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区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与环太平洋成矿带的交汇部位,具有丰富的富铁、优质锰、铬铁矿、钛铁矿等黑色金属资源。在系统收集和整理该区矿产地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南半岛5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和泰国)的矿产地数据库,初步厘定了黑色金属矿床谱系,并对其找矿潜力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矿产资源丰富,不仅矿种多,而且矿床类型较全.西秦岭铅锌汞锑多金属成矿带、北祁连铜硫多金属成矿带、北山南北带多金属成矿带等都是成矿条件极为有利的地区.全省共发现各种矿产地1975处,地下热水的天然和人工露头30余处.目前,全省已探明储量的矿种达66种,矿产地400余处,其中大型矿产地50余处,中型矿产地70余处,有23个矿种的探明储量居全国前五位,其中镍、铂、钯、锇、铱、钌、铑、硒、铸型粘土和重晶石等10种矿产的探明储量居全国首  相似文献   

3.
<正>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区与中国西南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成矿带相接,是中国西南三江成矿带和华南成矿带的向南延伸区,两者在区域成矿地质条件、构造演化、成矿作用、成矿特征等方面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性和互补性。因此,探讨东南亚中南半岛大地构造单元格局划分的研究现状与存  相似文献   

4.
《四川地质学报》2022,(4):562-567
东南亚中南半岛成矿带是特提斯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富含丰富的矿产资源(刘书生等,2014)。根据岩浆岩带的空间展布、形成机制、岩石组合类型,按照板块构造、碰撞造山及岩浆事件的火山喷发沉积特征等,将该成矿带中岩浆岩划分为3大类岩浆岩带。通过对东南亚中南半岛地质背景及成矿规律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东南亚中南半岛成矿带划分了12个三级成矿带,6种成矿类型。本文为从整体上认识该区的岩浆岩展布特征,进而总结其成矿作用提供了有益信息,同时为该区开展区域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岩  王登红  秦锦华  陈郑辉  郭娜欣  黄凡 《地质论评》2024,70(2):2024020031-2024020031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所编制出版的《南岭成矿带成矿规律图(1∶80万)》,是迄今为止矿种最全、资料最新、信息量最大的全面反映我国南岭勘查成果与成矿规律的区带级别(Ⅲ级成矿单元)成矿规律图。该图件研编实现了四大创新点:① 涵盖了南岭已发现的2903处独立矿产地,包括能源、金属、非金属和水气矿产等4大类的76个矿种,实现了南岭成矿带矿种与矿产地的全覆盖;② 归并了地质底图的地层并淡化显示,突出华南岩体、隐伏岩体的特色,使得不同构造—建造层地质单元的分布格局一目了然;③ 实现了矿产地、规模、类型、时代、成矿系列五位一体的综合图例设计,矿产地表达更简洁、直观;④ 综合成矿系列图、表、成矿体系图、剖面图等,以区域规律图编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更集中反映和彰显南岭成矿带最新科研成果。该图件的研编有助于直观展示南岭成矿带矿产的时空分布格局,深入总结成矿规律,科学圈定重要找矿远景区,对于全面指导南岭的地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所编制出版的《南岭成矿带成矿规律图(1∶80万)》,是迄今为止矿种最全、资料最新、信息量最大的全面反映我国南岭勘查成果与成矿规律的区带级别(Ⅲ级成矿单元)成矿规律图。该图件研编实现了4大创新点:① 涵盖了南岭已发现的2903处独立矿产地,包括能源、金属、非金属和水气矿产等4大类的76个矿种,实现了南岭成矿带矿种与矿产地的全覆盖;② 归并了地质底图的地层并淡化显示,突出华南岩体、隐伏岩体的特色,使得不同构造—建造层地质单元的分布格局一目了然;③ 实现了矿产地、规模、类型、时代、成矿系列五位一体的综合图例设计,矿产地表达更简洁、直观;④ 综合成矿系列图、表、成矿体系图、剖面图等,以区域规律图编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更集中反映和彰显南岭成矿带最新科研成果。该图件的研编有助于直观展示南岭成矿带矿产的时空分布格局,深入总结成矿规律,科学圈定重要找矿远景区,对于全面指导南岭的地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朱群  柴璐  刘斌 《中国地质》2018,45(S1):76-84
东北亚南部地区成矿区带数据集是以研究区最新地学资料为基础,根据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及成矿特点,综合区内1 590个境内外矿产地信息资料,依据区内主要金属矿床的分布特征、矿床类型、成矿时代及成矿规律,将东北亚南部地区划分为3大成矿域、9个成矿省、43个成矿带及11个成矿亚带。包括成矿省、成矿带及成矿亚带名称,成矿带及成矿亚带的主要成矿元素、主要成矿期、主要构造单元及主要矿产地信息等数据。该数据集将为开展中国与俄罗斯、蒙古国和朝鲜毗邻地区跨境成矿带的成矿对比研究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对东北亚南部地区地质找矿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数据集在广泛收集中国西南部乌蒙山区各种矿产勘查成果信息数据的基础上,按不同矿种对各类矿产信息进行分类提取、汇总提炼、数据质量检查等环节,提供矿产地基本信息、矿区地质特征、数据集代码三部分属性数据。其中,矿产地属性数据包括矿产地编号、矿种、矿产地名称、交通位置、经度、纬度、矿床成因类型、共生矿、伴生矿、矿床规模、成矿时代等16个方面的数据,涵盖自2013至2016年勘查成果,包括27个矿种,1 834个矿产地。矿区地质特征属性数据包括矿产地、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岩石地层单位、侵入岩、火山岩、变质岩、地质构造特征、围岩蚀变等14个方面,涉及769个矿床(点)的资料。数据集代码属性数据包括矿种、三级成矿带、四级成矿带、矿床成因类型、矿床规模、地质工作程度、勘查程度等10个方面数据。本数据集矿种多样、内容丰富、数据可靠,为该区后续深入开展矿产资源评价、地质科学研究、矿产开发部署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参考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9.
南岭铋矿床的产出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岭成矿带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铋矿产地.该区铋矿床的研究尽管起步较早,但进展缓慢,其产出特征及成因认识仍很薄弱.本文通过系统搜集、综合分析矿山基础地质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在时空分布规律、含铋矿物类型、矿床成因等方面取得一定认识.南岭成矿带有湘南、粤北、崇-余-犹、于-赣等四大铋矿聚集区;铋矿床类型主要有石英脉型、矽...  相似文献   

10.
“中南半岛和西太平洋巨型成矿带铜金矿化构造环境与成矿规律对比研究”以中南半岛与西太平洋巨型成矿带为研究区域,以铜、金为主要研究矿种,在前期1∶150万东南亚中南半岛和西太平洋巨型成矿带地质矿产图件编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际合作,系统开展资料收集,通过对老挝、泰国、缅甸、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的研究区典型矿床成矿环境、控矿因素与成矿规律的研究,结合ETM+、Hyperion、ASTER多源遥感解译,深化了成果认知并出版了中英文图件;重点剖析了老挝Cu、Au矿床,在老挝阿文矿区开展了找矿示范和钻探验证并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利用MapGIS、ArcGIS技术平台,编制成矿区带成矿规律图,建立不同矿种定量评价模型和东南亚重要成矿区带金铜矿床空间数据库;利用数学建模方法开展研究区的资源潜力评价,圈定老挝、缅甸、泰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等研究区不同矿种成矿远景区。该数据集不仅是对已经取得的矿产资源区划和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的整理和总结,也为科学地引导国家地质“境外”找矿(“一带一路”倡议)部署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