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旧沥青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结构特点,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设置应力吸收层的加铺层结构进行荷载、温度及耦合条件下的力学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应力吸收层厚度、模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设置应力吸收层后,加铺层的荷载、温度及耦合应力均有较大的降低;应力吸收层的厚度、模量在不同荷载条件下对加铺层拉应力、剪应力有不同的影响,对其自身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在加铺设计和施工时,可选用低模量、高变形材料作为应力吸收夹层,但应综合考虑以选取合适的材料参数。  相似文献   

2.
含应力吸收层的旧沥青路面加铺沥青层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旧沥青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结构特点,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设置应力吸收层的加铺层结构进行荷载、温度及耦合条件下的力学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应力吸收层厚度、模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设置应力吸收层后,加铺层的荷载、温度及耦合应力均有较大的降低;应力吸收层的厚度、模量在不同荷载条件下对加铺层拉应力、剪应力有不同的影响,对其自身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在加铺设计和施工时,可选用低模量、高变形材料作为应力吸收夹层,但应综合考虑以选取合适的材料参数。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旧沥青路面加铺混凝土路面结构在动态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加铺后的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采用了full法进行求解,通过对模型施加半正弦动态荷载,研究了旧路、加铺层的设计参数和荷载运行速度对加铺后路面结构的瞬态动力学响应,并对混凝土加铺层拉应力进行了时间历程分析。结果表明,荷载驶过混凝土加铺层瞬间会对混凝土板块形成明显的冲击作用,速度越快造成的冲击效果越不明显,旧路沥青层动弹性模量对混凝土加铺层最大拉应力影响较低,综合地基的回弹模量和沥青层厚度对最大拉应力影响较高,加铺层厚度的变化大于加铺层动弹性模量变化对拉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柯能信 《中外公路》2021,41(3):30-35
为了确定合理的加铺层厚度,需计算现有路面的有效结构能力SNeff,AASHTO推荐采用无损检测(NDT)方法,有两种方法可以应用.方法1:基于FWD弯沉盆反算旧路面各层的回弹模量,然后将回弹模量与层位系数、排水系数以及各结构层厚度联系,累加便可得到SNeff;方法2:依据FWD弯沉盆中心最大挠度d0、路面总厚度、土基模...  相似文献   

5.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力学分析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车辆荷载作用所引起的剪切破坏是旧混凝土路面上沥青加铺层(AC)结构产生反射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有限元法对旧混凝土路面上AC层进行了力学分析,重点考察了车辆荷载作用下接缝处AC层的剪应力与弯沉差,分析了临界荷位及计算参数的影响规律,并给出了可用于生产设计的回归公式。  相似文献   

6.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路面结构的力学状态进行分析,分析中主要针对旧混凝土面板及原路面基础相关参数,同时根据分析结果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加铺改造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旧沥青路面进行加铺设计,应对现有路面状况进行调查评定。其存在病害的,应根据病害的成因、类型和严重程度进行处治。城市道路由于处于城镇内,交通特性、服务对象及建设条件等具有与公路不同的特点,城市道路应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加铺补强设计,确定适宜的加铺厚度、加铺类型、结构组合及材料。  相似文献   

8.
旧沥青路面裂缝是对加铺层使用性能及寿命造成影响的最直接原因,而现有的加铺层设计方法对此考虑较为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建立有限元模型,设定旧沥青路面开裂宽度和深度变化范围,系统研究了旧路开裂状况对沥青加铺层结构荷载内力及温度内力的影响规律,从而为旧沥青路面加铺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旧沥青路面裂缝是对加铺层使用性能及寿命造成影响的最为直接的原因之一,而现有的加铺层设计方法对此考虑不足。针对于此,建立有限元模型,设定旧沥青路面开裂宽度变化范围为0~15mm,开裂深度变化范围为0~30 cm,系统研究了旧路开裂状况对沥青加铺层结构荷载内力及温度内力的影响规律,从而为旧沥青路面加铺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典型旧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结构,利用ABAQUS,建立了考虑轮胎-道面竖向接触压力不均匀分布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接触压力分布对沥青加铺层压应变、弯拉应变和剪应变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非均匀接触压力下,压应变峰值显著增大,增幅达55.6%;非均布条件下,加铺层层底横向弯拉应变出现了2处明显的波峰,且峰值应变较均布条件下增大32%;不均匀接触压力会导致加铺层剪应变峰值增大,导致车辙和推移等病害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水泥-泡沫沥青混合料具有半柔性的特点,将其用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具有巨大优势。通过三维有限元模型系统分析了沥青加铺层厚度,水泥-泡沫沥青混合料材料厚度、模量,地基模量,旧水泥混凝土板接缝宽度等因素变化对沥青层最大拉应力、剪应力和路表弯沉的影响规律。指出水泥-泡沫沥青层厚度不宜低于8cm,模量宜在800~1200MPa。  相似文献   

12.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是目前我国旧路改造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是由于受到行车荷载和温度应力的反复作用很容易出现反射裂缝。本文对设置玻纤格栅的加铺结构利用ABAQUS通用有限元软件进行行车荷载、温度荷载作用分析,通过对比有、无玻纤格栅情况下的力学指标,得出设置玻纤格栅能够有效延缓、防止反射裂缝的扩展,为旧路改造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路面设计方案的力学响应,进而评价路面加铺层结构的承载能力,依托惠盐高速深圳段改扩建工程,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路面结构数值模型,全面评价了不同加铺方案的路表弯沉、层底拉应力等力学指标,对比分析了各方案在标准轴载和重载作用下的力学特征。结果表明:设置柔性基层的加铺层结构弯沉值在标准轴载作用下增加了17.5%~39.6%,路表弯沉值在重载作用下增加了2倍;在重载作用下,4种方案的层底最大拉应力增长比例为93.1%~106.0%。  相似文献   

14.
结合国道320 K1156~K1161段(莲易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进行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并对拟定的加铺层结构进行力学分析,确定了最佳的加铺结构,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交通荷载作用下旧沥青路面裂缝对加铺层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有限元对不同裂缝宽度、不同荷载作用位置、不同轴载等对加铺层中应力分布以及计算点位应力值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发现考虑裂缝时加铺层中的计算点位的应力值均比不考虑裂缝时大;随着荷载位置的变化,简化模型中的最大拉应力和剪应力的作用位置逐渐从模型中下部转移到加铺层底和加铺层中,应力值也随之发生大幅度增加;交通荷载作用下横向裂缝对加铺层的影响远远超过纵向裂缝。这表明在进行加铺层设计时不仅仅要考虑旧路面的剩余模量,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裂缝对加铺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旧沥青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结构特点,利用有限元法对不同降温条件的加铺路面温度及耦合应力进行了分析,研究不同降温幅度、起始温度、加铺厚度时的变化规律,并着重计算了旧路裂缝对耦合应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耦合使拉应力变小,但可能导致剪应力变大;降温速度与起始温度对加铺层耦合应力影响显著;增加加铺厚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加铺层耦合应力;设计和施工中应该考虑旧路裂缝对加铺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旧沥青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结构特点,利用有限元法对不同降温条件的加铺路面温度及耦合应力进行了分析,研究不同降温幅度、起始温度、加铺厚度时的变化规律,并着重计算了旧路裂缝对耦合应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耦合使拉应力变小,但可能导致剪应力变大;降温速度与起始温度对加铺层耦合应力影响显著;增加加铺厚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加铺层耦合应力;设计和施工中应该考虑旧路裂缝对加铺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后主要破坏来自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反射裂缝,如何防止反射裂缝的发生也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的难点.为此,研究采用大碎石沥青混合料作为裂缝缓解层,对比分析了大碎石沥青混合料、密级配AC-20混合料、级配碎石与水泥稳定碎石4种不同加铺层的结构应力,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了在最不利荷载作用下,温度应力、荷载与温度应力耦合作用下以及加铺材料中的孔洞对加铺层底应力的影响,发现大碎石沥青混合料裂缝缓解层对防止反射裂缝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沥青加铺层力学分析的有限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飞  胡光伟 《公路》2001,(12):38-40
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计算分析了具有接缝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沥青加铺层在行车荷载和温度作用下的应力和位移状况,分析了反射裂缝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以及加铺层厚度在防治反射裂缝中的作用,为合理设计加铺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外对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力学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对旧沥青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后,旧路面病害对加铺层的力学影响尚未开展研究。根据路面力学的计算原理,以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为基础,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旧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裂缝对加铺层的力学影响进行分析,系统研究了原路面坑槽位置、坑槽面积、旧沥青混凝土层模量、裂缝位置和重载交通等对加铺层的影响规律,为旧沥青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水泥混凝土层结构的设计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及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