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效果及手术方法。方法对40例盘状半月板撕裂患者经关节镜行盘状半月板次全切成型术或全切术,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随访8.0个月,Lyshom关节功能评分术前64~78分,平均(69.650±3.386)分;术后82~97分,平均(88.780±3.460)分。术后患者功能评分较术前提高,没有发现再撕裂和需要再次手术治疗的患者。结论关节镜技术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创伤小,疗效佳。能最大程度保留半月板良好形态和生理功能,减少患膝骨关节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在微创条件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关节镜监视下行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Ⅰ~Ⅳ型)合并半月板损伤20例,8例半月板周围性撕裂,用可吸收缝线将破裂部分间断修补缝合,6例半月板桶柄样裂、瓣状裂者给予半月板成形,3例半月板完全破裂者予以切除,2例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给予切除清理,1例裂口小,未予处理。结果所有病人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经随访5个月~3年,骨折均愈合,按照Ewald膝关节评分标准均90分,无并发症。结论关节镜监视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半月板损伤的方法切实可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的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2001~2007年笔者共完成45例49膝的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关节镜下手术。手术采用常规髌下前内侧(AM)和前外侧(AL)关节镜入路,根据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情况进行半月板全切或成型术,其中成型术8膝,全切次全切41例。结果45例患者中3例失访,其余患者术后随访6~84个月。手术前后采用Lysholm评分,手术前Lysholm评分平均为55分(40-71分),半年随访时93分(88~98分)。结论关节镜技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创伤小,术中能精确切除失稳破裂的半月板组织,术后患者恢复快,疗效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青少年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32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下成形术,均为外侧盘状半月板,左15例,右17例,完全型26例,不完全型6例.男12例,女20例.年龄13 ~36(中位年龄28)岁.结果 32例获随访,随访7~24(中位数13)个月,根据lkeuchi膝关节评分标准,疗效优27例,良2例,可3例,优良率90.63%.按Lysholm评分方法术前术后功能评定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主张尽可能施行关节镜下成形术治疗盘状半月板以保留半月板的生理功能,恢复接近正常生物力学状态,防止晚期关节退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RI对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及撕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或关节镜证实的112例(120膝)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患者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83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中,MRI正确诊断112例(120膝),诊断敏感度为5.3%。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及撕裂的MRI表现主要为半月板增厚、肥大,内见异常高信号影。外侧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并撕裂的检出比例(99/120)明显高于内侧(22/120),盘状半月板并发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发生比例较高。结论MRI是诊断盘状半月板及撕裂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与半月板切除术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度(95.12%)比对照组(78.05%)高(P<0.05);两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比治疗前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能够提高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32例半月板撕裂膝关节镜下3种不同缝合方法修复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力军  王林  潘琦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0):1997-1998
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半月板撕裂,已成为广大骨科医师所认同的微创手术.为尽可能保留功能尚存的半月板,关节镜术者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1],如何将不同形状的半月板撕裂进行稳定地缝合固定,直接影响手术疗效及预后.本院自2002年系统开展关节镜手术以来.对典型的半月板撕裂用3种不同的缝合方法,修复了32例病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膝关节盘状半月板的MRI表现以及MRI诊断盘状半月板的标准.方法对13例经手术或关节镜证实的盘状半月板和10例健康志愿者的膝关节进行MRI检查,对正常及盘状半月板的形态、大小及信号改变进行对照观察,包括半月板宽度和厚度的测量.结果13例盘状半月板中,12例为外侧盘状半月板,只有1例为内侧盘状半月板,11例为厚板型,2例为楔型.冠状面上,盘状半月板体部平均宽度及厚度明显大于正常半月板,分别为23.5mm、11.4mm(P<0.05)和3.3mm、0mm(P<0.01).但盘状半月板边缘厚度与对侧半月板厚度差超过2mm者只有3例.矢状面上,连续3层或3层以上显示盘状半月板的前后角相连形成"领结"样改变,而正常半月板只有2层有此表现.13例盘状半月板中,12例并发半月板变性或撕裂.结论盘状半月板多见于外侧半月板.盘状半月板特征性的MR表现是盘状半月板明显较正常半月板厚、大,MRI检查易于诊断.盘状半月板常并发半月板变性或撕裂.  相似文献   

9.
关节镜下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对膝关节稳定性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5例前交叉韧带胫损伤的患者分别进行关节镜下腘绳肌腱移植重建,术后定期随访,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术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判断患肢整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IKDC膝关节损伤功能评分结果表明,关节镜下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取得了较好的膝关节稳定性和运动功能,膝关节活动范围正常,关节功能良好;关节镜下重建术后6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1.2±3.4)分,术后1年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93.1±4.7)分。结论关节镜下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是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重要治疗手段,术后可获得良好的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内侧半月板损伤近期疗效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11月入我院诊治的4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整理40例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随访资料,根据记录患者治疗前、手术后3个月、手术后6个月时Lysholm膝关节评分、IKDC评分,分析影响患者近期疗效的因素。结果患者手术后3个月、手术后6个月时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较治疗前呈现上升趋势(P0.05);手术后负重时间、关节软骨损伤、术后冷敷与近期疗效存在一定关联(P0.05);多元逐步Cox回归分析结果得出:负重时间长、伴关节软骨损伤为影响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后近期疗效的危险因素(P0.001)。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可有效改善半月板损伤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手术后负重时间较长或伴关节软骨损伤的患者术后近期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可控消融等离子技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关节镜下使用不同能量的可控消融等离子技术对42例损伤的膝关节半月板进行部分切除、成形。结果经15~30个月(平均25.2个月)的随访,38膝(90%)优,4膝(10%)良。结论可控消融等离子技术是一种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简单、有效、安全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治疗盘状半月板的应用价值与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4月~2012年3月收治的82例盘状半月板患者实施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与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经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表进行6~24月随访,平均随访12.5个月,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中优57例,良22例,可2例,差1例,术后优良率达96.6%。结论采用关节镜下治疗盘状半月板,具有手术创伤小、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副作用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变性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0月~2010年10月间收治的42名膝关节半月板变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关节镜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并在关节镜下进行手术治疗,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关节镜观察结果显示:患者的半月板形态处于完整的状态,仅有少数患者存在轻微的裂痕;半月板张力基本正常,仅少部分患者偶尔出现局部松弛;观察半月板的颜色发现,半月板股面局部没有光泽,呈暗黄状,表面比较粗糙,有研磨的迹象;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取得良好的效果,术前Lysholm平均评分为(44.2±2.3)分,术后6月Lysholm平均评分为(92.5±11.8)分,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单纯半月板变性损伤并不少见,关节镜是其诊断的有效方式,且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变性损伤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张振勇 《现代保健》2011,(2):119-120
目的探讨低场MR对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及其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151膝)盘状半月板及其损伤MRI表现,与关节镜或手术对照。结果本组89例(151膝)盘状半月板中,88例(150膝)为外侧盘状半月板,1例(1膝)为内侧盘状半月板。本组中81例(138膝)伴半月板损伤,发生率约91.4%,MRI表现为半月板不同程度变性或撕裂。结论低场MRI能准确判断盘状半月板类型及其损伤的范围及程度,是盘状半月板及其损伤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青少年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53例盘状半月板损伤的青少年患者接受关节镜下手术治疗。采用膝关节Ikeuchi评分作为疗效评价的指标。结果 53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据Ikeuchi评分:优36例(67.9%),良13例(24.5%),可3例(5.7%),差1例(1.9%),总体优良率为92.4%。没有发生再次手术的病例,X线平片也未发现膝关节退行性变的证据。结论关节镜下治疗青少年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关节镜清理并离子刀、碘酒双重灭活治疗早期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2012年3月我院运用关节镜诊治16例早期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资料,本组病例术后随访14~52个月,平均随访32.2个月,采用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Lysholm评分、影像学及复发率评估疗效。结果随访结果,3例轻度屈膝疼痛,所有病例无关节积液,术后活动度及功能明显改善(P<0.001),术后1年例行复查MRI及X线片,均未见复发,亦无软骨、半月板、韧带退化征象。结论关节镜清理并离子刀、碘酒双重灭活是治疗早期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比磁共振质子压脂成像(Fat Suppressed-Proton Density-Weighted Imaging,FS-PDWI)和关节镜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检查结果,分析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磁共振质子压脂成像表现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患者(88膝)半月板病变的磁共振质子压脂和关节镜表现。所有患者均接受MRI检查及关节镜检查,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在MRI图像上按照形态分型和损伤部位划分,并与关节镜下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FS-PDWI对诊断半月板撕裂的灵敏度为97.4%,特异度为75%。结论 FS-PDWI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可用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关节镜手术对Ⅲ度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Ⅲ度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关节镜组(关节镜手术治疗)和联合组(关节镜手术+PRP治疗),各40例,两组患者均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术前、术后6个月骨性标志物及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及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联合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总优良率高于关节镜组;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血清骨钙素(BG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Ⅰ)水平及WOMAC评分降低,且联合组均较关节镜组更低;而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水平及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升高,且联合组较关节镜组更高(均P<0.05)。随访期间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Ⅲ度半月板损伤患者应用关节镜手术联合PRP治疗,有助于促进其膝关节功能恢复,调节骨性标志物水平,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减压术治疗半月板蠼肿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4月至2009年4月,对本院收治的21例半月板囊肿患者进行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减压术治疗。手术前、后采用Lyshohn评分对膝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板囊肿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前Lysholm评分为56—83(74.5±4.3)分,术后提高到88.4~96.3(92.6±2.7)分,手术前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P〈0.01)。经过6个月的随访,术后患者膝关节疼痛及肿胀症状明显减轻,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减压术治疗半月板囊肿在保留半月板功能及减少患膝骨关节炎发生率上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验证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手术中MRI分级诊断的价值意义.方法:选自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接收的44例58个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为探究对象,对关节镜诊断与MRI诊断的一致性进行分析,并对MRI分级诊断中需要进行关节镜手术的半月板人数进行观察探究.结果:MRI诊断有12个Ⅰ级,关节镜检查12个均为无撕裂;MRI诊断有11个Ⅱ级,关节镜检查8个无撕裂;MRI诊断有35个Ⅲ级,经关节镜检查2个为无撕裂,33个为有撕裂.关节镜诊断与MRI诊断结果一致性(K=0.701).MRI分级Ⅰ级、Ⅱ级病例无差异性,统计学无意义(P>0.05);而Ⅰ级、Ⅱ级与Ⅲ级病例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半月板损伤采取MRI和关节镜诊断方式均具有较好的价值意义,MRI诊断Ⅰ级、Ⅱ级病例可先选用保守治疗方式,而Ⅲ级病例一般进程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