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25%氯硝柳胺悬浮剂(SCN)的现场杀螺效果。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重庆维普(VIP)、PubMed、Cochrane图书馆、扩展版科学引文索引(SCIE)、Proquest进行联合检索,收集有关SCN现场灭螺效果的文献,采用RevMan 4.2.0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SCN与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WPN)的灭螺效果。结果共7篇文献纳入最终分析,文献质量较高,发表偏倚较小。2 g/m2SCN现场喷洒3 d和7 d时,杀螺效果均优于2 g/m2WPN,而与4 g/m2WPN现场喷洒相同时间的杀螺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时间延长到15 d时,2 g/m2SCN现场喷洒与24、g/m2WPN比较杀螺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CN杀螺效果较好,且优于WPN,值得进一步在血吸虫病疫区现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1991年6月7日在沙塘池草洲进行喷洒溴乙酰胺现场灭螺效果观察试验。 材料和方法 溴乙酰胺由江苏省江都合成兽药厂生产,批号910401。 试验草洲位于鄱阳湖东南角,高程在15.7~16.5m,植被以苔草为主,草高0.5m以下,是人畜常到的易感草洲。在草洲划定2块试验区(分别称为Ⅰ、Ⅱ号试区),每块3 335m~2,在试验块中每100m~2插上标志,采用远程喷雾器喷洒。溴乙酰胺剂量:Ⅰ  相似文献   

3.
目的实验室内观察杀螟丹颗粒剂和可溶性粉剂的灭螺效果。方法在(25±1)℃实验环境下,采用不同浓度(剂量)的2种杀螟丹新剂型进行浸泡、喷洒和撒粉法灭螺实验,并与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WPN)作比较。结果4%杀螟丹颗粒剂和50%杀螟丹可溶性粉剂浸泡48h的LC50分别为0.1752mg/L和0.2713mg/L,其杀螺效果均与50%WPN相近;喷洒和撒粉法灭螺7d的LD50分别为3.0418、0.1623g/m2和2.8752、1.1101g/m2。50%杀螟丹可溶性粉剂的喷洒灭螺效果明显优于4%杀螟丹颗粒剂和50%WPN。结论2种杀螟丹新剂型浸泡灭螺效果优于喷洒和撒粉法,其中50%杀螟丹可溶性粉剂的喷洒、撒粉灭螺效果优于4%杀螟丹颗粒剂和50%WPN。  相似文献   

4.
目的 目的 观察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 4%螺威粉剂 (TDS) 和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 (WPN) 3种灭螺药 物枯水期在湖沼地区采用不同方法的现场灭螺效果, 为选择安全、 高效的灭螺药物和方法提供依据。 方法 方法 选择钉螺密 度较高的有螺环境, 将3种灭螺药物分别按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30 g/m2 、 TDS 6 g/m2 、 WPN 2 g/m2 的浓度, 采用喷洒法和 撒粉法灭螺, 比较3种灭螺药物施药后3、 7、 15 d的灭螺效果。结果 结果 施药后15 d ,3种药物采用喷洒法灭螺的钉螺校正死 亡率分别为79.00%、 82.29%、 84.83%, 采用撒粉法的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7.42%、 95.27%、 96.62%, 撒粉法效果优于喷洒 法。结论 结论 撒粉法较喷洒法灭螺效果好, 该方法可在湖沼地区秋季退水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氯硝柳胺悬浮剂水面喷洒杀灭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效果、优化条件及对鱼类的影响,建立快速杀灭血吸虫尾蚴、消除水体感染性的应急处置技术.方法 将25%氯硝柳胺悬浮剂配制成浓度为1 000.0、100.0、10.0、1.0ms/L和0.1 ms/L溶液,分别取3.5 ml对含有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水体作水面喷洒.在喷洒后即刻(0 min)、10 min和30min,分别用小鼠法测定水体的感染性.将氯硝柳胺悬浮剂配制成100 mg/L溶液,按0.01、0.02、0.03 g/m2和0.04 g/m2用量,对水深为10、20、30 cm和40 cm含尾蚴的水体作水面喷洒,喷后30 min和60 min,采用小鼠法测定水体感染性.将斑马鱼放入待检静态水体中,以100.0 mg/L氯硝柳胺悬浮剂溶液,按0.01、0.02、0.03 g/m2和0.04 g/m2用量对水体作水面喷洒,喷洒后即刻(0 min)、10、30 min和60 min分别在距离水面0、10、20、30 cm和40 cm处取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体中氯硝柳胺浓度;并在喷药后96 h内连续观察水中斑马鱼的死亡情况.结果 用1 000.0、100.0、10.0、1.0 mg/L和0.1/L氯硝柳胺悬浮剂溶液水面喷洒后即刻(0 min)、10 min和30 min,水体感染性均显著下降,其中1 000.0mg/L和100.0 mg/L组喷后30 min,水体即无血吸虫感染性.用100.0 mg/L氯硝柳胺悬浮剂药液,按0.01、0.02、0.03/m2和0.04/m2用量水面喷洒后30 min,水体感染性显著降低,60 min后即可消除水体感染性.以100.0 mg/L氯硝柳氨悬浮剂溶液对静态水体表面喷洒,即刻(0 min)表面浓度最高;10 min后可扩散到水深10 cm处;30 rain后即可扩散至整个水体,且呈均匀分布.用100 mg/L氯硝柳胺悬浮剂溶液,按水面0.02 g/m2用量对体积为(3.14×202×50)cm3水体作水面喷洒后96 h内,斑马鱼死亡率为0.结论 以25%氯硝柳胺悬浮剂配制成100.0 ms/L溶液,按0.02g/m2用量对日本血吸虫疫水进行水面喷洒,30-60 rain后即可消除水体感染性,且对鱼类无明显毒性作用.该灭蚴法作为一种消除水体血吸虫感染性的疫水应急处置技术,可在监测预警阳性点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对氯硝柳胺乙醇胺盐杀螺效果评价的差异 ,确定其现场使用的有效剂量。方法 采用开放式浸杀法和喷洒法测试氯硝柳胺乙醇胺盐杀螺效果 ,并以常规封闭式浸杀法和喷洒法进行比较。结果 氯硝柳胺乙醇胺盐药液 2 4 h开放式浸杀钉螺的 L C50 为 0 .6 6 18mg/L,常规封闭式浸杀钉螺的 L C50 为 0 .14 73mg/L,封闭式杀螺效果好于开放式 ,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 (t= 3.371,P<0 .0 5 )。开放式浸杀时钉螺逃逸数随药物浓度的增高而减少 ,当药物浓度达 4 .0 m g/L时 ,钉螺逃逸被完全抑制 ,大部分钉螺在 1h内逃逸。而开放式喷洒时 ,仅低剂量组有少量钉螺逃逸 ,开放式和封闭式喷洒杀螺效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常规药效测试方法可能高估了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的杀螺作用 ,现行推荐剂量达不到实际需要的有效浓度。建议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现场浸杀灭螺应用剂量 (指乙醇胺盐含量 ,下同 )为 2 - 4 mg/L,喷洒灭螺的现场应用剂量为 1- 2 g/m2。若考虑复杂环境或其它因素影响 ,则尚需酌情增加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实验室和现场试验评价HL杀灭湖北钉螺的效果。方法实验室采用泥缸喷洒法、烧杯浸杀法和三角沉淀杯上爬法,观察不同浓度HL对湖北钉螺的杀灭和抑制上爬作用。选择在安徽省芜湖县草滩进行现场喷洒试验,HL剂量分别为40、80、120g/m2,以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2g/m2)为药物对照,另设清水为空白对照组,施药后3、7和15d检查钉螺存活情况。结果泥缸喷洒24、48和72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69、117、65g/m2。烧杯浸杀24、48和72h的LC50分别为115.4、10.6和9.9mg/L;24h抑制钉螺上爬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55.8mg/L。现场使用80g/m2HL喷洒15d钉螺死亡率为84%,40g/m3HL浸杀3d钉螺死亡率为80%。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2g/m2喷洒15d钉螺死亡率为91%,2g/m3浸杀3d钉螺死亡率为100%。结论HL室内及现场对钉螺均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8.
氯硝柳胺悬浮剂杀螺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15,他引:5  
目的 评价 2 5 %氯硝柳胺悬浮剂 ( SCN)的实验室和现场杀螺效果。方法 采用实验室及现场浸杀和喷洒法进行 SCN杀螺试验 ,同时以 5 0 %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 ( WPN)和清水做对照试验。结果 室内浸杀 :SCN2 4h L C50 为 0 .0 474m g/ L;WPN L C50 为 0 .0 947mg/ L;二者间杀螺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 P<0 .0 1)。室内喷洒 :用 SCN 0 .2 5、0 .5 0、1.0 0、2 .0 0 g/ ( L· m2 )各浓度组杀螺率均高于对应的 WPN各浓度组的杀螺率。现场浸杀 :用 SCN 2 mg/ L (有效浓度 0 .5 mg/ L ) ,对投放的螺袋内钉螺和沟内泥土中筛取钉螺的杀螺率均高于 WPN 2 mg/ L (有效浓度 1.0 mg/ L )浸杀。现场喷洒也同样显示 2 g/ ( L· m2 ) SCN杀螺率高于 2 g/ ( L· m2 ) WPN的杀螺率。结论 2 mg/ L或 2 g/ ( L· m2 ) SCN浸杀或喷洒 ,其杀螺率高于 2 mg/ L或 2 g/ ( L· m2 ) WPN ;SCN是一种高效、价廉、使用方便的新剂型 ;建议在进一步扩大试验的基础上 ,进行现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4%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在山丘地区杀灭钉螺效果。方法在石台县山丘地区选择沟渠和坡地等有代表性的有螺环境,分别采用4%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喷粉(50g/m2)不清理环境施药和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喷洒(2g/m2)法分别进行清理环境和不清理环境施药灭螺,于施药后3、7、15天观察钉螺死亡情况。结果在沟渠环境中,灭螺后3d、7d、15d,粉剂灭螺效果显著高于可湿性粉剂不清障喷洒灭螺效果(χ2=20.8362~77.8524,P<0.005),与可湿性粉剂清障喷洒灭螺效果无显著差异(χ2=0.1542~3.2426,P>0.05);在坡地环境中,灭螺后3d、7d、15d,粉剂灭螺效果均显著高于可湿性粉剂不清障喷洒和清障喷洒灭螺效果(χ2=60.3545~212.8355,P>0.005)。结论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喷粉灭螺效果在不清障的情况下与可湿性粉剂喷洒灭螺效果相当,但在清障的情况下其效果显著高于可湿性粉剂喷洒灭螺,且适用于水源缺乏地区灭螺,因此具有显著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荣宝和氯硝柳胺灭螺效果比较及成本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新型灭螺药物荣宝杀灭钉螺的效果,探讨其推广应用价值.方法 按目前推荐的荣宝灭螺剂量,喷洒法为30 g/m2,浸杀法为50 g/m3;氯硝柳胺喷洒法和浸杀法分别采用2 g/m2和2 g/m3杀螺剂量,分别在室内和现场进行灭螺试验,观察两种药物的灭螺效果并初步分析评估其成本.结果 在现场气温22~30℃条件下,荣宝50 g/m3浸杀3、5、7 d后,螺袋内钉螺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0%,与氯硝柳胺2 g/m3灭螺效果相似;荣宝30 g/m2剂量喷洒3、5、7、15 d后,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4.5%、58.0%、69.0%、79.1%,氯硝柳胺喷洒组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1.0%、69.4%、76.7%、77.9%.在室温18℃条件下,荣宝以30 g/m2喷洒3、5、7、15 d后,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2.9%、87.2%、91.5%、76.1%;而相应2 g/m2氯硝柳胺喷洒后的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1.3%、95.7%、97.9%、80.4%.同样完成1000 m2的喷洒灭螺任务,荣宝所需灭螺药物和人力资费成本比氯硝柳胺多支出0.114元/m2;完成72 m3的浸杀灭螺任务,荣宝所需灭螺药物和人力资费成本比氯硝柳胺多支出0.127元/m3.50 g/m3荣宝浸杀灭螺剂量,对成鱼(>250 g)的活力不会造成影响,但对鱼类幼苗仍具较强毒性.结论 荣宝与氯硝柳胺灭螺效果相似,由于其成本较高,氯硝柳胺仍然是目前首选灭螺药物,但荣宝的鱼类毒性低,可作为氯硝柳胺之外有益的补充灭螺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新杀螟丹的灭螺效果 ,探讨适宜的杀螺剂量 ,为现场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 (2 5± 1)℃恒温下 ,采用不同浓度 (剂量 )进行浸泡法和喷洒法实验。 结果 用新杀螟丹 1.0 mg/ L、2 .0 mg/ L 分别浸泡 2 4 h~ 72 h的杀螺率 ,成螺 :76 .7%~ 10 0 .0 %和 86 .7%~ 10 0 .0 % ;幼螺 :80 .0 %~ 10 0 .0 %和 10 0 .0 %。均接近氯硝柳胺的杀螺效果 (P≥0 .0 5 )。而用 1.0、2 .0 g/ m2新杀螟丹喷洒 3d、7d后 ,能使钉螺 70 .0 %~ 83.3%和 73.3%~ 86 .7%死亡 ,略低于氯硝柳胺的杀螺效果 (P≤ 0 .0 5 )。 结论 新杀螟丹无论在浸泡法和喷洒法中均显示了较好的杀灭成螺、幼螺和螺卵的作用 ,其杀螺率呈现明显的剂量与时间效应关系 ,但现场的杀螺效果如何尚待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目的 比较螺威 (TDS) 和四聚?杀螺胺 (MNSC) 的现场杀螺效果。方法 方法 选择有钉螺孳生的小型有螺沟渠环境为 试区, 分别采用浸杀法和喷洒法对TDS和MNSC的杀螺效果进行评价。TDS和MNSC浸杀试验浓度分别为2.5 g/m3 和2ml/m3 , 喷洒试验剂量分别为3 g/m2 和2 ml/m2 ; 设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 (WPN) 为对照组, 浸杀浓度和喷洒剂量为2 g/ m3 和2 ml/m2 。结果 结果 TDS浸杀24 h钉螺死亡率为90.70%, 喷洒7 d 死亡率为81.40%, 各观察时点杀螺效果差异均无统计 学意义 (P均>0.05)。喷洒后1 d , TDS组钉螺死亡率低于MNSC组 (P<0.01), 喷洒3 d后两组死亡率相近 (P>0.05)。MN? SC浸杀24 h钉螺死亡率为99.17%, 喷洒1 d 为66.07%;WPN浸杀24 h钉螺死亡率为97.51%, 喷洒1 d 为71.43%, 两者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 结论 TDS具有良好的杀螺活性和药效稳定性, 现场杀螺效果与MNSC相近, 但杀螺敏感 性低于MNSC。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在江滩地区喷洒氯硝柳胺悬浮剂(SCN)连续应用灭螺的效果.方法 每年对有螺环境按SCN 2.0g/m2,喷洒2~3次,间隔1w,考核灭螺效果.结果 2004~2010年江滩灭前活螺平均密度分别为6.00只/0.11m2、4.25只/0.11m2、2.04只/0.11m2、1.95只/0.11m2、0.97只/0.11m2、1.35只/0.11m2和1.58只/0.11m2;灭后活螺平均密度分别为0.86只/0.11m2、0.86只/0.11m2、0.23只/0.11m2、0.16只/0.11m2、0.18只/0.11 m2、0.22只/0.11m2和0.08只/0.11m2.灭前及灭后钉螺活螺密度呈下降趋势,2010年灭后与2004年灭前相比,钉螺活螺框出现率由73.46%降为4.33%,下降了94.10%;活螺平均密度由6.00只/0.11m2降为0.08只/0.11m2,下降了98.67%.结论 在江滩地区采用SCN连续喷洒灭螺,钉螺密度显著下降,灭螺效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4.
山区梯田石垒田埂泥敷灭螺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山区石垒梯田埂氯硝柳胺泥敷灭螺效果。方法选择2片钉螺较多的山区石垒梯田埂,分别采用氯硝柳胺4 g/m3泥敷及2 g/m3喷洒(作为对照),在灭螺前及灭螺后7 d、30 d、180 d和360 d观察活螺密度及钉螺面积。结果灭螺后360 d,泥敷法活螺密度下降96.13%,喷洒法下降78.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P<0.05)钉螺面积泥敷法下降87.52%,喷洒法下降7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7,P<0.05)结论山区石垒梯田埂采用氯硝柳胺泥敷法灭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在印度DDT室内滞留喷洒是黑热病控制策略的主要方法。七十年代中期,比哈尔邦的黑热病死灰复燃时,就用DDT作室内滞留喷洒控制该病。本文报告在北方邦东部瓦腊纳西地区恒河沿岸的黑热病流行村庄用此法消灭银足白蛉的结果。实验区Shujabad村的人口约5000人,1990年和1991年共发生5例有症状的黑热病和2例黑热病后皮肤利什曼病患者。1991年7—8月用DDT1g/m~2对高约1.7m范围的墙壁作滞留喷洒,喷洒包括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氯硝柳胺悬浮剂(SCN)杀灭通江河道钉螺的效果。方法选择扬中市八桥镇团结港通江河道为试区,用YAMAHA-MZ175(R)型汽油机进行SCN喷洒灭螺,SCN总剂量6g/m2,间隔5d,连续喷洒3次,观察和评价杀螺效果。结果经过3次喷洒灭螺,钉螺死亡率达99.02%,活螺密度减少99.57%。结论SCN用于通江河道喷洒取得了较好的灭螺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MNSC)在云南省山区现场的灭螺效果。方法在云南省鹤庆县血吸虫病流行区选择有钉螺环境的玉米地和沟道,采用机械喷洒和喷壶喷洒灭螺,每种环境每种方法分MNSC和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WPN)2组。机械喷洒剂量6 g/m2,1次完成;喷壶喷洒每次剂量2 g/m2,3次,每次间隔7 d,总量6 g/m2。结果机械喷洒灭螺后7、15、30 d,玉米地MNSC组钉螺死亡率为88.68%~92.88%,WPN组为89.86%~90.32%,沟道MNSC组钉螺死亡率为89.97%~94.46%,WPN组为90.08%~96.74%,灭螺前和灭螺后2组钉螺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喷壶灭螺后7、15、30 d,玉米地MNSC组钉螺死亡率为66.14%~89.11%,WPN组为78.40%~91.22%,沟道MNSC组钉螺死亡率为84.13%~94.27%,WPN组为85.81%~95.26%,2组钉螺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在云南省山区现场灭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酚酶抑制剂丙烯基硫脲对钉螺成活及螺卵的影响。方法(1)钉螺浸杀实验观察经0.1g/L、0.5g/L、1.0g/L、2.0g/L和4.0g/L的丙烯基硫脲浸泡12h、24h、48h和72h后钉螺的死亡率,并设清水对照组。(2)螺卵喷洒实验将0.0125g/m2、0.025g/m2和0.05g/m2的丙烯基硫脲喷洒螺卵,观察经12h、24h、48h和72h后螺卵的死亡率,并设清水对照组。(3)螺卵影响实验经0.0125g/m2、0.025g/m2和0.05g/m2的丙烯基硫脲处理后,观察钉螺产卵量、卵壳的形态学变化及孵化率等,并设清水对照组。结果钉螺的死亡率随丙烯基硫脲浓度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当丙烯基硫脲浓度为2.0g/L、72h和4.0g/L、48h以上时钉螺死亡率为100%;经不同浓度丙烯基硫脲喷洒螺卵后,螺卵随丙烯基硫脲浓度升高,死亡率增加;钉螺经不同浓度丙烯基硫脲处理后:钉螺产卵量随丙烯基硫脲浓度增加而减少,当浓度为0.05g/m2时,钉螺产卵量为2.6±1.385(P<0.01),形成了形状不规则的卵壳。当浓度达到0.05g/m2,螺卵卵壳完全消失,螺卵孵化率下降。当丙烯基硫脲浓度达到0.025g/m2时,螺卵孵化率为0(P<0.05)。结论丙烯基硫脲可抑制酚氧化酶活性而对钉螺、螺卵的成活及其产卵量、卵壳的形成、孵化率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氯硝柳胺悬浮剂水面喷洒杀灭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效果、优化条件及对鱼类的影响,建立快速杀灭血吸虫尾蚴、消除水体感染性的应急处置技术。方法将25%氯硝柳胺悬浮剂配制成浓度为1 000.0、100.0、10.0、1.0mg/L和0.1 mg/L溶液,分别取3.5 ml对含有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水体作水面喷洒。在喷洒后即刻(0 min)、10 min和30min,分别用小鼠法测定水体的感染性。将氯硝柳胺悬浮剂配制成100 mg/L溶液,按0.01、0.02、0.03 g/m2和0.04 g/m2用量,对水深为10、20、30 cm和40 cm含尾蚴的水体作水面喷洒,喷后30 min和60 min,采用小鼠法测定水体感染性。将斑马鱼放入待检静态水体中,以100.0 mg/L氯硝柳胺悬浮剂溶液,按0.01、0.02、0.03 g/m2和0.04 g/m2用量对水体作水面喷洒,喷洒后即刻(0 min)、10、30 min和60 min分别在距离水面0、10、20、30 cm和40 cm处取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体中氯硝柳胺浓度;并在喷药后96 h内连续观察水中斑马鱼的死亡情况。结果用1000.0、100.0、10.0、1.0 mg/L和0.1 mg/L氯硝柳胺悬浮剂溶液水面喷洒后即刻(0 min)、10 min和30 min,水体感染性均显著下降,其中1 000.0 mg/L和100.0 mg/L组喷后30 min,水体即无血吸虫感染性。用100.0 mg/L氯硝柳胺悬浮剂药液,按0.01、0.02、0.03 g/m2和0.04 g/m2用量水面喷洒后30 min,水体感染性显著降低,60 min后即可消除水体感染性。以100.0 mg/L氯硝柳氨悬浮剂溶液对静态水体表面喷洒,即刻(0 min)表面浓度最高;10 min后可扩散到水深10 cm处;30 min后即可扩散至整个水体,且呈均匀分布。用100 mg/L氯硝柳胺悬浮剂溶液,按水面0.02 g/m2用量对体积为(3.14×202×50)cm3水体作水面喷洒后96 h内,斑马鱼死亡率为0。结论以25%氯硝柳胺悬浮剂配制成100.0 mg/L溶液,按0.02g/m2用量对日本血吸虫疫水进行水面喷洒,30~60 min后即可消除水体感染性,且对鱼类无明显毒性作用。该灭蚴法作为一种消除水体血吸虫感染性的疫水应急处置技术,可在监测预警阳性点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20.
生石灰撒粉加土埋灭螺效果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解决太湖芦滩灭螺与水产养殖的矛盾。方法 生石灰撒粉加土埋方法在现场实验 ,采用生石灰剂量 5 0 0、10 0 0 g/ m2 ,同时与氯硝柳胺喷洒加土埋和单纯土埋方法作对比。结果 两种生石灰撒粉加土埋 10、30 d后 ,与氯硝柳胺喷洒加土埋和单纯土埋的灭螺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生石灰撒粉加土埋对太湖芦滩的灭螺效果较好 ,且可节省费用 ,对水产养殖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