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浩钦 《云南电业》2012,(12):12-13
云南是全国较早实施西电东送工程的省份之一。2001年,随着中央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奏响,云南省委提出:"把以水电为主的电力产业培育和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力争用10到15年的时间,把云南省建成全国西电东送的主要能源基地。"南网成立10年来,通过大力实施西电东送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这一重要部署落到了实处。时至今日,云南西电东送规模已由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初的60万千瓦,迅速提  相似文献   

2.
“西电东送”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云南是西电东送的主力省份,而云南电力集团公司是西电东送的实施主体。在国家电力公司、云南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云南电力集团公司将西电东送工作列为其“十五”、“十一五”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重要工作,并积极地、全方位地开展工作,从澜沧江的开发开始擂响了西部开发电力先行的战鼓。云南电力集团公司研究制定了“以市场为导向,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贯彻‘西电东送’和‘云电外送’战略,发挥云南水电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搞好澜沧江流域小湾、景洪、糯扎渡三个电站的建…  相似文献   

3.
历经30个春秋,《云南电力技术》步入而立之年."西电东送"、"云电外送"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之也会出现诸多问题.应趁势而上,好风凭借力,改革与创新,迎接挑战,求得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巾 《云南电业》2012,(8):15-16
一直以来,文山供电局秉持"工业强州大动脉、西电东送南通道、云电送越桥头堡"的定位快速发展,"云电送越桥头堡"和"西电东送南通道"已成为实现文山通道经济大飞跃的两只翅膀,效应越来越明显,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山供电局成立后,云南电网除了投资建设助推文山州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大电网外,还与文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通过1 10千伏线路与越南河江省1 10千伏电网联网正式运行,并向越南北部河江、宣光、太原等5个缺电较严重的省份送电。该工程全长为28千米的双回1 10千伏线路,起于天保口岸猫猫跳水电  相似文献   

5.
一、西电东送战略对云南电力及经济发展的推动 2000年,国家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宏伟战略,在此背景下,西电东送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东西部"双赢"更具有特殊政  相似文献   

6.
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将西电东送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举措,这无疑给具有丰富水能资源的云南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云南省深刻认识到西电东送重大意义,将该项工作列为“十五”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重要工作,并积极地、全方位地开展工作,为促进西电东送的顺利实施进行不懈地努力。 一、云电送粤的历史回顾 云南省和广东省自80年代中期就致力于推动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是西电东送的最早发起者。1988年 6月7日,云南、广东和原能源部、国家能源投资公司两省四方签定《关于合作开发云南能源资源向广东送电的协议…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期间云南水电比重较大,负荷特性与水电特性不匹配使得云南电网丰水期存在大量的水电季节性电量,若不能充分利用将产生大量的弃水。测算了云南季节性电能规模,研究了云南季节性电能的可外送规模和消纳方案,提出了通过在西电东送协议基础上,丰水期云南增送广东季节性电力与电量,贵州相应减送广东同样规模电力与电量的方法,实现云南季节性电能在贵州的消纳。研究结果表明,云南2014年可以外送贵州3 GW季节性电能,外送弃水电量约4.8 TWh;2015年可以外送贵州2 GW季节性电能,外送弃水电量约4.4 TWh;由此能够产生约12.6亿元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500千伏宝罗输变电工程开工仪式。这项工程是实施“西电东送”的一个重要项目,是云南电力工业贯彻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重大举措,它标志着云南“西电东送”迈出重要步伐,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项目建成后,将有利于东西部地区的电力合作,更好地把云南的电力输送到东部地区,实现全国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云南电力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这是云南电力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云南经济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我代表云南省委、省政府对500千伏宝罗输变电工程的开工表示热烈的祝贺!向  相似文献   

9.
西电东送将云南、贵州等省份大量清洁能源送往广东、广西等省份,有效促进了南方省区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此同时,南方电网西部电源竞争力不足,东西部电源利益难以协调的问题日益突显,导致西电东送不能充分发挥效益、清洁能源及其输送通道不能得到有效利用。提出了引入碳交易市场优化南方电网西电东送效益的思路,通过将碳排放的外部成本内部化理顺西电东送的效益分配。建立了碳交易背景下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电量优化模型,详细考虑南方电网各主要电源以及八交八直各条输电线路的容量约束,提出了基于激励相容原理的发电增量利益分配原则。利用南方电网西电东送实际数据进行模拟,定量分析了碳交易市场对南方电网西电东送输电量、水电利用率、减排效益、各省发电量及收益等指标的影响。算例分析验证了引入碳交易市场能够化解南方电网西电东送日益突显的利益矛盾。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是云南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云南电网大发展的重要时期。云南电网抓住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和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历史机遇,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加快发展,为把电力产业发展成为云南省第一支柱产业作出了巨大努力。十年来,云南电力固定资产投资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中居第一位。  相似文献   

11.
加快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进程,为云南电力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实现云南电力二次创业的历史重任光荣地落在了我们青年人的肩上,需要我们发扬与时俱进、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为云电二次创业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2.
《电力建设》2007,28(11):106-106
“西电东送”重点工程500kV云南罗平至广西百色第2回交流输变电工程成功启动试运行,此举可提高云电送出能力700MW以上.云电送出能力达到3300MW。罗百二回交流输变电工程是云南电力外送广西、广东的第3条500kV输电通道。  相似文献   

13.
同心铸丰碑     
“西电东送”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标志性工程。南方电网提前一年实现“十五”期间向广东新增1000万千瓦输电能力的目标,云南电网提前一年实现送粤电量180万千瓦的目标。从云电送粤到云电送越,云南电力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4.
自2002年开始,云南电网抓住"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和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历史机遇,为把电力产业发展成为云南省水电支柱产业作出了巨大努力。电网建设规模实现历史性跨越过去的10年,云南电网建设投资达744.5亿元,是2002年底公司总资产的3.4倍,变电容量达到8095.65万千伏安,是2002年的4.14倍;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达38737.41千米,是2002年的2.2倍,实现了主干电网从220千伏电压等级提高到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内生动力强劲,中长期电力刚性需求增长态势稳定,中东部能源电力资源相对匮乏而电力需求稳步增长,促使中东部省份积极争取省外清洁电力。本文以"西电东送"某±800 kV特高压直流线路为例,研究测算跨省区输电对受端省份投资拉动、环境效益、税收及就业等多方面影响,归纳总结出跨省区输电对受端省综合影响分析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16.
云南水电开发现状前景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全省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03亿千瓦。但目前云南省水电资源开发率不足6.3%,远低于全国平均开发程度20%。加快云南可再生水能资源的开发,对于推进“西电东送”、“云电外送”,培育云南以水电为主的电力支柱产业,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正向核心区推进。云南作为我国清洁能源和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正紧紧抓住新一轮电力改革试点的重要机遇,早在2014年,就在借鉴国内外电力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全省电力工业的发展现状,在国内率先开展省级电力市场化交易试点,逐渐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云南实际的电改之路——"3134"云南电力市场化交易模式,为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全省稳增长做出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按照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的战略部署,云南省委、省政府把电力作为云南的支柱产业来培植,这是切合云南实际、因地制宜、富民兴滇、振兴边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明智选择。滇西地区六地州市幅员辽阔,面积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以  相似文献   

19.
根据"十二五"期间云南西电东送容量规划,综合考虑送端外送电能力、受端电网承受能力、输电通道经济性以及电网安全性等,研究了"十二五"期间云南给南方电网送电曲线。结果显示,云南向广东的送电规模最大达到18.50 GW,送电量5年累计为286.6 TWh;云南向广西的送电规模最大达到3 GW,送电量3年累计为31.7 TWh;云南向广东送电曲线、向广西送电曲线的输电小时合理范围分别为3 800~5 000 h和3 600~4 800 h。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发挥我国电网技术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的积极作用,本文结合巴基斯坦首个直流输电工程的前期设计及我国南方电网西电东送主网架发展经验,对巴基斯坦南电北送的电网结构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对今后巴基斯坦电网发展技术路线提出建议,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力技术"走出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