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研究我院2009年2012年质子泵抑制剂(PPI)的使用情况,了解我院近年质子泵抑制剂的用药结构现状,为今后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纳入我院2009年2012年质子泵抑制剂(PPI)的使用情况,了解我院近年质子泵抑制剂的用药结构现状,为今后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纳入我院2009年2012年四年的PPI的用药品种、用药金额、药品日用费用(DDC)、用药频度(DDDs)基本资料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结果 2009年2012年四年的PPI的用药品种、用药金额、药品日用费用(DDC)、用药频度(DDDs)基本资料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结果 2009年2011年PPI的销售金额与DDDs呈快速增长态势,2012年双项指标因药品调价,而且控制用量,所以日均费用和PPI所占百分比较2011年有所下降;2010年至2012年连续三年中口服给药与注射给药DDDS奥美拉唑均排在首位。结论 PPI作为治疗消化道疾病上的一种良好药物,其在我院的销售金额与其DDDs同步性较好,我院整体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四川省三级医院重点监控药品分布及管理现状,为进一步管理并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网络平台收集四川省三级医院省重点监控药品及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相关数据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收到88家三级医院填报的数据,88家医院均有省重点监控药品目录中的品种,其中,32家(36.36%)医院存在未将医院药品供应目录中现有的省重点监控药品纳入院重点监控药品目录的情况。86家医院建立了院重点监控药品目录,纳入品种中包含了省重点监控药品(平均品种数为7.31种)和其他药品(平均品种数为6.36种)。88家医院的其他药品纳入品种总数排名前4位的分别为中药注射剂25种、抗菌药物23种、神经系统用药22种、省重点监控药品20种;各类药品的品种占比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省重点监控药品(53.49%)、中药注射剂(14.29%)、质子泵抑制剂(9.61%)。2019年省重点监控药品销售金额占比较2018年平均下降了1.21%(2018年4.84%,2019年3.63%)。结论 在省重点监控药品目录颁布后,各医院结合临床诊疗实际制定了医院的重点监控药品目录,但仍存在对于省重点监控药品管理不足、销售金额占比下降幅度偏小的情况。各医院需进一步加强对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的管理,以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各省市重点监控药品现状。方法:统计全国各地区政策,并介绍我国目前各省市各地区医疗机构重点监控药品有关政策的现状,分析政策内容以及各地区重点监控药品的目录特征。结果:截至2019年4月初,全国共计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个地级市公布政策,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级市公布了重点监控药品目录,仅有青海省和铜陵市的重点监控药品目录中涵盖了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剂量以及生产厂家。且神经系统用药、质子泵抑制剂以及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类药物为监控中的重中之重。结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级市的各医疗机构在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的建设上可发挥其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政策管理制度,可指导和督促医疗机构建立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和目录,评估分析各级医疗机构监管情况,进而促进重点监控药品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4.
陈群 《北方药学》2015,(12):158-160
目的:了解我院质子泵抑制剂(PPI)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2~2014年质子泵抑制剂(PPI)的应用金额、用量、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2014年我院PPI的总销售金额呈逐年增长趋势,销售金额排序居前3位的药品分别为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我院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的销售金额远远大于口服制剂.结论:PPI在我院临床使用广泛,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无适应症使用、盲目预防性应用等不合理现象,建议医院制定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指南,临床用药严格把握用药指征,避免过度使用.  相似文献   

5.
周鹏  许雪燕  孙渊  季娇娇 《海峡药学》2012,(11):243-244
目的了解质子泵抑制剂在我院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收集本院历年使用情况,查找文献资料,利用统计学原理对我院2008~2010年质子泵抑制剂的品种、消耗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进行综合分析,总结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情况。结果2008~2010年,我院质子泵抑制剂的销售额稳步提高,且DDDs在逐年增加,其中,奥美拉唑钠肠溶胶囊,泮托拉唑钠注射液,泮托拉唑钠胶囊增长较快,DDDc则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结论我院PPI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7,(8):1034-1037
目的:调查云南省医疗机构辅助治疗药品中重点监控品种使用情况,为制定相关政策及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调查云南省医疗机构2015年1月1日-3月31日重点监控品种使用相关数据,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报数据有效率最高的是三级医院,为93.94%;销售金额排名前10位药品中重点监控品种所占的品种数最高的是三级医院,平均为(5.50±2.12)种;住院重点监控品种销售金额占住院药品总销售金额比例最高的是三级医院,平均为(31.94±16.99)%,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分别为(26.13±11.93)%和(22.14±16.39)%;销售金额排名前10位药品中重点监控品种的销售金额占住院重点监控品种总销售金额比例最高的是二级医院,平均为(50.34±26.87)%,其中最高可达98.53%;三级医院的平均比例是(39.13±22.55)%,一级医院的平均比例是(27.38±27.75)%。住院销售金额排名前5位的重点监控品种中,各级医院均包括红花黄色素和奥美拉唑。结论:云南省医疗机构使用辅助治疗药品情况普遍存在,重点监控品种以中药注射剂以及质子泵抑制剂为主,可采取有效措施,制订相应的监管制度并加以落实,以促进临床合理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我院2015年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15年住院患者PPI的品种、销售量、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PPI品种DDDs排序前3位的为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注射用奥美拉唑和注射用泮托拉唑;销售金额排序前3位的为注射用兰索拉唑、注射用奥美拉唑和注射用泮托拉唑;以雷贝拉唑肠溶胶囊序号比值>1的情况最为突出,其余大多数药品的序号比值为1;住院患者使用PPI病例数占首位的为消化内科;DDDs占首位的为心血管内科。结论 PPI在我院临床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无适应证使用、盲目预防性使用等不合理现象,特别是外科;医院应加强对PPI使用的监管,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现状和趋势。方法对医院2013~2015年质子泵抑制剂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医院2013~2015年质子泵抑制剂(PPI)的使用品种基本固定,购药金额呈逐年递增趋势,用药频度及销售金额排前3位的药物是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奥西康)、注射用兰索拉唑(兰川)和注射用兰索拉唑(悦康),各药用药频度呈平稳趋势。结论医院2013~2015年质子泵抑制剂使用广泛,存在盲目预防性应用和倾向于使用注射剂等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完善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和管理制度,促进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我国不同地区(包括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与管理政策.方法 以重点监控、合理用药等为关键词,检索各地区卫生健康部门网站和政府官网,下载整理和分析各地区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品种及监管措施.结果 共检索到28个地区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及政策文件,有77种药物被纳入省级监控目录,按药物解剖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质子泵抑制剂(PPI)的应用情况及趋势,从侧面反映医改取消药品加成前后药品使用情况.方法:对PPI的品种、使用患者年龄、临床诊断比率、消耗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我院PPI的使用数量和频率个别品种有较小变化,PPI的需求未明显增加,临床应用合理.医改使医院的药物使用管理更向着安全、有效、经济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呼吸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伏立康唑稳态谷浓度,探讨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并对肺部真菌感染老年患者伏立康唑给药剂量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12月呼吸科肺部真菌感染使用伏立康唑治疗并测定浓度的住院患者,从病历系统采集患者基本情况、伏立康唑及合并用药情况和肝、肾功能等临床数据,数据录入SPSS统计分析。结果:214名住院患者425例次伏立康唑稳态谷浓度中,<1 mg·L-1、1~5 mg·L-1、>5 mg·L-1分别占16.0%、71.3%、12.7%。使用伏立康唑400 mg·d-1和300 mg·d-1,年龄≥70岁患者平均稳态谷浓度显著高于年龄<70岁患者[(4.05±2.24) mg·L-1 vs. (3.24±2.10) mg·L-1,P=0.02][(3.28±2.03) mg·L-1 vs. (2.60±1.56) mg·L-1,P=0.04]。同时用质子泵抑制剂患者伏立康唑稳态谷浓度高于未用患者[(3.41±2.15) mg·L-1 vs. (2.92±1.81) mg·L-1,P=0.03]。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伏立康唑稳态谷浓度显著高于未发生者[(3.75±2.28) mg·L-1 vs. (2.72±1.83) mg·L-1, P=0.00],年龄≥70岁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患者谷浓度更高,为(4.44±2.25) mg·L-1。结论:伏立康唑浓度个体差异性大,年龄和联用质子泵抑制剂影响其血药浓度,需要开展伏立康唑浓度监测;建议年龄≥70岁患者伏立康唑给药剂量为300 mg·d-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我国目前进口(合资)药品在临床使用情况和用药特征,了解当下临床对进口药品的依赖情况,为有针对性地降低对进口药品的依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从通用名、剂型和规格三个层次对进口药品的国产替代性进行划分,然后分别从替代程度、批准文号数量、临床用量等角度对比分析2013-2019年上半年814家样本医院的进口药品与相应国产药品的使用情况。结果:进口药品在临床用量、占比上均呈上涨趋势,且在临床选择中处于优势地位;国产仿制药的批准文号仍存在着总量大、分配不均的情况;国产仿制药对进口药品的替代仍有待提高。结论:应重点推进通用名层面无国产替代品种的进口药的仿制药上市;同步提高国产仿制药对进口药品的临床替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国内企业研发满足我国临床需求的民族创新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仿制药替代背景下,比较原研药和仿制药的价格和采购量,测算仿制药替代的潜在最大费用节省,推动仿制药供应与使用。方法基于陕西省药品招标采购数据,选取2017年12月第一批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17个品种(16个品规)药品,对其2017年至2018年的价格、采购量进行分析;采用成本分析法、推测预算法,对采购平台上该通用名、剂型的药品替换为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单价最低的仿制药,测算年均仿制药替代的潜在最大费用节省。结果价格由高到低依次为原研药、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采购量方面,5个品规药品的原研药采购量占比较高,11个品规药品的仿制药采购量占比较高,1个品规药品未发生仿制药替代;对16个品规药品进行仿制药替代后,测算出潜在最大费用节省为3243.63万元。结论仿制药替代可显著节省药品费用,我国的仿制药市场提升空间较大,后续应加快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安徽省≤6岁健康儿童抗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抗体水平,为评价疫苗接种效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全省16个市0~6岁7个年龄组人群中抽取健康儿童1 787人,用ELISA定量检测血清抗PT IgG抗体。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差异比较采用F检验。结果   2011年安徽省0~6岁儿童中,几乎所有采集的血清均呈现不同的抗体水平,以0岁组最高(10.33 IU/ml)。抗体GMC随免疫后时间的延长有下降的趋势。不同年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和GM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06,P<0.05;F=7.96,P<0.01)。不同性别之间抗体阳性率和GM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98,P>0.05;Z=0.852,P=0.394)。 结论   安徽省0~6岁儿童抗PT IgG抗体水平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是否需要加强免疫需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拟评估伏立康唑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在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集76例以常规推荐剂量静脉滴注或口服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的血液标本共99份,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谷浓度。结果:测定伏立康唑谷浓度中位值为0.784 μg·mL-1(0.025~9.910 μg·mL-1),其中44例(44.4%)达到目标浓度范围(1~5.5 μg·mL-1),给药剂量与血药浓度之间缺乏相关性(r=0.252,P=0.315)。个体间和个体内血药浓度变异系数分别为97.0%和69.6%。患儿年龄分布2个月~14岁,年龄<6岁的患儿与年龄>6岁的患者相比,谷浓度要达到目标范围需要给予更高剂量的伏立康唑(6.1 mg·kg-1/次vs. 4.55 mg·kg-1/次,P<0.05)。谷浓度<1 μg·mL-1的患儿治疗失败率高于成功率(58.8%vs. 46.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0)。5名患儿治疗中监测谷浓度<1 μg·mL-1且疗效不佳,通过提高给药剂量使谷浓度达1 μg·mL-1以上,最终治疗有效。2例谷浓度≥ 5.5 μg·mL-1的患儿均出现肝功能异常。结论:采用常规推荐剂量给药部分儿童难以达到伏立康唑的目标浓度。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在个体间和个体内均有较大的差异。低龄儿童要达到有效的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往往需给予更高的用药剂量。开展伏立康唑药物浓度监测不仅可以保障患儿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可为合理制订我国儿童的伏立康唑初始治疗方案提供研究数据。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在加速仿制药替代的背景下,提出促进仿制药使用的政策建议。方法:选取江苏省某胸部专科医院治疗肺癌的8种既有原研药也有仿制药的品种,按季度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原研药和仿制药使用量占比、使用金额占比、价格比,以及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执行集中采购前后仿制药替代潜在的费用节省率。结果:2018年第1季度至2020年第2季度,原研药、仿制药使用数量占比分别由22.38%下降至14.26%、77.62%上升至85.87%,使用金额占比分别由39.43%下降至21.56%、60.57%上升至78.44%,仿制药与原研药价格比从2.08上升至2.75。在执行集中采购后,仿制药替代原研药潜在可节约费用1 061 254.51元,费用节省率为55.93%。结论:随着仿制药相关政策的推进,仿制药使用数量和金额占比都在上升,仿制药替代确有降低药品费用支出的作用。因此,加快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同时配合仿制药政策的宣传,着力提高医患对仿制药的认同,再通过集中采购政策,可以促进仿制药利用以节约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多种质子泵抑制剂及不同给药方案在预防危重症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成本-效果。方法:检索近10年发表的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危重症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文献,采用循证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比较各质子泵抑制剂及不同给药方案在用药7 d后对危重症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效果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共收集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危重症患者文献病例1225例,分为A组(注射用奥美拉唑40 mg,bid,静滴)、B组(注射用奥美拉唑40 mg,qd,静滴)、C组(奥美拉唑片20 mg,bid,口服)、D组(注射用泮托拉唑40 mg,bid,静滴)、E组(注射用泮托拉唑40 mg,qd,静滴)、F组(注射用埃索美拉唑40 mg,bid,静滴)、G组(注射用兰索拉唑30 mg,qd,静滴)和H组(兰索拉唑片30 mg,qd,口服),其预防应激性溃疡总有效率分别为86.6%,83.3%,90.7%,94.8%,85.0%,94.4%,89.8%,82.9%(P<0.01),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5.2,7.9,1.8,17.1,9.5,19.0,7.5,0.9。结论:H组成本-效果比最低,可做为预防危重症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较佳选择方案,对不能口服患者,G组方案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9.
肖珏  林银银 《安徽医药》2022,26(9):1892-1896
目的研究安徽省桐城市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现状,探讨药事管理工作提升方式。方法2022年4月,基于对安徽省桐城市药事管理质量控制中心辖属25家基层医疗机构的现场调查,围绕药事管理人员配备、处方点评、处方审核、药库管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和管理、抗菌药物管理、重点监控药品使用和管理、国家基本药物供应和保障政策执行情况8个方面进行评分,比较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总体得分合格率。结果25家基层医疗机构药库管理基本达标。具体而言,药学专业技术人员配备达标率、处方点评合格率、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合格率分别为56.00%、12.00%和33.30%;处方审核均为人工审核,抗菌药物管理未建立健全相应制度;分别有17家和25家机构未统计抗菌药物使用率和未提供重点监控药品相关管理制度及各医疗机构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国家基本药物供应保障方面,18家公立基层医疗机构中6家在采购金额占比项目达标得分1.50分,8家在采购数量占比项目同比增加或持平得分1.50分,其余4家暂未完成不得分。公立医疗机构总体得分合格率显著高于私立医疗机构(88.90%比42.90%,P=0.032)。结论安徽省桐城市基层医疗机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处方点评、处方审核、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均存在不足现象,应增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加强处方点评及处方审核管理,积极开展培训提升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能,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规范药事管理行为,完善药事管理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