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聚谷氨酸(PEG-PBLG)纳米微球介导双融合自杀基因CDglyTK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的杀伤作用,为口腔鳞癌的治疗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方法:以PEG-PBLG纳米微球为载体介导携双自杀基因CDglyTK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 )-CDglyTK转染Tca8113细胞,通过RT-PCR检测CDglyTK的mRNA表达,MTT法描绘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并评价其疗效。统计分析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完成,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PEG-PBLG纳米微球可介导质粒pcDNA3.1( )-CDglyTK转染Tca8113细胞,RT-PCR可检测到转染细胞中CDglyTK的mRNA表达。转染后,细胞在滴加5-FC和GCV后生长受到明显抑制,5-FC和GCV联合使用对Tca811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优于单用5-FC或GCV。5-FC和GCV联合使用组,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也高于单独使用5-FC或GCV组(P<0.05)。结论:PEG-PBLG纳米载体介导双自杀基因CDglyTK,可有效杀伤舌鳞癌Tca8113细胞,为舌鳞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我们研究羟喜树碱(10-hydroxycamptothecin,HCPT)和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苄酯(poly ethylene glycol)-poly(γ-benzyl-L-glutamate,PEG-PBLG)纳米微球的体内抗肿瘤作用。1.材料和方法:采用超透析法制备HCPT-PEG-PBLG纳米微球,扫描电镜观察纳米微球的形态。分别建立Tca8113细胞和Lovo细胞裸鼠移植瘤,并采用HCPT和HCPT-PEG-PBLG纳米微球治疗,观察移植瘤的生长状态。2.结果:扫描电镜显示HCPT-PEG-PBLG纳米微球呈核-壳型结构,球形或椭圆形,中心区域为疏水性的PBLG,不被镀金,呈灰色的内核,直径约为200nm;周围为亲水性PEG,被…  相似文献   

3.
《口腔医学》2018,(2):120-123
目的探讨HCPT/PEG-PLA(羟基喜树碱-聚乙二醇-聚乳酸)纳米胶束对舌癌RSCC-1细胞体外抑制作用。方法兔舌癌RSCC-1细胞复苏和培养,传代至对数生长期进行实验。经与PBS、不同浓度的HCPT(羟基喜树碱)和HCPT/PEG-PLA共同培养不同时间后,MTT法检测体外细胞毒作用,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HCPT市售剂型组呈现明显细胞毒作用:生长抑制率随药物浓度、作用时间增加而升高;HCPT/PEG-PLA纳米胶束剂型组48 h时生长抑制率低于HCPT市售剂型组(P<0.05),至96 h时则与HCPT市售剂型组差别己无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 (1)HCPT/PEG-PLA纳米胶束对RSCC-1细胞具有直接抑制作用,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性。(2)HCPT/PEG-PLA纳米胶束具有缓释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β-胡萝卜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的细胞毒性、细胞周期、细胞凋亡以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四唑蓝法检测30、 50、 60和70 μmol/L 4种浓度β-胡萝卜素对Tca811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观察β-胡萝卜素处理后Tca8113细胞周期改变及细胞凋亡,端粒重复片段扩增银染法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从50 μmol/L开始,随β-胡萝卜素浓度的提高,对Tca811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越来越强.70 μmol/L β-胡萝卜素作用Tca8113细胞4 d后,抑制率超过50%,细胞生长曲线的"S"形趋于平缓.70 μmol/L β-胡萝卜素作用Tca8113细胞3 d后,流式细胞仪检测未出现亚二倍体的"凋亡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S期细胞减少约50%(P<0.05),G0/G1期细胞同时显著增加(P<0.05),G2/M期细胞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β-胡萝卜素处理Tca8113细胞后,端粒酶活性显著下调.结论 β-胡萝卜素可以通过减少DNA合成,阻滞细胞于G0/G1期,抑制舌癌Tca8113细胞的增殖,抑制效果随浓度的增加而明显.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导致细胞死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羟基喜树碱纳米微球剂型对口腔鳞癌疗效提升的作用。方法制备闭环羟基喜树碱/聚乙二醇一聚谷氨酸苄酯(HCPT/PEG-PBLG)纳米微球.对金黄地鼠颊囊鳞癌动物模型进行干预实验:设生理氯化钠、PEG—PBLG对照组和HCPT、HCPT/PEG—PBLG治疗组,药物腹腔注射(3mg/kg,qd)连续5d。计算肿瘤体积变化、肿瘤倍增时间(DT)和抑瘤率并检测药代动力学各参数。结果成功制备HCPT/PEG—PBLG纳米微球,包封率56.8%;载药率7.5%。金黄地鼠颊囊癌干预实验:HCPT治疗组肿瘤体积于化疗第4天缩小达到最小值后复又开始增大,DT延长,抑瘤率:63.58%:HCPT/PEG—PBLG治疗组肿瘤体积于化疗第4天缩小,第8天达到最小值,DT与HCPT组比较明显延长(P=0.01),抑瘤率(76.50%)提高。HCPT体内代谢呈二室模型;HCPT/PEG—PBLG呈缓释-突释模型.峰值浓度减少,达峰时间、消除半衰期延长;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表观分布容积增加。结论HCPT对金黄地鼠颊囊癌具有较强的抑瘤作用.但开环HCPT羧酸钠盐助溶剂型降低了抑瘤活性,体内代谢快,组织亲和力差,限制其临床应用。HCPT/PEG—PBLG纳米微球剂型可保留抑瘤关键结构内酯环,增加难溶性闭环HCPT水溶性、提高内酯环稳定性,具有药物缓释、延长体内代谢时间、增加组织亲和力等优点.提高了抑癌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TGF β1对耐药细胞系Tca8113/CDDP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ca8113诱导产生的耐药细胞系Tca8113/CDDP为研究对象。应用ELISA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 β1在Tca8113/CDDP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另在体外用不同浓度的TGF β1对Tca8113/CDDP细胞进行作用 ,通过吉姆萨(Giemsa)染色、MTT比色法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 ,观察Tca8113/CDDP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ELISA检测可知Tca8113/CDDP细胞内和无血清培养液中的TGF β1的表达水平均低于Tca8113(P <0 .0 1)。体外诱导凋亡实验 ,TGF β1的浓度高于 0 .1ng/ml时 ,Tca8113/CDDP即有显著的凋亡特征出现 ,细胞皱缩脱落。Geimsa染色可见凋亡小体形成 ;MTT法显示Tca8113/CDDP细胞的凋亡与TGF β1的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有典型的梯状条带。结论 Tca8113/CDDP自身的TGF β1的表达水平与其增殖状态有关 ;外源TGF β1(0 .1ng/ml)可以显著的诱导Tca8113/CDDP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增强博来霉素(bleomycin)对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用含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和博来霉素培养液培养Tca8113细胞24、48、72 h后,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并采用金正钧法判断药物合用的相互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ca8113细胞周期进程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 小剂量的塞来昔布(10 μmol/L)可增强博来霉素对Tca811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增强博来霉素阻滞Tca8113细胞周期进程的作用,其阻滞G1期细胞进入S期的作用最为明显,导致G0、G1细胞的数量增加[(60.93±0.32)%],S期[(30.57±0.78)%]、G2及M期[(8.50±0.50)%]细胞减少,同时,细胞凋亡率[(1.87±0.11)%]显著提高.结论 小剂量的塞来昔布可增强博来霉素对Tca8113细胞的毒性作用,阻滞细胞周期进程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5-FU聚乳酸纳米微球抑制人舌癌Tca83细胞增殖及诱导其凋亡的作用。方法:5-FU聚乳酸纳米微球、5-FU及空白对照组分别作用于Tca83细胞,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吖啶橙(AO)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AI);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5-FU与5-FU聚乳酸纳米微球组自第3天起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差异随作用时间的延长、作用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中5-FU组持续到第7天其后差异的变化不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5-FU聚乳酸纳米微球组则一直持续到第11天且差异的增加始终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自第7天起与同条件下5-FU各浓度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5-FU聚乳酸纳米微球可抑制Tca83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且作用时间较5-FU延长、作用效果较5-FU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β-catenin表达下调对Tca8113细胞增殖、周期、凋亡和迁移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2000将β-catenin siRNA转染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转染后Tca8113细胞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CCK-8试剂分析转染后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下调β-catenin表达对Tca8113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Boyden chamber实验分析β-catenin表达下调对Tca8113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β-catenin siRNA能明显下调Tca8113细胞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显著抑制Tca8113细胞的增殖。β-catenin siRNA组中的G0/G1期的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未处理组和对照siRNA组。此外,β-catenin siRNA组中细胞凋亡的比率明显高于未处理组和对照siRNA组,其凋亡变化与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的上调和bcl-2表达的下降密切相关。与未处理组和对照siRNA组相比,β-catenin siRNA组中Tca8113细胞的迁移能力显著下降,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β-catenin在舌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维甲酸在体外对Tca8113(人舌部细胞系)细胞系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在细胞培养液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维甲酸(Retinoic Acid,RA)进行诱导,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时相变化,同时应用光镜、电子显微镜技术检测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RA对Tca8113细胞凋亡率为23%,细胞周期时相变化以G1期细胞为显著。光镜下观察经RA诱导后的Tca8113细胞变圆、细胞间隙变大,游离细胞增多。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凝固变小、凋亡小体增加,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变性。结论:RA能够诱导Tca81173细胞发生凋亡,G1期细胞受阻,不能进入S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对舌鳞癌细胞系Tca811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LY294002处理Tca8113细胞,MTT法观察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及ELISA分析LY294002作用前后p-Akt及Akt蛋白的表达。结果:随LY294002浓度(0、10、25、50、75μmol/L)的增加及作用时间(24、48 h)的延长,实验组Tca8113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逐渐增大,LY294002抑制作用与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正相关LY294002干预细胞24 h后,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未干预组,p-Akt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总Akt表达无显著改变。结论:LY294002可诱导Tca8113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效应分子p-Akt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傅宗云  张群  李强  邢树忠 《口腔医学》2009,29(5):253-256
目的观察4,5,7-三羟基异黄酮(Genistein)和阿霉素(ADM)单用和联用对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舌癌细胞株rrca8113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舌癌细胞株Tca8113为实验模型,Genistein与ADM联合作用于癌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药物处理后癌细胞的细胞形态学变化,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分析药物对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结果Genistein和ADM两者单用对癌细胞均有生长抑制作用,且随剂量升高抑制趋势增强(P〈0.05)。两药联用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优于两者的单纯相加(Q〉1)。联合用药使肿瘤细胞S期延长,G2/G1值缩小,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Genistein与ADM联用对Tca8113细胞具有协同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联合用药促使肿瘤细胞S期延长,G2/G1值缩小,提高了ADM的诱导凋亡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二氢卟吩e6 (Ce6)光动力学疗法(Ce6-PDT)对体外培养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向体外培养的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中加入Ce6,浓度分别为5、10、20、50和100μg/ml,孵育1.5h,予波长630nm半导体激光照射,照射的功率密度为100mW/cm2,能量密度分别为0.5、1、2、5、10和15J/cm2,继续孵育6h,用MTS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1)不受光照的条件下,较低浓度Ce6(<10μg/ml)与细胞共同培养而对细胞的毒性较小,Ce6浓度为20μg/ml时对细胞的杀伤率约为10%.(2)光照条件下,Ce6-PDT能有效地杀伤体外培养的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其杀伤作用与Ce6浓度及光照剂量正相关,呈浓度/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Ce62PDT能有效地杀伤体外培养的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Ce6在较大浓度下对细胞有毒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yclooxygenease-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对Tca8113细胞侵袭性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划痕实验检测Tca8113细胞的迁移能力;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处理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基质黏附力的变化;用Transwell小室结合Matrix胶检测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10、20μmol/L的塞来昔布作用24 h后,细胞的侵袭能力分别下降了54%和73%(P<0.001),细胞-基质黏附力也明显降低(P<0.001)。结论:Tca8113细胞是高侵袭性细胞,塞来昔布对Tca8113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4,5,7-三羟基异黄酮(Genistein)和阿霉素(ADM)单用和联用对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舌癌细胞株Tca8113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舌癌细胞株Tca8113为实验模型,Genistein与ADM联合作用于癌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药物处理后癌细胞的细胞形态学变化,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分析药物对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结果Genistein和ADM两者单用对癌细胞均有生长抑制作用,且随剂量升高抑制趋势增强(P<0.05)。两药联用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优于两者的单纯相加(Q>1)。联合用药使肿瘤细胞S期延长,G2/G1值缩小,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Genistein与ADM联用对Tca8113细胞具有协同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联合用药促使肿瘤细胞S期延长,G2/G1值缩小,提高了ADM的诱导凋亡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卡铂(CBP)和平阳霉素(PYM)为诱导物,构建耐药细胞株Tca8113/CBP和Tca8113/PYM,再通过银杏酸(GAs)与化疗药物联用探讨银杏酸对耐药细胞多药耐药(MDR)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糖蛋白(P-gp)的表达,MTT法确定耐药细胞的耐药指数;不同质量浓度的GAs作用于耐药细胞及亲本细胞,通过MTT法检测对它们的增殖抑制效应,确定GAs的无细胞毒性质量浓度并观察GAs对耐药细胞的逆转作用;GAs与耐药细胞联用诱导细胞一段时间后,再次通过MTT法检测其耐药指数。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耐药细胞的P-gp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亲本细胞,MTT法确定GAs的无细胞毒性质量浓度为10 μg·mL-1;GAs对Tca8113/CBP和Tca8113/PYM细胞的逆转倍数分别是2.94和2.43,与GAs联用前Tca8113/CBP和Tca8113/PYM细胞的耐药指数分别是3.24和11.9,联用后的耐药指数分别是2.18和4.43。结论本实验成功诱导出了耐药细胞株Tca8113/CBP和Tca8113/PYM,并将银杏酸与化疗药物联用,进一步证实了两者的共用能够增强对Tca8113/CBP和Tca8113/PYM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无细胞毒质量浓度的GAs对Tca8113/CBP和Tca8113/PYM细胞的耐药性有部分逆转作用,且共用一段时间后耐药细胞的MDR水平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7.
稀土离子镧与镨对人舌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稀土离子镧与镨(LaCl3、PrCl3)对体外培养的人舌癌Tca8113细胞的影响及两种稀土离子作用的差别。方法:!用三种浓度的LaCl3、PrCl3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舌癌Tca8113细胞并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以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Tca8113细胞经镧与镨离子作用后细胞增殖活性明显下降并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镧与镨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稀土离子镧与镨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且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二者均能引起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率也呈剂量依赖性。两种稀土离子的细胞抑制作用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