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6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按入院顺序,前80例为对照组,后8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治疗,对照组采用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化疗,比较两组疗效及肿瘤相关黏液抗原、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9-9值等。结果观察组近期整体治疗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相关黏液抗原、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9-9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对照组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结直肠癌治疗中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能够提高近期临床疗效,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浓度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杜林娟  刘霜  李明  王春光 《肿瘤》2021,(3):197-205
目的:系统评价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维普、中国知网和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9月,按照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最终纳入10篇包括...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ACR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0月到2012年4月收治的28例ACRC患者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2例,稳定(SD)8例,进展(PD)7例。有效率(RR)为46.43%(13/28),疾病控制率(DCR)为75%(21/28)。生存期为3-16个月,中位生存期(MST)为14.7月。与贝伐珠单抗相关的不良反应为蛋白尿4例,皮疹4例,高血压2例,便血2例。未发现血栓栓塞、胃肠穿孔、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贝伐珠单抗与化疗联合治疗ACRC可增强疗效,有延长生存期的趋势,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4.
文磊  张红梅  徐立 《中国肿瘤》2016,25(7):534-541
近年来,随着对肿瘤生物学认识的深入,以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为代表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正逐渐丰富着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选择.贝伐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人鼠嵌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单克隆抗体,是第一个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抗血管生成药物,以贝伐珠单抗为基础进行的临床研究也证实了它能改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全文通过回顾近年来发布的结直肠癌治疗领域有关贝伐珠单抗的临床研究,对其在晚期结直肠癌一线、二线和维持治疗以及在结直肠癌术后辅助治疗领域中的应用做一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回顾性分析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1/2015-8年XX医院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422例,观察组81例,方案为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照组341例,方案为单纯化疗,两组化疗方案均以奥沙利铂(OXA)及伊立替康(CPT-11)为基础的化疗药物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远期生存期。结果:观察组中客观缓解率(RR)、临床获益率(CBR)分别为27.2%、82.7%,中位PFS、中位OS分别为8.5个月、23.1个月,对照组中客观缓解率(RR)、临床获益率(CBR)分别为13.0%、57.2%,中位PFS、中位OS分别为4.9个月、16.2个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01),观察组中一线化疗方案联合贝伐珠单抗的总有效率为89.7%,中位PFS、中位OS分别为10.3个月、23.1个月,二线化疗方案联合贝伐珠单抗的总有效率为69.0%,中位PFS、中位OS分别为6.8个月、16.2个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贝伐珠单抗联合不同化疗方案(XELOX、FOLFOX、FOLFIRI、XELIRI)的中位OS分别为20.0、19.9、17.4、16.8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对照组分别对应中位OS为13.5、13.8、13.4、12.5个月,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P=0.960)。观察组中左半肠癌与右半肠癌的中位OS分别为20.8、15.0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对照组中左半肠癌与右半肠癌的中位OS分别为14.9、11.8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贝伐珠单抗相关不良反应有高血压13例、蛋白尿8例、皮疹7例、出血5例,但大多为1-2级,患者总体耐受性好。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能提高显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副反应较小;一线化疗方案中贝伐珠单抗联合XELOX方案的远期疗效优于其他方案,且无论何种化疗方案,左半肠癌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右半肠癌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BV)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间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湖西医院收治的86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FOLFOX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采用BV联合FOLFOX方案化疗。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和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升时间(RT)和平均渡越时间(mTT)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照组的RT和mTT并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不同检测时间点RT和MT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BV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可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提高1年及2年生存率;超声造影定量参数RT和MTT可用来评估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早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贝伐单抗是一种重组人源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单克隆抗体,可与肿瘤细胞上的VEGF特异性结合,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而抑制肿瘤生长,临床研究证实其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Bev)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43例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回顾分析,评价联合治疗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43例患者中部分缓解(PR)17例,疾病稳定(SD)19例,疾病进展(PD)7例;中位无进展生存(PFS)为10.3个月.3~4度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和粒细胞减少及恶心、呕吐.与贝伐珠单抗相关的不良反应为蛋白尿、高血压、鼻出血、经血增加、肠道出血、肠穿孔及静脉血栓等.结论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癌目前常规化疗方案为FOLFOX方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大量临床试验证明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方案治疗恶性肿瘤安全有效,但有高血压、神经毒性、胃肠道出血和穿孔等不良反应产生.对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应用此联合方案对整体生存时间、肿瘤应答率和生存质量进行的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或Meta分析来进一步研究证明.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toxicity of capecitabine maintenance therapy i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mCRC) patients.  相似文献   

12.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于第三位和第四位。大约60%的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其5年生存率在13%左右。近20年来,由于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晚期一线化疗方案及靶向药物的规范化应用,mCRC的治疗获得了重大突破。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等药物的应用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提高了一倍,5年生存率提高了20%。mCRC晚期一线治疗的常规模式是持续用药,直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但是由于化疗药物的毒性累积,只有三分之一的患者能够坚持接受治疗直至病情进展。而患者在完成既定的初始化疗周期数,达到CR/PR/SD后,继续采用低剂量、低毒性的药物进行维持治疗,既可以延缓肿瘤的进展和转移,又可以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目前,维持治疗已经成为mCRC晚期一线化疗后的主要治疗模式。但是,mCRC的最佳维持治疗方案仍无定论,现有的维持治疗方案仍不能找到最佳疗效与最大生活质量之间的平衡点。本文将回顾mCRC现有的维持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总结mCRC维持治疗现状,并对个体化的治疗策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时辰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分析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应用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时辰化疗方案治疗的3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和毒副反应,并与我院同时期应用FOLFIRI方案化疗的31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时辰化疗方案和FOLFIRI方案的总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21.9%、65.6%和25.8%、58.1%。时辰化疗方案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TTP)为6.4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mOS)为9.0个月;FOLFIRI方案的mTTP为5.0个月,mOS为7.9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方案常见的毒副反应为恶心呕吐、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腹泻,但多以1~2级为主;3~4级毒副反应在时辰化疗方案中的发生率低于FOLFIRI方案。结论 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时辰化疗方案具有疗效高、毒副作用低等优点,可作为晚期结直肠癌的推荐化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晚期胃癌一线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XELOX方案)化疗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4例晚期胃癌经一线XELOX方案化疗有效后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采用卡培他滨维持化疗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对照组随访观察。结果 治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9.6个月,对照组为6.8个月(P<0.05);治疗组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13.5个月,对照组为11.6个月(P<0.05)。主要不良反应有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手足综合征、口腔黏膜炎、周围神经毒性等,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晚期胃癌一线XELOX方案化疗有效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可延长PFS及OS,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系统评价阿帕替尼对比替吉奥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医学网自建库至2017年12月的全部文献,收集阿帕替尼与替吉奥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进展期胃癌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修改后的Jadad评分量表评价纳入研究文献质量,提取纳入文献的相关资料,采用Rev Man 5.3版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项随机对照研究,合计45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 显示,与替吉奥比较,阿帕替尼能显著提高客观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D=0.12,95%CI:0.03~0.20,P=0.008);阿帕替尼和替吉奥在疾病控制率(RD=0.05,95%CI:-0.03~0.13,P =0.23)和生活质量改善方面(RD=0.11,95%CI:-0.00~0.22,P =0.2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方面,阿帕替尼组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替吉奥组(OR=15.27,95%CI:2.79~83.76,P =0.002),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替吉奥组(OR=0.38,95%CI:0.18~0.82,P =0.01),两组中性粒细胞减少、蛋白尿、手足综合征等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帕替尼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进展期胃癌较替吉奥能更好地提高客观缓解率,且两药不良反应相当。  相似文献   

16.
Targeted therapy in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an updat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introduction of inhibitors of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has increased the therapeutic arsenal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ACC). Bevacizumab, a monoclonal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tibody, is currently part of the standard first-line treatment in combination with fluoropyrimidine-based chemotherapy. Cetuximab, a chimeric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has shown efficacy in irinotecan-refractory ACC patients. Several experimental targeted agents, including small molecules that inhibit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activity, are currently being tested. We review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as well a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argeted therapy in ACC.  相似文献   

17.
晚期胰腺癌病情凶险,预后恶劣,目前其系统治疗的临床研究总体的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约为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不超过1年。针对体力状况较好的患者,一线系统治疗临床获益后能否实施单一化疗药物或分子靶向药物的维持治疗,从而实现OS突破12个月的目标?胰腺癌根治性手术及术后辅助化疗的5年生存率不足25%,那么辅助化疗结束后是否可以进行维持治疗?本文就此临床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梳理,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represents a predictive factor in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the angiogenesis inhibitor PTK/ZK. We explored the role of pre-treatment LDH serum levels in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receiving first-line bevacizumab.

Methods: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treated with first-line bevacizumab was eligible. A control group including all consecutive patients treated with chemotherapy alone was also considered. Pre-treatment LDH serum levels were collected for all cases.

Results:

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in the control group for patients with high and low LDH levels was 4.2 and 8 months, respectively (P=0.0003). Median overall survival (OS) was 19.6 and 34.9 months for patients with high and low LDH levels, respectively (P=0.0014). In the bevacizumab group, partial responses were seen in 14 (58%) high-LDH and 8 (14%) low-LDH patients (P=0.0243), respectively, median PFS was 7.3 and 8.5 months, respectively (P=0.2), and median OS was 22 and 26.6 months, respectively (P=0.7).

Conclusion:

High LDH levels correlated with worse prognosis. Bevacizumab seemed capable of improving clinical outcome in this specific group of patients who usually present with an adverse natural history. The improved response rate also suggests a role for LDH as a predictive marker.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吉非替尼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73例晚期NSCLC患者化疗后给予吉非替尼治疗,其中62例为诱导化疗后维持治疗,111例为复发后治疗.中位生存期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不同因素分层生存期比较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 维持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25.0个月,95%可信区间(CI)为19.3~30.7个月;复发后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12.5个月,95%CI为9.3~15.7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持治疗组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为16.5个月,95%CI为8.7~24.3个月;复发后治疗组PFS为9.2个月,95%CI为7.5~10.9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持治疗组生存的影响因素包括吸烟状况、病理类型、是否有肝脏转移和吉非替尼治疗的客观疗效.结论 晚期NSCLC患者化疗后给予吉非替尼维持治疗,其生存期和PFS明显长于复发后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