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王雪君  李彦 《档案天地》2022,(12):31-35
<正>“智慧档案馆”是中国学者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提出的独特概念。2013年,“智慧档案馆”概念正式见诸公开文献[1]。2022年7月11日,CNKI文献检索到篇名含“智慧档案馆”的学术论文235篇,研究主要集中在智慧档案馆的概念内涵、技术应用、架构设计、建设模式和案例分析等。智慧档案馆建设实践与理论研究基本同步。2011年,南京市档案馆最早提出“智慧档案”理念。2013年,青岛市档案馆的智慧档案馆项目获批市政府投资计划。随后,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威海市档案馆主动跟进和融入智慧城市建设,瞄准智慧档案馆新目标,开展智慧档案馆建设,使档案馆成为"信息消费"和"信息惠民"的基地,为档案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设计理念1.服务先行理念威海市档案馆始终秉承以人为本、便民惠民的理念,以利用为导向,运用“互联网+档案”模式和“三网”(即:局域网、政务外网、互联网)融合的开放机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的,智慧档案馆的概念也应运而生。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在智慧档案馆建设中信息供给机制已不能适应社会需求,为了不断完善智慧档案馆理论并指导实践,使得档案馆中信息的利用呈现出最佳效果,笔者对智慧档案馆建设中信息供给机制问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本文以已有的智慧档案馆相关理论研究和各地智慧档案馆建设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在阐明智慧档案馆信息供给机制内涵的基础上,对现今实践中出现的信息供求、构建技术应用、“时差”、相关语言和社会环境等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完善信息交流系统、增强技术适用性、疏通交流渠道、提高信息处理效率以及加强新技术研究等建议,以期进一步丰富智慧档案馆的相关理论,推动实践工作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邓丽芝  高永青 《兰台世界》2016,(22):155-157
智慧档案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档案馆发展的新形态。文章在阐述智慧档案馆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辩证认识与智慧档案馆的相关概念,在政策制定、技术保障和平台建设层面,对智慧档案馆建设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从高校档案组织体系、高校档案制度体系、高校档案信息服务体系三个方面建立高校档案管理机制。认为高校应根据《高校档案管理办法》要求建立高校档案馆,切实履行其行政职能,树立“大档案观”,把高校档案馆建设成高校信息资源中心,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智慧化的档案信息服务,并在发展过程中实现高校档案工作的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6.
智慧档案馆建设中如何实现智慧体验,是其诞生以来面临的最为重要的建设问题,而“元宇宙”的出现为智慧档案馆建设引入了一种崭新的理念与方法。本文基于对“元宇宙”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在档案馆应用现状的评估,提出了智慧档案馆“元宇宙”体系架构的构建,探讨了硬件层、资源层和功能层三个层次的功能。“元宇宙”的兴起对智慧档案馆产生积极的促进和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智慧档案馆的利用服务模式是未来档案馆利用服务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本文在分析智慧档案馆利用服务模式建构可行性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智慧档案馆利用服务模式实现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全球信息化浪潮推动下,档案馆由“国家模式”向“社会模式”转变的趋势日渐明显。以往带有神秘色彩的档案馆渐渐撩开掩映在头上的面纱,开始面对社会公众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并向公共档案馆的方向转化,档案馆服务领域得到不断拓展。而不断发展完善的信息化建设实践,无疑地又对这种转变趋势提供了进一步“加速”的动力基础。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对提升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9.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城市智慧化已成为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城市建设的“第四次浪潮”,智慧城市的建设,在我国方兴未艾.依托智慧城市的建设,建设智慧档案馆,让每个利用档案的市民享受到最好的服务,是每个档案馆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城建档案馆根据国家档案局的要求,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建设数字城建档案馆为目标,加快城建档案馆的信息化建设.智慧城市的建设,为城建档案馆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了进一步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10.
对智慧档案馆建设的研究旨在明确其实践内容、行动策略和发展空间。通过案例分析法,从智慧档案馆的整体构建和人工智能嵌入档案馆工作两条主线对全球范围内公开的相关实践予以调查、梳理和分析,归纳出智慧档案馆建设进展。智慧档案馆建设的行动策略显示为重点项目牵引的行动模式、多元主体联动的行动机制、多样档案活动连接的行动对象、复杂智慧体系融入的行动保障。由此提出智慧档案馆建设应当强化智慧档案馆整体探索、优化多主体协同、提升面向多元档案活动的智慧化升级力度、深挖智慧内核完备实践保障。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档案开发利用的主体及受众角度,对档案开发利用参与者从古代具有"君本位、相对单一",到近代"官学并行、史学界作用凸显",再到当下"参与者范围逐步扩大、‘以人为本’成为最主要的指导思想"等特点进行阐述,并着重对当下档案开发利用参与者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将受众纳入社会档案资源建设及开发利用的主体中""理论研究主体与实践主体有效结合""‘以人为本’,扩大视野"三个角度提出当下档案开发利用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2.
云计算环境中数字档案馆服务与管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计算具有超强的计算能力和低成本、高安全性等特性以及提供强大数据存储和网络服务等功能,在商业领域中已初见规模。本文尝试将云计算技术引入到数字档案馆建设中,从云计算服务与数字档案馆的共性角度,分析云计算技术服务在数字档案馆服务与管理中应用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并提出云计算在数字档案馆中应用的相应途径。  相似文献   

13.
结合云计算的特点和档案馆的实际,文章列举了云计算在档案馆信息化过程中的三种运用模式,并分析三种模式的优劣。文章结论认为档案馆应在保证云环境下档案信息安全的基础之上合理应用云计算技术,这样的云服务平台应当在国家主导下,由国家统一建设提供。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正推动人类社会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与此同时,数字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运用会极大地提升档案智能化管理水平,减轻档案工作人员的压力,提高档案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档案智能化管理的实践现状进行梳理,深入分析其目前面临的挑战,从而提出“智能+”时代档案管理方式的转变需要提高档案智能化管理意识、加快数据驱动、创新技术应用以及深化开放合作。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区的发展,社区中心已经成了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前端窗口,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社区孤寡老人档案,使孤寡老人这一特殊社会群体享有更方便的档案服务。要求对孤寡老人这一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进行单独建档,并且将社区与档案馆工作服务相结合,实现社区—档案馆联合的"馆社联动"档案利用服务模式,使社区服务与档案政务相联系,扩大档案对社会公众的服务范围并且提高档案部门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国家档案信息资源“云”共享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计算是当前信息领域的一个热点.自问世以来,它以超强的计算能力和低成本、高安全性等特性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阶段,将其应用于档案信息资源服务领域,构建国家档案信息资源“云”共享服务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从本质上来讲,国家档案信息资源“云”共享服务模式是一种社会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模式,它...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档案馆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阐明云计算概念和关于云计算近期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云计算在数字档案馆中的应用优势,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模型。针对云计算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云计算重组IT应用模式的本质特征出发,同时结合数字档案馆建设的难点与瓶颈,指出了区域性集约化建设模式是我国数字档案馆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我们以北京市数字档案馆建设为例,分析了区域性数字档案馆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档案局(馆)在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中形成卓有成效的“云南模式”,这一案例的研究、推广可促进我国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工作发展。论文以云南省档案局(馆)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为案例,梳理建设特色,分析理论建树与实践价值,提炼有益启示。本文认为,以发展少数民族档案事业为保障,以创新工作方式开展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的“云南模式”,切合少数民族档案工作发展规律,具有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图博档数字资源为基础的中华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可以为用户提供深层次的、一体化的信息服务。文章引入云技术,将其与以图博档三馆为核心的各文化资源部门的数字资源整合与服务融合相结合,构建中华文化资源平台。首先探讨云计算环境下中华文化资源的整合及其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结合CALIS、ALISA在图书馆云服务平台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设计了中华文化资源云平台的构建方式与架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