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韩明  刘硕 《预防医学论坛》2012,(10):800-801
[目的]了解新泰市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方法]对新泰市2005~2011年细菌性痢疾疫情资料和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1年新泰市细菌性痢疾合计发病1 550例,无死亡病例,年发病率最高的2006年为19.41/10万,最低的2011年为8.43/10万,平均发病率为16.25/10万。不同年份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6~9月发病占全年的71.94%;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工人、农民为主;72.58%的病例有不洁食物史。[结论]新泰市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与部分人群不良饮食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安徽省六安市2005-2013年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对其流行趋势进行预测,为早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5-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细菌性痢疾监测数据。应用SPSS17.0软件对六安市2005-01/2013-12的细菌性痢疾月发病率建立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使用该模型对2014年全年月发病率进行预测。结果 2005-2013年六安市共报告细菌性痢疾6 648例,年均发病率为12.38/10万,各年度平均发病率分别为17.61/10万、14.83/10万、11.61/10万、9.16/10万、8.89/10万、10.36/10万、16.27/10万、11.18/10万和14.47/10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在6~10月。霍山县发病率高于其他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278.68,P0.0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8.47,P0.01);学龄前儿童组和老年组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组;职业分布以农民、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六安细菌性痢疾月发病率模型为ARIMA(1,0,1)×(0,1,1)12,模型预测的2014年月发病率基本平稳,不会出现较大的流行。结论2005-2013年安徽省六安市细菌性痢疾总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区和人群流行特征,防控重点应放在学龄前儿童以及60岁以上老年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和老人。ARIMA(1,0,1)×(0,1,1)12模型预测效果良好,能用于六安市细菌性痢疾流行趋势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细菌性痢疾灰色预测模型GM(1,1),应用于常州市细菌性痢疾发病趋势的预测。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4-2011年常州市细菌性发病报告资料,建立细菌性痢疾发病灰色预测模型GM(1,1),并对2012-2014年常州市细菌性痢疾发病率进行预测。结果建立的预测模型为x^(1)(k+1)=-302.9891e-0.14632k+358.7827,经拟合检验,后验差比值C为0.153,小概率误差P为1,拟合精度为优秀。利用建立的模型预测常州市2012-2014年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分别为14.8089/10万、12.7931/10万和11.0518/10万。结论 GM(1,1)模型较好地拟合了常州市细菌性痢疾发病的趋势,预测菌痢发病将继续呈下降趋势,但防控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ARIMA模型在武汉市武昌区细菌性痢疾发病趋势预测中的应用价值,并通过SARIMA模型验证2018年武汉市武昌区细菌性痢疾发病趋势,为相关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5—2016年武汉市武昌区细菌性痢疾月发病率资料建立SARIMA模型,通过2017年月发病率数据验证并修正模型,预测2018年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情况。使用SPSS 20.0建立SARIMA模型,Eviews 7.0做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2005—2016年武汉市武昌区细菌性痢疾年发病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根据建立最佳SARIMA模型预测的2017年月发病率,并与实际值相比较,两者相关系数为0.766(P0.01),平均相对误差(MAPE)为18.50%,实际值均在模型预测95%可信区间内。根据修正后最佳模型SARIMA(0,1,1)(2,1,0)_(12)预测2018年武汉市武昌区细菌性痢疾月发病率,为1.36/10万~2.67/10万。结论 SARIMA模型对武汉市武昌区细菌性痢疾发病率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韩明  刘硕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12,(10):800-800,F0003
[目的]了解新泰市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方法]对新泰市2005-2011年细菌性痢疾疫情资料和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1年新泰市细菌性痢疾合计发病1550例,无死亡病例,年发病率最高的2006年为19.41/10万,最低的2011年为8.43/10万,平均发病率为16.25/10万。不同年份问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6~9月发病占全年的71.94%;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工人、农民为主;72.58%的病例有不洁食物史。[结论]新泰市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与部分人群不良饮食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6.
淮北市1994~2004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淮北市1994~2004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为制订细菌性痢疾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1994~2004年11年间疫情报告统计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淮北市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从1994年的134.94/10万下降到2004年的31.81/10万。细菌性痢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6~9月份发生病例最多,约占全年发病总数80%;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93∶1;职业分布以工人为主。结论加强夏秋季节疫情控制,能够有效降低细菌性痢疾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趋势季节模型在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月发病率预测中的适用性。方法基于临沂市2008—2013年HFMD月发病率资料,运用SPSS20.0季节分解,建立趋势季节模型,采用2014年发病数据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验证,最后对2015年的月发病情况进行预测。结果 2014年HFMD各月发病率预测值依次为0.536/10万、0.297/10万、1.284/10万、4.875/10万、6.276/10万、5.043/10万、2.403/10万、1.030/10万、0.467/10万、0.585/10万、0.538/10万、0.385/10万,与实际发病率基本吻合。2015年的HFMD月发病率预测值分别为0.376/10万、0.230/10万、1.015/10万、3.873/10万、5.046/10万、4.185/10万、2.148/10万、0.865/10万、0.452/10万、0.456/10万、0.396/10万、0.292/10万。结论趋势季节模型适用于HFMD发病预测,但预测精度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05-2009年商丘市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细菌性痢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结果 2005-2009年商丘市细菌性痢疾年均发病率为23.2/10万,最高发病率为34.4/10万,最低发病率为18.3/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细菌性痢疾发布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在5...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宜春市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为防制细菌性痢疾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宜春市1998~2008年间疫情报告统计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1998~2008年宜春市菌痢年均发病率45.50/10万,年均死亡率1.60/10万,年均病死率0.02%.7~9月份发生病例最多,占全年发病总数的49.97%,男女性别比为1.52:1,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农民为主. [结论]宜春市1998~2008年菌痢发病率呈总体下降趋势,在流行季节,针对高危人群采取防控措施,能有效降低菌瘌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南通市通州区2008—2015年甲乙类肠道传染病的流行特征,预测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利用灰色系统GM(1,1)预测模型建立方程进行发病趋势预测。结果 2008—2015年南通市通州区累计报告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发病2 523例,年均发病率为26.34/10万,男性发病率(35.24/10万)高于女性(18.41/10万)。发病高峰在3至4月份,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职业以农民为主。采用灰色系统GM(1,1)预测模型拟合2008—2015年通州区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建立预测方程为Y(t)=-237.202 614e~(-0.170209(t-1))+279.242 614,2016、2017年预测发病率分别为11.28/10万、9.51/10万。结论南通市通州区甲乙类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未来的几年内,如无较大规模的疫情暴发,发病率仍会保持平稳下降趋势,需继续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性防治对策,努力遏制肠道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巩固防制成果。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海淀区2007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2007年北京市海淀区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水平、流行特征及菌谱分布和耐药情况,为2008年奥运会菌痢科学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根据海淀区的直报疫情网资料,对200f7年菌痢发病现状进行描述眭分析,对肠道门诊送检的志贺菌进行菌型和耐药试验。结果 2007年海淀区报告菌痢5286例,发病率为213.98/10万,发病居38种法定传染病的第2位;全年6-9月为发病高峰期,峰顶为8月份,发病1288例,占全年发病例数的24.37%;重点发病年龄组为0~4岁组,20岁组,5岁组和70岁以上组;发病人群以学生、散居儿童、公务人员及职员、离退休人员为主,构成比达70.17%;引发菌痢以食源性因素为主;菌型以宋内志贺菌占80.00%,福氏志贺菌占20.00%;志贺菌对各种抗生素耐药有一定差异。结论 菌痢仍是危害海淀区人群健康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发病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发病有明显的季节高峰;0~4岁组、学生、公务人员职员为重点防控对象;宋内志贺菌已成为海淀区优势流行株,应加强各部门菌痢预防控制工作,特别是食品卫生的管理督察。  相似文献   

12.
李悦  李春峰 《职业与健康》2012,28(7):776-778
目的分析沈阳市东陵区近年来细菌性痢疾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探讨控制对策,为制定细菌性痢疾防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沈阳市东陵区2006—2010年细菌性痢疾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沈阳市东陵区细菌性痢疾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2.341 0万,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9月报告发病数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71.02%,男女性别比为1.48∶1,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1.76/10万,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2.67/10万,男女细菌性痢疾年均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2岁年龄组报告发病占31.00%,散居儿童、家务及待业、学生职业报告发病数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66.62%。结论该区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呈典型的夏秋季发病高峰及典型的婴幼儿发病高峰,该区应加强食品安全和饮水卫生监管力度,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规范诊治细菌性痢疾,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报告及时率;做好疫点疫区应急处理,有效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13.
张镇权  王绍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573-2574
目的探讨北京市延庆县2005~2009年细菌性痢疾发病的流行特征,掌握其流行规律,为制定细菌性痢疾的预防控制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延庆县2005~2009年细菌性痢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延庆县2005~2009年共报告细菌性痢疾1703例,年均发病率为106.61/10万;6~9月为发病高峰期,表现为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人群以学生和散居儿童为主,其次是农民;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结论延庆县近5年来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呈周期性波动趋势,学生、散居儿童、农民为重点防治对象,应在本病流行季节加强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上海市闵行区2005—2009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探讨发病规律,为细菌性痢疾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09年细菌性痢疾疫情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并对2007—2009年检出的55株志贺菌进行血清学分型。[结果]闵行区2005—2009年细菌性痢疾发病率为5.43/10万~39.01/10万,年均发病率为19.06/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主要集中在5—10月,发病高峰期为9月,月均发病率达4.09/10万。0~4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为189.38/10万。发病数居前三位的人群是散居儿童、学生和工人。55株痢疾杆菌分型结果,福氏志贺菌36株,占65.45%,宋内志贺菌19株,占34.55%,福氏志贺菌以F2 a、F4 c和F1 a为主。菌株对阿莫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噻肟以及庆大霉素较敏感。[结论]闵行区近年来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明显下降。应在夏秋季将0~4岁组婴幼儿、散居儿童、学生和工人作为细菌性痢疾重点防治的对象。阿莫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噻肟和庆大霉素可作为临床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沈阳市和平区细菌性痢疾发病强度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规划和评价实施效果提供准确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区细菌性痢疾疫情资料。结果2004-2012年细菌性痢疾年均发病率为71.63/10万,年均报告死亡率为0.05/10万,各年度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81.85/10万,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1.45/10万,各年度男性报告发病数和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度男性报告发病数和报告发病率均高于女性,男女发病数之比为1.33:1;学生、散居儿童、家务及待业报告发病数分别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21.13%、20.55%、16.12%;3岁以下年龄组占19.11%,其中0岁组报告发病数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9.08%;7和8月报告发病数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45.01%。结论该区细菌性痢疾呈婴幼儿发病年龄高峰,职业高峰明显,呈明显的夏季发病高峰。应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防范意识和水平;强化食品安全和饮水卫生监管工作,做好环境卫生整治;提高诊断水平,强化疫情报告观念;做好应急处理,防止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16.
[目的 ] 预测宝山区细菌性痢疾 (下称菌痢 )的发病率。 [方法 ] 根据宝山区历年菌痢发病情况 ,运用SAS统计软件进行抛物线及指数曲线拟合 ,找出拟合度最佳的曲线模型并建立菌痢的曲线回归方程。 [结果 ] 预测2 0 0 0年宝山区菌痢发病率在 15 .2 8/ 10万~ 19.78/ 10万之间。 [结论 ] 运用SAS统计软件可以方便地进行多种方式的曲线配合 ,选择最佳预测模型预测多种疾病的发病率 ,为实际防病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焦作市1985~2004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焦作市细菌性痢疾(菌痢)流行因素,探讨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焦作市1985~2004年菌痢疫情、病原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85~2004年,菌痢年均发病率为101.94/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1/10万,病死率为0.01%;不同年段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6~9月为流行高峰,10岁以下儿童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46.82%,优势流行菌型为福氏2a志贺菌。[结论]焦作市菌痢发病呈下降趋势,仍应加强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探讨2005-2012年济南市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的流行特征,掌握其流行规律,为进一步控制该病流行,及时修改并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2年济南市菌痢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2年济南市共报告菌痢发病11 339例,发病率呈逐年下降,年均发病率为22.50/10万;每年发病集中在6-9月,发病高峰期为7-8月,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年均发病率自城市中心区到周边郊区逐渐降低,占前三位的是市中区、天桥区、槐荫区,年均发病率分别为38.69/10万,37.33/10万和36.60/10万,发病率最低的是章丘、济阳,年均发病率分别为9.71/10万,8.66/10万;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其次是农民;发病率年龄段以0~,1~,2~为最高;男女发病率比例为1.29∶1(χ2=22.17,P<0.001);大部分为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率仅为15%。结论 济南市近8年来菌痢发病率逐年下降,散居儿童、学生和农民为重点防治对象,需提高菌痢的实验室确诊率,以降低菌痢临床诊断的误诊率,应在本病流行季节加强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的教育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北京市朝阳区2003—2008年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的流行特征,掌握其流行规律。方法对6年上报的菌痢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3—2008年朝阳区共报告菌痢病例43 713例,死亡7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265.11/10万,年均报告病例死亡率0.05/10万。〈5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为1579.44/10万,尤其1岁以下婴幼儿报告发病率高达3415.56/10万,其次是≥85岁年龄组报告发病率为798.12/10万。当地居民报告发病率为316.65/10万,高于当地常住外埠人群报告发病率(233.09/10万)。结论菌痢仍然是影响朝阳区当地居民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而1岁以下婴幼儿和85岁及以上人群是预防菌痢危害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湖北省2006 - 2017年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湖北省2006 - 2017年细菌性痢疾的数据进行分析,应用ArcGIS10.5绘制发病率的空间分布图。结果 2006 - 2017年湖北省聚细菌性痢疾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6.76/10万,整体呈下降趋势。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29∶1,0~4岁年龄组发病数最多(33.11%),职业以散居儿童占比最大(30.40%)。发病高峰为5 - 10月。年均报告发病率最高的地市州为武汉市(45.27/10万),最高的县区为武汉市青山区(101.55/10万),全省发病呈散发状态,中部与南部的发病率与北部比相对较高。结论 湖北省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情况有较为明显的人群、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应该根据其分布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进一步降低其发病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