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总结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5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行早期后路减压,AF系统内固定,手术时间为伤后4~36 h,平均12 h。结果术后随访6~26个月,完全性脊髓损伤有效率20%,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有效率100%,伤椎高度及脊柱生理曲度基本恢复正常,内固定无松动及断钉现象。结论早期手术减压效果较好,AF系统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对伤椎复位功能好。该方法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脊髓损伤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复位固定并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术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伴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2014-07—2017-07间收治的69例胸腰段爆裂骨折伴神经损伤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34例)采用后路减压复位固定后外侧植骨术,观察组(35例)采用后路减压复位固定并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和术后1 a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s角。结果 2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 a,观察组的Cobb’s角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后路减压复位固定并经伤椎单侧椎弓根植骨术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减压效果满意,可促进伤椎骨折愈合、改善Cobb’s角和伤椎前缘高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重度胸腰椎爆裂骨折伴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自2010-01—2014-06对30例重度胸腰椎爆裂骨折伴脊髓损伤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手术时间65~120 min,平均95 min;术中出血量150~310 ml,平均210 ml。30例术后获得平均10.5(6~20)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ASIA脊髓损伤分级:B级3例,C级5例,D级19例,E级3例;伤椎Cobb角9.2°~15.3°,平均11.4°;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10.2%~30.3%,平均21.4%。结论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重度胸腰椎爆裂骨折伴脊髓损伤可恢复并维持脊柱的力学稳定,可以有效解除骨折块对脊髓、神经的压迫,恢复椎管容积,促进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双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相邻多椎体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0~2004年采用前路减压、双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相邻多椎体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16例。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4例,C级5例,D级5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8~24个月,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评定有1~3级恢复,随访期间无后凸加重及内固定松动、脱落等并发症,植骨融合。结论前路减压植骨双棒内固定因具有操作方便、矫形力强、固定可靠、利于植骨融合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段相邻多椎体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椎管环形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伴有脊髓损伤的脊柱爆裂骨折行单纯椎板切除减压后,常因椎体后缘骨折块的存在,使神经压迫得不到完全解除。前路侧前方椎管减压同样很难解除来自脊髓后方的压迫。1993年以来,作者采用后路椎管环形减压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53例,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自制C形椎管内骨折复位器在胸腰段爆裂骨折后路手术中对椎管内骨折块的复位效果。方法:将78例符合纳入标准(单节段胸腰段爆裂骨折,骨折块突入椎管,椎管狭窄,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等)的胸腰段爆裂骨折住院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后路椎板减压椎管成形、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观察组在术中应用自制C形椎管内骨折复位器复位椎管内骨折块,对照组应用传统的直角形复位器复位椎管内骨折块。随访并评价两组患者术后局部矢状面Cobb角、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伤椎椎管截面积以及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获得随访34例,对照组获得随访33例,随访时间均为6~12个月,观察组平均7.9个月;对照组平均7.8个月。末次随访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局部矢状面Cobb角分别平均恢复15.32°±5.81°和17.58°±7.33°;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分别为(67.32±11.74)%和(66.67±10.78)%;伤椎椎体后缘高度恢复率分别为(54.68±20.13)%和(45.53±32.99)%;脊髓神经功能ASIA评分分别恢复34.53±19.81分和26.97±12.57分;Frankel分级恢复中位数分别为1.0(1.0,2.0)和1.0(1.0,1.0),两组之间的恢复率或恢复分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椎管截面积恢复率分别为(85.97±8.74)%和(76.30±6.64)%,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胸腰段爆裂骨折后路手术中采用自制C形椎管内骨折复位器,对突入椎管内的骨折块进行复位,可较好地恢复椎管容积,优于传统的直角形复位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脊柱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23例胸腰椎爆裂骨折伴脊髓损伤病例采用前路脊髓减压、植骨、前路钢板内同定术,通过术前、术后影像学对比,了解椎间隙高度、植骨融合等情况,以Frankel评定法来评价病人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3例患者术后随访4~16个月,平均9.5个月,全部病例椎间植骨均牢固融合,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保持满意.钢板螺钉未松动.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有效恢复率为94%。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伴脊髓损伤采用脊髓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方法可使骨折减压彻底.植骨融合率高,能有效维持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是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讨论AF系统对胸腰段椎体骨折复位内固定的疗效及体会.方法 应用AF系统复位内固定和选择性椎管减压、个别病例伤椎上位椎间盘切除植骨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372例,屈曲压缩型骨折195例,爆裂型骨折153例,骨折并脱位24例,合并脊髓神经损伤96例.2003年后治疗病例均要求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结果 289例获1-3年随访,所有伤椎椎体高度恢复良好,生理曲度得到明显恢复,cobb角显著减小.螺钉断裂5例,取出内固定后椎体高度无改变,上位椎间盘间隙变窄,后凸无明显加重.结论 AF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具有复位满意、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内固定牢固,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良好的内固定器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前路伤椎大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的手术方式与效果。方法41例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均行前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及钢板内固定。对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局部脊柱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41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4.5年,平均(30±7.8)个月,椎体间均获骨性融合,时间4~8个月。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A级7例恢复至B级5例,2例无恢复;B级15例恢复至C级10例、D级4例,1例无恢复;C级10例恢复至D级9例,1例无恢复;D级7例恢复至E级;E级2例无变化,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伴神经损伤,前入路手术直视下减压彻底,神经功能恢复好,Ⅰ期植骨融合内固定前路重建脊柱稳定性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多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中上胸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多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中上胸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多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中上胸椎骨折脱位15例。按受累椎体统计,15例共20椎:T43椎,T65椎,T710椎,T82椎。按Hanley-Eskay分类:爆裂骨折6例,骨折脱位7例,爆裂脱位2例。术前脊髓神经功能按美国脊柱脊髓损伤协会(ASIA)标准分级:A级6例,B级4例,C级4例,D级1例。均行胸后路复位、椎管减压、多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结果 15例均获随访,平均20.3个月,术后伤椎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40%恢复至术后90.3%,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按ASIA标准,除A级及1例B级无恢复外,余8例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无伤椎高度及脊柱生理弧度再丢失。结论多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可靠,能达到良好的复位和减压目的,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1.
胸腰段爆裂骨折常为高能量损伤,严重者可累及三柱、椎体高度丢失一半以上、椎管占位50%以上、同时有椎板骨折塌陷。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科应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及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严重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16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加低温盐水灌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对16例爆裂骨折脊髓损伤患者,伤后6~30h行切开椎板减压复位、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同时硬膜外用低温1~6℃盐水灌注受伤脊髓2~3h。结果:16例患者除3例神经功能A级脊髓神经症状无改善外,其余均有1~4级的恢复,改善率为81.2%;伤椎高度平均恢复到98%以上,伤椎椎管内无骨块。随访6个月~8年,平均2.8年,伤椎高度、脊柱生理弧度无丢失。结论:爆裂骨折脊髓损伤行椎弓根螺钉系统加低温盐水灌注治疗是较有效的方法,有利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及康复,对维持伤椎高度及固定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13.
胸腰椎前路K形钛钢板在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评价胸腰椎前路K形钛钢板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1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行前路减压、复位、髂骨块植骨、胸腰椎前路K形钛钢板内固定系统固定。结果:16例患者均获术后2-12月随访,无术中、要后并发症发生,无钢板断裂和松动现象,伤椎高度恢复80%-90%。术后3月植骨界面获骨性融合,脊髓神经功能恢复1-3级(除A级3例末恢复外)。结论:胸腰椎前路K形钢板内固定系统系统应用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前路减压,植骨后的固定具有恢复伤椎高度,增加节段固定及脊柱稳定性的作用,有利于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无磁性、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前路减压内固定临床价值。方法从1992年1月~2006年6月,对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压迫脊髓前方109例,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应用Armstrong钢板固定21例,Kaneda装置11例,Ventro-fix系统32例,MAC系统36例,Z-plate 2例,ATLP 7例。结果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A级9例,全瘫未恢复;其余100例不全瘫中,恢复至B级2例,C级23例,D级39例,E级36例。植骨平均3.5个月愈合。结论有指征的条件下,前路减压内固定是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AF系统整复压缩爆裂骨折椎体高度及椎管横截面的观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量化评价AF系统恢复胸腰段压缩爆裂椎体高度椎管截面积的效果。方法 :测量AF系统治疗的 72例胸腰段压缩爆裂骨折术前后影像。统计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椎管截面积资料。结果 :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恢复至 ( 96.5± 2 .3 ) %后缘高度恢复至 ( 98.2± 0 .9) % ,Cobb角恢复至 ( 5 .4± 1.5 )° ,椎管截面积恢复至 ( 97.2± 2 .1% ) ,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术后随访 0 .5~ 3 .5年 ,神经功能按Frankel评定 :60例提高 1~ 3级。结论 :AF系统能恢复或基本恢复胸腰段压缩爆裂骨折椎体的前后缘高度、Cobb角、椎管容积 ,为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是治疗脊柱胸腰段压缩爆裂骨折较好的内固定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采用新型椎体扩张器经椎弓根椎体内自体骨植骨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7年8月至2008年3月共收治胸腰段爆裂性骨折16例,根据AO分型:A2型10例.A3型6例.按ASIA脊髓神经功能障碍分级标准:A级2例,B级2例,C级2例,D级3例,E级7例.采用自行设计的新型椎体扩张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自体骨植骨,椎管减压(或不减压),相邻节段椎弓根内固定. 结果 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18.3±2.5)mm恢复到术后(25.1±2.8)mm,Cobb角由术前36.33°±2.14°恢复到术后2.77°±0.41°(术后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伤椎经扩张器扩张后平均椎体内植骨量(10.53±3.62)cm3 椎体扩张器下伤椎椎体内植骨未引起神经、血管损伤等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椎体内植骨融合良好,伤椎前缘高度丢失和Cobb角与术后1周相比无明显变化,不完全性神经损伤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有1~2级的恢复. 结论 采用新型椎体扩张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自体骨植骨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可有效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防止术后由于椎体高度丢失所导致的并发症;椎体扩张器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椎管次全环状减压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段骨折伴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采用椎管次全环状减压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段爆裂骨折伴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21例。所有患者初次手术均为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伴或不伴相应节段椎板切除术。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0~28岁,平均(25.00±2.38)岁;椎体残留骨块椎管内占位>50%;均为完全性脊髓损伤(ASIA级)或马尾神经损伤;VAS评分6~10分,平均(7.14±0.91)分。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MRI、CT、X线检查,记录止痛药使用种类及用量,并对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ASIA分级)及疼痛状况(VAS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时间8~32个月,平均(17.29±6.02)个月。21例患者均经后路手术去除椎管内占位骨块,解除其对脊髓、神经根压迫;12例患者感觉平面下移,但ASIA分级没有变化;术后VAS评分0~8分,平均(2.43±2.4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1例停用镇痛剂,7例镇痛剂减量,3例无改善。结论:陈旧性胸腰椎骨折术后伴严重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应尽早行MRI、CT、X线等影像学检查,如果椎管内存在明显占位骨块,椎管次全环状减压术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并有利于神经功能的进一步恢复。  相似文献   

18.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爆裂骨折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段爆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2 2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段爆裂骨折 ,采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器复位固定、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 ,术前、后摄X线片、CT扫描。结果 术后伤椎高度明显恢复 ,后凸显著矫正 (P <0 0 5 ) ;术后 1年 ,后凸矫正度数大量丢失 (P <0 0 5 )。结论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爆裂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不能阻止后凸矫正度数的丢失。  相似文献   

19.
前路Centaur钉板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Centaur钉板系统在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利用Centaur钉板系统经前路行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伤椎次全切除、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得以随访1~3.5年,疗效满意。结论 胸腰段脊柱不稳定性爆裂性骨折累及脊柱前、中、后柱,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马尾神经根损伤,经前路途径能达到直接有效地解除压迫的根本目的,伤椎植骨融合效果确实,而Centaur钉板系统结构简单、固定可靠、操作容易。  相似文献   

20.
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胸腰椎爆裂骨折往往伴有脊髓伸经损伤,目前公认的治疗方法是早期复位内固定,恢复脊柱的正常排列及椎管容积,使受损脊髓神经获得减压。2001年3月~2003年3月,笔者对37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