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重污染河道疏浚对菹草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乐 《水资源保护》2012,28(3):32-37
通过采集苏州有机重污染河道南园河疏浚段、未疏浚段底泥和水质较好的内城河底泥进行菹草种植试验,分析各种底泥栽种菹草后上覆水体营养盐质量浓度的变化、菹草生长特点、浮游藻类和底栖附泥藻类的繁殖情况,研究疏浚对菹草水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重污染河道疏浚可以降低底泥中的营养盐浓度,有利于恢复菹草生境和改善水生态环境;河道疏浚后底泥TN、TP、有机质质量比分别降为1.50 g/kg、1.00 g/kg、27.00 g/kg左右时,浮游藻类和底栖附泥藻类的繁殖受到抑制,菹草生物量增加,上覆水体的营养盐质量浓度降低;经过一段时期的泥-水界面反应,疏浚后的底泥含水率得以提高,底栖附泥藻类数量及生物量将会增加,将恢复菹草、浮游藻类和底栖附泥藻类共存并相互制约的生物多样化的水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骆马湖水质对菹草不同生长期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位观测手段研究了骆马湖菹草生长区水质与菹草不同生长期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指数生长期和石芽生成期,水体中的pH值、ORP值和DO质量浓度升高,COD质量浓度降低;植株衰亡期则相反,菹草腐烂导致有草区的水体TP质量浓度升高,但是由于反硝化作用,水体中TN与硝氮质量浓度反而下降。菹草在生长过程中直接吸收水体中的硝氮,对氨氮的去除则为间接作用,此时水体中的氮以硝氮为主;当菹草衰亡时,氨氮成为水体中氮的主要存在形态。菹草密度是影响水体各形态氮浓度的重要因素,在菹草生长时,菹草密度与TN和硝氮质量浓度显著负相关(P 0.01);当菹草衰亡时,与菹草稀疏区相比,菹草密集区TN和硝氮质量浓度更低,而氨氮质量浓度更高。指数生长期,骆马湖最优菹草密度为83.75 g/m~3。  相似文献   

3.
王佳  顾永钢  王昊  李兆欣  许多 《人民黄河》2022,44(1):100-105
针对受污染河道水体水质净化和长效维护需求,开展黑藻+金鱼藻、穗状狐尾藻+伊乐藻、马来眼子菜+篦齿眼子菜、水盾草+苦草4种沉水植物组合方式的河道水体净化与维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马来眼子菜+篦齿眼子菜组合对受污染河道的修复效果最佳;对受污染河水的复氧及叶绿素a的削减,沉水植物均表现为促进作用;沉水植物组合的水体净化效果马来眼子菜+篦齿眼子菜组合>黑藻+金鱼藻组合>水盾草组合+苦草>穗状狐尾藻+伊乐藻组合,各植物组合差异不显著;沉水植物组合对受污染河水的净化效果主要受水体营养盐含量影响,不同沉水植物组合方式均有利于河道再生水水质的提升;经沉水植物处理后,COD、氨氮等主要指标可达地表水Ⅳ类水标准。  相似文献   

4.
水污染对菹草及伊乐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沉水植物在污染水体中的生存阈值问题,在满足光补偿点的条件下,研究不同劣Ⅴ类水质中菹草(Potamageton crispus)、伊乐藻(Elodea nattalii)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①如果能够保证水体光补偿点条件,在苏州市3种劣Ⅴ类水质中,菹草、伊乐藻均能保证基本存活,且无论从表观上还是从体内的保护酶来看,伊乐藻对污染的适应能力均优于菹草。②在实验过程中,菹草及伊乐藻的叶绿素含量基本上呈下降趋势,说明在污染环境中植物生长状况不良。③菹草及伊乐藻在水质相对较好的苗家河水样中的生长情况优于水质相对较差的薛家河及竹辉河。  相似文献   

5.
净化河道污染、改善河道水质对保障河道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而生物修复技术具有其独特的绿色、环保、节能的特点。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物将环境当中的污染物质吸收、转化,从而净化污染、使环境恢复正常状态的措施。文章从微生物净化以及水生植物净化的角度分析了基础生物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多种综合型生物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对徐州市水体菹草爆发情况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选取云龙湖、如意河、玉带河、楚王陵如意湖、废黄河及小沿河水源地作为徐州市重要水体代表,了解徐州市重要水体的植物生长、分布状况,并通过原位监测或室内分析,调查了水体P H值、浊度、透明度、溶解氧、电导率、氨氮、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等指标,摸清徐州市重要水体水生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沉水植物菹草在河湖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明晰其规模性爆发与消亡对河湖环境的影响,对菹草的生长习性和治理方法进行研究综述,包括菹草生长过程及其生长习性、菹草爆发机理及其对水体环境状态的影响、菹草防治与控制研究现状,确定了菹草的生长习性和爆发机理,对中国开展菹草治理工作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今后菹草爆发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水质分析项目高锰酸盐指数的准确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锰酸盐指数在水质分析中属卫生方面的检测指标,水中耗氧量的大小不仅可以间接地反映水中还原性物质的相对含量,还可以作为水体被污染的标志之一对水质污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在给水处理中其指数的大小还可反映一定的净化程度,因此,水中耗氧量的检测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付常璐  邢昱臻  刘蕾  刘芠升 《治淮》2013,(12):69-70
高锰酸盐指数是反映水体中有机及无机可氧化物质污染的常用指标,本文通过对《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GBll892—1989)中高锰酸盐指数测定条件的分析,对草酸钠称量配制步骤进行改进,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在实际检测中的可行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人民黄河》2015,(12):65-68
为研究东平湖不同生物量菹草腐烂对上覆水中碳氮磷浓度的影响,将杀青后的菹草按1、5、10 g/L的生物量分别投放进装有超纯水的烧杯中,并分别置于25℃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恒温培养。在不同时刻测定了上覆水中总碳(TC)、总氮(TN)、总磷(TP)的浓度,并计算了碳氮磷的累计释放量和单位质量累计释放量。结果表明:菹草腐烂过程中,上覆水中TC、TN、TP的浓度及其累计释放量均随菹草生物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低生物量(1 g/L)下TC、TN的单位质量累计释放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生物量下的;各生物量下上覆水中C/N为0.54~0.59,随时间变化较小;菹草腐烂过程中N的相对污染负荷大于P的。  相似文献   

11.
水蕹菜对重污染河道净化及克藻功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采用浮床无土栽培种植水蕹菜以控制重污染河道水体水质。不仅进行了静态试验,而且在重污染河道苗家河上加以应用,效果显著。静态试验结果表明,在气温35℃、水温30℃以上的条件下,水蕹菜对重污染水体中的CODMn、TN、NH4+-N、TP的去除率分别为37.0%、92.9%、93.9%、93.8%;对藻类的抑制率为88.8%。示范工程水域中水质得到明显改善,透明度达90~130 cm。由此证明水蕹菜是对重污染河道净化处理的优良生物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12.
城市河流生态恢复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分析了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河流治污项目多偏重修复受污染的水体,而基于生态系统尺度修复受损河流生态系统的研究很少。指出为顺利开展河流生态修复实践,我国需要在理论、技术、水利工程设计规范、水法等方面应进行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吴师 《水资源保护》2005,21(4):52-55
依据一维水质模型,估算动态纳污能力、预测污水对目标河段水质的影响。以淮河干流鲁台子—石头埠段为例,针对河段内淮南市饮用水源的水质要求,在不同的上游来水条件下,计算闸控支流污水的最大允许下泄量;预测污水团到达水源区的浓度。  相似文献   

14.
焦跃腾  顾正华  丁昊  周欣 《人民长江》2017,48(21):23-28
电絮凝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低廉高效污水处理技术,已经被证明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严重的水体处理上具有显著效果,但是目前对于电絮凝净化微污染水的相关研究较少。通过对电絮凝分批处理河水的实验研究,分析电絮凝方法处理微污染水的可行性,讨论极板间距的改变对电絮凝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絮凝处理技术可以用于微污染水净化中,在电流密度为17.75 A/m2、极板间距为1.5 cm的条件下,反应30 min时,色度去除率为73.76%,浊度去除率为76.00%,悬浮固体去除率为85.71%,化学需氧量去除率为42.86%,总磷去除率为61.36%。在电絮凝反应中,极板间距对于微污染水的色度、浊度、悬浮固体和总磷去除效果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辽河流域地表水水质达标评价及水质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多年地表水水质监测资料,系统地对辽河流域地表水进行了水质达标评价和水质变化趋势分析,并确定了严重污染河流名单.结果表明:辽河流域地表水水质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点源污染重于面源污染.水质达标率不高,地表水污染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海河流域主要河口水沙污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2005年底,对海河流域海河口、独流减、子牙新河和北排河4个入海河口6处水域实地考察并取水沙样,进行重金属、砷、总氮和总磷含量分析。采用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水体综合污染指数法等对水域单个污染物污染、水体综合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变化进行分析,采用《海洋沉积物质量》等对底泥污染进行分析,并与2001年实测数据进行比较。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海河流域4个河口的水污染严重,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为汞(Hg)。子牙新河和北排河河口的氮磷污染严重,水体呈严重的富营养状态。与2001年水质相比,4个河口的重金属浓度几乎全部大幅度下降,海河口和独流减河口水质情况有很大改观,但子牙新河河口水污染加重,北排河河口水质状况则与2001年相近。从底质分析来看,4个河口的底质重金属污染尚不严重,但底泥均存在严重的氮磷污染。与2001年相比,底泥中污染物含量大多变化不大,略有下降。这些数据反映出近年来海河流域在水污染治理、工业废水排放控制等方面的成效,但远离城市局部水域的水污染和富营养化加剧的趋势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The authors propose a new intake control system for water purification plants based on river water quality. In this system the intake flow rate of a plant will decrease while the river water is polluted, whereas it will increase after 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river has recovered. The purpose of this system is to reduce the operational costs of water purification while securing an adequate water supply. Simulation studies on the proposed system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reduced amount of coagulant dosage and waste sludge generated. Simulation results with 2-year, on-line turbidity data revealed that the reduction percentages of waste sludge for the first and second years were 5.8% and 8.5%, respectively. This remarkable effect suggests that the proposed system could also contribute to enlarging the capacity of landfill sites for incinerated sludge and to preserving th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8.
深圳市西沥水库生态河道的构建技术与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汇入深圳市西沥水库的河流,因周围农业和生活污水的排入导致河流水质污染严重,严重影响了西沥水库的水质质量。本文介绍了生态河道修复目标及理念,采用生态河道技术修复功能退化河流的方法与原理。  相似文献   

19.
平原河网区城市水污染特征及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典型平原河网城市——苏州市为例,进行水污染成因及控制研究。前街后河的棋盘式河网格局体现了苏州市特有的文化风貌,也使得苏州市同样存在平原河网城市共有的环境特征。古城区内,水体流速不大于0.01 m/s,C∶N严重失衡为0.4~1.4(其中C以BOD5计算),水生态系统已遭到严重的破坏。针对苏州市古城区水污染特征,从区域水文循环角度,提出了时空分步实施的综合治理理念。即首先进行内外污染源控制;再通过适当的闸坝调度引入周边太湖或长江清洁水源,改善古城区水体水动力条件、缓解水体碳氮失衡;对于局部污染仍严重的水体进一步实施原位强化净化工程。通过效果评估分析及实施综合治理方案后,可使水体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Ⅳ类水标准。该方案为其他平原河网城市的水污染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太阳能水质净化系统对北京市亮马河微污染水体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各项水质指标的监测,研究了该系统对河湖微污染水体的处理性能.结果显示:水质净化系统安装后,有效改善了试验区内水体表层富氧、底层缺氧的状况,缓解了藻类在水体表层大量聚集的现象,表、底层DO和叶绿素分布日趋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