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沙利度胺及其类似物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小伟  刘增路  毛振民 《中国药房》2006,17(12):944-946
沙利度胺(Thalidomide),化学名称α-酞胺哌啶酮。1956年,沙利度胺作为非处方镇静药在欧洲上市,20世纪60年代初因其强烈致畸作用而退出市场,随后的研究发现沙利度胺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抗血管生成作用和T细胞调节作用。1998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沙利度胺用于治疗麻风病结节性红斑(ENL)。近年来研究表明,沙利度胺及其类似物具有抗肿瘤作用,部分类似物的活性高于沙利度胺本身。目前已有大量关于沙利度胺及其类似物的抗肿瘤作用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2.
沙利度胺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昨度胺(反应停),最初在欧洲作为镇静剂用于临床,因其有止吐作用,被大量用于孕妇,1961年,明确发现沙利度胺可引起婴儿海豹肢畸形及无肢畸形,导致该药迅速撤出市场,随后的研究发现,沙利度胺对许多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有治疗效果。如HIV诱导的疮疹性口腔炎,白塞氏综合征,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难治性克隆病及肿瘤等,本文就沙利度胺的多种药理作用。新的临床应用以及药物不良反应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4月,欧盟批准了沙利度胺(thalidomide)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初始治疗。沙利度胺是上世纪50年代海豹婴儿出生惨剧的始作俑者。科学家后来发现,除了镇静作用外,沙利度胺有抗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作用,包括1998年发现的抑制α肿瘤坏死因子的作用,Celgene公司从这些新的靶标着手进行再开发,最终获得FDA批准作为市场上治疗麻风病的药物,沙利度胺也成为了Celgene公司的旗舰产品。  相似文献   

4.
沙利度胺的作用机制及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玮  张育 《医药导报》2007,26(4):399-402
沙利度胺于20世纪50年代作为镇静药进入市场,后因其致畸作用于20世纪60年代初退出市场。近年来该药的新作用被开发。随着抑制血管新生、免疫调节和抗炎等方面作用的研究逐步深入,沙利度胺作为免疫抑制药和抑制血管新生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类风湿关节炎(RA)是由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导致的免疫性疾病,主要病理特点与血管新生和免疫失调有关,其中血管新生为该病公认的发病中心环节;传统治疗药物为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等,沙利度胺对治疗RA具有潜在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20世纪60年代沙利度胺因其具有致畸性而退出历史舞台,后来研究发现其致畸现象的背后是抗血管生成的作用。而抗血管生成作用这时已被学术界认为是对抗肿瘤生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后来,研究人员又发现了沙利度胺的其他抗肿瘤机制,这样沙利度胺便被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抗肿瘤药物而被广泛研究。本文重点综述了沙利度胺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以及它与其他药物联合用药用于治疗实体瘤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沙利度胺:一种抗血管生成的抗癌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沙利度胺的作用机制仍未完全阐明,但有关其所具有的抗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作用已经明确。临床研究证实,沙利度胺治疗浆细胞肿瘤(包括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和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有效,而对其他肿瘤的疗效也在进一步评价中。目前认为,沙利度胺有望在肾癌、前列腺癌、恶性胶质瘤以及卡波济肉瘤的治疗中获得较好的疗效。沙利度胺不良反应一般轻微至中度。且可以处理。使用较大剂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增加。抗血管生成疗法作为耐药病变靶点引人关注。进一步的研究重点在于沙利度胺的抗瘤谱、理想的剂量方案以及最佳联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静娜 《河北医药》2010,32(11):1462-1463
20世纪50年代沙利度胺(反应停)最先在德国上市,作为镇静、镇痛药,其主要用于治疗妊娠恶心、呕吐,由于其严重的致畸作用而停用。但随着深入研究,发现其在免疫、抗炎、抗血管生成的药理和一些疑难病症上的临床治疗研究中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结果,尤其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研究更是其中热点。本文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就沙利度胺的药理、治疗MM作用机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沙利度胺治疗消化道疾病的临床新进展.方法:参阅文献,归纳,分析.结果:由于沙利度胺的免疫调节和血管生成抑制作用,可以用于一系列免疫功能异常的消化道疾病.结论:如何合理使用沙利度胺治疗消化道疾病,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年代,沙利度胺因有严重的致畸作用而被撤出了市场.不过,此后的研究发现,沙利度胺具有调节免疫、抑制炎症和抗新生血管形成等作用,并于2006年在美国率先获准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从而再次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本文介绍近年来沙利度胺在口腔黏膜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沙利度胺的药理作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金月 《医药导报》2004,23(3):0176-0177
20世纪50年代沙利度胺曾作为镇静药、镇痛药广泛用于临床,因其严重的致畸作用而禁用。近年来,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有了新的进展,通过查阅文献,综述沙利度胺在免疫调节、抑制炎症、抗血管新生等的药理及临床治疗麻风性结节红斑、重症肝炎、肿瘤、风湿病等的研究,结果显示,沙利度胺是一个很有临床应用价值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沙利度胺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利度胺因致畸作用撤出市场后又被发现在抗炎及免疫调节方面具有活性,并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麻风并发症麻风结节性红斑。近年来其抗血管生成的作用又成为研究热点,2006年5月美国FDA批准其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该药再次受到医学界的瞩目。综述近年来在沙利度胺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现有和潜在的临床疗效以及制剂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沙利度胺近年临床新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初因发现沙利度胺有致畸作用将其撤出市场。但对沙利度胺的研究并未因此停止。60年代中期发现沙利度胺能有效治疗麻风结节红斑而再次引入临床。此后,沙利度胺用于治疗多种其他疾病。然而,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一些严重不良反应,如末梢神经病、血栓形成、血细胞减少以及肝毒性。了解这些不良反应无疑将有助于沙利度胺的安全应用。  相似文献   

13.
张同华  张峻 《天津药学》2007,19(4):73-75
沙利度胺(thalidomide,反应停)于20世纪50年代作为镇静剂和止痛剂在欧洲上市,用于减轻早孕反应,但随后发现其有强烈的致畸性,于20世纪60年代退出市场。之后发现沙利度胺许多新的药理作用,如抑制血管生成、免疫调节及抗炎作用等。美国FDA于1998年批准其作为治疗麻风红斑结节的药物重新上市。近年来研究发现,沙利度胺对抑制肿瘤有很好的疗效。本文对其抗肿瘤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蔡宇  王椿 《世界临床药物》2003,24(6):351-356
沙利度胺因可导致胎儿畸形而一度退出市场。近年国外研究报道,利用沙利度胺的抗血管生成、免疫调节以及促进骨髓瘤细胞凋亡作用可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经临床研究证实,使用沙利度胺治疗可使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并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半个多世纪前,沙利度胺曾作为治疗早孕反应的特效药闻名于世,而严重的不良反应又令其臭名昭著.半个多世纪后,沙利度胺因被发现有治疗红斑结节性麻风、抗肿瘤等作用,又重新被重视.该文就近年来对沙利度胺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的一些文献报道,特别是国内同行们所做的一些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希望能为科研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的进步,消化道疾病的治疗研究不断发展。近年来,病例报道和临床试验都证明沙利度胺正在作为一种有效、可供选择的药物用以治疗消化道疾病。除了可以部分下调促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的血管增生,沙利度胺还具有其他免疫调节特性。本文就沙利度胺治疗消化道疾病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单一使用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方法 单一使用沙利度胺治疗MDS11例。结果 疗效达部分缓解4例,进步2例,轻微反应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63.6%。结论 单一使用沙利度胺对MDS有一定疗效,尤其是对难治性贫血(RA)患者可以明显缓解病情、减少输血次数、改善生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在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80例经病理证实的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沙利度胺联合化疗组(联合组)和单化疗组(单化组),每组40例。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VEGF含量。结果 VEGF在小细胞肺癌高表达,对局限期表达低于广泛期( P <0 c.05),而沙利度胺联合化疗达到CR+PR患者,VEGF下降( P <0.05),而单化疗组无明显下降,在化疗联合沙利度胺对比单化疗,VEGF无明显变化( P >0.05)。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对比单纯化疗,在近期缓解率无明显提高,1年生存率方面无明显改善( P >0.05)。结论 VEGF在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局限期低于广泛期,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可使部分患者VEGF下降,但不能作为判断患者治疗有效及预后指标;沙利度胺不能作为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强的松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临床疗效;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IPF发病中的作用;沙利度胺对IPF患者TNF-α及TGF-β的影响。方法 IPF患者57例,20例单用强的松治疗(激素组),37例应用沙利度胺联合强的松治疗(联合治疗组),3个月后进行疗效判定;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泡灌洗液(BALF)及血清中TNF-α、TGF-β1的变化,同时检测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BALF液及血清中TNF-α、TGF-β1,作为对照组。结果联合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激素组(P〈0.05);IPF患者的BALF液及血清中TNF-α、TGF-β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激素组及联合治疗组BALF液及血清中TNF-α、TGF-β1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联合治疗组BALF液及血清中TNF-α、TGF-β1下降幅度明显高于激素组(P〈0.01)。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强的松可有效控制IPF发展;TNF-α、TGF-β1在IPF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沙利度胺联合强的松对其抑制作用更强;沙利度胺通过降低TNF-α、TGF-β1表达来抑制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20.
沙利度胺及其衍生物临床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陈立慧  李电东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14):1141-1145
沙利度胺是一种合成的谷氨酸衍生物,原作为镇静剂治疗早孕反应,20世纪60年代出现严重的致胎儿缺陷而被禁止使用。但此后研究发现,沙利度胺具有免疫调节和抗血管生成作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肿瘤以及其他难治性疾病有效。通过对沙利度胺进行结构改造得到的一系列免疫调节药克服了原形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这些药物的强大的抗癌作用意味着它们将走出沙利度胺的阴影,成为有效的抗肿瘤药物。现对沙利度胺及其衍生物的临床应用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