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凡质朴的咸菜,放在你的餐桌上,也许你会不屑一顾。但在我们家就不同,咸菜绝对是不可或缺的。打我记事起,总能吃到妈妈腌制的味道独特的咸菜。她常对我们说:“鱼生火,肉生痰,咸菜保平安。”妈妈那不平凡的咸菜,伴着我们的餐桌,从粗茶淡饭吃到如今的“滋味生活”。  相似文献   

2.
龚明清 《四川烹饪》2005,(12):35-35
自打懂事开始,我就与咸菜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一年365天当中,有300天都会与它见面。因此,我知道晒包包菜时不能过干,拌盐时不能过咸,不然做出来的咸菜便会失去脆爽风味。还有,刚刚做出来的咸菜清香脆爽,适合直接作下饭菜;而隔年咸菜醇厚宜人,适合用于热菜调味。比如炒回锅肉时,如果用的是陈年咸菜,那肯定满屋生香。陈年咸菜的保管至关重要,每当咸菜做好后,要用瓦缸将其装好,再在瓦坛坛沿盛满水,把缸口盖好,以后还要每隔两三天清洗换水,从而使咸菜保存数年不坏。  相似文献   

3.
腌制蔬菜复绿及其罐头加工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黄褐色的金花菜咸菜为原料,研究了色泽绿色的咸菜罐头生产的影响因素,得出了实用的生产工艺条件:咸菜先经5.0g/L的氯化钙溶液处理,提高咸菜中锌离子的有效浓度,再用含50mg/L锌离子的护色液、于100℃下加热保温15min,最后用1.5g/L醋酸溶液浸泡,降低咸菜中的锌含量,即可生产出符合国标的锌强化绿色咸菜罐头。  相似文献   

4.
咸菜情结     
陶海燕 《美食》2003,(3):56-56
《汪曾祺集》中关于咸菜有一段话:“革”前福建日报登过一则猴子腌咸菜的新闻,一个新华社归侨记用此材料写了一篇对外的特稿:“猴子会腌咸菜吗?”被评为“资产阶级新闻观点”。——为什么这就是资产阶级新闻观点呢?猴子腌咸菜,大概是跟人学的。于此可以证明咸菜在中国是极为常见的东西。中国不出咸菜的地方大概不  相似文献   

5.
《中国烹饪》2011,(2):86-88
咸菜卤紫花生 主料:紫花生100克。辅料:咸菜卤500克。调料:盐1克,味精2克。 制法:紫皮花生洗净,沥干水分;咸菜卤烧开,加调料调好味,放入紫皮花生煮至成熟入味即可。  相似文献   

6.
豆汁 焦圈 主料:生豆汁100g,焦圈1个,咸菜少许。 制作:豆汁熬开,不懈不糊,盛入碗中,就焦圈、咸菜丝吃。  相似文献   

7.
腌咸菜     
赵乾海 《美食》2004,(1):57-57,59
在今天日益丰盛的餐桌上,咸菜似乎难得一见。正因为如此,在底蕴深厚的中国饮食文化中,咸菜就更难占有一席之地,成了一只“丑小鸭”。然而,在我的印象里,咸菜不只是平常的小菜,而是那种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的“大莱”。因为在经济拮据的岁月里,家家户  相似文献   

8.
陈诚 《四川烹饪》2006,(6):18-19
咸菜,也称腌酱菜,主要是用腌、酱、渍等方法制作而成。咸菜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各地民间也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制作经验.而享誉中外的咸菜美食就有北京酱菜、天津冬菜、四川榨菜、广东梅干菜、萧山萝卜干等。用咸菜制作的菜肴具有脆香爽口、个性十足、风味别具的特点。从烹饪的角度看,适宜于做菜的咸菜类原料有北味的腌水芥、酱瓜、腌雪里蕻、腌香椿、腌尖椒等,还有南味的四川榨菜、广东梅干菜、湖南酸豆角、萧山萝卜干等。  相似文献   

9.
豆菜香情     
肉丝毛豆是浙江菜,其滋味鲜美,用料简单,做法也不复杂,最适合在家中尝试。原料有毛豆500g,咸菜150g,猪瘦肉100g,植物油50g,白糖半匙,适量的味精和盐。将毛豆洗净去豆荚,咸菜洗净后,切成1cm的小段,猪瘦肉洗净,切成丝;炒锅置火上,烧热后放入油25g,待油热后放肉丝炒至断生,倒入咸菜翻炒,加入少许水,炒至水分收干离火盛出;炒锅烧热,加油25g,热后下毛豆煸炒一会儿,加少许盐、白糖再炒,放咸菜、肉丝和味精,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相似文献   

10.
"咸菜毫无营养价值""吃咸菜致癌""高盐分增加肾脏负担"……当铺天盖地的有害论碰撞咸菜的酸爽口感,你会如何取舍?吃咸菜是否和健康饮食背道而驰?腌菜存在的最初意义是便于贮藏蔬菜,由于其口味或酸爽、或咸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渐渐形成了一种咸菜文化。时间久了,围绕咸菜产生了两大阵营:"YES阵营"和"NO阵营",追求口感的人对咸菜"情有独钟",追求健康的人则"谈咸色变",归根到底都是拿着腌菜的营养价值在说事。到底孰是孰非?  相似文献   

11.
食用警诫线     
《饮食科学》2010,(12):45-45
鱼与咸菜不宜配食 鱼类的肉属于高蛋白食品,咸菜在腌制过程中,其含氮物质部分转变为亚硝酸盐,当咸菜与鱼一起烧煮时,鱼肉蛋白质中的胺与亚硝酸盐化合为亚硝胺,这是一种致癌物质,可引起消化道癌肿,所以,鱼与咸菜不宜配食。  相似文献   

12.
吃透咸菜     
宁波人对咸菜情有独钟,吃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三天不吃咸菜汤,两腿酸汪汪”,从这句宁波人的民谚中可以听出宁波人对咸菜的崇拜和喜爱 在这里,咸菜已不仅仅只是“下饭”,而是成了一种“灵丹妙药”不吃咸菜竟然腿酸乏力,连路都走不动,足见咸菜的魅力和功力 确实,宁波人独钟咸菜,不仅喜欢吃,而且吃得丰富多彩,吃到了“吃透”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幼时的盛夏,家家户户都在弄堂里和家门口吃晚饭,一碟咸菜炒毛豆是餐桌上的主角,翠绿色的豆米配上黄澄澄的咸菜,外相就招人馋。还有一种咸菜豆瓣汤,也是饭桌上的常见物,其主料是雪里蕻,配料则是红油豆瓣,它像一位布衣素面的娟秀女子,不显山不露水,仔细一看却美得使人眩目,人们尊称它为“咸鸡汤”。在贫困的岁月里,赋予咸菜美好的联想,这是人们在贫困中对生活的热爱和期待。看来,咸菜也可以说是一种中国文化。但咸菜起始于何时,却一直没人弄清楚。不过国人倒一向认为,咸菜是美味佳肴中的灵魂。在古书里,我们常见到这样一个字:“菹”,过去很多…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三种不同包装的咸菜16个品种166份样品中NO-2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散装咸菜NO-2含量最高,袋装次之,瓶装最低,三种不同包装咸菜的贮存过程袋装、散装咸菜中NO-2含量随贮存时间的延长呈递增趋势。指出改变陈旧的生产工艺,更新落后的卫生意识是降低酱菜中NO-2含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宁波人对咸菜情有独钟,吃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三天不吃咸菜汤,两腿酸汪汪.”从这句宁波人的民谚中可以听出宁波人对咸菜的崇拜和喜爱.在这里,咸菜已不仅仅只是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盐腌、酱腌两大系列咸菜24个品种333份样品中NO_2~-含量进行了观察,结果不同咸菜腌渍方法含量不同,随时间延长而增加,酱腌菜高于盐腌菜,盐碱地区高于山区和城区,并提出了降低NO_2~-含量的措施。目前已证实NO_2~-为强致癌物亚硝胺的前身物质,故为国家修订咸菜食品卫生标准和指导企业、家庭腌渍咸菜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7.
正咸菜在中国是极为常见的东西。中国不出咸菜的地方大概不多。之所以咸菜在中国如此广泛,是因为古代没冰箱,更没有反季节蔬菜,人们要想在冬天吃到青菜是不可能的,所以发明了腌菜,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咸菜是中国家庭喜爱的一道用食盐等调味料腌渍后的蔬菜,有较强的咸味,可长期保存。制作原料主要有萝卜、黄瓜、辣椒、酱油等。不同种类的咸菜,用的原料不同。大多是就地取材,有的地方用芥菜,有的地方用白菜,有的地方用萝卜,有的地方也用其他菜来腌制,有的地方用梅干菜。  相似文献   

18.
漳州咸菜的即食小包装加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奇飞 《食品科学》1995,16(1):67-68
漳州咸菜的即食小包装加工余奇飞漳州大学363000漳州咸菜选用优质芥菜,采用传统乳酸发酵方法胶制成的酸菜。由于其酸甘嫩香、风味独特,具有去腻开胃等特点,深受闽、粤、港、台等地人们的欢迎,经分析表明:漳州咸菜含有丰富的粗纤维、果胶物质,能减肥助消化、预...  相似文献   

19.
从上面的朝鲜语中,不难看出咸菜在朝鲜人膳食中的位置。如今,很多人在品尝了这种用大白菜作  相似文献   

20.
天气热起来了,开了坛的酱菜、咸菜等一次吃不完,放几天就容易变味长霉,甚至有可能生蛆.为了避免上述现象发生,我们向读者介绍开坛咸菜的保管方法.1.带有汁水的咸菜,如臭腐乳、豆瓣酱、酱瓜的处理方法: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