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AJUB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细胞中表达以及是否通过调控MST1、YAP1和TAZ因子影响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 法检测AJUBA 蛋白在食管癌细胞系KYSE30、KYSE150与KYSE450中的表达水平,构建shRNA 干扰载体AJUBA转染至KYSE150食管癌细胞系;通过体外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探究AJUBA对KYSE150细胞的增殖、周期、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ST1、YAP1和TAZ mRNA和蛋白的表达;核质分离实验检测AJUBA、YAP1和TAZ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稳定干扰AJUBA基因后,平板克隆实验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shAJUBA组的细胞克隆形成数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流式细胞周期实验结果显示,shAJUBA组中的细胞阻滞于G0/G1期,G2/M期与S期细胞显著减少(P<0.05);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与AJUBA空染组相比,shAJUBA组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均明显减弱(P<0.001);RT-PCR与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shAJUBA组细胞中的MST1、YAP1、TAZ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质分离实验结果提示AJUBA蛋白在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细胞株(SHEE)细胞核中表达,而在KYSE150细胞胞质与胞核中表达;YAP1和TAZ蛋白在SHEE细胞中不表达,在KYSE150细胞质与细胞核中表达,上述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AJUBA促进食管癌细胞的增殖、侵袭与迁移,可能与激活MST1、YAP1、TAZ因子的表达而影响食管鳞状细胞癌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LETM2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表达,研究LETM2对ESCC细胞系KYSE150和ECA109增殖和侵袭迁移的影响。  方法  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90例ESCC及癌旁组织LETM2蛋白表达差异,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SCC细胞系LETM2表达情况,慢病毒敲低KYSE150和ECA109细胞中LETM2表达。MTT和克隆形成技术检测LETM2对ESCC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Transwell法分析LETM2敲低后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差异。  结果  在ESCC组织中LETM2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LETM2通过抑制ESCC细胞G1期向S期转化进而抑制细胞增殖,但对侵袭和迁移能力影响不大。  结论  LETM2可能作为驱动基因促进ESCC的发生发展,是ESCC的关键遗传变异,可能作为ESCC早诊早治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转移抑制基因1(MTSS1)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与食管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关系。方法: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检测106例食管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以及食管鳞癌细胞系中MTSS1的表达;Transwell法检测MTSS1高表达细胞系的迁移和侵袭,观察用小分子干扰RNA(siRNA)敲降MTSS1后对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MTSS1在食管组织中表达为0.756±0.101,明显高于食管鳞癌组织的表达(0.596±0.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1,P=0.009。MTSS1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χ2=10.9,P<0.01;MTSS1高表达食管鳞细胞系KYSE180转染MTSS1-siRNA后48h,在mRNA水平的抑制率为(91.96±1.72)%,在蛋白水平的抑制率为(90.40±0.70)%,均能显著降低MTSS1的表达。体外实验发现,MTSS1能够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降低MTSS1表达后,KYSE180细胞的迁移数从(1 521±122)个升高至(2 122±111)个,P=0.003;侵袭细胞数从(1 297±137)个升高至(1 983±81)个,P=0.002。结论:MTSS1与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并且能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MTSS1可能是食管鳞癌的转移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AJUBA (ajuba LIM protein)基因在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及其对OSCC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  方法  采用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SCC和癌旁组织中AJUBA的表达情况,分析AJUBA与OSCC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MTT实验、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探究AJUBA对O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AJUBA对OSCC细胞Snail/E-cadher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结果  AJUBA在OSCC组织中显著高表达,与T分期、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和复发相关(P < 0.05),且其表达提示不良预后。敲降AJUBA后,OS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受到抑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JUBA能够促进Snail的表达,抑制E-cadherin的表达。  结论  AJUBA在OSCC组织中高表达,可能通过Snail/E-cadherin信号通路参与OSCC的增殖和侵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胰腺癌磷酸丝氨酸转氨酶1(phosphoserine aminotransferase 1,PSAT1)表达及其介导的增殖、侵袭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98例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PSAT1表达,分析PSAT1表达与胰腺癌临床资料、总体生存率、无病生存率的关系。分别向胰腺癌细胞BxPC-3、SW1990转染PSAT1-siRNA,研究敲低PSAT1表达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敲低PSAT1对胰腺癌细胞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结果  PSAT1在胰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9.4%(68/98),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5.0%(5/98),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86.638,P < 0.001)。PSAT1表达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 < 0.05);PSAT1高表达的胰腺癌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明显低于PSAT1低表达患者(P < 0.05)。Cox多因素结果显示,PSAT1表达是影响胰腺癌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均P < 0.05)。在胰腺癌BxPC-3和SW1990细胞中,与NC-siRNA组比较,PSAT1-siRNA组细胞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和细胞侵袭能力明显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同时PSAT1-siRNA组p-Akt、p-mTOR蛋白表达明显低于NC-siRN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PSAT1在胰腺癌组织和细胞中呈高表达,PSAT1可能通过调节PI3K/Akt/mTOR通路参与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iR-515-5p对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手术切除的60例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和20例健康成人的食管上皮组织标本,以及食管癌细胞TE1、Eca109、KYSE30和KYSE170,用 qPCR 法检测食管癌组织和细胞中 miR-515-5p 的表达水平。在Eca109细胞中转染miR-515-5p模拟物以及其阴性对照物、在TE1细胞中转染miR-515-5p抑制剂以及其阴性对照物,qPCR法检测转染效率,用CCK-8法、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预测miR-515-5p的下游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为miR-515-5p的靶基因。应用GEPIA和TCGA数据集分析HDAC2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miR-515-5p在食管癌组织及细胞中表达降低(均P<0.01)。过表达miR-515-5p抑制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或P<0.01),而敲低miR-515-5p 表达则可增强食管癌 TE1 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均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证明,HDAC2是miR-515-5p的靶基因。qPCR和WB实验结果显示,miR-515-5p对HDAC2 mRNA和蛋白表达具有负调控作用。挽救实验证实miR-515-5P通过靶向HDAC2抑制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或P<0.01)。结论:miR-515-5p通过靶向HDAC2影响食管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干细胞因子HIWI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为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IWI在153例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并结合食管鳞癌患者10年随访资料, 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 HIWI食管鳞癌细胞胞质和胞核中均有表达, 其在食管鳞癌细胞胞浆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浸润深度(P=0.035, χ2=8.589)和组织学分级(P=0.011, χ2=9.075)呈正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 肿瘤细胞胞质高表达HIWI的患者的总生存情况明显差于胞浆低表达HIWI的患者(P < 0.001, χ2=17.05)。  结论  干细胞因子HIWI在食管鳞癌细胞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且其在胞质中的表达水平是影响食管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miR-1269a 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KYSE30 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研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90 例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通过手术切除的食管癌组织标本,并收集正常食管永生化上皮细胞和食管癌细胞系,应用qPCR 实验检测癌组织和细胞系miR-1269a 的表达水平。将miR-1269a 的mimics 和inhibitor 分别转染食管癌细胞KYSE30 后,用MTS、Transwell 和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miR-1269a 对KYSE30 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1269a 的靶基因,并通过WB实验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269a 对靶基因的调控作用。转染SOX6 质粒后,采用MTS、Transwell 和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SOX6 对KYSE30 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并利用回复实验进一步验证结果。结果:食管癌组织中miR-1269a 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相比,食管癌细胞系中miR-1269a 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 或P<0.01)。miR-1269a mimics 转染组KYSE30 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和克隆形成能力显著高于mimics NC组(P<0.05 或P<0.01);inhibitor 转染组KYSE30 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和克隆形成能力显著低于inhibitor NC组(P<0.05 或P<0.01)。miR-1269a 可与SOX6 的3’UTR区相结合,且过表达miR-1269a 后,KYSE30细胞的SOX6 表达水平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回复实验表明,高表达miR-1269a 可以促进食管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P<0.05 或P<0.01),同时高表达SOX6 后,miR-1269a 的促进作用出现部分逆转。结论:miR-1269a 在食管癌组织和细胞系中表达上调,能够促进KYSE30 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克隆形成等恶性生物学行为,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靶基因SOX6 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iR-124 通过调控细胞自噬对食管癌KYSE170 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食管癌KYSE170 细胞转染miR-124 mimic,Transwell 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124 对BECN1(Beclin1)基因的靶向调控作用,Western blotting 分析对BECN1、P62 及LC3 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向KYSE170 细胞中转染BECN1 siRNA沉默BECN1 的表达,Transwell 法检测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 检测BECN1、P62 及LC3 蛋白的表达。将miR-124 mimic 与BECN1 过表达质粒共转染至KYSE170 细胞,Transwell 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 检测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转染miR-124 mimic 后,KYSE170 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下降(P<0.05),BECN1 蛋白及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均明显下调(均P<0.01),自噬相关蛋白P62 表达增高,LC3 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沉默BECN1 表达抑制食管癌细胞侵袭及迁移(P<0.01),而过表达BECN1 使miR-124 mimic 对KYSE170 细胞自噬、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P<0.01),自噬相关蛋白P62 表达降低、LC3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miR-124 能够抑制食管癌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自噬相关基因BECN1 的表达影响细胞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食管鳞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基因异常表达参与食管鳞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的FAM83H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初步研究FAM83H对食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用TGF-β1处理食管癌细胞Eca109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Eca109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检测TGF-β1处理前后食管癌细胞中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标志物以及FAM83H表达水平的变化。应用RTFQ-PCR检测FAM83H在不同食管癌细胞系、67例2015—2017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生物样本库收集的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应用MTS实验以及transwell小室迁移、侵袭实验检测FAM83H在体外对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TGF-β1处理后,Eca109细胞的形态变为细长梭形、纺锤形,呈现出明显的间充质细胞形态;Eca109细胞中E-cadherin表达水平降低,而N-cadherin、vimentin、Snail、Twist 1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同时,TGF-β1处理后,FAM83H表达水平上调(P<0.01)。FAM83H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升高(P<0.05),与食管鳞癌患者病理学分化程度相关(P<0.05)。FAM83H在食管癌细胞系中表达升高(P<0.01)。转染针对FAM83H的小干扰RNA后,可以显著抑制FAM83H的表达水平(P<0.05)。在体外FAM83H促进食管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P<0.05)。结论:TGF-β1诱导EMT过程以及FAM83H表达,FAM83H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且在体外促进食管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SNHG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ECA-109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方法  收集安阳市肿瘤医院2011年6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ESCC患者癌及对应癌旁组织样本,采用qRT-PCR检测ESCC癌与癌旁组织、ESCC细胞ECA-109和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EC中lncRNA SNHG3的表达水平,分析ESCC患者组织中lncRNA SNHG3的表达与ESCC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siRNA-SNHG3质粒转染ECA-109细胞,以敲降lncRNA SNHG3的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lncRNA SNHG3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ECA-10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ECA-109细胞中SNAIL和TWIST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ESCC肿瘤组织中lncRNA SNHG3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 < 0.05),ECA-109细胞中lncRNA SNHG3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EC(P < 0.05)。ESCC患者组织中lncRNA SNHG3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显著相关(P < 0.05)。siRNA-SNHG3质粒转染ECA-109细胞后,lncRNA SNHG3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 0.05)。lncRNA SNHG3的高表达与ESCC患者预后不良显著相关。敲降lncRNA SNHG3后,ECA-10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 < 0.05),SNAIL和TWIST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 0.05)。  结论  lncRNA SNHG3在ESCC肿瘤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通过调控SNAIL和TWIST蛋白的表达,促进ECA-10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SPRY4-IT1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以及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肿瘤外科50例ESCC手术切除标本(包括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50例ESCC中SPRY4-IT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用小干扰RNA(siRNA)干扰SPRY4-IT1后MTT法检测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检测对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  结果  45例(90%)标本中SPRY4-IT1呈阳性表达,SPRY4-IT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t=5.377,P < 0.01)。SPRY4-IT1的相对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相关(P均 < 0.05)。SPRY4-IT1在ESCC细胞株中表达量高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KYSE30细胞中干扰SPRY4-IT1的表达后可明显减慢细胞生长,阻滞细胞周期并促进细胞凋亡(P < 0.01)。  结论   SPRY4-IT1在ESCC组织中显著高表达,并且能促进ESCC细胞生长,可能成为ESCC诊断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Erbi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中的表达意义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含有299例食管癌病例的组织芯片中Erbin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Erbi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和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 采用Cox回归预测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危险度。此外, 借助蛋白印迹和PCR方法检测25例冷冻的食管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Erbin的蛋白和基因表达。  结果  与癌旁正常食管上皮相比, Erbin蛋白和mRNA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高(55.2%vs.0, P< 0.05), 且Erbin的高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64.9%vs.47.3%, P=0.002)和淋巴结转移状态密切相关(65.5%vs. 45.0%, P< 0.001), Erbin的高表达也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P< 0.05)。  结论  Erbi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增高并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提示Erbin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肿瘤患者预后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 AEG -1和 PI3K 在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了解其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食管鳞癌患者手术标本和62例癌旁食管组织中 AEG -1和 PI3K 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存率的关系。结果:AEG -1和 PI3K 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食管组织;与癌组织浸润深度、TNM 分期、患者的预后有显著相关性。结论:AEG -1可能是食管鳞癌的癌基因之一,有可能是通过活化食管鳞癌组织中的 PI3K/ Akt 通路从而增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5.
吴健  张昶  朱亚宁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13):911-913
  目的  观察Bmi-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Bmi-1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间16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3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Bmi-1蛋白的表达。  结果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Bmi-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1%(111/168)、23.3%(7/30), Bmi-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 Bmi-1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16, P=0.004, P < 0.001), Bmi-1阴性组的5年生存率显著优于Bmi-1阳性组(P < 0.001)。  结论  Bmi-1表达异常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检测Emi-1的表达对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NUP50-AS1 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 ESCC)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对人食管癌Eca109 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5 年1 月至2016 年12 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生物标本库的49 例ESCC手术患者的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qRT-PCR检测ESCC癌组织、癌旁组织及5 种食管癌细胞株(TE1、TE13、Eca109、Kyse150 和Kyse170)中NUP50-AS1 表达水平。shRNA 转染NUP50-AS1 后,选用sh2 -NUP50-AS1 进行后续功能实验。采用MTS法、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敲减NUP50-AS1 表达对Eca109 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敲减NUP50-AS1 表达对细胞迁移的影响,Transwell 小室实验检测敲减NUP50-AS1 表达对细胞侵袭的影响。结果:NUP50-AS1 在ESCC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003±0.870 vs 1.000±0.000,P<0.05);NUP50-AS1 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均P<0.01),NUP50-AS1 在5 株食管癌细胞系中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上调(P<0.05),其中Eca109 细胞的NUP50-AS1 表达水平最高。转染后,sh2-NUP50-AS1 转染组干扰效率最高,敲低NUP50-AS1 可明显抑制Eca109 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结论:ESCC组织中lncRNA NUP50-AS1 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且与癌症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敲减其表达明显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NUP50-AS1 的高表达可能与ES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微小RNA (microRNA,miRNA)-613表达及作用机制。  方法  收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91例于南充市中心医院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患者的组织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MDA-MB-468、MCF-7)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系HBL-100中miRNA-613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TCGA数据库分析miRNA-613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miRNA-613与SOX9的3'UTR区的结合情况。将miRNA-613模拟物转染至MDA-MB-231细胞,CCK-8法和Transwell侵袭及迁移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活性、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OX9、β-catenin、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变化。  结果  miRNA-613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 < 0.05),并且miRNA-613表达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 < 0.05),TCGA生存数据显示miRNA-613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无关(P>0.05)。乳腺癌细胞系中miRNA-613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系(P < 0.05),并且高侵袭转移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MDA-MB-468中miRNA-613的表达明显低于低侵袭转移性乳腺癌细胞系MCF-7(P < 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显示miRNA-613可与SOX9的3'UTR特异性结合。上调miRNA-613的表达能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P < 0.05),同时下调SOX9、β-caten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P < 0.05),并上调ECadherin蛋白的表达(P < 0.05)。  结论  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miRNA-613异常低表达,miRNA-613可能通过调控SOX9、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及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