紧密从而中转开腹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术后均无出血、胆漏、胆总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7~11 d。结论: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液电碎石经胆囊管取石术治疗胆总管巨大结石安全、可靠,手术微创,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对于胆囊管粗短直、入口较大的患者,可直接置入胆道镜探查取石,损伤小,优点突出,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输尿管硬镜治疗肝胆管难取性结石的临床应用。方法:5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通过输尿管硬镜探查,鳄鱼嘴钳取石,气压弹道碎石及灌洗取出结石。其中开腹组15例,腹腔镜组34例,经"T"管窦道取石1例。结果:全组患者术中均顺利取石,术后胆道造影示胆总管残余结石1例,再次通过输尿管硬镜取石成功,无胆道穿孔、出血、感染及其他近期并发症发生,随访1~2年无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术中联合输尿管硬镜行肝胆管难取性结石探查、碎石、灌洗与取石有助于取净结石,减少残石率,缩短手术时间,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一期硬质胆道镜碎石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何贤纪念医院的21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一期硬质胆道镜碎石术。结果 21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中转手术。18例(85.7%)患者最终取净结石,其中1次结石取净者14例(66.7%)。手术时间(95.7±21.0)min,术中出血量(15.1±7.6)ml,住院时间(11.6±4.3)d。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其中1例出现胆瘘并局部胆汁性腹膜炎,经超声定位穿刺置管引流后痊愈;2例出现右侧少量胸腔积液,1例出现右下肺盘状不张,均经过保守治疗后痊愈。无术后胆道感染或胆道出血,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8~44个月,4例(19.0%)出现结石复发。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一期硬质胆道镜碎石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创伤小,提高了碎石取石效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双镜)经胆囊管钬激光碎石取石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12—2018-12间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双镜经胆囊管钬激光碎石取石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患者均1次取净结石,均未放置T管引流。手术时间为(139.30±30.10)min,术中出血量为(63.60±40.10)mL,术后未发生胆漏等并发症,住院时间为(10.20±2.65)d。随访3~36个月,未发生胆道狭窄、结石残留及复发。结论对于胆囊管内径≥3 mm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应用双镜经胆囊管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效果可靠、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切口下超细胆道镜U100激光碎石术治疗胆总管嵌顿结石的应用。方法:观察小切口下胆总管探查术中应用经超细胆道镜U100激光碎石术治疗68例胆总管嵌顿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无死亡病例,一次性结石取净67例,结石取净率98.5%,并发症4例。术中胆囊管操作成功29例,胆总管切开后放置T管39例,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0.5d。结论:该治疗方法治疗胆总管结石嵌顿创伤小,恢复快,碎石充分,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胆道镜联合液电碎石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取石术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价值。笔者回顾性分析开腹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取石术的47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47例中,9例单纯应用胆道镜经胆囊管取石,32例联合应用液电碎石仪碎石,4例改行胆总管切开探查,均取净结石,2例探查阴性,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日9.2d。提示,对肝外胆管结石且有胆道探查指征的患者,选择胆道镜联合液电碎石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取石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钬激光联合胆道镜在治疗难取性肝胆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胆石症患者通过胆道镜工作通道,应用钬激光功率为1.0/10 HZ直径为400μm光导纤维,在直视下接触结石,将肝内外胆管结石击碎后注水冲出或用取石篮套出。结果20例取石成功,取石时间10~15 min,平均20 min。1例术后残余结石因窦道过细,胆道镜不能通过,只能开腹手术,术中用钬激光碎石成功。术后无胆道出血、胆漏。术后随访6个月,腹部B超或经"T"管胆道造影检查,未发现结石复发及残留,无胆道狭窄。结论钬激光联合胆道镜治疗难取性肝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碎石确切、安全有效等优点,为治疗肝胆管结石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胆胰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胆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12例难以耐受手术或难以实施手术的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患者,经皮肝径路行胆胰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术后行PTCD引流,CT提示胆总管无结石残留、无胆道梗阻后拔出PTCD管。结果 12例均顺利施行经皮肝胆胰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手术时间1.0~3.5 h,平均2.5 h;5例行单次碎石术,6例行2次碎石术,1例行3次碎石术;1例术中出现发热反应,1例出现PTCD管脱落。结论 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胆胰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是一微创、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9.
经纤维胆道镜液电碎石术治疗胆道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经纤维胆道镜液电碎石术,治疗213例各种术后胆道残留结石的病人,其中胆总管结石19例,左肝管结石28例,右肝管结石22例,左右肝管结石124例,左右肝管、胆总管结石20例。全部病人均被取净结石,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无死亡。其中一次胆道镜取净结石151例,二次胆道镜取净结石48例,三次胆道镜取净结石14例。经纤维胆道镜液电碎石术为胆道结石的治疗,尤其是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胆道镜液电碎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手术方法、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腹腔镜下胆道镜液电碎石术治疗23例难取性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结石取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3例术中均碎石成功,其中22例一次性取净结石,结石取净率95.7%;1例因结石数量较多,术后6周经T管窦道行胆道镜取石术。无胆道穿孔、大出血、胆漏、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4 d拔除腹腔引流管,5~7 d出院。术后4周常规行T管造影,夹管3 d后拔除T管。结论:腹腔镜下结合胆道镜液电碎石术可显著提高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疗效,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