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在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中的诊疗作用。 方法〓对62例共85个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进行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术。结果〓85个病灶皆被准确、完整切除。术中冰冻切片病理示良性病变77例,乳腺癌8例。85例术中冰冻切片和术后石蜡切片诊断均相符。术后3个月复查B超均未见局部复发。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术是确诊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有效方法,在诊断的同时可完整切除良性病灶,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触诊阴性乳腺病灶活检在乳腺癌早诊早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定位切除活检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141例女性患者,共158个由钼靶X线发现的触诊阴性乳腺病灶,采用金属线定位技术进行切除活检。结果全组158个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中,乳腺癌42个(42例患者),占26.6%,根据美国癌症联合会第6版乳腺癌分期标准,0期12例(28.6%),Ⅰ期24例(57.1%),Ⅱ期2例(4.8%),Ⅲ期4例(9.5%)。所有乳腺癌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31个月,只有1例Ⅲ期患者于术后16个月出现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其余41例患者全部无癌生存。结论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癌大多数为早期癌,预后良好,对于此类病灶,应当积极进行定位切除活检,以利于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3.
探讨B超引导下空芯针腋窝淋巴结穿刺对早期乳腺癌的临床价值。46例腋窝淋巴结临床查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行B超引导下空芯针淋巴结穿刺病理学筛选,明确诊断后行乳腺改良根治及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病理诊断穿刺结果阳性者15例,阴性者31例。淋巴结阴性组行SLNB,阴性者28例,阳性者1例。穿刺结果的假阴性率为3.2%。B超引导下空芯针淋巴结穿刺可作为评估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系统在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超声检查发现的163例患者的575个乳腺肿块在超声引导下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切除标本送常规病理检查。结果:575个病灶均被准确定位切除,引导成功切除率达100%,术后2例出现局部血肿,5例出现皮下淤血,术后病理显示所有肿块中:乳腺纤维瘤316个,乳腺囊肿174个,导管乳头状瘤35个,腺病41个,乳腺癌9个。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装置具有定位准确、微创切除或活检乳腺肿块的功能,尤其适合于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触诊阴性乳腺癌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1年12月经治的30例触诊阴性的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30例触诊阴性患者均为钼靶X线摄片发现乳腺可疑病灶,经钼靶X相引导下细针定位切除病灶,病理证实为乳腺癌.18例行改良根治术,10例行单乳切除术,2例行保乳根治术.随访至今,无1例患者死亡,1例患者于术后2年出现肺转移,最长随访时间为10年.结论:乳腺钼靶X线下细针定位穿刺活检术在触诊阴性乳腺癌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其使触诊阴性乳腺癌患者能够明确诊断,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早诊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陈钢  杨彩群  张智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12):1087-1088,109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定位导丝辅助在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切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9月~2011年10月35例47个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病灶并用金属导丝标记定位,切除病灶,明确病理诊断。结果定位全部成功,定位操作时间3~7 min,平均4 min,且无并发症出现。35例47个病灶经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后全部准确切除。术中冰冻病理诊断:浸润性导管癌1例,随即在全身麻醉下行根治手术;乳腺导管内癌1例,随即行单纯乳腺切除术;乳腺纤维腺瘤15例;乳腺病伴纤维腺瘤形成7例;乳腺病增生结节5例;乳腺囊肿4例;乳管内乳头状瘤2例。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与术后石蜡病检结果一致。结论超声引导下定位导丝辅助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切除定位较准确,对良性病变可缩小手术切除范围,对恶性病变可早发现,是一种简单、准确、安全及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活检术在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变切除的84例(88例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切除准确率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 结果:88例次患者中,术前放置定位导丝均1次成功,定位成功率100.0%;所有病灶均一次完整切除,成功率100.0%。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恶性病变10例(11.9%),非典型增生7例(8.3%),其他良性病变67例(79.8%)。 结论:乳腺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活检技术提高了无肿块乳腺癌的早诊率,安全,准确、简便,经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B超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在诊治乳腺良性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及超声诊断为乳腺良性病变的153例患者进行B超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并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在乳腺微创外科的应用价值。结果:153例患者中共切除352处病灶,术后病理证实均为乳腺良性疾病,术后1~6月B超检查,均未发现残留乳腺病灶。结论:用B超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对乳腺良性疾病具有操作简易、定位准确、安全,病灶可进行微创完整切除,并能获明确病理组织学诊断又符合美学观点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超声引导下切除乳腺微小肿块20例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约20%的乳腺癌临床触诊阴性,手术中为寻找小肿瘤常费时较多,所以术前定位较为重要。本文报告在超声引导下染料指示切除乳腺微小肿块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微小肿物在B超动态引导下切除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对100例临床检查不能触及的乳腺微小肿物女性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成2组,术中B超引导组56例,对照组44例,术中B超引导组在术中B超动态引导下切除肿物,对照组实行术前体表定位,按定位切除肿物。结果〓术中B超引导组56例患者肿物皆被准确切除,平均手术时间18 min,对照组42例患者肿物被准确切除,2例漏切,平均手术时间27 min。结论〓B超术中动态引导切除乳腺微小肿物,准确、快速、美观、经济,可用于乳腺微小肿块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钼靶、超声、乳管镜三种不同方法放置定位针在引导切除触诊阴性乳腺病变(NPBL)中的应用。方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于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间对83例临床NPBL病人进行手术,根据检出病灶的影像学方法及病灶特性的不同,术前分别采用钼靶、超声、乳管镜等不同方法放置定位针,引导切除病灶。回顾性分析病人的影像学检查、穿刺定位方法、手术情况、病理组织学及综合治疗情况。结果 钼靶下穿刺定位并接受手术的乳腺钙化灶27例,术后证实27例钙化灶均准确切除,定位针均较好固定于病变附近,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恶性病变8例。超声下穿刺定位并接受手术的乳腺病变32例,病理学检查证实准确切除病灶30例,未见明确病灶2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恶性病变4例。乳管镜下放置定位针或联合亚甲蓝染色并接受手术的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24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24例病人均准确切除病灶,除1例回形头脱落外,其余23例定位针均较好固定于病变乳管侧壁,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恶性病变5例。结论 钼靶、超声及乳管镜放置定位针引导切除NPBL,提高了临床中手术切除NPBL的准确性,有助于NPBL的定性诊断,促进触诊阴性乳腺癌病灶的早发现与早诊断,提高了乳腺癌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2.
对于乳腺超声提示的可疑癌性小结节,往往临床触诊难以确定,手术过程中就需要超声进行引导定位。2011年2月-2012年12月,我们采用体表定位技术,准确切除临床触诊不确定病变32个,筛检出早期乳腺癌2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探讨钼靶引导钢丝定位切除乳腺内可疑病灶的方法。对260例临床触诊及B超检查均未发现、而钼靶发现的乳腺内可疑病灶,应用钼靶引导钢丝定位行病灶切除及病理检查。260例患者中右侧病灶139例,左侧病灶121例,均定位准确并予以切除。病理诊断:乳腺癌28例(10.76%),其中原位癌17例,浸润性导管癌6例,浸润性小叶癌2例,黏液腺癌3例;良性病变232例(89.24%),其中非典型性增生73例,囊性增生52例,硬化性腺病54例,增生伴导管内乳头状瘤15例,乳腺增生伴瘤样变27例,囊肿7例,慢性炎症4例。钼靶引导钢丝定位并切除乳腺内可疑病灶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检出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可触及乳腺病灶(NPBL)早期有效的诊断措施,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63例临床触诊阴性、影像学检查发现可疑改变但不能定性的乳腺病灶的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中采用细针定位乳腺活检27例、立体定位核芯针活检22例、病灶染色定位活检11例、体表圈划定位活检3例;病理证实浸润癌31例、导管原位癌5例、纤维腺瘤18例、囊性增生7例、不典型增生2例;36例乳腺癌中行改良根治29例、保乳手术加放疗7例。结论NPBL可根据影像学检查方法及病灶的位置采用多种方法定位来指导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活检,可有效提高NPBL活检的准确性及检出率,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触诊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提高临床上对触诊阴性乳腺癌的认识及警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触诊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临床均未触及肿块,超声或数字化乳腺X线摄像(DR)检查提示乳腺内病变而行活检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其中0期乳腺癌6例(30%),I期11例(55%),Ⅱ期2例(10%),III期1例(5%)。结论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癌大多数为早期癌,临床应提高对触诊阴性乳腺癌认识,超声或DR以及联合应用可提高触诊阴性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系统在触诊阴性乳腺癌中的诊疗作用。方法2006年9月~2009年1月,对974例术前超声诊断为乳腺占位性病变者,用麦默通8G取样枪切除活检。术中冰冻切片发现恶性病变13例(1.3%),均触诊阴性,其中2例为多发恶性占位病变。于麦默通术后当天或第2天行开放手术。术后给予综合治疗。结果术后病理提示,麦默通活检术后局部肿瘤残留7例,无残留6例。8例行保乳手术,5例行改良根治术。13例术后超声随访4~25个月,平均14.6月,未见局部复发。结论超声引导麦默通系统对于临床不可触及或多发,同时可疑恶性的病灶,通过活检功能可以准确定位,明确诊断,并及时给予合适的后续治疗,但单纯麦默通手术并不能彻底清除局部病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更为合理的腋窝淋巴结处理方法,明确腋窝可疑淋巴结取样结合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替代单纯SLNB时的假阴性率是否明显降低,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传统的腋窝淋巴结外科学分群方法,对符合入组条件的4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前行B超引导下钩丝定位,术中行腋窝SLNB和定位的可疑淋巴结活检,再行全腋窝...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钼靶X线导丝定位切除触诊阴性乳腺病灶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91例299个触诊阴性乳腺病灶在钼靶X线指引下经导丝定位并切除活检,确定病理类型。结果299个触诊阴性乳腺病灶中乳腺癌病灶42个(14.05%),癌前病变4-0个(13.38%),良性病变257个(85.95%),其中乳腺癌灶多表现为簇状或弥漫细点状钙化,乳腺癌病灶中原位癌22个(52.38%,22/42),浸润癌I期13个(30.95%,13/42),Ⅱ期4个(9.52%,4/42),HI期3个(7.15%,3/42)。40例乳腺癌患者(2例为双侧癌)均长期随访,最长随访时间为10年,复发转移2例。应用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为92.86%(39/42);特异度为95.33%(245/257),诊断比值比(DOR)为265.42。结论钼靶x线导丝定位病灶切除技术可提高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早期诊断率,指导手术切除病灶,其组织损伤小,可靠性高,促进了乳腺癌二级预防,适合二级医院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超与麦默通在触诊阴性的乳腺微小钙化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彩超及麦默通微创技术诊治78例触诊阴性的乳腺微小钙化灶病人,切除标本常规行冰冻切片检查。结果经冰冻切片及术后石蜡切片检查,在78例乳腺微小钙化中发现乳腺癌15例及乳腺病变63例。本组手术时间是9~24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是10 ml。手术后发生局部血肿4例。结论应用彩超结合麦默通微创技术是有助于诊治阴性触诊的微小钙化灶以及发现早期的乳腺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以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方法对27例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痛性肿块19例,有乳腺增生病史24例,乳头溢液2例,临床触诊阴性8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出边界不规则的低回声结节25例,结节内或周围可检测到血流信号20例,结节超声弹性评分在4~5分21例,乳腺增生2例。其中9例病人作钼靶检查;单纯钙化6例,局限性致密侵润2例,乳腺增生1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切除确诊。结论女性乳腺增生日渐加重,腺体局限性增厚是早期乳腺癌的重要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钼靶检查有利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对临床触诊阴性的行穿刺活检可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