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口服银芪合剂治疗肛瘘术后创面的愈合情况。方法:6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病例肛瘘术后均常规静脉滴注抗生素,同时用中药消痔化瘀洗剂坐浴治疗。对照组术后第2天开始口服维生素C片,0.2g/次,3次/d;治疗组口服银芪合剂治疗。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肛瘘平均愈合时间、肛门功能松弛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治疗组肛门部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芪合剂能减轻肛瘘术后疼痛,缩短疗程,降低瘢痕对肛门功能的影响,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配方颗粒降脂合剂治疗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28例原发性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分别予降中药配方颗粒降脂合剂及辛伐他汀胶囊治疗,疗程8周,观察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治疗前后的变化及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TC、TG、HDL-C、LDL-C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中药配方颗粒降脂合剂治疗高血脂症有较好的疗效,且服用方便,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肛瘘是常见的肛门直肠病,在我国发病占肛门直肠疾病的1.67%~3.6%[1].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机制与肛腺感染有关.肛瘘在发病后不能自愈,必须采取手术治疗.术后留下的创口多为开放性创面,常因感染、疼痛、缺血等而延迟愈合.如何通过局部换药加速术后创面的愈合是肛肠科临床医生探讨的课题.中药油膏是祖国医药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膏药疗法更是祖国医学中一种独特的中医外治疗法.中药油膏具有均匀、细腻、软滑,稠度适宜、易于涂布、性质稳定、无刺激等特点[2].  相似文献   

4.
1998~2004年,笔者在肛瘘术后的病人中配合使用参苓白术散,观察创口愈合情况,提示参苓白术散有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40例均为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16~57岁,病程1~5年。单纯低位性肛瘘10例,单纯性高位肛瘘29例,高位复杂性肛瘘1例。2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采取肛瘘切挂术。术后半流饮食,予左氧氟沙星、灭滴灵等抗菌素、支持疗法及对症治疗。创口每天以1/5000高锰酸钾水坐浴后常规换药。治疗组于挂线胶圈脱落之日起每天予参苓白术散1剂,党参改太子参,取太子参偏于清补之性,直到…  相似文献   

5.
肛瘘是指直肠、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所形成的异常管道,一般由原发性内口、瘘管、继发性外VI三部分组成。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尤以男性多见,婴幼儿也时有发生,是常见的肛门疾病,在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中仅次于痔。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加味二黄汤外洗方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及改善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为该方应用于肛瘘术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6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加味二黄汤组、痔疾洗液组各30例,术后每天早晚换药前熏洗2次,观察记录患者术后创面疼痛积分、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总体疗效几项指标。结果加味二黄汤组在减轻疼痛和促进创面愈合方面明显优于较对照组。结论加味二黄汤具有减轻术后创面疼痛,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肛瘘是肛肠科的常见病之一,肛腺感染学说是目前公认的学说,肛瘘不能自愈,需手术治疗方可治愈[1].由于肛瘘发病部位特殊,其切口一般不予缝合而开放,术后创面易受大便污染,发生感染,影响伤口愈合速度,降低了肛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自2010年4月~ 2013年3月收治的31例肛瘘患者,术后创面运用换药联合中药坐浴进行施治,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陶昕 《中华综合医学》2002,3(8):756-756
为观察生肌散对促进肛瘘创面的愈合作用,对120例肛瘘患术后创面分两组对比观察,结果显示:生肌散组在减少创面肉芽水肿发生、缩短愈合天数方面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消痔化瘀洗剂坐浴治疗肛瘘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位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第2天排大便后开始用高猛酸钾溶液坐浴,每日2次;治疗组术后第2天排大便后开始用消痔化瘀洗剂坐浴,每日2次。结果:两组病例肛瘘平均愈合时间以及术后第7天肛门局部疼痛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痔化瘀洗剂坐浴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肉芽生长,减轻肛瘘术后疼痛,缩短疗程,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在肛瘘术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治疗组于术后采用康复新液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后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肛瘘术后应用康复新液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鲍欣彪 《黑龙江医学》2005,29(7):508-509
目的探讨复杂性肛瘘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至今实施该手术的19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中,治愈17例,失败2例,1次治愈率89.5%。住院时间7~42d,平均18d。结论对复杂性肛瘘的治疗术前要充分检查准备,结合术中具体情况确定术式,手术方法应强调内口处理和瘘管切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内口切开、瘘管主道内端挂线术并中药熏洗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高位肛瘘提出一种综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高位肛瘘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内口切开、瘘管主道内端挂线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详细观察患者疼痛、分泌物、愈合时间、愈合后伤口疤痕面积、肛门功能、疗效、复发情况以及客观化评定指标,如肛门直肠测压、盆底肌电图等。结果:2组病例在疗效、复发情况无明显差异,但在愈合时间、疼痛、分泌物、肛门外观情况、肛门功能等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内口切开、瘘管主道内端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具有痛苦轻、愈合时间短、肛门功能及外形保持良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医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瘘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整群选取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4月—2016年5月收治的高位肛瘘病人138例进行研究,以随机信封法分为常规组(常规挂线疗法)与中医组(中医挂线疗法)各69例,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肛门功能、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两组治疗前肛门功能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组RRP、ARP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其余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创面面积、创口愈合时间、weXner评分、半年后复发率均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中医挂线疗法可有效改善高位肛瘘病人肛门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煨脓长肉法治疗肛瘘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4例)术后待腐肉脱落后,采用煨脓长肉法(生肌玉红膏纱条)换药;对照组(64例)术后采用凡士林纱条换药,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愈合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煨脓长肉法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具有...  相似文献   

16.
运用探查切开挂线疗法辅以口服中药汤剂治疗AIDS合并肛瘘,取得较满意临床效果,现选取全身症状及专科查体相似的35例,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结论:中医药对AIDS合并肛瘘患者疗效显著;AIDS合并肛瘘患者有别于普通肛瘘患者。  相似文献   

17.
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期间我科诊治的56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I期治愈54例(96.43%),复发2例(3.57%),经2次手术后均治愈,治愈率100%;平均住院时间18.50±2.25d;随访6个月至3年,仅l例有少许分泌物外溢,无复发、无肛门失禁及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结论:高位复杂性肛瘘处理难度大,临床医师需掌握内口及瘘管的处理方法,采用合适的手术方式并积极做好术后处理,能有效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田力  安超 《中医学报》2016,(6):795-798
中医学对肛瘘的认识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古文献中记载了中医学对肛瘘的众多认识及治疗方法,沿用至今。中医在治疗肛瘘方面有其独有的特色,尤其是中医外治法,成为治疗肛瘘的主要手段,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得到了广泛认可。但肛瘘自身有着复杂的特性,致使其复发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这就使得肛瘘的术前检查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与进步,肛瘘的术前检查方法也越来越多元化,由传统的检查方法逐步发展到更为科学的检查方法,尤其是现代影像医学的发展,对肛瘘的术前诊断也更为直观、科学,给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使中医治疗肛瘘手术方案的制定更加合理化,有效地提高了肛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了肛瘘术后的复发率,减轻了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柏氏清热散瘀方在肛瘘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柏氏肛肠科就诊的肛瘘手术后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痔疾洗液熏洗治疗,观察组采用柏氏清热散瘀方熏洗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 d、7 d、14 d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创面愈合情况,住院时间及术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 2%(50/52)比82. 7%(43/52)](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逐渐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得更为显著,两组组间、时点间和组间·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观察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90. 6±2. 2)%比(82. 0±3. 7)%](P <0. 05),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15. 2±3. 2) d比(20. 1±4. 6) d,(10. 1±2. 7) d比(13. 8±2. 6) d](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精神健康、情感智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活力、总体健康指标均较治疗前好转,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柏氏清热散瘀方用于肛瘘术后镇痛近期疗效良好,能减轻术后疼痛、促进创面愈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