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侯利丹  张靖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6,21(11):1043-1047
环状RNA(circRNA)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共价闭合环状结构的非编码RNA,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细胞中,其是由前体 mRNA 反向剪接产生,具有结构稳定、序列保守和一定的组织特异性等特征。近年研究表明, circRNA可作为微小RNA海绵来抑制微小RNA的活性,并具有调控基因转录、结合RNA结合蛋白等功能。作为一种新型调控分子,circRNA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新型肿瘤标志物和潜在靶点,为肿瘤的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本文就 circRNA 的特征、形成机制、功能及其在肿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种共价闭合环状结构的非编码RNA,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具有结构稳定、高度保守性及特异性表达的特性。研究表明,circRNA可作为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s,ceRNA),调控基因表达或结合RNA相关蛋白发挥生物学功能。circRNA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有望成为肿瘤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本文结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对circRNA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孙丹  辛彦 《肿瘤学杂志》2018,24(4):370-374
摘 要: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不同于线性RNAs,可形成共价闭锁环结构,在哺乳动物体内具有巨大基因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s,其主要来源于外显子或内含子,经索尾插接或套索内含子方式产生,具有数量巨大,进化保守、在细胞质中稳定性高等特点,具有microRNA分子海绵、结合RNA相关蛋白形成RNA-蛋白质复合物和基因转录调控等作用。CircRNA可与肿瘤相关的miRNA形成circRNA-miRNA轴参与肿瘤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全文从circRNA的种类、成环机制、功能及其在肿瘤中的作用及最新进展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环状 RAN(circular RAN,circRN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具有共价闭合环状结构的非编码 RAN。CircRNA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保守性,成为近年来表观遗传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肿瘤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提高对肿瘤转移机制的理解至关重要。随着对 circRNA 研究的逐渐深入,其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逐渐被挖掘。CircRNA通过影响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肿瘤免疫逃逸、肿瘤血管生成、DNA甲基化修饰和外泌体功能等方面在肿瘤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肿瘤转移的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circRNA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文就circRNA的结构特征及其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作为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家族中的新成员,具有诱捕微小RNA(microRNA,miRNA)、调控相关基因表达、参与转录拼接等重要功能.近年来,随着对circRNA的研究不断深入,其在诸多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断被揭示.消化系统肿瘤作为发病隐匿且预后相对较差的一大类疾病一直威胁着人类健康.随着对消化系统肿瘤认识的加深,关于其分子水平的诊断和治疗研究逐步成为新热点.本文将就circRNA与消化系统肿瘤的相关性,以及其潜在临床价值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刘雨函  何安邦  廖新惠 《中国肿瘤》2017,26(11):886-892
摘 要: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 )是一类由mRNA 3′及5′末端首尾相连形成的无蛋白编码功能的RNA分子,研究发现其可通过调节肿瘤相关基因转录水平及转录后水平来促进肿瘤的发病,并与肿瘤的转移、预后等显著相关。该文通过总结环状RNA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发现其可通过与miRNA的海绵作用以及调控肿瘤信号通路因子的方式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相应作用。环状RNA在肿瘤发病中作用的具体分子机制研究,可为肿瘤的预防、早期诊断及精准治疗提供一种全新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余志龙  黄陈 《现代肿瘤医学》2017,(15):2495-2499
环状RNA(circular RNAs,circRNAs)是一种新型的内源性非编码RNA,与其他线性RNA不同,它形成共价闭合连续的环形结构,在真核生物的转录组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些circRNAs主要来源于内含子或者外显子,通过反向拼接或套索内含子方式产生.近来研究发现,circRNAs在细胞质中富集,具有保守性和相对稳定性,这些特性赋予了circRNAs许多潜在的功能,例如充当微小RNA(miRNA)海绵,结合RNA相关的蛋白质,形成RNA蛋白复合体从而调节基因的转录.有证据表明circRNAs在消化道肿瘤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能够作为某些疾病的诊断性或预测性生物标记物.本文结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报道,对circRNAs在消化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消化系统肿瘤预测、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 环状RNA(circular RNAs,circRNAs)是一种不同于线性RNA的新型RNA,其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细胞中.本研究总结了环状RNA的生物起源、作用机制以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中国知网和PubMed中英文数据库,以“circRNAs和肿瘤”等为关键词,检索2014-2016年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 circRNAs的生物学合成;(2)circRNAs的作用机制;(3) circRNAs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的文献35篇.结果 circRNA是一类新型非编码RNA,共价闭合环路所形成的环状结构是它的特征.这类具有组织特异性的转录本主要来自宿主基因的外显子或内含子序列.尽管已提出circRNAs多种生物起源模式,但是对circRNAs的了解还只是冰山一角.circRNAs的表达与多种痰病有关,并且可能作为该疾病新型诊断或预后预测的生物标志物.circRNAs可以调节与肿瘤相关的miRNAs的表达,这种circRNA-miR-NA-mRNA轴可以调控与癌症相关通路,既可促进也可以桔抗肿瘤的发生发展.结论 深入研究环状RNA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有望在肿瘤的诊断和靶向治疗以及顸后判断方面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郝文静  路丹 《肿瘤学杂志》2019,25(3):243-246
摘 要:环状RNA(circular RNAs,circRNAs)是长链非编码RNAs,与线性RNAs不同,它是共价闭合环路,没有5 ′、3 ′极性和腺苷的尾巴。它们具有种类丰富、进化保守、在细胞质中相对稳定的特性。circRNAs的这些特性带来许多潜在的功能,如作为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海绵,结合RNA相关蛋白质形成RNA-蛋白质复合物,然后调节基因的转录。重要的是,circRNAs突变或异常表达与各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肿瘤的分子标志物或潜在治疗靶点,为肿瘤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价、预后预测和肿瘤基因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0.
11.
 【摘要】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一种,免疫抑制剂为治疗SLE的主要药物之一,近年来较多学者研究SLE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时发现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占较大比例,并且发现其可能与免疫抑制剂使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周杰  张岩 《现代肿瘤医学》2020,(22):4003-4007
三阴性乳腺癌是乳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亚型,其分子分型标志物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人表皮生长因子2受体均为阴性。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方案仍以化疗为主,但患者的预后较差。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单链闭合的且在真核细胞中广泛表达的非编码RNA。近年来,circRNA逐渐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新热点,但大多数circRNA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仍不明朗。此外,相关研究显示circRNA在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作为三阴性乳腺癌早期诊断及预后的一种新兴的生物标志物。针对circRNA在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干预,能够使之成为具有潜在临床价值的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新靶点。本文系统回顾circRNA一般特征、形成机制及其功能,并对circRNA在三阴性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本文重点关注circRNA在三阴性乳腺癌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不具有5' 末端帽子和3' 末端poly(A)尾巴,并以共价键形成环状结构的RNA分子,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研究学者在各类细胞中检测到了大量内源性circRNA的表达,并发现其具有miRNA海绵、调控基因表达及翻译等生物学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circRNA在胶质瘤、结直肠癌、膀胱癌等恶性肿瘤有显著的差异表达,发挥着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有望成为恶性肿瘤的新型诊断标记物、分子治疗靶点和预后评估指标。本文就circRNA的形成机制、生物学特性、功能及其在妇科恶性肿瘤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详细综述。  相似文献   

14.
恶性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恶性度高、难以安全切除,即使进行手术联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仍有90%患者复发.目前胶质瘤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其在早期诊断以及长期有效的治疗上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近年来非编码RNA备受关注.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的发现,极大地补充了传统基因表达理论...  相似文献   

15.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由各种细胞类型所形成的一组不均匀的膜性结构,它们被释放到周围的微环境中,或通过循环传播到远处。由于EVs能够转运脂质、mRNA和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因此EVs是肿瘤细胞与周围微环境或远处转移前生态位之间沟通的关键媒介。它存在于包括血液、尿液等人体各种体液中,稳定性好,是疾病潜在生物标志物的极佳来源。最重要的是,细胞外囊泡在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转移、改善肿瘤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等多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血液系统肿瘤方面。因此,本文就EVs在血液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近年来,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多数患者最终仍会复发并遭受化疗或放疗引起的严重副作用. 因此,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作为一种耐受良好、安全有效的创新性疗法应运而生. 它是将体外扩增或处理后的免疫效应细胞回输到患者体内杀灭肿瘤或控制复发的一种疗法,被积极应用于各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为更多的复发难治性血液病患者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18.
Epigenetic alterations, such as DNA methylation and histone modifications, are abnormal in cancer cells, and the use of the hypomethylating agents 5-azacitidine and decitabine are important additions to our arsenal of active cancer drugs, especially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and acute myeloid leukemia. Most effective are repeated cycles of the drugs given at doses much lower than originally tested. Typical overall response rates (complete responses + partial responses + hematologic improvement) for both drugs are in the range of 40 - 50%. These agents are generally very well tolerated, with myelosuppression being the major side effect. Postulated to work through hypomethylation of DNA causing induction of gene expression, the precis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these agents is not yet clear. Future studies are likely to combine these agents with other drugs like the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 that act in related pathways.  相似文献   

19.
Mcl-1(myeloid cell leukemia-1)是Bcl-2家族蛋白的一个抗凋亡的成员,在凋亡的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Mcl-1基因在翻译过程中可产生全长Mcl-1和短型Mcl-1两种具有不同作用的蛋白质。Mcl-1在胚胎形成,T和B淋巴细胞的发育和维持以及中性粒细胞的生存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Mcl-1过表达可以抑制细胞凋亡,延长细胞寿命,使细胞获得生存优势,从而导致恶性行为的发生。进一步研究表明Mcl-1表达和调节异常与血液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因此对Mcl-1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铁调素(hepcidin)在恶性血液病贫血患者中的表达,并对hepcidin与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IL-6)、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清铁和铁蛋白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80例恶性血液病贫血患者外周血,分别检测hepcidin、IL-6、Hb、血清铁和铁蛋白的表达水平,并以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使用SPSS 21.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恶性血液病贫血患者血清中hepcidin、IL-6、Hb、血清铁和铁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61.93±19.98) μg/L、(5.56±1.17) ng/L、(96.68±12.35) g/L、(9.85±1.09) μmol/L和329.42(299.70~459.06) μg/L;健康对照组相对应的表达量分别为(21.35±7.38) μg/L、(2.52±1.28) ng/L、(140.07±7.71) g/L、(19.95±4.25) μmol/L和95.72(76.56~131.42) μg/L,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血液病男性贫血患者中hepcidin、IL-6和Hb的表达量均高于女性患者(P<0.05);中度贫血患者hepcidin、IL-6和铁蛋白的表达量均高于轻度贫血患者,Hb和血清铁表达量低于轻度贫血患者(P<0.01)。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epcidin与Hb、血清铁含量呈负相关,与IL-6、铁蛋白含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Hepcidin在恶性血液病贫血患者中高表达,并与贫血程度相关,提示hepcidin在恶性血液病贫血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