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穴位按摩改善鼻部手术后鼻腔填塞反应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4例鼻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所有患者行鼻部手术治疗后,对照组应用并发症预防措施进行预防,观察组应用穴位按摩预防,预防后,对比两组患者鼻部手术后的鼻腔填塞反应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肿胀程度评分以及黏膜渗血评分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鼻部手术患者术后应用穴位按摩法进行预防,能够缓解术后鼻腔填塞反应,并改善术后肿胀、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2.
正慢性鼻-鼻窦炎(CRS)是鼻腔鼻窦的慢性炎性疾病,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原则是改善鼻腔鼻窦的通气和引流,恢复鼻腔鼻窦黏膜的形态和生理功能。近30年来,随着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应用和发展,开创了全新的慢性鼻-鼻窦炎治疗方法~([1])。而行之有效的围手术期治疗可以控制鼻腔鼻窦的炎症反应,缩小病变范围,减少术中出血,改善手术视野,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提高  相似文献   

3.
<正>慢性鼻-鼻窦炎(CRS)为非单一因素引起的鼻腔和鼻窦黏膜的炎症状态,常表现为鼻塞、流涕、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等临床症状;病程超过12周。在祖国医学里面,慢性鼻-鼻窦炎属于"慢鼻渊"范畴,又称为"脑渗"、"脑漏",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高达10-15%。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术后鼻腔冲洗作为常规治疗,在欧洲鼻窦炎及鼻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鼻窦方冲洗联合穴位针刺治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鼻黏膜功能形态恢复、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9月—2017年9月丹东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48例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4例给予激素吸入治疗,观察组74例在此基础上给予鼻窦方冲洗联合穴位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4周。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5、IL-6及IL-17水平及主观症状评分、鼻内镜评分(Lund-Kennedy)、鼻窦炎疾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SNOT-20)评分进行分析,并统计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主观症状评分、息肉评分、水肿评分、鼻漏评分、SNOT-20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瘢痕评分和结痂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IL-1β、IL-5、IL-6、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鼻窦方冲洗联合穴位针刺可促进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鼻腔黏膜修复,下调血清IL-1β、IL-5、IL-6、IL-17表达,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和远期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肿节风冲鼻Ⅰ号方鼻腔冲洗联合TDP治疗儿童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鼻-鼻窦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我科自制复方肿节风冲鼻Ⅰ号方鼻腔冲洗联合TDP治疗两个疗程,对照组30例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联合TDP治疗两个疗程,两组采用主观症状VAS评分、客观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结合对比评判治疗前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主观症状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的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主观评价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肿节风冲鼻Ⅰ号方鼻腔冲洗联合TDP治疗优于生理盐水鼻腔冲洗联合TDP治疗儿童鼻-鼻窦炎。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是目前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主要措施,术后局部处理与手术同等重要.我院2007年2月-2008年2月对80例鼻窦炎术后患者行鼻腔鼻窦冲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FESS)辅以双黄连(冻干)鼻腔冲洗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方法:74例分为两组各37例,研究组FESS术后予以双黄连(冻干)冲洗,对照组FESS术后予以氯化钠溶液冲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鼻黏液纤毛运输功能恢复情况较对照组好(P0.05)。结论: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FESS)辅以注射用双黄连(冻干)鼻腔冲洗治疗慢性鼻窦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窦灌注液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采用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鼻内镜辅助再进行慢性鼻窦炎Messerklinger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用喜帮鼻腔洗剂进行灌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治愈28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80.00%;研究组治愈37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95.56%,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喜帮鼻腔洗剂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鼻窦灌注冲洗,可大大提高临床治愈率及有效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克拉霉素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鼻窦及咽部损伤的疗效及对口腔黏膜CINC-1和TLR-9的影响。方法将行根治性放疗的9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_(12)2 500μg鼻腔冲洗和克林霉素口服,观察组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200 mg+维生素B_(12)2 500μg鼻腔冲洗和克林霉素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纤毛传输速率、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评分及口腔黏膜组织中CINC-1和TLR-9表达水平的变化,统计2组临床疗效、放疗后放射性鼻窦炎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评分、VAS评分及口腔黏膜组织中CINC-1和TLR-9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纤毛传输速率、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及6个月内放射性鼻窦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克拉霉素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鼻窦及咽部损伤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黏膜炎症状态,促进患者黏膜功能的恢复,疗效优于单纯克拉霉素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鼻渊丸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后鼻腔黏膜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28例,2组患者均行鼻内窥镜下鼻窦功能性手术,术后鼻腔局部用药及内窥镜下鼻腔常规换药处理。对照组同时口服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鼻渊丸。观察患者鼻腔黏膜肿胀消除以及鼻腔黏膜纤毛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9%,对照组为82.14%;2组患者术后1周黏膜纤毛传输速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膜功能恢复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鼻渊丸可能通过加速鼻黏膜修复明显改善鼻-鼻窦炎术后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苍耳子散加味方口服对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鼻窦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共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维生素B12鼻腔冲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苍耳子散加味方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纤毛传输速率、鼻内镜和鼻窦CT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放疗3个月、6个月内的放射性鼻窦炎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8.08%,对照组为82.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鼻塞、鼻黏膜充血和鼻甲肿大、鼻腔分泌物、嗅觉减退和头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纤毛传输速率、鼻内镜和鼻窦CT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放疗3个月及6个月内放射性鼻窦炎分别发生9例及11例,对照组分别为23例及28例,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苍耳子散加味方口服联合鼻腔冲洗可改善鼻咽癌放疗患者的鼻窦症状,预防放射性鼻窦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鼻窦炎口服液鼻腔冲洗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术后并发症的疗效及对鼻腔黏膜组织中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在使用抗生素及激素预防感染的基础治疗上,应用鼻窦炎口服液鼻腔冲洗及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鼻腔冲洗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34%,对照组为8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3个月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L-K评分及L-M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因子IL-6、CRP表达水平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窥镜术后应用鼻窦炎口服液冲洗及耳穴贴压具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能有效降低局部鼻腔环境中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配合注射用双黄连鼻腔冲洗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13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于鼻窦内镜手术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观察组66例于鼻窦内镜手术后用注射用双黄连冲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黏膜纤毛功能传输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性鼻内镜手术配合双黄连注射液治疗慢性鼻窦炎能显著提高纤毛传输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正鼻渊指鼻流浊涕,经久不愈,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鼻-鼻窦炎,鼻-鼻窦炎指鼻窦及鼻腔黏膜的炎性疾病,其中根据临床症状是否超过12周界定为急性或慢性。鼻渊以鼻窦症状如头痛、面部疼痛为特征,但对患儿来说更会影响患儿学习、生活,造成夜间睡眠质量不好、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降低、情绪低落等。西医多采用抗  相似文献   

15.
慢性鼻窦炎为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发病与急性鼻窦炎未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变态反应体质,邻近器官的炎症蔓延等因素有关,随着腔镜外科的发展,鼻内镜外科手术的日渐成熟,在鼻内镜直视下清除炎性病灶,改善和重组鼻腔、鼻窦通气功能,并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正常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从而减轻慢性鼻窦炎病人的痛苦,达到了治疗的目的。我科去年1月-10月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病人75例,通过精心的护理,均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鼻腔冲洗是临床上常用的一项操作技术,常用于治疗萎缩性鼻炎、鼻窦炎术后的患者。传统的鼻腔冲洗用器非一次性使用,经过清洗消毒后重复使用,操作步骤繁琐,另外购买鼻腔冲洗器经济成本较高,增加了患者的负担。我科自2007年始对鼻腔冲洗进~步改进,简化步骤,降低成本,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鼻病"中医序贯疗法"与鼻炎穴位按摩保健操作为孙书臣教授治疗急、慢性鼻窦炎的2大中医特色,对急性鼻窦炎,可以尽快控制病情,减少复发;治疗慢性鼻窦炎,能够有效的缩短病程并减少慢性鼻窦炎的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术后应用龙胆外洗液进行鼻腔冲洗的疗效以及对鼻腔黏膜上皮转归的影响。方法:将132例成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6例,治疗组用龙胆外洗液20mL稀释后进行鼻腔冲洗治疗,对照组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进行鼻腔冲洗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主观症状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鼻内窥镜术后患者内镜检查黏膜形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鼻腔黏膜上皮转归时间比对照组缩短。结论:鼻内窥镜术后应用龙胆外洗液进行鼻腔冲洗效果好,有利于鼻腔黏膜的转归。  相似文献   

19.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向一侧或两侧,或局部有突起,并引起鼻腔通气功能障碍或产生症状者.临床上较常见,偏曲侧鼻腔通气引流受阻,可导致鼻窦炎,在偏曲的尖端常形成骨棘,多位于垂直板软骨隔和梨骨的连接部,骨棘可刺入鼻道或压迫中鼻道,可引起鼻阻塞或反射性头痛或鼻出血.矫正鼻中隔偏曲的主要目的在于:解除因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鼻阻塞或鼻出血症状;保证手术中良好地暴露中鼻道和相应的鼻窦引流;去除鼻部疾病的病因或诱因.我院于2005年9月-2007年2月对215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鼻咽癌放疗中常规耳前野包括鼻腔后1/3~2/3、中后组筛窦、整个蝶窦,鼻前野包括所有的窦口引流区。因此,放疗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损伤鼻窦及鼻腔黏膜,引起急性及迟发反应,影响鼻腔、鼻窦的功能[1]。常见的放射性鼻部疾病包括放射性鼻炎、鼻窦炎、鼻粘连、后鼻孔闭锁,以及少见的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