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艳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9):823-824
中医内科急症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病情重的特点。急症可概括分为外感急症包括邪湿病、疫毒、疠气等,杂病急症则包括中风、哮喘、水肿、昏迷、中毒等内伤杂病中之危重病症。中医内科急症护理遵循“辨证施护”的原则。同一疾病其症候表现不同,护理措施亦应有所区别,对西医一般的护理方法,凡属于违背中医理论者,不宜采用。中医内科急症护理主要内容包括病室环境要求、精神护理、饮食调理、病情观察及落实有效的护理措施、指导功能锻炼、预防院内感染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伤寒论》阳明急下证和少阴急下证的证治机理及病理关系,指出急下存阴阳明阶段主要保护胃阴,少阴阶段主要保护肾阴,这对抢救热病危重证,防治厥脱逆变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浅识《伤寒杂病论》中的治法在中医内科急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医圣张仲景以《内经》、《难经》等理论为指导 ,总结前人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 ,著成《伤寒杂病论》。一部分以六经分证概括 ,认识外感病 ;另一部分则以脏腑病机来分类概括 ,认识内伤病。其创造性地建立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六经辩证论治理论体系和脏腑辩证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张泽福 《中外医疗》2012,31(23):174+176-174,176
该研究首先指出中医治疗内科急症的特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当前中医内科急症治疗发展缓慢的原因并为中医内科急症治疗的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我国中医治疗内科急症的现状,对中医发展提出展望。方法:本文主要采用了对临床病症研究和历史文献资料的分析总结的方法进行了本文的研究。结果:研究发现我国当前的中医在内科急症的治疗中存在着临床上的一些不足,从研究中也发现中医具有其独有的特点,在内科疾病的治疗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中医所讲究的辩证论治、整体治疗、治本的疗法等都对提高临床效果具有关键的作用,中医的应用应当加强药物的研究,加强研究和人才培养。结论:当前医学诊疗技术进步明显,中医诊疗也有了巨大的发展,尤其是在内科急症额治疗上中医的作用也逐渐凸显,中医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急症的基本特点为大实大虚,邪正消长多变;多脏同病,但有主次先后;多病证,但又同中有异。急症的病机要点为:①内外合邪,因果夹杂;②病理因素责之风火(热)痰瘀,常可转化并见;③邪盛酿毒,有外受、内生之别;④邪实机闭是急症阴竭阳脱、气血消亡的基础;⑤病性多实,但常虑实夹杂;⑥病机之间的演变转化,可致多证相关。  相似文献   

7.
《伤寒杂病论》不仁证研讨王恒照解放军兰州高等医学专科学校中医教研室(730020)夫此所谓不仁者,即昔贤成无己(金)与尤在泾(清)释之为“寒热痛痒俱不觉知”,“肌体顽痹,痛痒不觉”者是也。笔者研读《伤寒杂病论》,审视仲景对斯证之辨治,见其立论述证咸以...  相似文献   

8.
根据近年来《伤寒论》教学改革的经验及面临的各种问题,阐述了加强中医院校《伤寒论》教学的重要意义。认为:《伤寒论》在中医专业教学中,不是一门单纯的基础课、理论课、古籍课,而是紧密联系临床实际,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对临床各种辨证论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课程。不应当以改革中医基础课教学为理由,削弱《伤寒论》课的教学,并结合当前中医医疗、教学和科研实际,提出了应当把《伤寒论》作为必修课,学时不少于100学时。建立伤寒临床教学基地。创造条件建立《伤寒论》研究实验室以及成立全国仲景学术委员会等四条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11.
《伤寒论》对后世痛症辨治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理论上,为痛症的命名、分类及辨治奠定了基础;在认识方法上,形成了灵活、和实、多挛诊察模式;在治疗上,提供一批行之有效的治疗处方。  相似文献   

12.
遗尿一证,《内经》立论于前,《本经》载药于后。至仲景立说则遵经而不泥,经大量临床实践之后,认为其神志之衰,昏,脱,伤才是本证病变关键所在,故本文因此而将其分为肺虚神衰,胃热神昏,肾绝神脱,误下神伤之四端,至于其制方遣药,虽有甘草干姜汤与白虎汤之异,但本文认为,其要不外乎治本正神,举例而已,因本证既非表寒,又非里实,故本文又引证原文指出有禁汗,禁下之两点,并推断其预后吉凶于上术四端之中。  相似文献   

13.
14.
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结合慢性肝炎之病机及证候表现,分为肝气郁结,胆胃不和;肝郁湿热、壅结不解;肝脾郁热,气机失调;肝脾失调,寒热夹杂;肝郁脾虚,气滞血淤。经临床运用经方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关于药证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证是中医用药的指征和证据,是客观的,具体的,综合的,稳定的,科学的。药证相应是中医取效的前提,是天然药物的临床应用原则,张仲景的药证是中医的经典药证,通过《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最简方研究,最大量方研究,加减方研究,类方研究等,可以搞清张仲景用药的规律,继承好中医的优秀遗产。  相似文献   

17.
就近年来在中医学科分化的大趋势下,针对对经典著作《伤寒论》课程的存废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充分论证了《伤寒论》在中医学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其次提出应该在忽视《伤寒论》教学中吸取教训,并据此提出应当加强《伤寒论》教学和列举了《伤寒论》在中医教育中的五大优势;最后对加强《伤寒论》教学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中医的科学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有人提议"告别中医中药",并在网络上公开征集支持签名,建议修改宪法,让中医在5年内全面退出国家医疗体制,成为民间医术.另外,还有一种现象,许多病西医不能治来找中医,中医冶好病,却说中医不科学.究其原因,乃一些人没有弄清中医的科学性,往往一叶障目,歪曲了对中医的看法.临床疗效是中医药的生命力,也是判断中医科学性的关键.临床疗效的获得主要由于中医理论是对临床症状反应的总结,亦为实践科学的总结,而最能体现中医科学性的是<伤寒杂病论>.这些年,中医走向世界,走向国际化,就是因为其确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最近有人提议“告别中医中药”,并在网络上公开征集支持签名,建议修改宪法,让中医在5年内全面退出国家医疗体制,成为民间医术。另外,还有一种现象,许多病西医不能治来找中医,中医治好病,却说中医不科学。究其原因,乃一些人没有弄清中医的科学性,往往一叶障目,歪曲了对中医的看法。临床疗效是中医药的生命力,也是判断中医科学性的关键。临床疗效的获得主要由于中医理论是对临床症状反应的总结,亦为实践科学的总结,而最能体现中医科学性的是《伤寒杂病论》。这些年,中医走向世界,走向国际化,就是因为其确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余有幸师从曲生教授学习,其丰富的理论功底和精确的临床辨证令学生钦佩不已。尤其对内科杂病的诊治,立论精确,条理井然,用药恰当,疗效确切。兹将曲生教授证治经验总结如下,与同道共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