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2003年12月、2006年6月和2008年6月3次采集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患者血清进行冠状病毒抗体(SARS—CoV IgG/IgM)的动态检测,并分析其意义。方法选择2003年确诊的21例SARS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工作的29例未感染人群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抗SARS—CoV IgG和IgM抗体,采用GEN—S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器对患者血细胞进行分析,采用AU5400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变化。结果SARS患者在感染后第3年血清抗SARS—CoV IgM抗体阳性率为23.8%(5/21),第5年抗SARS—CoV IgM全部消失;而抗SARS—CoV IgG抗体在感染后第3年其滴度有下降趋势,但全部为阳性,感染后第5年血清抗SARS—CoVIgG阳性率高达90%(19/21)。对照组血清抗SARS—CoV IgM/IgG全部阴性。所有感染者在感染后第3年和第5年血液细胞分类和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均与正常人群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SARS患者在感染冠状病毒后第5年表现为抗SARS—CoV IgG持续阳性,其血细胞分类和血清免疫球蛋白等指标持续正常,支持SARS—CoV IgG可做为保护性抗体的说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福建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血清标本中SARS冠状病毒 (SARS -CoV)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方法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SARS临床诊断、疑似、医学观察病例以及其他非SARS患者和健康人群血清SARS -CoV特异性IgM、IgG抗体。 结果  (1) 3例SARS临床诊断病例血清SARS -CoV特异性IgG抗体均为阳性 ,其中 2例IgM抗体阳性 ,2例恢复期血清比急性期血清IgG抗体呈≥ 4倍增长 ;(2 ) 1例疑似病例IgM和IgG抗体均为阳性 ,且恢复期血清比急性期血清IgG抗体呈 >4倍增长 ;(3) 11例医学观察病例IgM和IgG抗体均为阴性 ;(4 ) 5 0例非SARS患者和健康人群IgG抗体全部阴性。 结论 间接ELISA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实验室特异性检测方法 ,可对SARS临床诊断进行进一步的核实。  相似文献   

3.
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57例正常人、127例在SARS病房工作1个月的医护人员和73例不同病程SARS患者血浆抗SARS冠状病毒IgG抗体的水平。结果:正常人和医护人员血浆中尚未检测到抗SARS冠状病毒IgG抗体。SARS患者发病第0-7、8-10、11-14、15-20天后血浆中抗SARS冠状病毒IgG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0、33%、52%和86%,总阳性率为61%。提示ELISA检测血浆中抗SARS冠状病毒IgG抗体的特异  相似文献   

4.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性冠状病毒抗体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了解发病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体内Urbani SARS相关性冠状病毒抗体产生的规律,探讨这些患者中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43例SARS患者双份血清和10例非SARS患者血清中Urbani SARS冠状病毒抗体IgM/IgG,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上述血清中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IgM/IgG。结果 43例患者中新近感染Urbani SARS冠状病毒40例(93%),3例未检出其感染;10例非SARS患者血清中Urbani SARS冠状病毒抗体IgM/IgG均为阴性。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新近感染率分别为25.6%、163%、7%和4.7%,其既往感染率分别为39.5%、34.9%、27.9%和0。SARS病毒IgM抗体在起病开始便能检测到,其阳性率在起病8~14d和15~33d时分别为69.6%和63%,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均显著高于起病1~7d时的阳性率(16.7%);SARS病毒IgG抗体在起病6d时便能检测到,其阳性率在起病1~7d、8~14d和15~33d时分别为19.4%、65.2%和92.6%,三者之间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SARS患者发病初期即可出现Urbani SARS冠状病毒IgM和IgG抗体,发病2周至1个月时检测阳性率明显增加。部分SARS患者中存在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新近感染和/或既往感染。免疫荧光技术榆测Urbani SARS冠状病毒抗体可用于SARS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密切接触的医务人员的血清抗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水平。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法检测与SARS患者有密切接触的医务人员 ( 64名 )、健康对照者 ( 4 97名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 ( 119例 )及SARS康复者 ( 4 6例 )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抗体滴度用吸光度 (A)的常用对数值 (lg)表示。结果 SARS康复者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为 0 0 7± 0 13 ,显著地高于其他 3组。医护人员组IgG抗体滴度为 -1 18± 0 2 0 ,显著地高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组及健康对照组。在健康对照组中 ,2 0 0 3年 5月在北京取血样 ( 163份 )的血清IgG抗体滴度为 -1 61± 0 13 ,显著地高于SARS发病以前的 2 0 0 1年的北京血样 ( 180份 )抗体滴度 -1 76±0 2 5和 2 0 0 3年 5月非疫区的山东血样 ( 154份 )的抗体滴度 -1 95± 0 44。在社区获得性肺炎 ( 119例 )中 ,细菌性肺炎 ( 90例 )的抗体滴度为 -1 99± 0 3 1,与传统非典型肺炎抗体滴度 -2 0 5± 0 2 3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与SARS患者密切接触者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升高 ,其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无锡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肿瘤、精神分裂症等3类人群刚地弓形虫感染情况,为后续该人群弓形虫感染防控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2016–2019年选择无锡地区经确诊的20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257例恶性肿瘤病例、235例精神分裂症病例作为调查对象,以2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集全部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等相关数据,并采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研究对象血清弓形虫特异性IgG和IgM抗体水平,比较类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肿瘤和精神分裂症病例与健康体检者血清抗弓形虫IgG和IgM抗体阳性率差异。结果 无锡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肿瘤和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0.98%、24.12%和24.68%,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χ2 = 31.54、42.12和42.98,P均< 0.01);类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肿瘤和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抗弓形虫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46%、2.72%和1.70%,与健康对照者血清抗弓形虫IgM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 0.06、1.52和0.21,P均> 0.05)。结论 无锡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肿瘤和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后续应加强刚地弓形虫感染筛查,防止并发弓形虫感染引起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了对SARS疑似患者进行快速早期诊断和进行血清学确认。方法 从SARS疑似患者含漱液与细胞病毒分离上清液中提取病毒RNA,进行逆转录套式PCR反应,扩增SARS病毒特异性核酸片段,进行序列测定与序列比对。并对患者不同发病日期采集的血清标本进行SARS病毒ELISA抗体测定。结果 SARS患者含漱液标本和细胞病毒分离上清液中均能扩增出特异性核酸片段,经测序证实来自SARS冠状病毒。患者血清标本中SARS病毒抗体在发病后18d开始呈阳性。以后随发病日期增加而升高。结论 逆转录套式PCR是一种早期、敏感、特异、快速检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患者临床样本中SARS冠状病毒的理想方法。浙江省3例SARS临床诊断病例的含漱液和血清标本经SARS病毒核酸和抗体检测。证实为SARS病例。  相似文献   

8.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病原体相继被不同实验室发现并确证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又称为SARS病毒,已确定了病毒基因的一级结构和一些基因组特征,为利用分子免疫学手段研究和建立SARS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我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单位已成功建立了检测SARS病毒抗体的ELISA方法,并开发出相应的检测试剂盒。本研究采用ELISA方法检测SARS患者和医务人员血清SARS病毒特异IgG抗体,观察SARS病毒抗体在患者和高危易感人群的产生规律和水平,为SARS的诊断及其流行传播特点的分析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无锡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肿瘤、精神分裂症等3类人群刚地弓形虫感染情况,为后续该人群弓形虫感染防控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2016–2019年选择无锡地区经确诊的20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257例恶性肿瘤病例、235例精神分裂症病例作为调查对象,以2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集全部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等相关数据,并采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研究对象血清弓形虫特异性IgG和IgM抗体水平,比较类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肿瘤和精神分裂症病例与健康体检者血清抗弓形虫IgG和IgM抗体阳性率差异。结果 无锡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肿瘤和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0.98%、24.12%和24.68%,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χ2 = 31.54、42.12和42.98,P均< 0.01);类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肿瘤和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抗弓形虫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46%、2.72%和1.70%,与健康对照者血清抗弓形虫IgM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 0.06、1.52和0.21,P均> 0.05)。结论 无锡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肿瘤和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后续应加强刚地弓形虫感染筛查,防止并发弓形虫感染引起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含量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etory syndrome,SARS)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已经引起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探讨SARS病原体冠状病毒感染宿主后的发病机制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解SAR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含量变化,本文检测了66例SAR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含量并与正常组作了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本院严重SARS暴发流行后,疫源地不同人群血清SARS冠状病毒(SARS-CoV)抗体水平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探讨人群SARS-CoV隐性感染和IgG抗体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血清流行病学法,联合运用ELISA和免疫荧光试验(IFA),调查疫情暴发流行期间及流行后,疫源地内非SARS人群血清抗体水平变化;定性研究SARS患者病后6周内IgM、IgG抗体产生和变化规律;动态观察SARS患者康复期82周内IgG抗体水平变化规律。结果 各100例疫源地一般人群和非疫源地对照人群血清SARS-CoV IgG抗体ELISA抽样检测均为阴性;487例SARS高危人群血清SARS-CoV IgG抗体ELISA检测阳性率为0.41%,经IFA复核后均为阴性;疫源地内非SARS人群IgG抗体A值水平在疫情流行后高于流行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RS患者病后1~6周血清抗体IgM和IgG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7%、40.0%、57.8%、88.2%、76.6%、57.1%和0、23.1%、48.4%、65.4%、77.8%、100.0%;SARS患者康复期血清IgG抗体A值逐渐增高,病后第22周达到高峰,此后缓慢下降,第82周时仍维持较高水平,下降趋势减缓。结论 SARS可能不存在隐性感染者;绝大多数SARS患者在急性期或恢复早期的血清中存在IgM抗体,其出现较早,消失也较快,抗体IgG出现稍晚,但在血清中存在时间较长,达到高峰后消退缓慢,提示该抗体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确定医务人群中是否存在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SARS-CoV)隐性或亚临床感染及健康带毒者。方法 以问卷调查方式抽样调查湖北地区有可能接触SARS—CoV的高危医务人群的流行病学状况;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ARS-CoV IgM、IgG;以一步法双重RT—PCR检测受试者喉漱液是否存在SARS-CoV。结果 接受调查的102名医务人员中,均曾在抗SARS一线工作过,9名曾到过SARS流行疫区,84名(82.3%)在2003年SARS流行期间,否认曾与确诊SARS患者有过接触;18名报告与确诊SARS患者有过接触,其中1名曾无防护接触过数天,但无任何不适,其他17名均为有防护接触,其中3名在接触后20天内曾有过感冒样不适。全部102名受调查者的血清SARS—CoV IgM、IgG以及喉漱液SARS-CoV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本次抽样调查未发现湖北地区医务人群中曾经有过SARS-CoV隐性或亚临床感染,也未发现有上呼吸道SARS—CoV健康带毒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采用基因重组抗原ELISA法检测微丝蚴血症者血清抗体,重组抗原检测的血清抗体为IgG,对214例班氏微丝蚴血症者血清阳性反应者为204例,20例流行区“正常人”对照均为阴性,74份非流行区输血者血清假阳性反应1.4%,治疗后6个月血清SXP1抗体无明显变化,但疗后12.24,36月抗体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4.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其病原体是SARS相关冠状病毒。T细胞通过具有高度多样性的T细胞受体(TCR)识别外来病毒抗原,并参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术,观察了我院60例SARS康复期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TCRVB24个亚家族取用格局。  相似文献   

15.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acuterespiretorysyndrome,SARS)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已经引起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探讨SARS病原体冠状病毒感染宿主后的发病机制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解SAR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含量变化,本文检测了66例SAR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含量并与正常组作了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是由新的冠状病毒引起的 ,现已基本得到控制 ,但该病毒的来源却一直困扰着科学家。直到 2 0 0 3年 5月 2 3日中国深圳和香港的科学家[1] 通过基因分析证实动物SARS样病毒是人SARS冠状病毒(SARS CoV)的前体 ,有关SARS CoV溯源研究才取得实质性进展。SARS CoV源的推测SARS恢复期患者血清中能检测到抗 SARS CoV ,但在SARS暴发以前的人血清标本库中却检测不到这种抗体[2 ] 。这说明对人类来说 ,SARS CoV是一种新型病毒。可以推测 ,此新型病毒可能是获得了新毒力因子的人冠状病毒变异株 ,或是能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海南地区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抗弓形虫抗体水平,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弓形虫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6–2019年收集海南省1 932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其中食管癌患者376例、胃癌患者475例、结直肠癌患者401例、肝癌患者427例、胰腺癌患者253例,以4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抗弓形虫IgG和IgM抗体,比较组间抗体阳性率差异。结果 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总体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为19.82%,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的3.75%(χ2 = 60.49,P < 0.01),两者总体抗弓形虫IgM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9%和0.50%;χ2 = 1.17,P > 0.05)。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胰腺癌患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16%、19.58%、21.70%、23.65%和17.79%,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χ2 = 29.97、50.29、58.03、67.85、36.59,P均< 0.01);抗弓形虫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6%、1.47%、0.75%、1.17%和0.79%,与健康对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 0.80、2.02、0.20、1.11、0.21,P均> 0.05)。不同类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0.65,P < 0.05),但抗弓形虫IgM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1.33,P > 0.05)。结论  海南地区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较高,不同类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间存在显著差异。建议今后应加强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弓形虫感染筛查,从而有效防控弓形虫感染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自SARS流行以来,人类就开始致力于寻找病原体的研究中,2003年4月16日,WHO在各方研究的基础上正式宣布一种未知的冠状病毒为导致SARS的病原体,并命名为SARS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associated coronavirus,SARS—COV)。目前全球科学家认为SARS—COV是一种新的、毒性很强的病毒,它既不是任何已知冠状病毒的变种,也不是它们的重组体,于2003年2月广州分离出来的病原体就证实为SARS冠状病毒。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动态监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外周血SARS病毒载量和抗体含量变化。方法 选择3例因同一传染源感染的SARS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患者外周血PBMCs中病毒载量,用酶联免疫检测技术检测血清SARS病毒IgG、IgM含量。结果 3例患者分别在出现症状后第3~11日、第1~13日、第1~9日检测到SARS冠状病毒核酸,第5~7日病毒载量达到高峰。IgM抗体在患者起病后第7~9日即可被检测到,IgG抗体在患者起病后第7~14日即可被检测到,高峰在第10~20日。结论 SARS病毒载量存在自限性消长过程。SARS抗体IgG、IgM均较早出现,IgG维持时间比IgM长。  相似文献   

20.
王芝敏  郑铃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5,21(5):F002-F002,448,F003
冠状病毒与人和动物的许多疾病有关。迄今至少已发现了13个种属多个抗原表型的冠状病毒,其中人冠状病毒包括HCoV OC43和HCoV 229E两个抗原型,是引起人类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在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爆发流行,其病原体SARS相关冠状病毒(SARS-CoV)作为新的病毒亚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