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可持续发展的环保产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拟以中国现代环保产业为研究对象 ,采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研究方法 ,以可持续发展—环保产业—环保产业化为主线 ,对理论界有关的论点加以综合分析和归纳 ,界定“环保产业化”的概念内涵 ,并论证其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研究环保产业发展各阶段不同环境政策/制度发挥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产业经济学理论和环保产业特点,将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环境政策/制度分为产业需求型、产业供给型、产业规范型3大类24小项;采用德尔菲法和单因素评价模型,评价环保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环境政策/制度对环保产业发展作用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一种有效的地域生产组织形式和一种重要的区域经济现象,产业集群已成为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以及公共政策等领域的热门话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研究产业集群,增强区域经济运行效率,提高国家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在分析研究河南省鄢陵县花卉产业集群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了以营造产业集群发展环境,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促进产业集群创新和打造区域产品品牌为主要途径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资源的优势陷阱和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途径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本文以资源优势陷阱效应以及资源型经济转型模式为研究主题。首先讨论了资源型产业的经济学特征,剖析了资源型区域的经济症结及区域发展隐患,揭示了资源优势的陷阱效应和资源型经济的本质,接着,重点研究了竞争优势生成模式,产业结构代谢模式和企业转型嬗变模式。  相似文献   

5.
生态产业是模拟生态系统而建立的生产工艺体系,具有较强的外部性。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企业实现外部性成本内部化的原因在于生态产业的潜在利益。社会对“生态”的需求隐藏着广阔的市场利益,构成了企业“生态化制度”的激励约束制度。这诱导企业实现了污染治理与原先独立生产方式的“一体化”,其方式是在企业组织外部性环节上增加一些“成本收益核算”的组织,从而完成了外部性内部化的组织制度创新。所以,生态产业是一系列组织制度创新,改变了企业选择空间,从而引导企业进入生态技术和生态化经营的方向上。  相似文献   

6.
针对流域系统的整体性、地域分异性、准公共物品属性和外部性等特点,根据流域环境管理的市场失灵、政府失效的经济学分析,以及理性行为、非理性行为的多方博弈分析,提出流域环境经济学的概念,分析了构建流域环境经济学这一新学科的目的与意义。基于传统经济学和新的经济学理论,如机制设计理论、博弈论、行为经济学等理论工具,阐释了流域环境经济学的内涵及研究框架,力图从新视角、新思维提出解决流域环境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经济学帝国主义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主流经济学与时俱进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生存和发展的根基。通过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兴起和发展的简单回顾和相关研究成功案例的介绍,分析了经济学帝国主义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启示。提出高举经济学大旗,建立与主流经济学与时俱进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下的生态经济学理论透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人类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极大关注推动了生态经济学的发展。本文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凸显和生态经济学的兴起,着重指出生态经济学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的认识;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条件与状态的生态经济学理论内涵;论述了生态经济系统的本质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评估的核心内容;概括了可持续发展评估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框架及其目标和衡量方法。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学:学科特征与趋势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比较分析有关循环经济学研究内容相关论述的基础上.从“自然-人类社会-空间”三维系统的角度,提出循环经济学的内涵.认为循环经济学是以缓解资源、环境、生态问题为目标,运用经济学方法研究物质流、能源流的运行机理、方式、技术、效率、机制的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并且从人地关系系统分解角度.分别界定了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与循环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认为循环经济学是以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的相互关系及其所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而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所涉及的只是人地关系中的子系统。据此,还进一步分析了当前我国循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发展趋势。研究视角主要包括技术流程分析、深层生态分析和模式分析;今后的研究趋势则主要在于寻求理论创新、加强对循环经济模式的经济学分析,加强对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长期分析、加强对于循环经济运行的多角度分析和加强循环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对比与借鉴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包括理论体系、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在内的循环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环境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角度出发,介绍了环境经济学在中国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对环境经济学在中国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的发展研究做了展望,随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公众环境质量需求的提高,环境经济学所关注的内容会更加全面并逐步深化,环境经济学在中国环境管理中的作用也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环境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讨论了环境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并对新时期环境经济学面临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展望。在新的时期,环境经济学应更加注重以环境问题表现的社会利益结构和利益均衡的实证分析,并对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变革和微观环境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工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计划从丹江口水库向我国北方每年调水145亿m^3,汉江丹江口以下地区的水资源量将随之相应减少。汉江中下游地区是湖北省盐化工、机械、石油、食品、化肥、电力的重要生产地区,是湖北省的汽车工业走廊,其经济在湖北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下世纪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将从现在的140亿m^3增加到250亿m^3以上,需水量将达到水资源量的58%,潜伏着严重的水资源  相似文献   

13.
经济植物复层栽培对三峡库区水土保持和移民经济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三峡库区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三峡工程兴建后,由于大量耕地被淹,移民后靠,库区的生态环境与移民经济之间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本文提出了经济植物复层栽培方法,对其在减少库区水土流失、改善库区生态环境和解决库区移民经济方面的作用作了全面的论述。经济植物复层栽培是解决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和移民经济的基本途径,采用扩大种植农作物的方法来解决三峡库区移民经济问题将会加剧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更加恶化。  相似文献   

14.
传统产业生态化模式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论述了产业生态化的内涵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依据产业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提出了实现传统产业生态化转型的理论模式。在此基础上以江苏省造纸业为例。提出了实现江苏省造纸业生态化的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15.
对产生环境污染人的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现代经济学原理 ,分析了产生环境污染的人们的行为 ,从而了解人们产生环境污染的行为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