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3%~6%。双侧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较为少见,治疗难度大,并发症及病死率高。我院采用分期自体血管移植颅内外架桥建立颅内外高流量分流后,再行动脉瘤孤立技术成功治愈1例双侧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少见类型颈部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外伤性伴有基底动脉瘤的基底动脉-海绵窦瘘、白发性原始三叉动脉海绵窭瘘和自发性和外伤性颈外动脉海绵窦瘘、外伤性颈外动脉海绵窦瘘各1例;分别采用机械可脱性弹簧圈(MDS)、电解微弹簧圈(GDC)和法国Balt公司的可脱性球囊技术,对4例CCF患者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外伤性伴有基底动脉瘤的基底动脉-海绵窦瘘和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伴有椎动静脉瘘分2次栓塞,自发性原始三叉动脉海绵窦瘘、自发性和外伤性颈外动脉海绵窦瘘、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间瘘一次性完成栓塞,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血管内栓塞仍是治疗少见类型颈部动脉海绵窦瘘的最好方法,其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应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3.
Liang JT  Bao YH  Zhang HQ  Ling F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9):2744-2746
目的 探讨末成年人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方式、影像学特点及其治疗.方法 对1985至2008年北京宣武医院39例末成年人(0~18岁,男24例,女15例)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治疗方式及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方法:神经介入治疗22例;显微外科治疗8例;载瘤动脉自行闭塞而自愈者3例;术前动脉瘤再破裂死亡1例,未治疗5例.30例接受治疗的患者出院时恢复良好Glasgow结果评分[(GOS)4 ~5分]28例,死亡1例,致残(GOS 2分)1例,随访过程中有1例动脉瘤栓塞后复发行手术治疗.结果 未成年人颅内动脉瘤占同期颅内动脉瘤的2.2%.发病方式: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急性剧烈头痛19例,长期头晕头痛7例,一侧肢体无力6例,眼球活动障碍5例,无症状偶然发现2例,外伤后鼻衄1例.共发现44个颅内动脉瘤,其中前循环31个,后循环13个,后循环动脉瘤比例为29.5%;动脉瘤部位:大脑中动脉10例,海绵窦段颈内动脉6例,床突段及床突上段颈内动脉6例,基底动脉6例,前交通动脉及大脑前动脉4例,大脑后动脉4例,椎动脉3例,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各2例,眼动脉1例.巨大动脉瘤(直径> 25 mm)12个.结论 (1)未成年人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2)大脑中动脉是未成年人颅内动脉瘤的好发部位;(3)复杂性动脉瘤(巨大型、外伤性、梭形动脉瘤)比例较高;(4)未成年人颅内动脉瘤治疗难度较大,部分病例需采用载瘤动脉闭塞或搭桥后孤立动脉瘤的方法治疗,但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评估影像资料和临床预后来探讨血管内治疗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 2012年2月,连续接诊的行血管内治疗的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及随访结果.分析评价手术的可行性、手术并发症及影像和临床预后。结果 共有27例患者27个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行血管内治疗.其中17例行载瘤动脉闭塞,8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2例单纯弹簧圈栓塞,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完全栓塞率、近全栓塞率和部分栓塞率分别为81.5%、11.1%和7.4%.无死亡病例,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7.4%.在为期32.9±17.3个月(4~71个月)的随访中,25例(92.6%)的预后良好(mRS评分0~1分),统计学分析显示高龄(60岁以上)与不良预后相关(P=0.006).结论 血管内治疗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安全有效,有症状的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应及时治疗,对于高龄患者治疗应慎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脏动脉瘤(VAAS)的介入治疗方法,总结分析经导管栓塞VAAS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0例采用弹簧圈、微弹簧圈及明胶海绵等栓塞材料介入栓塞治疗VAAS的临床资料。1例脾、胰横动脉多发动脉瘤栓塞流入、流出动脉及"三明治"栓塞法;1例脾中段巨大动脉瘤栓塞流入、流出动脉+填塞瘤腔;1例肝右动脉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及1例左支气管动脉瘤栓塞流入动脉+填塞瘤腔。1例带颈肝动脉瘤单纯填塞瘤腔。5例医源性肾假性动脉瘤单纯栓塞流入动脉。结果 9例VAAS均一次栓塞成功,但1例肝右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再次栓塞成功止血。所有病例术后随访2~30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动脉瘤未复发。结论经导管置入弹簧圈栓塞VAAS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脏动脉瘤(VAAS)的介入治疗方法,总结分析经导管栓塞VAAS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0例采用弹簧圈、微弹簧圈及明胶海绵等栓塞材料介入栓塞治疗VAAS的临床资料。1例脾、胰横动脉多发动脉瘤栓塞流入、流出动脉及"三明治"栓塞法;1例脾中段巨大动脉瘤栓塞流入、流出动脉+填塞瘤腔;1例肝右动脉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及1例左支气管动脉瘤栓塞流入动脉+填塞瘤腔。1例带颈肝动脉瘤单纯填塞瘤腔。5例医源性肾假性动脉瘤单纯栓塞流入动脉。结果 9例VAAS均一次栓塞成功,但1例肝右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再次栓塞成功止血。所有病例术后随访2~30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动脉瘤未复发。结论经导管置入弹簧圈栓塞VAAS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 例肾出血患者均行肾动脉造影检查.并均采用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术中使用明胶海绵颗粒和(或)弹簧圈对病灶进行栓塞.结果 ①肾动脉造影示:6例医源性肾损伤中,有3 例为单一肾上极或下极动脉分支弓状动脉受累,显示造影剂外溢并滞留,呈囊状或条状,提示假性动脉瘤;有2例表现为2个分支以上受累者,为弓状动脉、叶间动脉或其分支等的损伤,局部造影剂浓染,滞留时间延长,伴有假性动脉瘤;1例肾切除术后残余肾动脉出血,并于后腹膜形成巨大血肿,伴假性动脉瘤形成.5例闭合性损伤表现为肾上极或下极动脉肾盂旁小分支造影剂局部浓染.1例肾脏错构瘤表现为供血动脉失去正常的血管形态,呈粗细不均、纡曲成团状.②12例患者中,采用单纯明胶海绵颗粒栓塞7 例,单纯弹簧圈3 例,明胶海绵联合弹簧圈2例.12例患者栓塞后尿液颜色转淡,均止血彻底.12例患者随访1~3个月,均无复发及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出血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脏创伤性假性动脉瘤(HPA)的诊断及介入治疗方法.方法 利用明胶海绵配合弹簧圈超选择性栓塞HPA 7例,术后随访2~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3个月.结果 7例HPA患者中5例位于肝右动脉,1例位于肝固有动脉,1例位于肝左动脉.2例瘤体为末梢血管供血,用明胶海绵配合弹簧圈栓塞近端血管;5例为载瘤动脉血管,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时大脑后动脉巨大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例大脑后动脉巨大动脉瘤进行显微外科治疗,其中1例行夹闭术;1例行动脉瘤切除后血管重建术;1例行动脉瘤近侧的PCA结扎后切除动脉瘤;1例因载瘤动脉内大量血栓形成已闭塞,直接行动脉瘤切除.结果 4例患者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术后影像学复查显示动脉瘤消失,无脑缺血表现,临床无神经系统缺失症状.结论 经颞下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大脑后动脉巨大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颅内复杂性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 床突周围或海绵窦内和椎-基底动脉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首选;巨大动脉瘤手术和栓塞同样具有难度,多发动脉瘤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式,在积极处理破裂出血动脉瘤的基础上,根据未破裂动脉瘤的位置和患者自身的情况,尽量一次完成.GDC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的颅内多发性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并应尽可能在一次治疗中将所有动脉瘤栓塞.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有效的特点,逐步为广大神经外科大夫及患者所接受,然而宽颈动脉瘤的栓塞治疗仍然具有一定挑战性.球囊技术为此类动脉瘤的栓塞治疗提供了安全保障.支架辅助弹簧圈技术为治疗宽颈动脉瘤提供了有力武器.结论 随着医疗材料、医疗市场的改进,颅内复杂性动脉瘤的治疗将来将有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Neuroform微型自膨支架在闭塞颅内宽颈动脉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经适当的抗凝后,将Neuroform微型自膨支架引入载瘤动脉处,通过同轴导管释放支架覆盖动脉瘤颈,支架释放后,行标准可脱弹簧圈填塞术.结果:9例患者中,达到100%栓塞7例,95%栓塞2例.栓塞后造影证实载瘤动脉通畅,无狭窄.1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放置支架后左侧大脑后动脉发生痉挛,但病人无症状.无术后死亡.4例术后6个月随访造影,除1例基底顶端巨大动脉瘤不全栓塞(95%栓塞)无改变外,3例动脉瘤腔完全闭塞,载瘤动脉无狭窄.结论:Neuroform微型支架辅助可脱弹簧圈闭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效果好,既可保护载瘤动脉通畅又可改善宽颈动脉瘤栓塞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锁孔入路微创手术治疗后循环动脉瘤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 后循环动脉瘤患者12例,包括基底动脉(BA)6例(基底动脉分叉部1例,基底动脉-小脑上动脉3例,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1例,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小脑上动脉1例),大脑后动脉(PCA)5例(PCA1-2段1例,PCA2段2例,PCA2-3段2例),小脑后下动脉(PICA)1例.6例BA远端动脉瘤及2例PCA1-2段动脉瘤均采用经眉弓锁孔入路,3例PCA2-3段动脉瘤采用颞下锁孔入路,1例PICA动脉瘤采用枕下外侧锁孔入路.结果 12例手术中,动脉瘤完全夹闭9例,2例PCA2-3段巨大动脉瘤行孤立术及血栓切除术,术后脑血管造影(DSA)复查发现1例PICA动脉瘤夹闭不全,该动脉瘤呈葫芦形,手术中夹闭了动脉瘤远端大半,随访6个月无再出血.所有患者术中无动脉瘤破裂出血,出院时,患者均神志清楚,无肢体活动障碍等残疾.结论 锁孔入路下,可磨除前床突或后床突骨质,增加对后循环动脉瘤夹闭操作的空间;载瘤血管近端球囊导管控制可增加手术的安全性;神经导航有助于对PCA远端动脉瘤的快速定位.个体化的锁孔手术入路应用于后循环动脉瘤手术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3.
复杂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新技术——带膜支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脑动脉瘤的治疗通常采用电解可脱微弹簧圈(GDC)栓塞治疗。尽管目前有许多较成熟的血管内微创治疗技术和品种繁多的栓塞材料,如支架辅助的弹簧圈栓塞、球囊辅助的液体栓塞、可脱微弹簧圈或者单纯球囊栓塞,但对于一部分颅颈动脉的巨大或宽颈动脉瘤,各种原因所致的颅颈动脉假性动脉瘤,椎一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海绵窦动静脉瘘, 高流量的椎动脉-颈静脉瘘等,仍是目前手术及血管内治疗材料和技术难以解决的。这些技术很难获  相似文献   

14.
血管内覆膜支架治疗脑血管疾病(附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刚  肖泉  叶劲  刘若平  钟书  蓝胜勇  唐秀文  梁有明 《广西医学》2007,29(9):1344-1345,F0004,F0002
目的 探讨覆膜支架在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治疗中的运用及疗效.方法 使用覆膜支架治疗2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共用覆膜支架3枚.结果 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采用桥接技术成功放置2枚覆膜支架,术后即刻造影动脉瘤基本不显影,在血管、支架交界处有少量造影剂漏出到动脉瘤内,但血流速度缓慢,造影剂滞留,随访8个月后动脉瘤完全消失;另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放置覆膜支架1枚,术后即刻造影动脉瘤完全不显影.结论 血管内覆膜支架治疗难治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有较好效果,在脑血管疾病治疗有良好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颅内、外动脉分流术在颅内巨大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伟  史继新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3,16(4):287-289,293
颅内巨大动脉瘤由于其特殊的颅内分布及病理表现,临床处理中常需阻断载瘤动脉,为避免载瘤动脉阻断后可能导致的脑缺血,许多神经外科学者创造了各种行之有效的颅内、外动脉分流术(EIAB)技术来辅助巨大动脉瘤的处理。作者就EIAB技术在颅内巨大动脉瘤处理中的应用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肠系膜上动脉瘤的影像诊断方法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用CTA和DSA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瘤3例,包括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动脉瘤1例,肠系膜上动脉分支动脉瘤2例.其中2例以介入技术进行治疗.分别以明胶海绵颗粒和真丝线段栓塞.结果 2例动脉瘤术后出血立即停止,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CTA在诊断较大的肠系膜上动脉瘤方面具有无创的优势,血管内介入技术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瘤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应用钨丝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2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及颈内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各1例)。栓塞后动脉瘤完全闭塞,载瘤动脉通畅,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颅内外动脉搭桥结合金属夹慢性阻断术治疗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应用颅内外动脉搭桥结合金属夹慢性阻断术治疗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的结果和随访资料.结果 术后造影示移植的血管通畅、动脉瘤不显影,术后症状缓解或消失,无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 颅内外动脉搭桥结合金属夹慢性阻断术是治疗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直径大于2.5cm动脉瘤属巨大动脉瘤,因动脉瘤体大、蒂宽,术中暴露载瘤动脉困难,手术难度大,疗效差。外科手术的困难在于:暴露巨大动脉瘤蒂,保持载瘤血管通畅,解除巨大动脉瘤的占位效应。本研究应用载瘤动脉的重建技术克服上述困难取得手术成功。1994~1998年6月,直接手术32例(其中两例为多发动脉瘤),手术病残率19%,无手术死亡。 1.本组采用三种手术技术,开颅直接处理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脾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形成原因、介入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脾动脉假性动脉瘤5例患者选择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脾动脉主干近端假性动脉瘤2例采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其中合并脾门处假性动脉瘤1例加用明胶海绵结合不锈钢圈栓塞术。脾动脉主干近端假性动脉瘤1例采用不锈钢圈栓塞脾动脉主干远、近端栓塞法。2例脾门处假性动脉瘤采用明胶海绵结合不锈钢圈栓塞载瘤动脉法治疗。结果:脾动脉假性动脉瘤5例患者采用不同的介入方法治疗后瘤腔全部消失,脾动脉主干血流通畅4例,脾动脉主干闭塞1例,1个月后脾脏出现部分梗死,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后无内漏2例,脾门处假性动脉瘤栓塞后瘤腔消失,出血停止,仅出现小部分脾梗死2例。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在治疗脾动脉主干近端假性动脉瘤时是安全有效的,不会出现大面积脾梗死;脾门处者仅栓塞载瘤动脉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