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2型糖尿病首发急性心肌梗死(T2DM+AMI)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指标的影响。方法:150例AMI患者按其是否有T2DM病史,分为T2DM+AMI组(A组,n=90)和AMI组(B组,n=60);A组患者再依其血清HbA1c水平分为≤6.0%(A1组);6.0%—7.5%(A2组);7.5%(A3组)。所有患者均于AMI发作48h行动态心电图(Holter)和超声心动图检查,选取HRV时域指标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min 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50 ms个数占总心跳次数百分比(PNN50)及频域指标低频(LF, 0.04-0.15Hz)、高频(HF, 0.15-0.40Hz)、LF/HF比值和极低频(VLF, 0.0033-0.04Hz)。分析比较A、B两组及三亚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性。结果:A组患者HRV各时域指标均小于B组(P0.05),频域指标中LF、HF小于B组(P0.05),LF/HF和VLF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亚组间HRV时域指标中A3组的SDNN,SDANN水平也明显低于A1、A2组(均P0.05),频率指标LF,HF水平也明显低于A1、A2组(均P0.05)。而上述4指标在A1、A2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LF/HF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AMI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比单独AMI患者严重;HbA1c7.5%可能加重上述损伤。  相似文献   

2.
网络成瘾者心率变异性频谱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网络成瘾者的心率变异性频域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30名网络成瘾者(16岁-25岁)和43名非成瘾者进行心率变异性(HRV)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网络成瘾量表的调查。结果:网瘾组HRV的LFNU和LF/HF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HFNU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网瘾组和对照组的EPQ量表得分无显著差异,但网瘾组EPQ量表中N得分与HRV中LFNU、LF/HF比值呈正相关(P〈0.05),与HFNU呈负相关(P〈0.05)。网瘾程度与对照组HRV中LFNU、LF/HF比值呈负相关(P〈0.05),与HFNU呈正相关(P〈0.05)。结论:网络成瘾者存在一定生理心理水平的改变,心率变异性可以作为评估青少年是否网络成瘾的重要参考指标.而网瘾者的神经质特征对心率变异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并发胰腺感染坏死(IPN)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时的心率变异性(HRV)。方法:67例SAP患者,根据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无并发症组(对照组,n=32)、并发IPN(IPN组,n=21)和并发MODS(MODS组,n=14),所有患者入院后检测24hHRV,比较各组时域指标[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min 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相差≥50ms占总窦性心搏的百分数(PNN50)]和频域指标[极低频带(VLF)、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标准化低频功率(nLF)、标准化高频功率(nHF)、低频/高频比值(LF/HF)]。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PN组SDNN、SDANN、RMSSD、PNN50、LF、nLF和LF/HF显著降低,VLF和nHF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HF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PN组比较,MODS组SDANN、RMSSD、LF、nLF和LF/HF显著降低,VLF和nHF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SDNN、PNN50和HF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P并发IPN或MODS患者的HRV水平变化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应用皮下注射雌、孕激素建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ICP)大鼠模型,通过Powerlab生物信号处理系统Chart5软件引导妊娠第21d胎鼠宫内心电图,分析胎鼠心率变异性(HRV)频域指标低频带(LF)、高频带(HF)及LF/HF值,探讨肝内胆汁淤积症孕鼠的胎鼠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变化与猝死的关系。结果显示,(1)ICP模型组孕鼠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为(78.5±4.5)μmol/L,正常对照组为(24.6±3.6)μmol/L,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2)ICP模型组实验开始时胎鼠心电图显示正常,持续观察29.3±6.4min后出现胎鼠心律不齐,继续观察23.5±4.6min后胎鼠死亡,而正常对照组持续观察90min,胎鼠心电图均显示正常;(3)ICP模型组胎鼠出现心律失常前20min内HRV频域指标LF和LF/HF分别为48.45±4.11nu和0.99±0.14,高于正常对照组胎鼠33.87±4.31nu和0.61±0.10,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均为P<0.01;(4)ICP模型组胎鼠猝死前15min内LF及LF/HF随着死亡时间的濒临而呈进行性上升趋势。研究表明,孕鼠肝内胆汁淤积症时胎鼠死亡前出现短暂的心律失常阶段;ICP孕鼠的胎鼠猝死可能与高水平胆汁酸诱导胎鼠心脏自主神经活动失衡有关;HRV分析技术对于胎儿宫内安危的监护将会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观察6周六字诀锻炼对不同体位姿势状态下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的影响.采用MCA-3C心脏(功能)信息综合检测仪记录分析比较了健康女大学生6周六字诀锻炼前后坐位、平仰卧位、站立位及-25°仰卧位时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中LFnorm、HFnorm及LF/HF的变化.与锻炼前相比:(1)六字诀组(n=9)站立位及坐位时LFnorm呈极显著性减少(P<0.01),HFnorm呈极显著性增加(P<0.01);平仰卧位时LFnorm呈显著性减少(P<0.05),HFnorm呈显著性增加(P<0.05).对照组(n=7)坐位时LFnorm则呈显著性增加(P<0.05),HFnorm呈显著性减少(P<0.05).(2)六字诀组站立位时LF/HF呈极显著性减少(P<0.01);坐位及平仰卧位时LF/HF呈显著性减少(P<0.05).对照组各种姿势状态下LF/HF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25°仰卧位时两组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6周的六字诀锻炼可使自然呼吸状态下安静时心率变异性低频段成分降低、高频段成分增加,显示交感神经紧张性相对减弱、迷走神经紧张性相对增强.锻炼效果主要体现在站立位、坐位和平仰卧位时,而在-25°仰卧位时则表现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电刺激大脑岛叶对大鼠心率变异(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方法 检测麻醉状态下大鼠的心电图(ECG),将动物分成未处理组、假手术组、500以及1000μA点刺激组,对各组大鼠进行ECG数据的采集,对各组大鼠心率变异的频域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HRV各参数值发生变化,表现为心动周...  相似文献   

7.
汽车驾驶员模拟精神负荷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汽车驾驶员精神负荷状态下的心率变异性分析对于揭示驾驶员职业应激特点,预防驾驶员职业疾病,保护驾驶员身体健康及提高行驶安全性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警惕任务代替驾驶员实际精神负荷,应用功率谱分析研究了模拟应激状态下心率变异性(TP,LF,HF,LF/HF)的变化趋势.本实验中,心率变异性频域主要指标如LF、HF、LF/HF表现出显著的线性趋势.结果表明,健康人在持续应激状态下,交感神经张力显著增加,迷走神经张力显著降低.实验结果表明HRV与精神疲劳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了解大学生处在焦虑、抑郁状态下心率变异性的特点。选取处在焦虑状态下的大学生60例,非焦虑状态下的大学生57例,对其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并采集心率变异性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选取处在抑郁状态下的大学生77例,非抑郁状态下的大学生70例,对其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数评定,并采集心率变异性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焦虑状态组与非焦虑状态组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3,P<0.01);在时域指标正常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t=2.03,P<0.05)、全程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t=2.19,P<0.05)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焦虑状态与非焦虑状态组在频域指标高频功率(HF)这一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P<0.05);在低频功率(LF)(t=-1.14,P<0.01)、LF/HF(t=-2.8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状态组与非抑郁状态组在心率上差异统计学意义(t=-26.95,P<0.05);在时域指标SDNN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P<0.05);在频域指标极低频功率(VLF)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P<0.05);在LF/HF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P<0.01)。结果表明,心率变异性指标指标与大学生焦虑、抑郁状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为更准确地通过分析心率变异性(HRV)判断麻醉深度随时间的变化,需要密切关注麻醉状态下HRV低频(LF)和高频(HF)成分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采用连续小波变换(CWT),将CWT中的尺度转换为频率,对患者麻醉前后的HRV信号(RR间期序列)进行了时频分析。其时频能量图以及LF、HF能量值都表明麻醉后HRV信号的LF和HF成分受到了抑制,LF/HF值也由麻醉前的9.021 9降为麻醉后的3.557 3。CWT和传统的时频分析方法在分析同一麻醉后HRV的时频分布表明,CWT可以更准确地定位HRV时域信号中出现突变的时间以及引起频率变化的频段范围。因此,CWT作为分析麻醉状态下HRV的一种新方法,能提供HRV更为准确的时频定位,进而提供更为准确的麻醉深度监控结果。  相似文献   

10.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分析已成为无创检测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一种手段。传统的频域分析,主要是计算HRV信号各频段功率,以及识别各频段的峰值频率,无论是采用经典谱估计还是AR模型都是以假设HRV信号近似平稳为前提的。这种假设在短程分析中可以基本满足,但在长程分析中,HRV信号的非平稳性便凸现出来。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心率变异性动态分析方法,它不但可以获得传统的频域指标,而且可以获得它们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值,称为短时功率,短时LF/HF比,特别是后者,可以动态评估自主神经活动的平衡情况。最后将这种分析方法应用到阿托品药物实验中,跟踪分析了阿托品对自主神经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人心率变异(heartratevari-ability,HRV)的1/f涨落的时频特性。为此用数字holter记录仪对15名健康受试者进行了可自由移动的全天心电记录。计算了睡眠和苏醒状态下的HRV频谱图,并在低频(LF,<0.05Hz)、中频(MF,0.05~0.15Hz)和高频(HF,0.15~0.45Hz)三个频段变换为能量。由于谱能量可以表示激素调节和自律调节的情况,故这些能量的平衡(balance)分布可以作为睡眠和苏醒时HRV自律调节的指示器。苏醒时的平衡分布通常显示,MF和LF频段比HF段的能量大。睡眠时的平衡分布从与苏醒时相似过渡到HF能量比LF和MF能量占优,这分别…  相似文献   

12.
研究肥厚型心肌病(HCM)患儿的心率变异(HRV)改变及其与心脏结构和收缩功能的相关性。将35例HCM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分别进行24h心率变异分析,得出SDNN、SDANN、PNN50r、MSSD、LF、HF及LF/HF等指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检查,取得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PG)、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及室间隔、左心室侧壁、前壁和下壁的二尖瓣瓣环水平的心肌收缩期峰值速度等指标。对两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并分析肥厚型心肌病患儿心率变异性与心脏结构和收缩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HCM患儿与对照组相比,心率变异指标中SDNN、PNN50r、MSSD、HF均显著降低,SDANN、LF略降低,LF/HF略升高;HF与室间隔的心肌运动峰值速度呈显著的正相关,与左室其它节段的心肌运动峰值速度呈较弱的正相关,与LVMI呈较弱的负相关,其余HRV指标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指标间均无明显相关。HCM患儿有心率变异性改变,表现为自主神经的总体张力减弱,以迷走神经张力减弱为主,交感神经活性相对增强,且HCM患儿迷走神经的张力减弱与左室的收缩功能下降及室壁增厚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等剂量咖啡摄入对青年受试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明确咖啡对心脏自主神经活性的作用。方法无咖啡因摄入习惯的16名健康青年受试者(身高167 cm±7.2 cm、体重61.3 kg±6.3kg、年龄24.9岁±2.8岁)参与本项研究,在摄入含6 mg/kg咖啡因的咖啡饮品后,于8:40~10:45应用动态心电图记录仪(Holter)进行咖啡摄入前后心电信号的采集及心率(heart rate,HR)和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分析。心率变异性指标包括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 MSSD)、相邻的R-R间期之差大于50 ms的心搏数占总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标化低频(normalized low frequency power,LFnorm)、标化高频(normalized high frequency power,HFnorm)、低频功率(low frequency,LF)与高频功率(high frequency,HF)的比值(LF/HF)。结果饮用咖啡后,心率、心率变异性指标均发生改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HR、LFnorm和LF/HF分别降低了7.5%、17%和35%。r MSSD、PNN50和HFnorm分别提高了82%、80%和58%。其中HR及LF/HF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最明显。HRV参数在饮用咖啡前后的差值ΔLF与ΔHF,ΔLF与ΔLF/HF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980和0.903。结论中等剂量咖啡可引起心率变异性的改变和心率的降低,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提高副交感神经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HRV)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0例无心律失常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30例伴心律失常冠心病患者(心率失常组)与52例正常成人自愿者(正常组)进行24h动态心电图HRV指标比较研究。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冠心病患者SDNN、SDANN、RMSSD、PNN50和HF指标均降低,LF指标升高,具有显著差异。伴心律失常与无心律失常冠心病患者比较,HRV指标异常变化趋于恶化。结论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受到损害,迷走神经活性减弱,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训练对飞行员心理健康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为提高飞行员心理素质及心理生理储备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测评,多参数生物反馈仪进行训练及心率变异性检测。结果飞行员生物反馈训练前后在SCL-90上的均值比较显示,除抑郁、敌对外,其余各因子得分均低于训练前(t=1.73~8.62,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生物反馈训练前后HRV频域指标的比较结果显示,TP(总功率谱)及HF(高频)升高;LF/HF(低高比值)降低,训练前后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物反馈训练能有效提高飞行员心理素质及心理生理储备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记录和分析心率变异性(HRV)的时域和频域指标,探讨特质焦虑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特点.方法 根据特质焦虑量表将100名被试分为高、低特质焦虑组;通过记录两组被试在安静状态下的脉搏血容积( BVP),采集HRV的时域和频域数据并分析比较.结果 ①高特质焦虑组的时域指标rMSSD、PNN50均低于低特质焦虑组(t=-3.041,-3.626;P<0.01),时域指标SDNN边缘低于低特质焦虑组(t=-1.824,P=0.074);②高特质焦虑组频域指标中HF值显著低于低特质焦虑组(t=-2.710,P<0.01),LF/HF显著高于低特质焦虑组(t=3.395,P<0.01),但LH值与低特质焦虑组差异不显著(t=0.763,P>0.05).结论 特质焦虑者的交感与副交感神经活动失衡,以迷走神经活动下降为主,并伴随一定程度的交感神经功能增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老年人心脏自主神经(CAN)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离退休老年人及疗养员健康查体,采用美国DMS公司24 h DCG最新6.0 Gold软件进行线性及非线性分析方法,用HRV数据来评价CAN功能状态.结果:心率变异的时域指标:SDNN 105.2±30.1,SDANNindex 112.4±29.2,SDNNindex 46.7±14.5,rMSSD 24.6±13.1,PNN504.65±6.8;频域指标:TP 2378.9±1277,VLP 146.0±821.1,LF 340.6±207.6,HF 106.9±138.8,LF/HF 2.8±1.8,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非线性指标有全部心率庞加莱散点绘图A、D象限中散点浓密60.86±1.72,B、C象限39.57±6.94,A、D>B、C象限.全部心率庞加莱差值散点图:彗星状21例(52.5%),鱼雷状5例,不成形状2例,扇状3例,短棒状9例,为异常47.5%.结论:老年人的CAN功能有不同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3年08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22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 根据入院72 h是否发生END将其分为END组(58例)和非END组(164例)。对比两组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心率变异性[HRV;包括时域参数R-R间期的标准差(SDNN)、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和频域参数低频(LF)、高频(HF)、低频与高频成分比值(LF/HF)]的差异, 并对影响溶栓后发生END的因素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非END组对比, END组患者SDNN[79.50(63.75, 92.50)ms比103.00(78.00, 119.75)ms, P<0.001]、RMSSD[22.00(15.00, 29.00)ms比25.50(20.00, 35.00)ms, P=0.016]、LF[157.70(65.23, 368.65)ms2比266.00(148.18, 476.48)ms2...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焦虑症患儿与正常儿童心率变异性(HRV)的比较,探索焦虑症患儿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特点。方法:选择34例焦虑症患儿与30名正常儿童,使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估,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仪测定HRV并进行比较。结果:焦虑症患儿SDNN、SDANN、RMSSD与PNN50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焦虑症患儿LF/HF高于正常对照(P0.05),焦虑症患儿HAMA总分与SDNN呈负相关(r=-0.31,P0.05),躯体性焦虑因子分与LF呈正相关(r=0.35,P0.05),精神性焦虑因子分与PNN50呈负相关。结论:儿童焦虑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迷走神经水平降低,以及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功能均衡性失调,并与焦虑症状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周化学感受性反射在缺血性心脏病所致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模型;测定清醒大鼠的每分肺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VE)作为衡量外周化学感受性反射的指标;放射免疫技术测定颈动脉体(Carotid body,CB)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水平;并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B组织Ang Ⅱ 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subtype 1receptor,AT1R)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的蛋白表达。结果:8周后模型组大鼠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达到CHF动物模型标准,CHF模型制备成功。清醒CHF大鼠在常氧和不同程度缺氧状态下,VE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放射免疫实验结果显示,CHF组CB组织AngⅡ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CHF组CB组织AT1R和ACE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5)。结论:冠脉结扎的CHF大鼠对缺氧刺激引起的外周化学感受性反射增强,可能促进了交感神经活动的过度激活。升高的Ang Ⅱ可能通过AT1R参与了CB化学感受性反射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