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采用大型通用结构分析程序SuperSAP,对古洞口溢洪道闸室结构的应力、位移、抗滑稳定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为溢洪道闸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混合有限元模型的集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混合模型的建模问题,对两种方案运用SuperSAP进行比较分析,对如何准确实现艏部三维空间结构和船体梁之间的动力特性的耦合进行 了分析研究,对舰船艏部混合模型的建模能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吴成军 《科技信息》2009,(31):J0043-J0043,J0031
文章对AutoCAD2004的二次开发工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对AutoCAD2004各种二次开发工具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为AutoCAD2004软件使用者进行基于AutoCAD2004进行二次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我国AutoCAD开发的现状,阐述了AutoCAD开发环境的变化,介绍了AutoCAD二次开发语言及工具,探讨了运用AutoLISP语言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以实现三维地层模型。  相似文献   

5.
刘俊英  梁丰 《科技信息》2007,(17):210-211
AutoCAD是现代产品设计和工程设计重要的辅助手段之一,但是人们在利用AutoCAD进行辅助设计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本文将使用AutoCAD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罗列出来并进行分析,找到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可以给广大使用AutoCAD的人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6.
朱四新 《科技信息》2013,(12):250-250,245
本文针对工科类学生的特点,结合以往AutoCAD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经验总结,从AutoCAD课程现状与存在问题开始分析,提出AutoCAD课程教学的改进方法,将AutoCAD教学"教"与"学"更好地互补和统一起来,以实际图纸进行讲解并加强教学实践环节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7.
基于AutoCAD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利用HTML Help Workshop软件将各种工程规范制作成CHM帮助文件形式.通过对AutoCAD自定义菜单的制作,将帮助文件加载入AutoCAD界面.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VBA,通过ActiveX技术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的方法,并开发了AutoCAD工程图的绘图环境参数自动设置及图框自动绘制程序,可以帮助用户在绘制CAD工程图时,对AutoCAD的绘图环境参数进行快速设置。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在AutoCAD环境下开发汉字系统,将纵横输入法应用于CAD工程,并能适用于任何中西文版本的AutoCAD。采用ADS(即AutoCAD的系统开发接口规范),使用WATCOMC语言32位编程技术来实现与AutoCAD的无缝连接。通过键盘,采用纵横输入法在AutoCAD中进行汉字的输入,汉字的显示,以及实现汉字在AutoCAD中的标注。  相似文献   

10.
李善驰 《工程与建设》2009,23(4):485-487
AutoCAD集成的VBA为AutoCAD二次开发提供了一个便捷途径,通过VBA可实现AutoCAD与其他应用软件进行通信,实现数据交换.文章介绍了如何利用AutoCAD VBA编程建立与Excel通信,方便快捷的生成道路纵横断面数据表.  相似文献   

11.
光机热集成分析中数据转换接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结构和热分析与光学分析之间的数据处理与格式转换.采用Zernike多项式作为接口工具,引入数据传输自动化技术,用Matlab编制了用于数据转换的接口程序,进行软件间的数据传输.以一甚高分辨率空间望远镜的主镜为例进行了光机热的集成分析,对变形后的系统重新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了所用方法的正确性和接口程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COM组件接口方法参数的数据类型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在用Visual C 建造COM组件的时候,如何选择接口方法参数的数据类型,并结合了ASP应用程序,讨论对一些常见的数据类型如何在组件程序的一端选择相应的数据类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高速摄影胶片分析仪的接口指令,数据格式,数据采集与处理方式等,讨论了微机与胶片分析仪的接口程序设计,给出了程序模块图,并由此编制了接口程序,该程序已投入了实际使用,且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4.
基于VC++的DXF数据文件接口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VC++与CAD之间数据交换时的接口技术.根据DXF文件格式,结合VC++技术的图形处理、数据管理功能,本文开发设计出数据交换接口程序,可以在VC++程序中实现对CAD图形的调用以及二次开发.实例证明:该方法方便、快捷、实用.  相似文献   

15.
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单独运行的客户端程序完成分散数据采集,笔者采用基于IE组件实现了数据库管理分系统的绿色版客户端,通过超文本方式组织数据,使得系统在入机交互方式上和主系统保持一致,简化了系统开发和实现.  相似文献   

16.
针对PCI总线接口电路使用的广泛性,介绍了PLX公司桥接芯片PCI9054主模式的工作原理和中断机制,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实现与PCI9054的本地接口的信号转换,给出了逻辑实现方案和仿真图.介绍了WinDriver驱动开发工具,利用WinDriver工具,在WindowsXP系统下实现设备的驱动程序开发,完成主模式数据传输和设备中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Visual Basic编程工具并结合数值分析知识设计了一个程序用以解决复杂的电位滴定分析实验数据的绘图和计算问题,程序界面友好,智能性高,具有较强的绘图和计算功能,对滴定终点的确定快捷准确,文中以酸碱滴定为实例对程序的使用进行了介绍.程序可用于电位滴定分析实验的数据处理工作,也可辅助用于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等课程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8.
VB与Access数据库在物理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测量乙醇粘度实验中数据多,处理繁琐的问题,利用VB与Access数据库开发了该实验的数据处理程序。该程序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9.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was to find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sandwich composite from the sheets of brass-steel-brass. The experimental data obtained dur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 were used to validate the simulation program, which was written to establish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nterface morphology and the thickness reduction amount of the composite. For this purpose, two surfaces of a steel sheet were first prepared by scratching brushing before inserting it between two brass sheets with smooth surfaces. Three sheets were then subjected to a cold rolling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tri-layer composite with various thick- nesses. The sheet interface after rolling was studied by different techniques, and the bonding strength for each rolling condition was determined by peeling test. Moreover, a relation between interfacial bonding strength and thickness reduction was fou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the available theoretical models to modify the original simulation program with high application efficiency used for predicting the behavior of the interface under different pressures.  相似文献   

20.
为了减少标准符合性测试工作中标准文档编写以及自然描述语言转化的人工工作量,对自然描述语言向结构化的数据格式的转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对标准进行建模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建立了接口类标准的可扩展的公共标签库,基于该标签库可以自动生成接口描述文档及标准文档的接口描述部分,提高标准符合性测试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