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吸水性非织造布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合成聚丙烯酸接枝淀粉浆液并使其在非织造布上形成吸水树脂 ,从而得到高吸水性非织造布的实验过程 ,对接枝单体的比例、交联条件、浸轧量及非织造布本身材质等因素对吸水非织造布吸水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超吸水纤维的含量和加工工艺参数等对超吸水纤维非织造材料的吸水性能都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制备了8组超吸水纤维非织造材料样品,采用方差分析和图形分析方法研究了样品加工工艺、应用条件与超吸水纤维非织造材料吸水性能的关系。结果显示:影响样品吸水性能的主要因素是超吸水纤维含量,其次是热轧温度和针刺速度;吸收水温度、烘干温度和外部压强等应用条件对样品保水能力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聚丙烯酸类高吸水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聚丙烯酸盐和氢氧化铝反应,制备了金属离子交联的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交联剂、氨水及氢氧化钠用量对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倍率、水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离子交联聚丙烯酸盐具有较高的吸水倍率(860mL/g)和保水能力,但吸水速率较慢.当氢氧化铝、氨水及氢氧化钠用量分别为4份,25份和30份时,高吸水树脂吸水倍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亲水性共聚丙烯腈纤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改进常规聚丙烯腈纤维的亲水性能,以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以N-羟甲基丙烯酰胺为潜交联剂,溶液聚合后湿法纺丝成形,经后交联和碱性水解处理,制成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特征的亲水性共聚丙烯腈纤维。研究了潜交联剂含量、交联及水解条件等对纤维化学结构、动态力学性能及表面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和控制潜交联剂含量、交联及水解条件等,可制得吸水倍率达20倍且在吸水状态下仍能保持纤维形态的亲水性共聚丙烯腈纤维。  相似文献   

5.
以苹果渣为原料,采用先醚化后交联的方法,在超声波作用下,制备高吸水凝胶。经单因素实验研究得出最佳制备条件为超声功率160W、醚化时间45min、交联时间60min、NaOH质量分数35%、n(NaOH)∶n(ClCH2COOH)=2.4∶1、交联剂用量为m(苹果渣)∶m(交联剂)=2∶0.08,此时制备得到的吸水凝胶的吸水倍率为最高值56g/g。其性能研究得出,制备得到的吸水凝胶受溶液pH的影响很大;凝胶粒径在80~120目为宜;吸水饱和后的凝胶在自然条件下放置216h之后,其保水率为20%,说明该凝胶的保水性能很好;扫描电镜测试分析得出,该凝胶颗粒的表面结构疏松,孔隙多,从而推知其吸水性能高。  相似文献   

6.
超吸水纤维非织造布吸水性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吸水纤维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性纤维。文章将其按不同比例与粘胶纤维混合制成非织造布,并对其吸水性能进行了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探讨了超吸水纤维混比、纤网克重、以及纤网成布时喷水量与非织造布吸水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超吸水纤维成纤共聚物聚合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超吸水纤维成纤共聚物聚合工艺的研究,讨论了功能单体与潜交联单体含量、引发剂用量、聚合物成形后的交联条件(即交联温度和交联时间等因素)对共聚物膜制品吸水性能的影响,并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8.
改性淀粉超强吸水树脂反相乳液法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高锰酸钾为引发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合成改性淀粉超强吸水树脂,考察反应过程中诸因素对吸水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能够得到具有高吸水率的改性淀粉接枝共聚产物;反应过程中乳液浓度、单体、交联剂、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丙烯酸中和度等因素对改性淀粉吸水树脂吸水性能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NaOH中和的丙烯酸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超声波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探讨了中和度、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中和度为90%、交联剂用量为0.35%、引发剂用量为0.22%时,产品具有较好的吸水性能。  相似文献   

10.
应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对腈纶进行碱性水解处理,研制出高吸水纤维,并测试分析了纤维的吸水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碱性水解处理的主次因素为:温度-时间-浓度。纤维吸水性最佳的水平条件分别为:水解温度为95℃,处理时间为60min,碱液浓度为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