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乳腺MR DWI质量及正常腺体与癌组织的ADC值是否受到钆类对比剂增强扫描的影响.方法 对25例已经针吸穿刺或粗针活检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在静脉注射Gd-DTPA前、后行DWI扣描,将R01分别置于癌灶及正常腺体,应用配对t检验及非参数检验比较b值=0及1000 s/mm2时增强前后图像中癌灶和正常腺体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ADC值的变化.结果 增强前、后癌灶的SNR(34.56±11.34和33.60±14.34)与正常腺体的SNR(9.88±3.16和10.42±4.18)以及图像CNR(24.16±9.05和22.26±10.0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癌灶SNR=0.70,P正常腺体SNR=0.11;PCNR=0.17);增强前后癌灶的ADC值分别为(0.96±0.13)×10-3和(0.95±0.14)×10-3mm2/s,正常腺体分别为(1.90±0.47)×10-3 和(1.91±0.61)×10-3mm2/s,两者在增强后ADC值与其增强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0和0.97).结论 乳腺痛组织和正常腺体DWI的质量及ADC测量值不会受到Gd-DTPA的影响,故在乳腺MR扫描中,DWI可以在增强扫描后进行.  相似文献   

2.
弥散加权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初探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目的 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的表面弥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s,ADC)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健康志愿者10人,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49例,其中恶性肿瘤26例,良性病变23例。DWI采用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成像(echo-planarimaging,EPI)技术,14例取5个b值(b为扩散敏感度),余者取2个b值,计算ADC值。以恶性肿瘤ADC值单侧上界95%容许区间为界限判断病灶的良恶性,诊断结果与动态增强比较。结果 除1例原位癌和1例小腺瘤外,DWI显示所有良恶性病变。恶性肿瘤组ADC值为(0.9608±0.2043)×10  相似文献   

3.
磁共振弥散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磁共振弥散是唯一能够反映人体内水分子运动状态的一种成像方法,直接反映组织结构、细胞密度这些直接与肿瘤分级有关的信息,已在人体多个部位得到应用。本文就以下三个方面作些讨论:①探讨不同b值的磁共振弥散成像(DWI)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并确定较合适的b值;②探讨利用磁共振弥散成像(DWI)和表观弥散系数(ADC)测定对乳腺癌范围确定的可行性,并与临床比较认可的动态增强形态进行比较,探讨这两种方法以及不同b值的弥散成像,在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确定病灶范围的准确性;③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以及作为预测因子的可行性,为临床日益增多的这部分病例评价提供一个方便可行且可信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ADC值在不同强化形态及不同肿块大小的乳腺病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36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病灶,根据其不同的强化形态及大小分为3组,分别为非肿块样强化组(G1)、最大径≤2.0 cm的肿块样强化组(G2a)、最大径>2.0 cm的肿块样强化组(G2b).采用单激发EPI序列,3个扩散敏感梯度,b值分别为0、800、1000 s/mm2.两样本比较t检验分析各组内恶性与非恶性病灶平均ADC值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并绘制ROC曲线检验诊断效能.计算不同阈值下,ADC值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并与形态学评价相结合,确定合适的b值和阈值.结果 G1组恶性与非恶性病灶的平均ADC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性病灶与非恶性病灶b=800 mm2/s时,平均ADC值分别为(1.13±0.23)×10-3和(1.28±0.27)×10-3mm2/s,t=1.636,P=0.112;b=1000 mm2/s时,平均ADC值分别为(1. 05±0.20)×10-3和(1.20±0.23)×10-3mm2/s,t=1.720,P=0.109];G2a组恶性与非恶性病灶平均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性病灶与非恶性病灶b=800 mm2/s时,平均ADC值分别为(1.07±0.15)×10-3和(1.37±0.37)×10-3mm2/s,t=4.803,P=0.000;b=1000 mm2/s时,平均ADC值分别为(0.99±0.14)×10-3和(1.30±0.34)×10-3mm2/s,t=5.235,P=0.000];G2b组恶性与非恶性病灶平均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性病灶与非恶性病灶b=800 mm2/s时,平均ADC值分别为(0.97±0.14)×10-3和(1.40±0.39)×10-3mm2/s,t=4.227,P=0.000;b=1000 mm2/s时,恶性病灶与非恶性病灶的平均ADC值分别为(0.93±0.14)×10-3和(1.35±0.36)×10-3mm2/s,t=4.329,P=0.000].b选取800或1000 s/mm2时,ADC值在肿块样强化组中的诊断效能相同(x2=0.36,P=0.5460).当b值取1000 s/mm2,阈值取1.25×10-3s/mm2时,ADC值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最高,分别为97.7%和97.1%.结论 ADC值对于肿块样强化的乳腺病灶具有诊断价值,但不适用于非肿块样强化灶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ADC值及相对ADC值(rADC)在乳腺结节病灶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2例66个乳腺结节病灶行MR DWI扫描,b值分别为0、800、1000 s/mm2,测量乳腺结节及同侧、对侧乳头层面未受累乳腺实质组织ADC值,计算rADC1(病灶ADC值/同侧未受累乳腺实质ADC值)及rADC2(病灶ADC值/对侧未受累乳腺实质ADC值),对所获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病灶均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52例患者中,浸润性导管癌18例,纤维腺瘤34例,DWI显示50例,共64个病灶.b=800s/mm2时,良、恶性结节平均ADC值、同侧rADC800-1及对侧rADC800-2分别为(1.54±0.28)×10-3、(1.01±0.09)×10-3 mm2/s和0.77±0.15、0.52±0.07,0.76±0.14、0.51±0.06;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217、9.339、10.394,P值均<0.01);以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平均值95%参考值范围上限界值作为恶性病变上限阈值点,ADC值、rADC8o0-1及rADC800-2分别为1.05×10-3 mm2/s、0.55、0.53,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75.0%、65.0%、60.0%,特异度分别为100.0%、95.7%、97.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86.7%、92.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2%、86.3%、84.9%,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4%、86.4%、86.4%.b=1000 s/mm2时,良、恶性结节平均ADC值、rADC1000-1及rADC1000-2分别为(1.45±0.28)×10-3、(0.93±0.08)×10-3mm2/s和0.75±0.16、0.53±0.09,0.74±0.15、0.52±0.0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为11.844、5.820、8.082;P值均<0.01);ADC值、rADC1ooo-1及rADC1000-2阈值点分别为0.97×10-3 mm2/s、0.58、0.55,诊断的敏感度均为70.0%,特异度分别为100.0%、95.7%、93.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87.5%、82.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5%、88.0%、87.8%,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9%、87.9%、86.5%.以上6种诊断方法的敏感度及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32、2.263,P值分别为0.942、0.812).结论 ADC值与rADC值均为鉴别良恶性乳腺病变的重要参数,尤其是b= 800 s/mm2时的ADC值临床应用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6.
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在体部肿瘤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在体部肿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分析30例正常志愿者和54例(221处病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体部肿瘤的WB-DWI影像表现特征,均采用1.5T MR体部线圈进行扫描,观察正常志愿组的WB-DWI影像表现,利用三维最大密度投影(3DMIP)及黑白翻转技术重建出类PE...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病变磁共振弥散成像与分子生物学之间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对36例原发性乳腺癌和12例良性乳腺病变患者术前行乳腺弥散成像(DWI),测定良恶性病变弥散系数(ADC)值,术后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癌细胞CerbB-2、PCNA、P5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与磁共振弥散系数值的相关性。结果:34例乳腺癌及12例良性乳腺病变完成弥散成像。恶性肿瘤组ADC值(0.778±0.169)×10-3mm2/s明显小于良性病变ADC值(1.801±0.429)×10-3mm2/s(P<0.05,b=1000s/mm2)。ADC值与PCNA、P53表达呈负相关(r=-0.634,-0.493,P<0.05)。结论: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DC值有显著性差异,乳腺癌的ADC值与分子生物学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数字乳腺三维成像(DBT)与MRI对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评价不同影像检查方法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3例临床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病变的女性患者的病例资料,均采用FFDM、DBT及MRI检查。观察肿瘤大小、形态、边缘、有无钙化等,强化方式、早期强化率(EER)、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及表观扩散系数(ADC),根据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进行分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不同检查方法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评价单纯的FFDM、DBT、MRI对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结果:253例乳腺病变患者中良性病灶112例,恶性病灶141例。FFDM、DBT及MRI诊断乳腺癌的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26、0.897、0.884;诊断其敏感度分别为84.2%、92.3%、95.6%;特异度分别为82.5%、85.5%、84.5%。DBT及MRI 诊断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大于FFD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BT与MRI诊断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BT及MRI较FFDM检查能够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效能,DBT和MRI 对乳腺病灶的检出及诊断效能相近,但DBT更为经济适用,且禁忌证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设计一种外淋巴间隙钆成像MRI评分方法,探讨其诊断梅尼埃病的价值.方法 选择65例(65耳)梅尼埃病和51只无症状对照耳(对照组),行外淋巴间隙钆成像,根据MRI上迷路各部显影情况提出如下评分方法:(1)半规管不显影0分;部分显影1分;完整显影2分.(2)前庭内有高、低信号区,低信号区局限于水平半规管下缘平面以上为6分;低信号区向下超过该平面为3分;前庭内无高信号区为0分.(3)耳蜗底转整圈显影3分,部分显影且前庭阶面积不小于鼓阶2分,前庭阶面积小于鼓阶1分,底转不显影0分;中转完整显影2分,部分显影1分,不显影0分;顶转显影1分,不显影0分.由1名熟悉内耳解剖的放射科医师评分.运用统计软件SPSS 17.0比较梅尼埃病与无症状组得分,建立基于总分的ROC曲线和Logistic回归联合ROC曲线评估评分体系,分析外淋巴间隙钆成像MRI评分对于梅尼埃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1)梅尼埃病组总分在0~12分之间,中位数9分(1 ~17分);无症状组总分为15 ~ 18,中位数17分(15 ~ 18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ilcoxon秩和检验,U=-9.118,P=0.00).(2)基于总分诊断梅尼埃病界值为14.5,Youden指数0.969,特异度100.0%,敏感度96.9%.(3)以耳蜗、前庭、半规管评分为协变量,得Logistic回归模型:LogitP =61.216 -7.381×前庭-3.056×半规管,基于预测值P值的ROC曲线,诊断界值0.651(前庭≤3分或半规管≤4分),Youden指数0.969,特异度为100.0%,敏感度为96.9%.结论 外淋巴间隙钆成像MR评分对诊断梅尼埃病有实用价值.符合以下一点即可诊断:(1)外淋巴间隙钆成像MR总分<14.5分;(2)前庭内低信号区向下超过水平半规管下缘平面,即前庭≤3分;(3)半规管得分≤4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疾病,其中良性病变22个,恶性病变18个;均行DWI检查,测定病灶区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正常组织进行比较,计算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应用SPSS 16.0软件比较其平均值,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作ROC曲线,求其最佳诊断阈值。结果:良性病变及恶性病变的ADC值分别为(1.55±0.35)×10-3和1.00±0.18)×10-3 mm2/s,其rADC值分别为(0.82±0.19)和(0.52±0.08)。良恶性病变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以ADC值及rADC值为诊断标准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其中ADC值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7±0.04),rADC值的AUC为(0.965±0.03),诊断阈值分别为1.17×10-3 mm2/s、0.66,相应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0.9%、88.9%)和(95.5%、94.4%),rADC值的AUC、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ADC值。结论: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rADC值有更好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磁共振动态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上乳腺癌癌周间质的影像学表现,并探讨其对确定乳腺癌肿瘤边界的价值。方法:搜集2012年10月-2014年3月行乳腺 MRI 检查,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共31例(所选病例均为单侧单中心发病)。测量乳腺癌病灶与病灶周围组织不同方向上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信号增强率(SER),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横轴面 DWI 图像:乳腺癌病灶内的 ADC 值显著低于病灶周围组织;乳腺癌周围组织同一层面不同方向的 ADC 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对于同一方向上的不同层面,靠近病灶的第1层(范围约5mm)的 ADC 值小于远离它的3个层面(P <0.05);乳腺癌、癌旁组织、正常侧乳腺组织的平均 ADC 值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32.496,P =0.000)。横轴面动态增强图像:乳腺癌病灶内的 SER 显著高于病灶周围组织;但病灶周围组织各层面之间 SER 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病灶周围组织同一层面的不同方向的 SER 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MR 动态增强的 SER 及 DWI 成像的 ADC 值对乳腺癌与癌周间质组织的判别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望成为确定乳腺癌范围及手术切缘的有效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MR扩散成像确定乳腺癌范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利用MR扩散成像(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测定确定乳腺癌范围的可行性。方法测定57例59个乳腺癌在扩散敏感因子(b)值分别取500(b=500s·mm^-2组)和1000(b=1000s·mm^-2组)时的ADC值,根据设定的ADC值测量不同b值时的肿瘤范围;比较动态增强和DWI测量病灶大小的异同。以2条径线作为比较参照:病灶最大径、过最大径线中点并与之垂直的径线。所有测量结果与病理对照。结果(1)59个病灶包括浸润性导管癌48个,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6个,黏液腺癌3个,髓样癌2个。(2)小于设定ADC值的异常区域作为扩散所测病灶大小。则b值为500和1000s·mm^-2时2组结果与病理检查肿瘤范围比较。范围一致组b=500s·mm^-2组略高于b=1000s·mm^-2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0,P=0.689);过度诊断2组一致(2个);假阴性b=500s·mm^-2组略低于b=1000s·mm^-2组(χ^2=0.172,P=0.679)。2组均诊断错误14个,分别是过度诊断2个,假阴性12个。8个病灶2组表现不一致,5个在b值为500s·mm^-2时诊断正确的病灶中,3个是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3)以4min时测定的大小作为动态增强显示病灶的测定点,与同一层面DWI上显示的异常区域大小进行比较。两者符合47个(80%);增强径线测定较小而DWI测定符合8个,其中3个为黏液腺癌,5个为浸润性导管癌3级。结论MR DWI和ADC测定可以对乳腺癌范围进行评价。对某些特定病理类型乳腺癌范围的测量,DWI有其优势。  相似文献   

13.
1.5TMR乳腺扩散加权成像b值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分析水模、正常乳腺腺体、乳腺良性及恶性病变的ADC值及图像信噪比(SNR)随b值的变化规律,探讨1.5 TMR乳腺DWI合理的b值取值范围.方法 对32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恶性18例,良性14例)及对侧正常腺体进行乳腺MR检查,采用EPI-DWI序列;b值分别采用0、50、1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200、2400、2600 s/mm2.测量不同b值下水模、正常乳腺腺体、乳腺良性及恶性病变的平均ADC值和图像SNR,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不同b值时的变化规律.结果 DWI的SNR均随b值的增加逐渐下降,二者呈负相关(r=-0.802,P<0.01),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DC值均随着b值的增加而下降(r=-0.923和-0.855,P<0.01);当b值取800~1000 s/mm2时,恶性病变与良性病变和正常腺体之间的ADC值差异最大(0.7×10-3mm2/s);当b值>1400 s/mm2,差异逐渐减小.结论 取b值800~ 1000 s/mm2时,既能取得良好的图像质量,又能有效地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是1.5 TMR乳腺DWI最合理的b值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DWI联合Fischer评分法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DWI与Fis-cher评分法诊断的乳腺肿块,计算各方法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恶性病灶的ADC值较良性病灶降低,但其鉴别良恶性病灶的敏感性较低。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中的Ⅲ型曲线多考虑为恶性,但良恶性病灶均可出现Ⅱ型曲线。结论:研究显示,DWI联合Fischer评分法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MR扩散加权成像(DWI)是一种通过提取生物体组织内水分子扩散运动方向、扩散受限及位移偏离高斯分布程度等特征,并将其特征信息进行数字化、量化处理的成像技术。不同类型、不同分级的乳腺肿瘤,其组织间水分子的扩散方式和扩散程度存在差异,DWI能较好地反映乳腺不同肿瘤间的水分子扩散运动特征的差异,从而对不同肿瘤的鉴别诊断、肿瘤治疗后疗效评估等提供依据。就DWI的成像基础与原理及其在乳腺肿瘤的应用现状和局限性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依赖病理过程中水分子在不同环境中运动差异而成像,DWI成像速度快(平均时间-200s)、无创、没有电离辐射、不需要注射对比剂等优点使其成为乳腺肿瘤方面应用最广的一种功能成像,目前,DWI在应用中存在着诸多限制因素,如场强、b值、诊断的差异等。本文就DWI成像原理及目前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各周期ADC值及其变化率(△ADC%),探讨两种参数对新辅助化疗病理反应性评估的价值.方法 35例穿刺活检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分别于新辅助化疗前、化疗第2和第3周期之间、化疗第4周期后行MR DWI及增强扫描,根据其术后病理对化疗反应的分级将其分为组织学反应显著(MHR)与非显著(NMHR)2组,利用重复测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分析2组患者癌灶区与对应正常腺体的ADC值,采用秩和检验分析3次ADC值及△ADC%,并应用ROC分析其对病理反应性评估的效能.结果 MHR组的乳腺癌灶手术前ADC值[中位数(范围)]为1.54×10~(-3)mm~2/s[(1.01~1.88)× 10~(-3)mm~2/s],△ ADC%为42.70%(6.31%~67.86%);在化疗第4周期后明显高于NMHR组的1.22 × 10~(-3)mm~2/s[(0.83~1.83)×10~(-3)mm~2/s]和14.88%(-28.87%~3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77、-4.10,P值均<0.05),而化疗早期MHR组ADC值为1.15×10~(-3)mm~2/s[(0.85~1.62)× 10~(-3)mm~2/s],△ADC%值为12.00%(-12.96%~30.65%);NMHR组ADC值为1.15×10~(-3)mm~2/s[(0.94~1.60)×10~(-3)mm~2/s],△ ADC%值为10.74%(-20.80%~41.81%);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以病灶ADC及△ADC%为评估值,对MHR和NMHR组进行ROC分析,其中只有△ ADC3%的评估效能较高(Az△ADC3%=0.88).结论 化疗晚期△ADC%可以较准确预测乳腺癌对新辅助化疗的最终病理反应性.  相似文献   

18.
乳腺黏液腺癌MRI表现特征及其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黏液腺癌MR平扫、动态增强(DCE)及DWI表现特征及其与病理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MR枪查采用1.5 T MR扫描仪及乳腺专用线圈,包括MR平扫、3D DCE-MRI以及b值分别为500和1000 s/mm2的DWI.对8例行乳腺MR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黏液腺癌,依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MRI标准,回顾性分析病变形态学、T1WI及T2WI信号强度、肿块内部强化特征及动态增强曲线类型、DWI上ADC值表现,并与病理对照,乳腺黏液腺癌病理诊断依据2003年WHO乳腺肿瘤病理学标准.结果 8例乳腺黏液腺癌(5例单纯黏液腺癌,3例混合型黏液腺癌)的黏液含昔为60%~90%.8例在MRI上均表现为肿块,平扫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和明显高信号.动态增强后,1例表现为不均匀轻微强化,2例表现为内部欠均匀的渐进性强化,其余5例于动态增强早期时相均表现为边缘明显强化,肿块内部结构呈渐进性强化,强化方式呈由边缘强化向中心渗透趋势.于DWI上病变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平均ADC值在b值500 s/mm2时为(2.41±0.28)×10-3mm2/s,b值1000 s/mm2时为(2.06±0.14)×10-3mm2/s,分别高于正常乳腺组织的(1.71±0.32)×10-3和(1.43±0.24)×10-3mm2/s.结论 乳腺黏液腺癌在MR平扫T2WI、DEC及DWI表现均不同于常见的浸润性导管癌,这些特征性表现反映了其特殊的病理类型,MR多种成像序列相结合可对乳腺黏液腺癌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