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中医体质学和"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为理论依据,结合自身临床体会,总结临证需以体质为本,灵活运用"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才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本次"王琦讲堂"大家在王琦老师的指导下,从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主病主方思想、用方用药特色等方面对前列腺增生症的诊疗展开了探讨,认为王老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在主病主方(前列舒通汤)基础上结合分期论治,始终抓住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治疗上以益气活血消癥、化痰软坚利水为法,且善用经方、小方、药对,思路独到,颇资揣摩。  相似文献   

3.
王琦教授在传统中医学辨病、辨证基础上,提出以辨体为核心的“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从体-病-证多维角度来反映疾病的本质、阐释人与病证之间的关系、指导疾病的临床诊疗。文章以失眠为例,从辨体、辨病、辨证3个维度和层次,对以辨体为核心的思维贯穿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的诊疗模式进行论述,以期为中医临床诊疗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依据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按照国医大师王琦教授倡导的"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提出慢性病"3+4+3"防治路向:面向三类人群(一般、高危、患病人群),朝向四种状态(无病、病前、病中、病后状态),指向三辨模式(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进而探讨其应用策略:对于一般人群无病状态——辨体养生,固本防病;对于高危人群病前状态——辨体干预,治本救萌;针对患病人群病中状态——"三辨"施治,标本兼顾;针对患病人群病后状态——辨体调理,固本防复。文中结合案例加以佐证,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探讨"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在针灸治疗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提出在辨病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调理体质方面应采用扶正法为主,兼以清透伏邪。扶正取穴可取背俞穴、原穴、任脉、督脉穴等,并多采用灸法;清透伏邪采用清热的腧穴及刺络放血、拔罐等疗法。临床针灸治疗过敏性疾病在预防和治疗缓解期时重用辨体,以治本为主,再次用辨病、辨证;在发作期时以辨病、辨证论治为主,辨体为辅,灵活运用三辨模式。  相似文献   

6.
王琦教授作为国医大师、中医体质学科的创建人,在5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形成了"辨体-辨病-辨证"的诊疗模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个体差异的治疗思想。着眼于血瘀体质,从辨体-辨病-辨证,治疗原则与要点,方药应用,疗效评价方面对王琦教授辨血瘀体质论治疾病的临床思想做一分析,以期从中总结点滴经验,利于更好地掌握王琦教授以体质为本、以体质为核心的临证思想。  相似文献   

7.
从中、西医角度探讨慢性唇炎的病因病机和治法。李元文教授认为慢性唇炎以脾胃湿热为主,兼有心脾积热,提出了"湿热化燥"病机思想;在治疗方面以"湿热化燥"为病机思想基础,兼顾"辨人、辨病、辨证、对症"的"三辨一症"的治疗思想,通过横向纵向交叉治疗,取得满意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8.
王琦教授基于“辨体论治”的三辨诊疗模式临床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琦教授是中医体质学说的创始人,其创建的"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将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进行综合运用,广泛应用于多种临床复杂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发挥着中医治疗优势。其"体病相关"和"体质可调"理论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中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具有一定的优势。云南省名中医李琦教授从事慢性肾脏疾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30余年,在CRF的治疗中,认为体质为本,病证为标。辨体是辨病辨证的基础,辨病与辨证紧密联系,辨证是选方用药的关键,在临床中运用辨体-辨病-辨证三位一体的诊疗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介绍如下。1辨体《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1]将人的体质分为平和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临床上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三辨模式”是基于中医体质学说相关与传统的中医辨治相结合而构建的一种诊疗模式,即“辨病-辨体-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模式。通过系统整理吴洋教授运用辨病-辨体-辨证诊疗模式诊断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主张临证时首先辨病确定其中西医病名,把握其病因病机;其次辨体预估疾病发展方向,指导临床组方用药;然后辨证确立具体证型,随势辨证。从“三辨”诊疗模式探析系统性红斑狼疮,为中医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中医体质学说为指导,通过挖掘问题与困惑,提出冠心病辨体、辨病和辨证研究模式的优化策略,即:促进和规范体质分类研究,改进体质辨证研究方法;构建现代中医学对冠心病辨"病"和病证结合的再认识;结合藏象及证素辨证理论将辨体质与冠心病的病证融为一体;运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揭示不同体质冠心病同病异证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何复东教授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初期常以肝气郁结,脾胃虚弱为主,多由情志不遂、劳倦伤脾、寒温失调等因素所致,病位在中焦胃,涉及肝、脾,进一步发展则以肝郁脾虚、肝郁肾虚多见;久病则肝郁脾肾两虚,发为更年期功能性消化不良;提出"辨病、辨证、辨状态"的"三辨论治"独到见解;何老认为胃肾关系密切,临床治疗从补肾入手,独辟蹊径,疗效显著,以二仙汤为基础,加减应用,根据症状采用补肾健脾、补肾疏肝、补肾泻火等治法,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附验案三则。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在恶性肿瘤尤其是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治中,疾病往往被多种因素所影响,传统的思维模式存在局限.中医"五辨"思维则是突破局限,将辨证、辨症、辨病、辨机、辨人结合运用,为把握妇科恶性肿瘤动态性质、矛盾特点、变化规律、发展趋势及内在机理提供更为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名中医周智春教授善结合"辨体-辨病-辨证"三方面辨治产后抑郁症.周教授认为,不同体质类型对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发展及预后具有不同的影响,临证经验主要可归纳为:体病相关,辨体为先;体病同治,辨体用方;结合体质,综合调治.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5.
"五辨"就是辨症、辨证、辨机、辨人和辨病,本文从中医临床思维的角度,探讨辨症论治、辨证论治、辨病论治、辨机论治、辨人论治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应用,为中医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桥本甲状腺炎是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主要原因,由于其病程长、临床症状及病机复杂多变,辨治上存在一些难点。“三辨”诊疗模式是以辨体论治为切入点,将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一种临床诊疗模式。在“三辨”诊疗模式的基础上,通过“依体预防,辨体施治”“衷中参西,辨病议药”“脏腑定位,辨证分型”,灵活地将辨体预防、辨病分期和辨证分型结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分析桥本甲状腺炎的证型演变及证治规律,提高临床辨治水平。  相似文献   

17.
重视辨体辨病在冠心病辨证论治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性,而且这三者密不可分,辨体质是辨病、辨证的基础,辨病是与辨证紧密联系的环节,辨体、辨证决定选方用药的关键。将这一模式运用到临床中最能突出以人为本、中医辨证论治中个体化诊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山东中医杂志》2016,(3):235-236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小儿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之一。总结论述王有鹏教授运用辨病-辨证-辨体论治小儿CVA的经验:明确辨病,规范防治,指导全局;辨证分期治疗,精准用药;辨体论治贯穿治疗始末,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梁惠陶  韦芳宁 《新中医》2017,49(5):156-158
<正>韦芳宁是广东省中医院教授、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韦教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曾师从中医体质学创始人、国医大师王琦教授及广东省肾病名中医杨霓芝教授。她善于把中医体质思想理论与中医肾脏病的诊治融为一体,特别是对血尿的治疗及善后调理有其独到之处。现将其辨体-辨病-辨证理论在肾脏病中的应用介绍如下。1辨体-辨病-辨证的概念"体",即体质,在70年代,王琦在继承古人有关体质  相似文献   

20.
中医辨治冠心病合并早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临床中观察到冠心病合并房性早搏及室性早搏的病例逐年增加,而中医药治疗本类患者有一定疗效。现就相关情况探讨如下。1冠心病合并早搏辨证的注意点我们认为,冠心病合并早搏当属中医学“心悸”、“胸痹”范畴,其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标实以痰浊、瘀血为主;本虚则主要是气阴两虚。下面就辨证谈几点看法。1.1注重痰瘀的辨证本类患者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或肥胖,或体瘦,血脂均偏高或较高。发病时突发心悸胸闷,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心动悸而难忍。此为心血受阻、心脉不通的表现。1.2注重心肾气阴两虚的辨证患者神疲乏力,动则气促,发病愈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