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有的大多数RGB-D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利用深度图来提高检测效果,而忽视了其质量的影响。低质量的深度图会对最终显著目标预测结果造成污染,影响显著性检测的性能。为了消除低质量深度图带来的干扰,并准确突出RGB图像中的显著目标,提出了一个用于多模态特征交互的RGB-D显著性目标检测模型。在编码阶段,设计了一个特征交互模块,其包含三个子模块:用于增强特征表述能力的全局特征采集子模块、用于过滤低质量深度信息的深度特征精炼子模块和用于实现特征融合的多模态特征交互子模块。在解码阶段,逐层融合经过特征交互后的多模态特征,实现多层次特征融合。通过在五个基准数据集上与十二种先进方法进行的综合实验表明,该模型在NLPR、SIP和NJU2K数据集上的指标上均优于其他对比方法,其中在NJU2K数据集上,该模型的性能比第二名在平均F值上提升了0.008,加权F值上提升了0.014,E-measure上提升了0.007,表现出了较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RGB-D数据的自监督学习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大多数方法侧重全局级别的表示学习, 会丢失对识别对象至关重要的局部细节信息. 由于RGB-D数据中图像和深度具有几何一致性, 因此这可以作为线索来指导RGB-D数据的自监督特征表示学习. 在本文中, 我们提出了ArbRot, 它可以无限制地旋转角度并为代理任务生成多个伪标签用于自监督学习, 而且还建立了全局和局部之间的上下文联系. 本文所提出的ArbRot可以与其他对比学习方法联合训练, 构建多模态多代理任务自监督学习框架, 以增强图像和深度视图的特征表示一致性, 从而为RGB-D语义分割任务提供有效的初始化. 在SUN RGB-D和NYU Depth Dataset V2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 多模态任意旋转自监督学习得到的特征表示质量均高于基线模型. 开源代码: https://github.com/Physu/ArbRot.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多模态动作识别方法,根据不同模态信息的特性分别采用不同的深度神经网络,适应不同模态的视频信息,并将多种深度网络相结合,挖掘行为识别的多模态特征。主要考虑人体行为静态和动态2种模态信息,结合微软Kinect的多传感器摄像机获得传统视频信息的同时也能获取对应的深度骨骼点信息。对于静态信息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于动态信息采用递归循环神经网络模型。最后将2种模型提取的特征相融合进行动作识别和分类。在MSR 3D的行为数据库上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对动作识别具有良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人体行为识别算法的研究领域,通过视频特征实现零样本识别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目前大部分研究是基于单模态数据展开的,关于多模态融合的研究还较少。为了研究多种模态数据对零样本人体动作识别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的零样本人体动作识别(zero-shot human action recognition framework based on multimodel fusion, ZSAR-MF)框架。方法 本文框架主要由传感器特征提取模块、分类模块和视频特征提取模块组成。具体来说,传感器特征提取模块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提取心率和加速度特征;分类模块利用所有概念(传感器特征、动作和对象名称)的词向量生成动作类别分类器;视频特征提取模块将每个动作的属性、对象分数和传感器特征映射到属性—特征空间中,最后使用分类模块生成的分类器对每个动作的属性和传感器特征进行评估。结果 本文实验在Stanford-ECM数据集上展开,对比结果表明本文ZSAR-MF模型比基于单模态数据的零样本识别模型在识别准确率上提高了4 %左右。结论 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多模态融合的零样本人体动作识别框架,有效地融合了传感器特征和视频特征,并显著提高了零样本人体动作识别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视频的爆炸式增长,视频记忆度成为热点研究方向。视频记忆度是衡量一个视频令人难忘的程度指标,设计自动预测视频记忆度的计算模型有广泛的应用和前景。当前对视频记忆度预测的研究多集中于普遍的视觉特征或语义因素,没有考虑深度特征对视频记忆度的影响。着重探索了视频的深度特征,在视频预处理后利用现有的深度估计模型提取深度图,将视频原始图像和深度图一起输入预训练的ResNet152网络来提取深度特征;使用TF-IDF算法提取视频的语义特征,并对视频记忆度有影响的单词赋予不同的权重;将深度特征、语义特征和从视频内容中提取的C3D时空特征进行后期融合,提出了一个融合多模态的视频记忆度预测模型。在MediaEval 2019会议提供的大型公开数据集(VideoMem)上进行实验,在视频的短期记忆度预测任务中达到了0.545(长期记忆度预测任务:0.240)的Spearman相关性,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视频理解中的时序难点以及传统方法计算量大的困难,提出了一种带有时空模块的方法用于动作识别.该方法采用残差网络作为框架,加入时空模块提取图像以及时序信息,并且加入RGB差值信息增强数据,采用NetVLAD方法聚合所有的特征信息,最后实现行为动作的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时空模块的多模态方法具有较好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7.
社交平台新闻常常是文字、图片与音视频多种模态结合。多模态数据结构复杂,特征冗杂,噪声特征影响检测精度。针对以上难题提出基于组特征选择的谣言检测方法FS-MKL,基于多核学习的组特征选择将同构数据作为一个整体,检测其重要性,并融合fastPCA和SVM-RFE算法进行降维,过滤噪声特征。实验结果表明,FS-MKL方法对于推特中的多模态谣言有较好的识别效果,是一种有效的多媒体社交谣言检测方案。  相似文献   

8.
面向深度学习的多模态融合技术是指机器从文本、图像、语音和视频等领域获取信息实现转换与融合以提升模型性能,而模态的普遍性和深度学习的热度促进了多模态融合技术的发展。在多模态融合技术发展前期,以提升深度学习模型分类与回归性能为出发点,阐述多模态融合架构、融合方法和对齐技术。重点分析联合、协同、编解码器3种融合架构在深度学习中的应用情况与优缺点,以及多核学习、图像模型和神经网络等具体融合方法与对齐技术,在此基础上归纳多模态融合研究的常用公开数据集,并对跨模态转移学习、模态语义冲突消解、多模态组合评价等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多模态数据的指数级增长使得传统数据库在存储和检索方面遇到挑战,而多模态哈希通过融合多模态特征并映射成二进制哈希码,能够有效地降低数据库的存储开销并提高其检索效率.虽然目前已经有许多针对多模态哈希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着3个重要问题:(1)已有方法偏向于考虑所有样本都是模态完整的,然而在实际检索场景中,样本缺失部分模态的情况依然存在;(2)大多数方法都是基于浅层学习模型,这不可避免地限制了模型的学习能力,从而影响最终的检索效果;(3)针对模型学习能力弱的问题已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框架的方法,但是它们在提取各个模态的特征后直接采用了向量拼接等粗粒度特征融合方法,未能有效地捕获深层语义信息,从而弱化了哈希码的表示能力并影响最终的检索效果.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PMH-F3模型.该模型针对样本缺失部分模态的情况,实现了部分多模态哈希.同时,基于深层网络架构,利用Transformer编码器,以自注意力方式捕获深层语义信息,并实现细粒度的多模态特征融合.基于MIRFlickr和MSCOCO数据集进行了充分实验并取得了最优的检索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PMH-F3  相似文献   

10.
多模态机器学习是一种新的人工智能范式,结合各种模态和智能处理算法以实现更高的性能.多模态表示和多模态融合是多模态机器学习的2个关键任务.目前,多模态表示方法很少考虑样本间的协同,导致特征表示缺乏鲁棒性,大部分多模态特征融合方法对噪声数据敏感.因此,在多模态表示方面,为了充分学习模态内和模态间的交互,提升特征表示的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样本内和样本间多模态协同的表示方法.首先,分别基于预训练的BERT,Wav2vec 2.0,Faster R-CNN提取文本特征、语音特征和视觉特征;其次,针对多模态数据的互补性和一致性,构建模态特定和模态共用2类编码器,分别学习模态特有和共享2种特征表示;然后,利用中心矩差异和正交性构建样本内协同损失函数,采用对比学习构建样本间协同损失函数;最后,基于样本内协同误差、样本间协同误差和样本重构误差设计表示学习函数.在多模态融合方面,针对每种模态可能在不同时刻表现出不同作用类型和不同级别的噪声,设计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和门控神经网络的自适应的多模态特征融合方法.在多模态意图识别数据集MIntRec和情感数据集CMU-MOSI,CMU-MOSEI上的实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1.
人体行为识别是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领域内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人体行为的复杂性和不同人执行同一动作的差异性,使得行为识别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采用新一代传感技术的RGB-D相机能够同时记录RGB图像和深度图像,并能够实时提取骨骼点信息。充分利用以上信息,成为行为识别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突破点。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高斯加权金字塔式梯度方向直方图的RGB图像特征提取方法,并构建了一种多模特征融合的行为识别框架。在UTKinect-Action3D,MSR-Action 3D和Florence 3D Actions 3个数据库上对本研究所提特征和框架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框架在3个行为数据库上的识别正确率分别达到了97.5%,93.1%,91.7%,从而证明了该行为识别框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的多模态特征融合方法不能有效度量不同特征的贡献度的问题,文中提出基于RGB-深度(RGB-D)图像特征的人体动作识别方法.首先获取基于RGB模态信息的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基于深度图像模态信息的时空兴趣点特征和基于关节模态信息的人体关节点位置特征,分别表征人体动作.采用不同距离度量公式的最近邻分类器对这3种不同模态特征表示的预测样本进行集成决策分类.在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文中方法具有简单、快速,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以对比语言−图像预训练(Contrastive language-image pre-training, CLIP)模型为基础, 提出一种面向视频行为识别的多模态模型, 该模型从视觉编码器的时序建模和行为类别语言描述的提示学习两个方面对CLIP模型进行拓展, 可更好地学习多模态视频表达. 具体地, 在视觉编码器中设计虚拟帧交互模块(Virtual-frame interaction module, VIM), 首先, 由视频采样帧的类别分词做线性变换得到虚拟帧分词; 然后, 对其进行基于时序卷积和虚拟帧分词移位的时序建模操作, 有效建模视频中的时空变化信息; 最后, 在语言分支上设计视觉强化提示模块(Visual-reinforcement prompt module, VPM), 通过注意力机制融合视觉编码器末端输出的类别分词和视觉分词所带有的视觉信息来获得经过视觉信息强化的语言表达. 在4个公开视频数据集上的全监督实验和2个视频数据集上的小样本、零样本实验结果, 验证了该多模态模型的有效性和泛化性.  相似文献   

14.
行为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很重要的一个研究问题,其在安全监控、机器人设计、无人驾驶和智能家庭设计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基于传统RGB视频的行为识别方法由于容易受背景、光照等行为无关因素的影响,导致识别精度不高.廉价RGB-D摄像头出现之后,人们开始从一个新的途径解决行为识别问题.基于RGB-D摄像头的行为识别通过聚合RGB、深度和骨架三种模态的行为数据,可以融合不同模态的行为信息,从而可以克服传统RGB视频行为识别的缺陷,也因此成为近几年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系统地综述了RGB-D行为识别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展望.首先,对近年来RGB-D行为识别领域中常用的公共数据集进行简要的介绍;同时也系统地介绍了多模态RGB-D行为识别研究领域的典型模型和最新进展,其中包括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CNN)和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等深度学习技术在RGB-D行为识别的应用;最后,在三个公共RGB-D行为数据库上对现有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对未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由于从单一行为模态中获取的特征难以准确地表达复杂的人体动作,本文提出基于多模态特征学习的人体行为识别算法.首先采用两条通道分别提取行为视频的RGB特征和3D骨骼特征,第1条通道C3DP-LA网络由两部分组成:(1)包含时空金字塔池化(Spatial Temporal Pyramid Pooling,STPP)的改进3D...  相似文献   

16.
We propose a set of kinematic features that are derived from the optical flow for human action recognition in videos. The set of kinematic features includes divergence, vorticity, symmetric and antisymmetric flow fields, second and third principal invariants of flow gradient and rate of strain tensor, and third principal invariant of rate of rotation tensor. Each kinematic feature, when computed from the optical flow of a sequence of images, gives rise to a spatiotemporal pattern. It is then assumed that the representative dynamics of the optical flow are captured by thes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in the form of dominant kinematic trends or kinematic modes. These kinematic modes are computed by perform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on the spatiotemporal volumes of the kinematic features. For classification, we propose the use of multiple instance learning (MIL) in which each action video is represented by a bag of kinematic modes. Each video is then embedded into a kinematic-mode-based feature space and the coordinates of the video in that space are used for classification using the nearest neighbor algorithm.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ults are reported on the benchmark data sets.  相似文献   

17.
二维人脸识别受光照、遮挡和姿态的影响较大.为了克服二维人脸识别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融合三维人脸识别算法.该方法首先使用卷积自编码器将彩色图像和深度图进行融合,将融合后的图像作为网络的输入进行预训练,并且设计了一种新的损失函数cluster loss,结合Softmax损失,预训练了一个精度非常高的模型.之后使用迁移学习将预训练的模型进行微调,得到了一个轻量级神经网络模型.将原始数据集进行一系列处理,使用处理之后的数据集作为测试集,测试的识别准确率为96.37%.实验证明,该方法弥补了二维人脸识别的一些缺点,受光照和遮挡的影响非常小,并且相对于使用高精度三维人脸图像的三维人脸识别,本文提出的算法速度快,并且鲁棒性高.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