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早诊早治极为关键,需要更加灵敏的诊断技术与精准的治疗手段,才能在胃癌早期及时发现并将其有效遏制。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一种囊泡,其携带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如蛋白质、RNA、DNA等。外泌体可作为细胞间通讯的一种功能介质,传递多种生物信息并介导受体细胞的生物进程。在肿瘤中,外泌体不仅积极参与肿瘤微环境的信息传递,而且具有调节细胞免疫应答的能力。近年来外泌体在肿瘤领域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其参与胃癌增殖、侵袭、复发和转移、耐药以及新生血管形成等方面的调控。外泌体在胃癌的早期诊断与精准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深入探索。本文就外泌体在胃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外泌体是一种由各种细胞分泌的、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体液中的直径为50~100 nm的细胞外囊泡,其囊泡内携带 DNA、microRNA(miRNA)、蛋白质及脂质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其通过细胞间的物质交换及信号传递作用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目前研究显示外泌体在胃癌的早期诊断、发生发展、转移、治疗、耐药及预后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外泌体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董超  李东宝  周进 《中国肿瘤临床》2021,48(18):946-949
胃癌是发病率高且进展较快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随着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的不断进步,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过去有所改善,但由于胃癌早期缺乏有效的诊断方法,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往往已发生转移,预后较差。因此,对胃癌转移机制的探寻始终是胃癌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外泌体是一种可以传递蛋白质、核酸等多种分子、实现细胞间信息交流的胞外囊泡。外泌体运载的分子参与了胃癌的转移过程,并且可能成为诊断胃癌的新型分子标志物,为胃癌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方向。本文就外泌体在胃癌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肿瘤外泌体: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安  郭利伟  陈爱萍 《中国肿瘤》2017,26(3):190-195
外泌体是由细胞主动分泌的一种大小约为40~100nm,具有脂质双分子层膜结构的小囊泡.肿瘤细胞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会不断释放肿瘤特异的外泌体到胞外,并可通过其携带的肿瘤细胞的DNA、RNA及蛋白质等生物物质参与调节血管生成、免疫反应及成纤维化等一系列生理活动来催化肿瘤微环境生态.尽管目前外泌体明确的生理作用仍然未知,其生物合成原理、释放及摄入的规律也不明,但其在肿瘤诊断与j治疗中已经展现出巨大的潜能:在体液中分离出肿瘤来源的外泌体,分析其中携带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有望成为一种无创的肿瘤诊断与监控的方法;在生物学上阻断肿瘤释放外泌体在转移前微环境中的互动,一定意义上能抑制肿瘤的转移能力;也可开发成一种具有人源性、脂融性、靶向性的生物纳米药物.  相似文献   

5.
叶冬熳  于韬 《现代肿瘤医学》2018,(20):3341-3344
外泌体是由各种细胞产生的囊泡样结构,包含蛋白质、脂质、遗传物质如mRNA、miRNA等,能参与到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外泌体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预后检测均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外泌体可以在体液中检测到,本文就外泌体的收集、提取及鉴定外泌体的方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6.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外泌体(exosomes)是起源于多泡体的纳米级脂质膜囊泡,其内含有蛋白质、脂质、核酸等多种活性生物分子.外泌体在肺癌的发生与演进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可促进肺癌微环境形成,增强肿瘤侵袭与转移能力,参与肿瘤免疫抑制及肿瘤放化疗抵抗,且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应用价值.本文将对外泌体在肺癌发生、发展、诊断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外泌体是机体内大多数细胞分泌的具有脂质双层膜的微小膜泡,其广泛分布于各种体液中,通过携带和传递重要的信号分子如miRNA、mRNA、蛋白质等,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外泌体miRNA在肺癌的发生与演进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参与细胞间通信及调控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在肿瘤转移、肿瘤免疫调节、肿瘤耐药及新生血管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外泌体miRNA可作为肿瘤潜在治疗靶点及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为肺癌治疗带来新前景。本文就外泌体miRNA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蒋航  陈波  曾雪 《中国肿瘤》2020,29(10):777-786
摘 要:胶质瘤是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具有高侵袭性、高复发性、高致死率的特点。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功能性囊泡结构,普遍存在于生物体液中,其具有广泛的内容物,并参与了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尤其是肿瘤的发生发展。外泌体可诱导受体细胞产生大量的生物学过程,与肿瘤的形成、发展、转移、浸润和耐药性等密切相关。外泌体在胶质瘤的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胶质瘤外泌体的特异性成分可作为诊断和预测生物标志物,外泌体也可作为运送抗癌药物的载体,经修饰的外泌体可以用于胶质瘤的免疫治疗。本文综述了外泌体在胶质瘤进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对诊断和新治疗策略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新兴的非侵入式病理检测技术,“液态活检”主要包括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DNA、微小RNA以及外泌体等生物标志物的无创检测,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其在肿瘤早期诊断、监测疾病进展以及疗效评价等方面显示出丰富的应用价值。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消化系统肿瘤之首。临床诊治过程中,胃癌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疾病复发转移预警等方面仍存在困境,液态活检为我们在该领域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就液态活检在胃癌诊治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外泌体可通过介导细胞间通讯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促进肿瘤转移和耐药,影响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外泌体与乳腺癌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密切,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和生物治疗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1.
妇科恶性肿瘤是影响女性健康、降低女性生活质量的恶性疾病,并逐渐呈年轻化趋势。由于大多数妇科恶性肿瘤的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因此很多患者就诊时已达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与患者初次诊断时间呈正相关,所以其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外泌体积极参与了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侵袭、转移和免疫反应的调节,因此外泌体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都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就外泌体作为妇科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标志物及其对临床治疗中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细胞外囊泡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细胞间通讯的方式,尤其是外泌体在生理、病理过程中的调控作用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而在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免疫细胞、基质细胞都是外泌体的主要来源,外泌体中包裹的大量生物活性分子,对下游靶细胞的表型分化、生理功能、代谢状态有着重要的作用。探究肿瘤微环境中外泌体的调控作用,对进一步认识肿瘤发生、进展、转移、耐药、免疫逃逸等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可作为肿瘤患者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的重要指标。本文将主要介绍外泌体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tumor-derived exosomes,TDEs)中包含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多种组分,能够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从而调节肿瘤发生、血管生成、侵袭和转移等,为癌症的诊断提供了丰富的肿瘤生物标志物分子源.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将TDEs及其加工修饰产物作为一种新的癌症疫苗和药物递送载体用于癌症的治疗.本研究总结国内外对TDEs在肿瘤诊断和治疗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方法 检索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外泌体、肿瘤、生物标记物和治疗"为关键词,检索2006-01-2016-10关于外泌体研究的文献,共检索英文文献569篇,中文文献79篇.纳入标准:(1)TDEs的生物学功能;(2)TDEs作为作为肿瘤生物标记物的应用研究;(3)TDEs作为肿瘤治疗靶点的研究.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的文献54篇.结果 TDEs作为细胞之间信息交流的载体,具有调节肿瘤发生、侵袭和转移等的生物学功能.TDEs中包含丰富的肿瘤标志分子,TDEs及其加工修饰产物可作为一种新的癌症疫苗和药物递送载体用于疾病的治疗.结论 TDEs可以成为肿瘤诊治的理想靶点,但在临床应用方面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4.
宫颈癌作为女性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情况呈年轻化趋势,且依然是世界范围内危害女性健康的重大问题。外泌体为多囊泡体和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细胞外的囊泡样小体,可来源于多种细胞,通过运载多种蛋白、脂质、DNA、mRNA和miRNA等生物学功能物质介导细胞-细胞间信息交流。本文主要对外泌体及外泌体miRNA在宫颈癌细胞增殖、转移、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宫颈癌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组织活检是癌症的标准诊断程序,然而,由于肿瘤异质性和进化,基于组织活检的癌症诊断在癌症发展、预后的评估中具有局限性.液体活检是检测患者体液中含原发肿瘤生物特性分子的技术,包括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DNA和外泌体等的检测.液体活检被广泛的应用于辅助诊断、疗效评价、预测预后、监测复发转移、辅助靶向治疗等方面.本文将对液体活检的生物特性及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外泌体是活细胞分泌的一种纳米级的脂质双层囊泡,内含核酸(DNA、mRNA、microRNA、lncRNA 等)、蛋白质、脂质等生物大分子。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信的载体,参与正常细胞的调控,同时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骨髓造血细胞克隆性增殖的一种恶性血液病,其特征为骨髓造血干细胞恶性增殖、分化受阻和凋亡抑制。有研究表明,外泌体通过构建肿瘤微环境、抑制骨髓造血、促进血管形成、促进AML细胞增殖、抑制AML细胞凋亡,干扰细胞免疫反应等途径参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生发展。通过监测外周血或者其他体液中的外泌体,可以提高AML的诊断效率、耐药监测及预后判断等。本文就外泌体在AML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为外泌体在AML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及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外泌体是直径为40~130 nm的纳米级囊泡结构,是一类重要的细胞间通信分子,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核酸和脂质物质。外泌体不仅对肿瘤免疫、肿瘤侵袭与转移及肿瘤耐药方面有关键的调节作用,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介绍了外泌体的定义、发生和形成过程。此外,详细总结了外泌体的提取方法。最后,深入的讨论了外泌体在载药、放疗、化疗和耐药中的临床应用,旨在为外泌体的分子机理和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