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红楼梦》中的人物塑造,前人解析出不少的认识和方法。本文认为,对于这些认识和方法,有更本质的描述可以加以概括,即角度灵活和层次丰富,大部分的技巧都可以被这两点涵盖。  相似文献   

2.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是《红楼梦》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手法。这是小说通过爱情描写政治,掩盖作品倾向,规避文字狱的需要。这一特色表现于小说的背景、重要事件和人物描写之中,加强了作品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3.
杨洁 《现代语文》2006,(12):21-22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典小说的集大成之作,其在学、建筑、诗词、医药、服装等方面均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在小说中,作曹雪芹更是以服装来昭示人物在特殊环境中的地位及其性格,可以说《红楼梦》中的服饰描写很好地刻画了人物面貌,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4.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不但成功地描写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主要人物,其笔下的下层人物也被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些下层人物的描写,对作品表现现实的力度、主题的深化、情节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判定一篇学术论是否是真正的学术论,不仅是对学报编辑的基本要求,也是检验学报编辑业务上是否熟练的关键问题。真论研究的课题是包含有尚未解决的问题,或有助于解决该课题以外的其他问题;真论必须传递新的信息,即新观念、新思想、新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新的思维方式;真论要对社会发展或个人生活具有指导作用。这是从哲学角度对学术论真假的界定。  相似文献   

6.
论《红楼梦》过场人物秦可卿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红楼梦》中的过场人物秦可卿形象的塑造,进行综合研究,那就是以 物自身在人际关系中的言谈举止具象为骨架,形成形象的客观属性,即自在客体刻划层镒,又以周围人物的观察评价为血肉,揭示人夫物身上的形象投影,即实践客体刻划层次,又以幻域鬼魂表象与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勾联环互联系,使整体形象不断深化升华,即认识客体刻划层次,这三个层次的有机结合便整合为人物各层次有机结构形象整体。  相似文献   

7.
曹雪芹一生铸成一部小说,几经变改书名,到清乾隆十九年(1754),最后定名《石头记》。由于历史原因,书稿仅整理出八十回清本,就“问世传奇”了。七年后(1761),曹雪芹应已完成了他的《石头记》全部书稿,由于突如其来的灾祸,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末除夕,这颗文星陨落了。一个完全的《石头记》真本也没流传下来。30多年后到乾隆五十六年(1791),突然冒出了由宫廷武英殿活字印制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来,此即由程伟元、高鹗搜访多年,获得残稿,编缀成的“全璧”,改《石头记》名为《红楼梦》,次年,程、高之流对曹雪芹前八十回原文大肆阉割篡改达2万多字。至《石头记》神韵风貌,文采风流尽失。使这件真假合一,盗名欺世的假《红楼梦》冒充珍品,风靡天下200多年。周汝昌先生与家兄周祜昌二人满怀一腔义愤和热情,发愿终生校辑一部接近曹雪芹原来文字的《石头记》(《红楼梦》),这就是《石头记会真》的契机与发端。二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惨淡经营,历尽难言的艰苦,宏愿欲尝,《石头记会真》即将梓印,周祜昌先生不幸抱恨阖然长逝。红学资深大师周汝昌先生在其女儿周伦苓的协助下最后完成了《石头记会真》书稿的核订。本文作者侯廷臻同志应出版社特邀承担了《石头记会真》书稿全部审核校勘工作,经逐字反复审核,耗去了5年的心血,终于使第一部接近曹雪芹真本原貌的本子《石头记》,奉献给世人。全书共lO卷,800多万字:8000余页,即将由海燕出版社推出,就教于普天下热爱《石头记》者。  相似文献   

8.
贾宝玉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人本主义”新人的萌芽,林黛玉是飘逸着东方文化芬芳的“潇湘妃子,”而薛宝钗则是“任是无情也动人”的贵族淑女。曹雪芹通过对《红楼梦》中宝、黛、钗这三个主要人物爱情婚姻悲剧的描写,寄托了他对“人本主义”人生理想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巨大的艺术价值在于小说人物的塑造上,它代表了《红楼梦》最高的艺术成就。在小说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400多个,其中,有不少是“小”人物,作者能够将这些小人物塑造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人物之间毫不雷同,各有千秋。主要是娴熟地运用了塑造人物的各种手法,通过对人物言和行,小说细节、矛盾冲突事件的描写,来塑造人物。作者成功的塑造了小说中各种小人物。使小说达到了世界文学的顶峰。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中的人物纷繁复杂,人物设置相互纠缠盘结,有时并不因故事情节而相关.作为《红楼梦》中第一号女主角的林黛玉,作者在塑造时更是倾尽心血,除晴雯外,还有多个“影子”,本文将以文本为根据,通过细读,论证林红玉与龄官是林黛玉的另外两个“影子”,并试图分析这两个人物在衬托林黛玉形象时所起的不同作用,以及暗含在这两个人物身上的对《红楼梦》八十回后林黛玉命运发展的隐喻.  相似文献   

11.
郭雷  王旭 《文教资料》2010,(14):31-32
《理发》是林·拉德纳的著名短篇小说。拉德纳成功塑造了,小说人物,使人物具有很强的立体感,令读者产生了深刻的印象。本文试用福斯特的小说扁平、圆形人物理论分析《理发》中人物塑造的形象性与艺术性。并从《理发》中独特的叙事观点挖掘拉德纳塑造人物的技巧。  相似文献   

12.
文学作品塑造人物群像在中国古代小说中非常普遍。《红楼梦》之前的古典小说人物群像的特点是类型化的,而从《红楼梦》出现以后,“一切传统的写法被打破了”。曹雪芹善于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的人物群像,形成了性格化的典型人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发展历程中考察了<红楼梦>人物塑造的原则:一是价值观原则,分别从出世观的无是非和入世观的多元道德出发,写出了人物的复杂性.从而引起读者认同的多向性;二是审美观原则,以"求真"贯穿作品始终,并且分析了这一原则的多元构成.  相似文献   

14.
曹雪芹与《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象征。通过对《红楼梦》人物年龄的考证,搞清楚贾宝玉和其周围主要人物之间的年龄关系,及其在各事件中的年龄大小,对于正确理解书中的故事内容,感受书中美的意境,了解和探索曹雪芹对《红楼梦》构思设计之精妙,都很有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宗教是现实苦难的反映。《红楼梦》中的神佛僧道人物是曹雪芹与脂砚斋在创作中"隐真入假、隐真示假"的特意设计,是应对"文字狱"的统治、为了家族伸冤诉屈又要避祸保身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曹雪芹一生铸成一部小说,几经变改书名,到清乾隆十九年(1754),最后定名<石头记>.由于历史原因,书稿仅整理出八十回清本,就"问世传奇"了.七年后(1761),曹雪芹应已完成了他的<石头记>全部书稿,由于突如其来的灾祸,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末除夕,这颗文星陨落了.一个完全的<石头记>真本也没流传下来.30多年后到乾隆五十六年(1791),突然冒出了由宫廷武英殿活字印制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来,此即由程伟元、高鹗搜访多年,获得残稿,编缀成的"全璧",改<石头记>名为<红楼梦>,次年,程、高之流对曹雪芹前八十回原文大肆阉割篡改达2万多字.至<石头记>神韵风貌,文采风流尽失.使这件真假合一,盗名欺世的假<红楼梦>冒充珍品,风靡天下200多年.周汝昌先生与家兄周祜昌二人满怀一腔义愤和热情,发愿终生校辑一部接近曹雪芹原来文字的<石头记>(<红楼梦>),这就是<石头记会真>的契机与发端.二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惨淡经营,历尽难言的艰苦,宏愿欲尝,<石头记会真>即将梓印,周祜昌先生不幸抱恨阖然长逝.红学资深大师周汝昌先生在其女儿周伦苓的协助下最后完成了<石头记会真>书稿的核订.本文作者侯廷臻同志应出版社特邀承担了<石头记会真>书稿全部审核校勘工作,经逐字反复审核,耗去了5年的心血,终于使第一部接近曹雪芹真本原貌的本子<石头记>,奉献给世人.全书共10卷,800多万字,8000余页,即将由海燕出版社推出,就教于普天下热爱<石头记>者.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涉及的人物众多,而且人物特色鲜明,形象各异。以家族族谱、判词内容、人物性格为重点等方法去解读《红楼梦》人物,对于一般读者而言是比较好的鉴赏方法。  相似文献   

18.
座次表是"石碣天文"的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上天垂象,是一种天意的象征,不是宋江个人的造作.如果考虑到水浒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而民间艺人甚至普通民众很可能都是创造者,这样,从深层次来讲它是一种民意的代表,不过在作者的加工提炼下,它就是一种作品中人物的塑造提纲,对人物的塑造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是我国历史中重要的经典名著,在宏篇叙事中作者成功塑造了很多的人物形象。《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改变了传统正面人物都善、反面人物都恶的叙事模式,作品中所应用的诗词对人物形象描写塑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与读者更好地了解《红楼梦》,本文从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勾勒、人物命运暗喻、人物对照、女性意识展现几个方面对《红楼梦》诗词和人物形象塑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人物的命名,是中国人命名的艺术地再现。它既遵守中国人命名的规范,同时又有作家曹雪芹的艺术创作上的需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曹雪芹通过《红楼梦》人物的命名取号,选姓定宇,为小说人物涂上了艳丽夺目的色彩,成为全书艺术构思时不可缺少的艺术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