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柴达禾盆地昆北油田成藏地质条件及成藏过程的系统深入研究,结合近几年该区石油勘探实践经验,总结出其油气形成主要受到6种因素的控制:①紧邻主力生烃凹陷;(2)持续隆起的古构造背景;③断裂-不整合良好的输导体系;④广泛发育各类优质储层;⑤储盖组合配置良好;⑥发育多种类型圈闭?这六种主控因素在时间、空间上的有利匹配,共同决定了昆北油田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相似文献   

2.
昆北油田是近年来青海油田勘探开发的重要成果,随着昆北油田新区块的开发建设,急需对其原油进行密闭输送.通过对昆北油田生产原油的流向及输送方式进行技术论证,推荐出优选经济方案,优选出的联合站至花-格首站的管道建设方案可以简化地面系统,降低管线建设投资,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实现油田生产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随钻测井技术(LWD)能够在进行钻井的同时实时地测量、采集能反映地层特征的地质参数,并按需绘制成测井曲线,实现初步的地质导向。在昆北油田水平井钻井的应用中,较好地解决了卡准层位的问题,及时调整井眼轨迹,瞄准目的层中最佳部位钻进,为水平井钻井规避风险、降低投资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油气藏中地层流体的优势渗流通道的识别一直都是油气藏研究重点问题,且运用常规的方法只能评价单一因素对优势渗流通道的影响,而灰色系统可以对多个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进行关联分析,分析比较序列和参考序列的关联性,从而评价各个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本文详细论述了邓氏关联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并将其应用到如今还未涉及到的油气藏地层渗流的判定识别当中,通过计算各地质参数、生产参数与优势渗流通道之间的关联度和权重系数来评价各个因素对优势渗流通道影响的大小程度,在分析了各地质和生产的关键参数,确定了各个参数对于优势渗流通道评定的重要性的大小,同时利用权重系数建立优势渗流通道的数学模型,并利用甲型水驱曲线对灰色关联分析进行验证,通过本文的论述为优势渗流通道的识别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切12井区纵向上发育基岩油藏和不整合面上覆E_3~1砂砾岩油藏(简称E_3~1油藏)2种类型油藏,但彼此间不发育稳定隔夹层,具有统一油气系统。该区开发初期主要对E_3~1油藏进行注水开发,基岩油藏以试采评价为主。为实现对E_3~1油藏产能的有效接替,在基岩储层特征认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岩性、裂缝发育程度和上覆油藏注水特征3个基岩油藏产能的主控因素,以此来确定该区水平井开发方式,并在开发实践中建立了块状油藏地质模型、制定了井位部署方案和形成了随钻跟踪技术。研究证实板岩与花岗岩均是有利储层,基岩顶部风化程度高、裂缝最发育,E_3~1油藏的注水开发实际上对基岩油藏完成了超前注水,产能主控因素的分析奠定了水平井高效开发的理论基础,从近3 a基岩油藏开发效果来看,在低油价背景下实现了少井高产,在柴达木盆地首次完成了针对基岩油藏的规模开发。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北布扎奇油田水流优势通道的发育特征,以北布扎奇油田Ⅵ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流线型数值模拟技术对研究区目的层水流优势通道进行识别,并定量表征水流优势通道的发育程度及形成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Ⅰ类和Ⅱ类通道是无效循环水流通道,水驱波及系数仅为0.120~0.175,其中,Ⅰ类通道油井端含水率大于97%,平均波及系数为0.120,窜流极其严重;Ⅱ类通道油井端含水率93%~97%,平均波及系数为0.175,窜流很严重。水流优势通道的数量较少,体积有限,但占据了多数水量,导致注水低效。优势通道数量与注水井和产油井间的距离成反比;主河道位置是水流优势通道形成的主要区域,特别是注水井和生产井连线平行于主河道时;油井和水井的生产时间长、累计产液量与注水量比值高,日产液量较大的井附近形成优势通道的概率更高;并且通道随油井投产及注采关系调整而变化。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冲积扇厚层砂砾岩储集层内部隔夹层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切12区下干柴沟组发育冲积扇型厚层砂砾岩油藏。综合利用地质、测井和开发动态资料剖析冲积扇的沉积构型,分析各构型单元中隔夹层的成因、规模和分布样式,揭示冲积扇整体表现为下粗上细的湖进退积型沉积序列,划分出4个沉积构型单元:"泛连通体"夹间歇性水道单元、稳定水道叠置分隔形成的复合水道单元、辫状水道与漫流沉积侧向相间单元、径流水道镶嵌于洪泛平原泥岩之中的单元。分析表明,厚层砂砾岩的内部受泥质杂基或胶结作用的差异控制,发育物性上的隔夹层。建立了一套多参数交叠的砂砾岩隔夹层测井识别方法。冲积扇中各构型单元的隔夹层分布样式差异大。明确了切12区存在"千层饼"状和"整体分散、局部交织"状2类隔夹层分布样式,其中,"千层饼"状样式分布于"泛连通体"单元内,"整体分散、局部交织"状样式分布于复合水道单元、辫状水道与漫流沉积侧向相间单元内。通过"层状、不连续生产层"油藏地质模型的重构,提出了"分层次、按层精细注水"的方案,有效地指导了切12区的油藏综合治理,并取得了一定应用实效。  相似文献   

8.
在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认为昆北断阶带底砾岩为风化残积层,岩石学分析认为昆北断阶带基岩为二长花岗岩,基岩之上为半风化壳,厚度约0.5m,岩石破裂缝发育,半风化壳以上为昆北断阶带底砾岩,厚度30~60m,是昆北断阶带的主要含油层系,常规孔渗分析,孔隙度平均值为12.37%,渗透率平均值为69.87mD,属低孔中渗储层。储层孔隙类型以颗粒破裂缝、颗粒溶孔、粒间溶孔等次生孔隙为主。由于研究区储层岩石成岩作用弱,粒度粗,岩石较疏松,常规孔渗分析数据不能真实反映储层岩石物性,经对比发现常规孔隙度比煤油法孔隙度大25%,常规渗透率比核磁渗透率大80%,因此针对研究区底砾岩储层采用合理的测试方法求取储层物性数据,更好地指导研究区勘探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张震涛 《石油仪器》2011,25(4):47-48,9
随钻测井技术在钻井进行的同时实时采集、测取能反映地层特征的地质参数,并按需绘制成测井曲线,实现了初步的地质导向。在昆北油田水平井钻井中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卡准层位、及时调整井眼轨迹、瞄准目的层中最佳部位钻进,为水平井钻井规避风险,降低投资提供了及时的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
常规的可压性评价方法是通过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对储层的脆性进行评价,但没有考虑裂隙对可压性的影响,当储层中有大量微裂隙存在时,该储层更容易形成缝网,可压性也就更好.本文以昆北油田切12区块6口井的实际资料作为研究基础,针对裂隙对可压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基质脆性和裂缝发育联合影响的可行性评价模型,该模型综合储层脆性和裂隙发...  相似文献   

11.
研究区位于柴达木盆地和祁漫塔格-东昆仑造山带的过渡带的昆北断阶带。钻探揭示第三系盆地基底广泛分布花岗岩基岩。岩石学特征表明属二长花岗岩类,副矿物以锆石为主。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岩石具较高含量的SiO2和Al2O3,属过铝的钙碱性系列。岩石中强不相容元素Rb、Ba、Zr等强烈富集,Ta、Ce、Nb、Sr、Th等中等不相容元素富集中等;弱不相容元素Y富集。岩石稀土总含量大多在194.41~231.63μg/g之间;LREE/HREE比值为2.31~2.4;岩石属轻稀土富集型。岩石中Eu负异常明显,中等亏损;Ce略有亏损;Eu/Sm值在0.15~0.16间。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石物质来源于下地壳物质的熔融,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中样品投影于同碰撞期的区间,岩石是同碰撞构造环境下形成,为早古生代洋陆转换时的岩浆活动,属于加里东期造山旋回时期产物。  相似文献   

12.
玛北油田MA131井区XIA72井断块下三叠统百口泉组油层段多井钻遇钙质砂砾岩,气测全烃含量低,储集层物性和含油性差,影响了水平井油层钻遇率和后期水平井部署。根据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对XIA72井断块百口泉组钙质砂砾岩的成因、识别方法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钙质砂砾岩的钙质胶结物形成于成岩晚期,钙质胶结物对储集层具有破坏作用,钙质砂砾岩的分布主要受沉积相和早期断层控制,具有高电阻率、高密度和低声波时差的测井响应特征,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亮点”反射特征。采用最大似然体、均方根振幅及最大振幅,对研究区钙质砂砾岩分布进行了预测,其中,最大振幅能够精确反映其展布特征。研究区钙质砂砾岩表现为受沉积微相控制的团块状和断层控制的南北向条带状分布特征,根据此预测结果,对27口水平井的部署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3.
根据铸体薄片、岩心、扫描电镜、压汞、物性等资料,对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切6区E1+2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昆北油田切6区E1+2碎屑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成分成熟度较低和结构成熟度中—好的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以及长石岩屑砂岩;砂岩主要储集空间为原生粒间孔;孔隙结构具有高排驱压力、细喉道、连通差、分选差的特点;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微相及压实、胶结、溶蚀等成岩作用的控制,其中,压实作用在一定深度以下为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通过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等分析,认为昆北油田切12井区E31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交代作用、破裂作用。结合切12井区储层埋深、古地温以及黏土矿物混层比变化特征等资料,确定E31储层的成岩阶段处于早成岩B亚期,并总结出本区成岩演化序列的特点。中等压实作用、较强的石英次生加大、碳酸盐胶结作用是储层物性变差的重要因素;长石颗粒、变质岩岩屑颗粒、方解石胶结物等溶蚀作用和强烈的破裂作用使砂岩储渗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昆北油田切12区块E31层为典型的砂砾岩储层,压裂提产程度较低,严重影响了油田的开发效果.通过岩心实验和理论计算分析了切12区块E31层砂砾岩储层脆性特征和天然裂缝开启压力,应用数值模拟优化了排量和液量等关键施工参数.结果表明:切12区块E31层厚度大,基质孔发育,储层脆性强,地层破裂压力大于天然裂缝开启压力;对于25...  相似文献   

16.
海上油田由于天然的非均质性和强注强采的开采特点,部分油水井间会形成优势水流通道,导致注入水波及系数降低,影响采收率。为了改善开发效果,必须采取调剖堵水等措施,措施的关键是有效识别优势水流通道。建立优势水流通道模糊综合识别模型,首先筛选发育优势水流通道的井组,然后确定优势水流通道在井组内的发育方向,最后利用聚类方法确定其发育层位。根据综合评分的大小,确定优势水流通道的发育程度,并定义其发育类型。文中采用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分层次识别优势水流通道,避免了识别的盲目性,减少了识别的工作量。将该识别方法利用VB编制了软件,并应用于现场。对比模糊综合识别模型的识别结果与现场测试结果发现,符合率大于80%,说明该方法可靠实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昆北油田切12区下干柴沟组下段(E31)储层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特征、孔隙结构、物性特征及控制因素的分析和研究,认为工区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次生溶孔和裂缝次之,属低孔特低渗储层。影响研究区储层物性的因素有沉积相、成岩作用、构造运动,其中沉积相和胶结作用是主要的控制因素。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和预测工区储层的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18.
与陆上油田相比,渤海油田在储层地质特征、注采参数和完井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为解决渤海油田注入液窜流技术难题,以渤海油田储层和流体为实验平台,开展封堵剂组成筛选和性能评价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封堵剂是由主剂与增粘剂、固化剂和缓凝剂等组成的灰黑色致密固体,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较低的渗透性,是一种大尺寸优势通道封堵材料。封堵剂溶剂水总矿化度与固化时间相关性不大,但溶剂水中的CO_3~(2-)和HCO_3~-有益于延缓固化时间。从技术经济角度考虑,主剂质量分数不低于30%,缓凝剂质量分数为0.05%~0.1%。通过调节缓凝剂用量,可以满足矿场施工时间要求。当封堵剂组成为质量分数为5%的增粘剂+质量分数为0.15%的固化剂+质量分数为0.1%的缓凝剂+质量分数为30%的主剂时,其固化时间约为20 h。  相似文献   

19.
昆北断阶带断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毗邻昆仑山前呈条带状展布的昆北断阶带,带内构造严格受控于昆仑山前断裂和昆北断裂的控制。本文借助于前人研究及昆北电法和物探勘探成果,分析认为昆仑山前断裂和昆北断裂是2条多期次活动逆冲断裂,断裂切割深达基底,其活动高峰期在不同区域有所不同,在东柴山区域的活动强度超过北西面区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