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朱曙东是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数十载,对中医内科,尤其是肝胆脾胃病的辨证论治颇有心得,效验良多,笔者有幸随其临证,受益匪浅,现将老师辨治味觉异常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是指静脉血浆空腹血糖〈7.0mmol/L(1260 mg/L),〉6.11 mmol(1202 mg/L),2 h血糖值≥7.8 mmol/L(1400 mg/L),〈11.1 mmol/L(2 000 mg/L)的状态。IGT阶段虽然糖代谢仅出现轻度异常,但已经存在着胰岛素的抵抗(IR)和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的损害,是可以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高危状态[1-2]。大多数长期糖耐量受  相似文献   

3.
<正>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是指静脉血浆空腹血糖<7.0mmol/L(1260 mg/L),>6.11 mmol(1202 mg/L),2 h血糖值≥7.8 mmol/L(1400 mg/L),<11.1 mmol/L(2 000 mg/L)的状态。IGT阶段虽然糖代谢仅出现轻度异常,但已经存在着胰岛素的抵抗(IR)和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的损害,是可以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高危状态[1-2]。大多数长期糖耐量受  相似文献   

4.
张国泰 《陕西中医》2002,23(8):722-722
全国首批 50 0名名老中医张海岑研究员根据多年的临床体会 ,提出高血压病以风、痰、火为主要病因病机 ,临证将其分为肝阳上亢、肝肾阴虚、阴阳两虚、风痰湿阻四种类型 ,对临床实用有一定的启迪。张师认为高血压病 ,源出多端 ,病机万变 ,非一证能盖全 ,非一方能竟病。其病总以风、痰、火为其祸结根 ,三者之中 ,或其一而致病 ,或二者合而为患 ,亦或三者杂至终酿成疾。治则之中本此三者 ,莫不奏效。高血压病之风系指内风。所出现的眩晕、肢体震颤、麻木等表现属于肝经病证的范畴 ,是高血压病的常见症状。其甚者酿成肝风内动 ,则见昏厥、抽搐、…  相似文献   

5.
闫政毅  徐慧  王垒 《河北中医》2012,34(4):485-486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它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也是导致肾功能损伤的原因之一.因此,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傅有执系华北石油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40多年,学验俱丰,其在继承前贤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有幸跟随傅有执老师临床学习,兹将其辨治原发性高血压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郭宝荣教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有独到经验,认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为本虚标实,其本虚常为肝肾阴虚,其标实常夹痰夹瘀,在治疗上应标本兼顾,整体调治,在临床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郭老师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药治疗糖耐量异常5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笔者运用中药糖平散治疗糖耐量异常 5 0例 ,收效良好 ,兹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5 0例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男 31例 ,女 19例 ;平均年龄 4 8岁 ;合并高血压 10例 ,冠心病 5例 ,高脂血症 2 1例。所选病例均已排除其它因素所致的继发性糖耐量异常。2 治疗方法控制饮食及体重 ,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 ,并在此基础上服用中药糖平散。药物组成 :黄芪 30g ,山药 10g ,生熟地 (各 ) 10g ,枸杞子 10g ,何首乌 10g ,仙灵脾 10g ,丹参 30g ,泽泻 10g ,桑叶 10g。服法 :上述药物由本院制剂室制成袋泡剂 ,每袋含生药 10g ,每次服用 1袋 ,开水泡…  相似文献   

8.
9.
案 1 温阳健脾治喜唾陈某 ,男 ,1 0岁。 1 988年 1 0月 5日初诊。其母诉患儿喜唾几月余 ,曾求治于市某医院儿科 ,诊为“儿童心理行为异常”,嘱其监督纠正 ,因无法纠正 ,故求治于中医。刻下患儿不停吐唾 ,口唇干燥 ,形体羸弱 ,面色苍白 ,胞睑浮肿 ,自觉畏寒肢冷 ,口干不欲饮 ,大便溏 ,舌淡苔白 ,脉沉迟。证属脾肾阳虚 ,投附子理中丸温阳健脾 ,每日服 3次 ,每次服半丸 ,温开水送下 ,连服 5日告愈。按 教科书无“喜唾”之病名 ,窍思《伤寒论》中“喜唾 ,久不了了 ,……当以丸药和之 ,宜理中丸。”该患儿面色苍白 ,形体羸瘦 ,畏寒肢冷 ,胞睑浮…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笔者临床中采用辨证论治治疗口味异常(口酸、口苦、口甘、口咸、口臭)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举验案5则如下。1口酸黄某,男,41岁。2010年10月19日初诊。患者口中自觉有酸味1月余。伴胸闷胁痛,恶心,嗳气泛酸,嘈杂,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查胃镜示:慢性胃炎,胃潴留;腹部B超示:轻度胆囊炎。中医诊断:口酸。辨证:食滞胃肠证。治法:消食导滞。主方:保和丸。处方:  相似文献   

11.
芳香化湿法为主干预湿浊型糖耐量低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芳香化湿法为主干预湿浊型糖耐量低减(IGT)的疗效。方法: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和糖尿病教育等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中药组)40例,予芳香化湿法治疗;对照组40例,予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用药6个月后,治疗组降血糖疗效总有效率87.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5%疗效相当。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血脂水平无显著性差异。2组均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且治疗组有较好的改善临床症状和胰岛素抵抗的作用。结论:芳香化湿法为主的中药干预湿浊型糖耐量低减,能明显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可逆转糖耐量低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健脾调肝、化痰活血中药糖异平早期干预糖耐量减低(IGT)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干预机制。方法将120例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痰热互结型的IGT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在进行基础治疗同时,试验组服用糖异平,每次10 g,每日3次;对照组服用阿卡波糖,每次50 mg,每日3次。治疗期12周。观察临床症状、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TG、T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 h PG、TG、TC、hs-CRP、TNF-α及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糖异平可有效降低IGT患者餐后血糖,改善临床症状,降低hs-CRP和TNF-α的水平,治疗IGT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穴位敷贴治疗老年葡萄糖耐量低减患者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并评价穴位敷贴治疗贴治疗老年葡萄糖耐量低减 (IGT)的疗效 ,将 6 4例老年IGT患者随机分为二组 ,各 32例。对照组进行控制饮食干预治疗 ;观察组在控制饮食干预治疗同时 ,选用胰俞、脾俞、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外敷治疗贴。二个疗程后分别检测餐后血糖。结果 :干预后 ,两组餐后血糖均显著降低 (P <0 0 5 ,P <0 0 1) ;观察组干预后餐后血糖比对照组低 ,P <0 0 5。提示老年IGT患者在控制饮食干预治疗同时 ,可配合应用穴位敷贴治疗贴 ,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杂志》2016,(6):542-543
根据糖耐量减低发生与嗜烟好酒、过食肥甘、久坐少动等不良生活方式相关的特点,张福利认为三焦失运、痰湿瘀热为其主要病机,临床中以分消走泄三焦湿热为治疗大法,运用温胆汤加减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中医治未病理论干预糖耐量低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糖耐量低减(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是糖尿病高危因素,属亚健康范畴,与体质因素有关,多为气虚质、阴虚质、气阴两虚质、痰湿质、瘀血质。通过辨证调理体质即"治未病"的方法,如食疗、药膳、运动疗法、中药干预等,可改善IGT状态,避免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辨证治疗眩晕病临床心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融汇历代医家对眩晕的认识,结合个人数十年临床经验,提出中医治疗眩晕病应遵循的原则:用灵活的思维详加辨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协调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恰当运用补肾调肝理脾之法;遣方用药当善守达变。详细地论述了眩晕病的病因病机,以虚实为纲,分为8个证型,并列出了相应的施治方药。  相似文献   

17.
益糖康干预糖调节受损的代谢综合征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本研究通过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方法,进行益糖康干预代谢综合征的有效性及临床方案的优效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符合中医辨证诊断标准的代谢综合征患者165名,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对西医效应指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和中医效应指标(中医证型指标、中医证候指标、生存质量积分等)进行治疗前后及组间的比较。结果:1益糖康可以改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压和体重指数。2益糖康可提高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体重指数的达标率。3益糖康能够有效地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及全身状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1益糖康具有降低血糖、体重以减少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临床作用。2中医药治疗方案可延缓代谢综合征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降糖补肾方对糖耐量低减患者干预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饮食、运动和中药(降糖补肾方)干预对预防糖耐量低减(impaired glueose toleranee,IGT)人群进展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作用。方法按WHO1999年诊断标准确诊的IGT患者5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中药干预组25例,对照组参加糖尿病宣传教育课程和饮食、运动治疗,中药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降糖补肾方,参试者均在3、6、12个月复查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eose toleraneetest,OGTT)及体重指数、血脂、空腹胰岛素等,观察时间1年。结果51例参试者有6例(11.7%)退出,对照组1年后与干预前比较,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无明显变化(P>0.05),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轻度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OGTT2h后血糖、体重指数下降明显(P<0.05)。中药干预组空腹血糖无明显变化(P>0.05),但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体重指数、OGTT2h后血糖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期结束,转变为糖尿病者对照组3例(13.6%),中药干预组为1例(4.3%),χ^2检验显示,两组IGT转化糖尿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中药干预组正常糖耐量(normal glueose toleranee,NGT)年转化率明显优于对照组(Y。=8.31,P<0.01)。结论中药干预在延缓IGT向2型糖尿病发展中可能是有效的,且有着良好的综合治理效应,使IGT人群向健康人群回归;良好的糖尿病教育和实施饮食、运动治疗亦有利,但不能有效阻止IGT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初发高血压病当首辨虚实,若论虚者,无外乎气血阴阳亏虚、不荣上窍,实者则有痰浊、瘀血上扰清窍,抑或阳亢上犯脑窍而致。笔者认为初发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以阴虚阳亢证居多,治宜滋补肝肾、平肝潜阳,在天麻钩藤饮原方基础上进行加减,自拟滋阴潜阳降压方治疗该病。  相似文献   

20.
陈韦伽  柴可夫 《河南中医》2010,30(10):977-979
根据《内经》中"脾瘅"和糖耐量异常的关系,笔者指出糖耐量异常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脾不散精。治疗糖耐量异常,临床上常采用健脾化浊法、运脾开郁法、辛开苦降法等,通过运脾可以从源头上遏制糖尿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