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51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单纯性高血压组(A组)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B组),检测2组患者血浆Hcy、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尿酸、肌酐以及尿素氮水平,比较不同Hey水平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A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B组患者,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OR=4.503,P<0.05)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OR=3.509,P<0.05)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可以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OR=0.439,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测定结果表明,血浆纤维蛋白原(FG)的增高是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1),血浆FG水平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浆FG浓度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对照组:老年与非老年比较P<0.01);吸烟可使血浆FG升高,与非吸烟比较,P<0.01。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脑梗塞及冠心病血脂代谢紊乱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PAI -1)活性变化的关系及意义 ,采取合理有效的干预性治疗方法改善低纤溶状态。测定 112例脑梗塞、81例冠心病患者及 45例健康体检者血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nHDLC) ,同时测定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活性 (PAI -1∶A)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脑梗塞组及冠心病组患者血浆TG、nHDLC含量增高 ;血浆PAI -1∶A明显升高 ,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经多因素回归分析 ,脑梗塞组及冠心病组TG、nHDLC水平与血浆PAI -1∶A呈正相关 (P <0 .0 1)。提示脑梗塞及冠心病患者组血清TG ,nHDLC增高作为PAI -1∶A增高的独立因素 ,而PAI -1活性增高致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机率增加。纠正血脂代谢紊乱可改善纤溶活性 ,从而达到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皖南医学院学报》2020,(3):278-280
目的:研究体检人群尿酸(UA)水平升高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0月7日~2019年10月31日于我院接受体检的具有冠心病史的体检者148例(冠心病组),选取同期非冠心病体检者164例(对照组),对比两组体检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和饮酒史、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肌酐(Cre)等指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冠心病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冠心病与非冠心病组在性别构成、舒张压和TG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在年龄、BMI、收缩压、GLU、UA、Cre指标上均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冠心病组吸烟、饮酒情况、TC、HDLC、LDL指标均低于非冠心病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增大(OR=1.189,95%CI:1.142~1.237)、收缩压增高(OR=1.024,95%CI:1.004~1.045)、GLU增高(OR=1.483,95%CI:1.072~2.050)和UA增高(OR=1.006,95%CI:1.002~1.011)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人为冠心病的高发群体,降低收缩压、GLU和UA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抵抗与冠心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及其他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 .方法 选择住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 84例为病例组 ,排除冠心病的住院患者或健康体检者 16 3例为对照组 ,对冠心病常见危险因素进行调查 ,检测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血脂、脂蛋白 (a)等相关指标 ,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计算危险因素的优势比 (OR)及 OR 95 %可信限 (95 % CI) ,比较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等指标 .结果 病例组的空腹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5 ) ;其他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显示 ,吸烟、高血压病史、高脂饮食习惯、冠心病家族史 ,脂蛋白 (a)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其 OR分别为 2 .49,2 .5 5 ,3.2 3,2 .5 1和3.76 ,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是冠心病的保护因素 ,OR值为 0 .2 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被筛选进入 L ogistic回归方程的变量分别为高密度脂蛋白、脂蛋白 (a)、胆固醇水平和每日吸烟量 .结论 空腹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和 (或 )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与冠心病的发病有病因学联系 (P<0 .0 5 ) ,吸烟、高血压病史、高脂饮食习惯、冠心病家族史、脂蛋白 (a)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是冠心病的保护因素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通辽市蒙古族人群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的关系。分析高血尿酸水平是否为蒙古族冠心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0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对其血尿酸(UA)、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双变量双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0.806(P<0.001)。年龄、吸烟、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与冠心病有正相关性,高密度脂蛋白、女性与冠心病有负相关性,而与排除糖尿病的血糖之间无相关性。(ACC/AHA)评分与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通辽市蒙古族的血尿酸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F值为23.607,P<0.001),有显著差异性。结论高尿酸水平是通辽市蒙古族冠心病的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血脂与血浆生长激素释放多肽(ghrelin)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肥胖儿和健康正常体重儿童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血浆ghrelin水平;贝克曼LX20生化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1)肥胖组血浆ghrelin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肥胖组BMI、腰围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肥胖组TC值较健康对照组亦明显增高,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4)肥胖组的血浆ghrelin水平与体重、BMI、腰围、TC呈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385、-0.466、-0.336、-0.373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年龄、身高、TG、HDLC、LDLC等因素无相关性。结论:肥胖儿血浆ghrelin水平明显降低,并与血脂水平明显相关,故儿童和青少年肥胖发病与血脂及ghrelin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8.
35岁以下冠心病患者临床及冠脉造影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年龄在35岁以下的冠心病患者之危险因素及冠脉造影特点。方法选取经临床或冠脉造影确诊的年龄35岁以下冠心病住院患者共79例作为疾病组,同期收治的年龄≤35岁冠脉造影正常的非冠心病患者共52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间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及冠脉造影特点。结果大量吸烟、空腹血糖高及糖尿病、高的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及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血浆水平,疾病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均<0.05)。在疾病组,单支冠脉病变占近50%,冠脉轻度狭窄甚至完全无异常者占近30%。结论年龄35岁以下冠心病患者,其主要危险因素为大量吸烟与低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病变以单支病变最多见,相当多数冠脉仅轻度异常甚或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9.
本文测定结果表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增高是发生冠心病的危病的危险因素;血浆PG水平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正相关;血浆FG浓度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吸烟可使血浆FG升高,与非吸烟比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将入选的123例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A组)64例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B组)59例,测定两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B组与A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19.52±9.44)μmol/L vs(12.65±6.09)μmol/L]、超敏C反应蛋白[(20.23±9.79)mg/L vs(12.44±5.78)mg/L]、高密度脂蛋白[(1.06±0.33)mmol/L vs(1.31±0.37)mmol/L]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是高血压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16,95%CI(1.060,1.176),P=0.000]。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对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冠心病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检测冠心病患者45例,正常对照组30例,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糖及血浆Hcy水平、IMT。【结果】冠心病患者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IMT为(0.89±0.19)mm,对照组(0.72±0.18)mm,差异显著(P<0.05);冠心病患者血浆Hcy水平与IMT呈显著正相关(P<0.05);两组间血脂、血糖水平无差异。【结论】血浆Hcy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关系密切,可作为冠心病发生及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冠心病(CHD)患者体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研究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82例冠心病患者(其中,SA 70例,UA 62例,AM I50例)和7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进行hs-CRP、TC、HDLC测定。结果:冠心病SA组、UA组、AMI组的hs-CRP、T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则低于对照组,冠心病各阶段患者之间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hs-CRP联合TC、HDLC检测,对进一步防治和诊治冠心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as,IMT)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检测冠心病患者45例,正常对照组30例,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糖及血浆Hey水平、IMT.[结果]冠心病患者组血浆He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IMT为(0.89±0.19)mm,对照组(0.72±0.18)mm,差异显著(P<0.05);冠心病患者血浆Hcy水平与IMT呈显著正相关(P<0.05);两组间血脂、血糖水平无差异.[结论]血浆Hcy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关系密切,可作为冠心病发生及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血清胆红素和血脂的综合指数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和血脂的综合指数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冠脉造影技术将120例患者分2组: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等指标,并计算出其综合指数:TC/(HDLC+TBIL)和LDLC/(HDLC+TBIL),探讨其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血清TBIL及H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TC/(HDLC+TBIL)和LDLC/(HDLC+TBIL)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1)。经多变量的losistic回归分析,LDLC/(HDLC+TBIL)比值作为冠心病独立的危险因素优于其他传统的单一指标。ROC曲线显示,LDLC/(HDLC+TBIL)比值曲线下面积最大。结论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胆红素和血脂的综合指数是冠心病一个较好的辅助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影响人体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因素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各种可能影响因素对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1 0 5例高纤维蛋白原者作病例 ,按 1 :1配比设置对照 ,,并随访比较高纤维蛋白原组和低纤维蛋白原组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 体重指数、高脂肪饮食、吸烟、体力活动少、高血压、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一级亲属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等九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 ;高纤维蛋白原组一级亲属纤维蛋白原水平 (6 .1± 0 .8g/L)高于低纤维蛋白原组的一级亲属 (4 .4± 0 .5 g/L) ;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高者CHD的发病率 (2 4 % )明显高于血浆纤维蛋白原低者的CHD发病率 (1 0 % )。结论 体重指数、高脂肪饮食、吸烟、体力活动少、高血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呈正相关 ;而高密度脂蛋白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呈负相关 ;遗传对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有一定的影响 ;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是CH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内毒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及其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查体人群体检资料240例,根据体检结果分为CHD组和正常对照组.记录入选对象的一般资料及血糖、血脂等检查结果,并通过鲎试剂动态比浊法测定血浆内毒素水平.分析血浆内毒素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CHD组患者的血浆内毒素、纤维蛋白原、血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冠心病患者所占比例随血浆内毒素水平升高而增高(P<0.01).CHD组患者的血浆内毒素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P<0.05);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呈负相关(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内毒素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CHD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CHD保护性因素.结论:血浆内毒素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其可能是通过与CHD相关危险因素协同作用从而促进CHD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脂酶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按照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通过测定其血浆内皮脂酶水平探讨其与冠脉病变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血浆内皮脂酶水平为(1185.96±503.69)ng/mL,对照组的血浆内皮脂酶水平为(971.99±299.70)ng/mL,两者相比差别有显著性(t=6.265,P0.01)。血浆内皮脂酶水平高者冠心病的发病率要高于水平低者,[χ2=33.69,P0.01,RR=1.666(1.403~1.980)]。血浆内皮脂酶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呈负相关(r=-0.152,P0.01)。结论血浆内皮脂酶与冠心病的发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探讨Lp-PLA2浓度与冠心病患者临床检验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梅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12月至2015年9月5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组以及同期23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并将研究组中冠心病的临床类型分为单纯冠心病组和伴其他危险因素冠心病组以及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不同分为3个亚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各组血浆Lp-PLA2浓度,同时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4项临床指标,分析Lp-PLA2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 LpPLA2水平中单纯冠心病组和伴其他危险因素冠心病组较对照组升高(P<0.05),且Lp-PLA2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而升高。Lp-PLA2水平与TG、T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与LDL-C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Lp-PLA2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则为保护因素。结论 Lp-PLA2与冠心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联系,血浆中Lp-PLA2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Lp-PLA2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9.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平均寿命的延长 ,我国冠心病的患病率也逐年上升 ,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积极消除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可有效防止冠心病的发生、发展。除了高血脂、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等常见的冠心病易患因素外 ,新近研究提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 ;HCY)水平升高也是冠心病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1] 。现就血浆HCY与冠心病的关系综述如下。1 HCY的存在形式  在血浆中 ,HCY以蛋白结合型 (约占 70 % )和游离型 (约占3 0 % )的形式存在 ,后者又包括还原型HCY和游离氧化型两种…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类型与纤维蛋白原水平关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类型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C lauss凝固法测定36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急性心肌梗死(AM 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的血浆FIB水平,比较冠心病各类型间FIB的水平差异。结果AM I组FIB水平高于UAP组,亦高于SAP组。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FIB水平与冠心病类型有明显关系,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及病变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