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刘爱英 《中原医刊》2000,27(8):23-24
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已成为挽救众多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有效方法 ,而肾源短缺则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的肾移植术多以尸肾为供体。随着人们传统观念的不断更新及医疗保健水平的逐步提高 ,活体供肾的肾移植术已成为根治慢性肾衰的发展方向。我院自 1999年 6月至 2 0 0 0年 2月成功地实施了三例亲属供肾的活体肾移植术 ,供体和受体的关系分别为 :母 ( 57岁 ,体重 55kg) ,女 ( 30岁 ,4 7kg) ,弟 ( 2 7岁 ,74kg) ,姐 ( 4 0岁 ,51kg)及孪生弟兄 ( 2 0岁 ,体重分别为 60kg和 55kg) ,术后供体和受体均恢复顺利。现就其术中管…  相似文献   

2.
肾移植术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最佳方法之一,随着尸体供体来源的紧张,多数尿毒症患者没有机会接受肾移植术治疗,而活体亲属供肾肾移植可缓解供体来源的紧张局面.本院2004年1月至2007年4月共完成肾移植术71例,其中供体来自活体亲属3例,占同期肾移植术4%.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移植肾输尿管狭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植肾输尿管狭窄是肾移植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诊治不及时,可导致移植肾功能丧失,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3月共施行同种异体尸体肾移植术58例,其中发生输尿管狭窄4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例患者均接受尸体肾移植,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18~63,平均39.5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移植手术方法 均为供肾动静脉与受者髂外动静脉行连续端侧吻合,供肾输尿管与受者膀胱行膀胱外抗返流吻合,术后均以环孢素A 骁悉 强的松三联抗排斥治疗.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27岁,因慢性肾功能衰竭于1980年12月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木,术后发生超急排异,随即将移植肾切除。1982年6月再次行肾移植术,术  相似文献   

5.
目前同种异体肾移植已成为治疗晚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良好外科手段,然而合适的供肾一直感到缺乏。因此,有人很早就开始探索使用小儿尸体供肾。Kuss(1966)首先报导了用6岁儿童尸体双肾移植给一个30岁妇女,存活4个月后死于败血症;同年Hume等将一个6岁儿童尸体单肾移植给一成年人而肾功能良好。以后报告很多。也有将新生儿尸体双肾移植给儿童的成功报告。甚至有用新生儿尸体双肾移植给成人的尝试。无疑这些研究将进一步开辟移殖器官的来源,  相似文献   

6.
肾移植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移植术是将同种异体肾植入病人体内 ,代替已丧失功能的病肾 ,这是治疗晚期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措施 ,尤其对于某些依赖透析术缓解慢性尿毒症的病人 ,更为重要。因此 ,肾移植术的病人心理活动极为复杂 ,病人的心理问题 ,消除其心理障碍 ,对配合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转归起着重要的作用。1 临床资料我院 1996 - 0 5~ 2 0 0 0 - 0 5 ,共完成肾移植手术 30例 ,男性18例 ,女性 12例。年龄 2 7~ 5 2岁。其中 ,发生排斥反应 ,摘除供肾 2例 ,术后需要透析 ,等待肾功能恢复 7例 (男性 4例 ,女性 3例 )。心理特征 :期待、恐惧、焦虑、孤独、…  相似文献   

7.
肾移植灌注供肾的配合张美荣同种异体肾移植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有效的治疗措施,手术全过程包括取肾、灌注、修整和植肾4个步骤,保护移植肾的功能是手术全过程的宗旨。虽然热缺血损害是引起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但移植肾灌注、冷却保存,冷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腹膜透析(PD)与血液透析(HD)的肾移植术前准备效果.方法:在4年内,PD组和HD组各20例患者同期采用同一肾源或用同一批肾源的同种异体尸肾移植,术后均接受强的松,硫唑嘌呤、环孢素A标准三联免疫抑制剂治疗.结果:PD组和HD组患者在术后肾功能恢复情况、人/肾存活时间、发生排异情况、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PD与HD均可作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移植的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9.
移植肾自发性破裂是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之一,病死率较高。有的作者认为该并发症为严重排异反应的表现,一旦出现,应当机立断切除移植肾。笔者于1990年2月至1990年12月间遇到2例,经手术修补破裂处,均获成功,肾脏功能恢复良好,现介绍如下:例1,男,40岁。因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于1990年2月17日行尸体左肾移植于右髂窝内,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动静脉吻合完毕,开放循环后2分钟,输尿管有尿  相似文献   

10.
同种异体。肾移植是治疗多种病因所致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方法。术后出现出血、切口感染、尿瘘及淋巴囊肿是其常见外科并发症,上述并发症在超声图像下均表现为移植。肾周围液性回声区。本总结分析了不同类型的80例移植肾周积液超声图像结果,并与临床结果相对照。旨在探讨超声对其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各种肾脏疾患导致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器官移植有了迅速发展,为挽救一些患者生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异体肾移植术是将健康人的肾移植于肾功能衰竭的病人,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晚期尿毒症患者的一项有效手段。现总结我院于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成功实施了866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资料。将术中配合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单J支架管在肾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1996年以来在30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中应用德国angiomed支架管做为肾移植术后尿路支架,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性18例,女性12例,均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随访3年均无并发症。2 手术方法麻醉后先留置Foleys导尿管,向膀胱内注入庆大霉素生理盐水200ml,尿路重建采用供肾输尿管与受者膀胱吻合。根据移植肾至膀胱距离,剪去多余输尿管,将angiomed双J管中间断开成两根单J管,尾部收入移植肾孟,使支架管末端较输尿管端长出4~5cm,将输尿管后侧纵行剪开07cm,向前翻转…  相似文献   

13.
肾移植术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最佳方法之一,随着尸体供体来源的紧张,多数尿毒症患者因此没有机会接受肾移植术治疗。因而活体亲属供肾肾移植可缓解供体来源的紧张局面。本院  相似文献   

14.
孙苹 《华夏医学》2002,15(3):398-399
急性肾小管坏死 (简称 ATN)是肾移植术后第 1周除急性排异和其他外科并发症 ,而需血液透析治疗的并发症。在肾移植术后常见 ,导致肾功能延缓恢复或造成永久性损伤 [1 ] ,文献报道其发生率高达 1 0 %~ 60 %。对肾移植术后患者有效的观察和护理 ,对肾功能的迅速恢复具有重大意义。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院 1 998年 6月至 1 999年 5月共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8例 ,其中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33~ 58岁 ,平均 44.6岁。术前诊断均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尿毒症。术后并发急性肾小管坏死 4例 ,3例治愈 ,1例因继发加速型排异反应 ,摘除移植肾后多…  相似文献   

15.
同种异体肾移植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但在取肾过程中误伤输尿管导致其过短,或者移植肾本身的输尿管狭窄等诸多原因,均可造成肾源的浪费。我院自1997年以来,施行了8例不同原因引起的移植肾输尿管过短的移植手术,手术配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8例,其中男6例,女2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多囊肾患者保留原位肾的肾移植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多囊肾患者保留原位肾直接进行肾移植术的效果.结果 除1例术后因并发症切除1侧原位肾以外,其余11例均保留原位肾,术后移植肾功能良好.结论 多囊肾患者保留原位肾直接进行肾移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成功的肾移植能完全恢复肾功能 ,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我院 2 0 0 0年 5月至今共行异体肾移植术 3例 ,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 3例 ,均为男性 ,年龄 2 4~ 37岁。均为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 ,病史 2~ 3年 ,正规血液透析 2~ 3年。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后 ,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 ,手术顺利 ,结果 1例于术后一直无尿出现急性排斥反应 ,术后第 10 d因肾移植破裂被迫行移植肾切除、术后第 12 d口腔、泌尿系、消化道多系统并发霉菌感染、绿脓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8.
肾移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与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及慢性移植肾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16例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患者、8例慢性移植肾肾病患者、8例移植后肾功能正常者、8例尿毒症患者和8例正常人的新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各组的差异及其与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移植肾肾病发生的关系。结果:急性排斥反应患者外周血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低于慢性移植肾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移植肾肾病患者外周血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终末期肾病患者和肾移植后肾功能正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人、终末期肾病患者和肾移植后肾功能正常患者之组间Foxp3 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外周血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可以反应移植肾的功能状态,其可能成为早期诊断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移植肾肾病的一个无创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一种简易、实用的大鼠肾移植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模型,为研究肾移植术后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病机理、治疗和预防提供平台.方法:F344近交系大鼠和Lewis近交系大鼠作为供、受体,取供体的左肾作为供肾,在裸眼直视下行供体的下腔静脉与受体肾静脉的端端吻合.供体腹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进行原位异体肾移植.术后10mg/(kg·d)×10d环孢素口服液灌胃,于4周后分别观察各受体移植.肾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手术于2.5h内完成,成功率达97.50%.移植术后4周开始出现移植肾CAN的病理改变,12周可见典型慢性排斥反应病变.结论:该方法手术操作简单、直观,简化了显微外科技术的设备要求,建立了大鼠慢性移植肾肾病模型.  相似文献   

20.
我院共为5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肾病患者施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52例闪。术后尿路系统并发症有:尿路感染10例,尿瘘7例,输尿管梗阻3例,输尿管排斥反应1例。目前,移植肾的存活率已达86.5%,术后尿路系统并发症仍是影响移植肾存活的关键。本文对泌尿系统并发症的防治提出了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