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间质瘤临床诊治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胃间质瘤(GastricStromalTumor,GST)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非定向分化的消化道间叶性肿瘤,过去受病理技术手段的限制,曾被误诊为平滑肌或神经源性肿瘤。近来随着免疫组化开展,判定GSTs可能源自中胚层的卡哈尔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 of Cajal,ICC),这些肿瘤绝大部分较少有结构蛋白表达,肌动蛋白阴性或仅局灶阳性,而且.电镜中亦很少见到肌丝,因此并不属于真性平滑肌肿瘤。目前临床上对GSTs认识还不够,本文就其临床特点、诊治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胃间质瘤患者的内镜、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探讨胃间质瘤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好发部位、电子胃镜及超声胃镜表现、生物学危险程度及组织学特点.结果 31例胃间质瘤患者均为术后病例,术前完善电子胃镜、超声内镜检查提示胃间质瘤诊断,术后免疫组化检查CD117^+,31例(100%)、CD34^+ 28例(90.3%).根据肿瘤大小、核分裂相、有无破裂确定肿瘤生物侵袭危险程度:极低度侵袭危险性6例(19.4%),低度侵袭危险性11例(35.5%),中度侵袭危险性10例(32.3%),高度侵袭危险性4例(13%).结论 胃间质瘤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电子胃镜及超声内镜检查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率,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可明确诊断,生物学特性的分析有利于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手术室内腹腔镜与胃镜联合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6例的临床资料,评估其临床价值。结果6例病变术前超声内镜检查初步诊断为固有肌层间质瘤,直径约1.2~2.5cm。采用气管插管异丙酚静脉麻醉下手术室完成手术。6例患者中l例直接经胃镜行ESD切除胃内间质瘤病变后,腹腔镜下偶然发现胃壁外浆膜层另一腔外隆起型间质瘤。予以腹腔镜切除.1例胃镜ESD切除穿孔经腹腔镜修补缝合。4例经胃镜辅助定位腹腔镜切除缝合。手术时间平均(104-4-30)min。术中出血量为(40±18)ml,术后平均住院(84-2.5)d。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均符合间质瘤。随访6—30个月,无复发及转移。结论手术室内胃镜联合腹腔镜行微创治疗胃间质瘤具有麻醉安全、手术补救及时、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GIST)是一种少见的消化道非上皮性肿瘤。GIST、发生于胃肠肌层,是一类不成熟的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增殖而成。以前往往被误认为平滑肌源性肿瘤或神经源性肿瘤,随着病理检查技术的发展,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的广泛应用,近来发现该病变衍生自间质干细胞,可分化为肌源性、神经源性、肌性和神经混合性、未分化性4种。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间质瘤的新概念和诊断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施尧 《胃肠病学》2005,10(3):131-133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不是一种新疾病,而是一个新概念.近10年来,此术语常用于临床.然而GIST是病理学术语,其内涵近年来发生了较大的变动(重新定义),引起临床应用时的困惑和混乱,使诊断和交流产生了问题.  相似文献   

6.
肝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1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复习文献,分析15例肝转移性GISTs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征.结果:本组15例肝转移性GISTs,原发灶分别位于小肠(6例)、胃(5例)及网膜(2例),余2例来源不明.发现肝转移灶与原发肿瘤手术相距时间为0 d-86 mo(平均25 mo±9 mo).肿瘤大小为1.5-30.0(平均7.1±1.2)cm.6例伴有出血、坏死或囊性变.组织学分型:梭形细胞型11例,上皮样细胞型2例,混合型2例.免疫组化结果:肿瘤细胞弥漫表达CD117(86.7%)、CD34(46.7%),灶性表达SMA(33.3%)、S-100(20%),Desmin均为阴性.结论:肝脏是GISTS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原发部位多为小肠和胃.其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表型与原发灶基本一致.预后较差.CD117和CD34联合应用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钱伟军 《山东医药》2007,47(14):58-59
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为胃肠道最常见的问叶组织肿瘤,以前被认为是平滑肌源性肿瘤,且多归类为平滑肌肉瘤。GIST是近年来随着免疫组化、电镜及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提出的一个病理学的新概念。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GIST为一组独立的起源于胃肠道壁的间叶性肿瘤.不包括典型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神经鞘瘤及神经纤维瘤。  相似文献   

8.
任艳彩  卫琮玲 《山东医药》2004,44(36):19-20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种非定向分化的肿瘤,被认为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目前,对其生物学特性尚未见系统描述。为了对GIST有更明确的认识,并对其良恶性做出较客观的评价,我们对46例经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的GIST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胃镜对胃间质瘤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s,GSTs)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病理学诊断新概念,一直以来常被误诊为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我们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2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STs 36例,以探讨胃镜对胃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原癌基因c-kit蛋白(CD117)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s)中的表达,探讨CD117在GISTs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50例GISTs病例行常规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标记抗体主要为CD117、CD34 SMA、S100、desmin。结果50例中49例(98%)CD 117阳性,39例(78%)CD34阳性,4例(8%)SMA阳性,2例(4%)S100阳性。其中良性组CD117 12例(12/12)均阳性,交界性组CD117 7例(7/8)阳性。恶性组30例(30/30)CD 117阳性。对照组平滑肌瘤及神经鞘瘤CD117均阴性。结论CD117在GISIs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晓  张芳  张建 《山东医药》2005,45(31):54-55
胃肠道间质瘤(GIST)较少见。易误诊为消化道平滑肌(肉)瘤或(恶性)神经鞘膜瘤。现对1990-2004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4例GIST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镜、超声内镜( EUS)辅助腹腔镜治疗在胃间质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患者145例,术前均接受胃镜检查,80例接受EUS检查。然后在胃镜和术中EUS引导下行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术后随访2~20个月。结果腹腔镜手术时间50~120 min、平均69.5 min,出血量50~150 mL、平均74.3 mL,8例中转开腹,无术中死亡病例。平均排气时间24.5 h,住院时间4~9 d、平均6.7 d。133例为良性单发肿瘤,12例为交界性肿瘤。129例胃间质瘤,16例为平滑肌瘤。病理切缘肿瘤检查均为阴性,瘤体直径(2.9±4.6) cm。术后随访2~20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术前胃镜、超声内镜联合应用能够早期发现病变,初步判定胃间质瘤的性质、危险程度和周围组织的关系。术中腹腔镜、胃镜和EUS的联合可充分发挥微创治疗胃间质瘤的优势,减少并发症和术后复发,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运用ESD治疗的27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均为单发肿瘤,直径为5~30(16±8)mm,其中位于胃底部13例,胃体8例,胃窦部3例,贲门部2例,直肠1例。27例均内镜下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35~180(75±43.6)min,术中出血量较少,平均(10±8.2)ml,4例术中出现穿孔,其中1例主动穿孔行内镜下胃壁全层切除术,均予金属夹成功夹闭。术后病理提示26例为GIST,1例为平滑肌瘤。术后随访6~24个月,所有患者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ESD治疗GIST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对51例胃间质瘤(GSTs)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检查发现CD117阳性47例(92.2%),CD34阳性36例(66.7%).平滑肌抗体(SMA)阳性12例(23.5%),S100阳性7例(13.7%)。恶性GSTs的5年生存率(53.8%)及潜在恶性GSTs的5年生存率(61.1%)较良性GSTs的5年生存率(90.7%)低(P〈0.05)。肿瘤完全切除者的5年生存率(72.4%)较姑息性切除者的5年生存率(41.9%)高(P〈0.05)。表明免疫组化指标CD117和CD34的检测有助于GSTs的诊断正确率。手术的关键是切除范围要完全。  相似文献   

15.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内镜及病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由胃肠道间叶组织中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发生的一种肿瘤,是一种独立的消化道非上皮性肿瘤,临床上非常少见,仅占胃肠恶性肿瘤的0.8%。术前误诊率较高。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2例胃肠道间质瘤报道如下,探讨临床、内镜及病理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早期诊治水平,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6.
胃血管球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因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在钡餐、胃镜、CT下等检查时与其他黏膜下肿瘤有许多共同之处,故易误诊。笔者遇到超声内镜诊断胃血管球瘤一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并讨论胃肠间质瘤的MRI诊断价值和病理组织学的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胃肠科收治的患有胃肠道间质瘤患者98例,按照系统分组法将98例患者分为使用MRI方法检查的观察组和使用超声检查的对照组。2组患者在上述检查之后均进行病理组织学分析。[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均能检测出胃肠道间质瘤,MRI检测的准确率为95.92%,而超声检查的准确率为67.35%,前者比后者准确率高约28.57%(P〈0.05)。其中通过检查发现,病灶发生于胃部者比肠部和回盲部多约32.56%(P〈O.05)。[结论]MRI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准确性高,诊断相对精准。虽然MRI检查的费用较其他影像方法高,但是还是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4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并对其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分析其免疫组化特点.结果:本组GIST发病年龄29—75(平均54.5±13.5),男16例,女8例,主要发生在胃、小肠、直肠.并多以腹部隐痛不适、腹部肿物、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全部患者进行积极外科治疗,肿瘤切除率100%,术后复发转移率为14.3%.大多数病例为手术切除后确诊.肿瘤大小从2-16 cm(平均6.6±3.9 cm).基本病理组织形态为梭形细胞型,上皮细胞型较少.5例核分裂像>5/50HPF者其肿瘤直径均>5 cm,其中4例伴有囊性变、出血或坏死.4例核分裂像为2-5/50HPF者肿瘤直径在3-5 cm之间.免疫组化染色CD117,CD34,Vim为弥漫强阳性,阳性率分别为91.7%,62.5%和66.7%.S-100阴性, SMA呈灶状阳性.结论:GIST好发于中老年,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困难,外科手术仍是未转移的GIST的首要治疗方式,并且其肿瘤细胞形态多变,排列方式多样,免疫组化染色为CD117, CD34和Vim阳性,S-100阴性,SMA呈灶状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效果及手术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经手术治疗的120例胃间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分为ESD组54例、对照组66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指标及手术并发症指标;比较两组肿瘤完全切除率及术后24个月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ESD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ESD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7.41%)低于对照组(21.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学检查显示,ESD组与对照组的肿瘤直径、核分裂数、Flether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SD组患者手术完全切除率(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81.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Flether分级高风险患者均采用根治性手术予以治疗;ESD组患者在术后24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其肿瘤复发率(5.56%)显著低于对照组(2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D治疗胃间质瘤的效果可靠,较传统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且术后复发率低,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59岁,因反复呕血3小时于98年9月28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小时无明显诱因突然呕吐鲜红色胃内容物两次,共约1000 ml,有血块,伴头晕、心悸,未解大便。患者96年曾突然呕血入住本院,胃镜诊断为急性糜烂性胃炎。入院体查:T3.65℃,R20次/分,P100次/分,Bp14/8KPa。贫血貌,无黄疸,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及腹部未见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