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确掌握24h动态血压监测的适应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俭春 《高血压杂志》2006,14(6):423-425
测量血压是临床重要的检查手段之一,但也是最不精确的方法之一。目前,诊室血压值仍然是判断个体血压的基本方法,但人们已充分认识到诊室血压与其他场合测量的血压相关性很差,专家们推荐患者在家中自测血压和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2005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在更新的血压测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家庭血压测量(HBPM)为基准,探讨一日诊室血压和非同日三次诊室血压对社区人群白大衣性高血压(WCH)和隐蔽性高血压(MH)诊断率的影响。方法于2015-2018年在浙江省4个社区纳入既往无高血压病史,首日诊室血压为正常高值或1级高血压水平的常住居民,于4周内完成2日诊室血压复查和连续7 dHBPM。诊室一日法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为首日诊室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 mm Hg;诊室三日法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为3日诊室血压均达到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 mm Hg。HBPM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为后6日平均血压值达到收缩压≥135和(或)舒张压≥85 mm Hg。诊室血压为高血压但HBPM诊断为非高血压者定义为WCH;诊室血压为非高血压但HBPM诊断为高血压者定义为MH。160例调查对象具有完整的血压监测数据。结果依据首日诊室血压、三日诊室血压、家庭血压分别诊断高血压75(46.9%)、23(14.4%)和78例(48.8%)。基于首日诊室血压和家庭血压检出WCH 39例(24.4%),MH 42例(26.3%);基于三日诊室血压和家庭血压检出WCH 11例(6.9%),MH 66例(41.3%),诊室一日法和三日法对于高血压、WCH、MH的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诊室血压存在日间差异,首日血压较高,而心率无日间差异。结论以连续7 d家庭血压为基准,在同一人群中,与诊室一日法相比,诊室三日法明显降低WCH的诊断率,而增加MH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毛源杰  苏加林 《高血压杂志》2007,15(12):978-980
血压是一个易变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它可以随着季节、时间、体位、运动、醒觉状态的改变而改变,也可以随着每次心脏搏动的改变而改变[1]。多个大型临床实验已经证明了在标准条件下的袖带血压测量可以作为预测高血压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可靠指标[2]。近年来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临床应用则更进一步地扩展了人们对血压波动规律的认识。许多诊室血压升高的患者可能在应用24h ABPM后被证实为正常血压,即白大衣高血压(WCH);相反,应用24h ABPM也可以发现很多血压升高但在诊室血压正常的患者,即隐性高血压(MH)。目前研究发现MH患者可以有明显的…  相似文献   

4.
<正>白大衣性高血压(white coat hypertension,WCH)最早由Pickering医生在1988年提出,也有人用"孤立性诊室内高血压"(isolated clinic hypertension)来描述诊室血压增高而动态血压正常这一现象~([1])。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者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诊室血压测量并不能真正反映人们在诊室外每日的血压水平。医生或护士在测量诊室血压的过程中,患者对医疗环境的戒备反应可能削弱了这一传统血压测量  相似文献   

5.
最初的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ABPM)仪器开发于1962年,按现代标准它相当原始,用一个扩音器小心地放置在肱动脉上,一个封闭的袖袋由患者定期充气,并用一磁带记录器捕获袖带压力、心电图和柯氏音。Sokolow等1966年发表了一项经典的研究,显示终末器官损害与白天动态血压(ABP)测量的平均值比与偶测诊室读数更相关。1应用动态血压监测的理论基础最初应用动态血压监测的原因是为排除无终末器官损害证据的新诊断的高血压患者的“白大衣高血压”(WCH),这种情况用ABPM及血压的自我监测最好检测,以建立此诊断。尚不知道WCH生化的、生理的、或个性…  相似文献   

6.
正临床血压的测量是医疗保健质量的重要跟踪指标,易产生测量误差或测量不精确。目前大多数指南提倡使用自动诊室血压测量(automated office blood pressure,AOBP)仪来改善基于临床的血压测量。方法:患者均来自同一高血压诊所,进行了为期3d的评估,进行1次的24h动态血压监测(24-hour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两次手工诊室血压测量(两次诊室随访期间)和无人值守的AOBP测量(其中一次诊室随访)。将所得测量值与清醒时ABPM测量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对白大衣高血压(WCH)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51例新近确诊的WCH患者被随机分为运动组(26例)和WCH对照组(25例),运动组接受了有氧运动锻炼训练(等速平地步行,2次/d,50~80 min/次,持续3个月);WCH对照组未进行运动训练。两组患者在确诊时和3个月后分别进行了诊室血压(OBP)和24h动态血压(ABPM)检测。结果:两组患者首次检测各项OBP和ABPM指标无显著差异(P均>0.05);3个月后运动组OBP和ABPM各指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WCH对照组,OBP[OSBP:(132.54±17.60)mmHg比(143.68±20.35)mmHg、ODBP:(89.12±18.39)mmHg比(92.75±17.24)mm-Hg],ABPM[mSBP:(121.57±20.86)mmHg比(128.06±19.45)mmHg、mSDP:(76.24±15.28)mmHg比(84.55±17.31)mmHg和dSBP:(124.27±22.50)mmHg比(130.85±24.61)mmHg、dSDP:(77.95±18.42)mmHg比(82.36±17.59)mmHg],P<0.05~<0.01。结论:有氧运动可显著降低白大衣高血压患者血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白大衣高血压(WCH)患者动态脉压(APP)及动态脉压指数(APPI)的特征,探讨WCH对血管硬化的影响.方法 WCH患者60例、高血压I级患者60例(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者50名(对照组)入选本研究,测量其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对各组APP及APPI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WCH组和高血压组患者的诊室脉压及脉压指数高于对照组(P<0.01),且WCH组高于高血压组(P<0.01);高血压组患者24 h APP大于WCH组和对照组(P<0.01),WCH组患者的白天动态脉压(dAPP)大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组患者24 h APPI、白天APPI(dAPPI)和夜间APPI(nAPPI)均大于WCH组和对照组(P<0.01),WCH组24 h APPI、dAPPI和nAPPI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WCH不同于正常人群,会对血管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引起血管硬化,但其危害程度小于高血压,造成的损伤作用白天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病,并发症多而严重,虽然近年来防治情况有所改善,但仍表现为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很低,原因有很多,其中未能重视血压测量是重要原因之一.不测血压何以知晓高血压?不能正确测量血压何以正确评估高血压?不能正确评估何以正确治疗高血压?自然高血压也就不能很好地达标.因此,血压测量是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关键中的关键.目前血压测量有多种方法,包括诊室测量血压(OBMP)、家庭自测血压(HBPM)、动态血压监测(ABPM)等,但诊室血压测量仍然是血压测量的“金标准”,很有必要对诊室血压测量的地位及其规范化测量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最近研究证明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检出高血压而诊室血压不高的病人,即所谓被掩盖的高血压(Masked Hypertension),心血管病预后不好。但在被掩盖的高血压,靶器官损害达到什么程度还不十分清楚(AmJ of Hypertension,2006,19:880-886)。该文收治332名门诊长期治疗的高血压病人,按诊室血压与ABPM分成4种人,即:已控制的高血压病人(诊室血压与ABPM都低),白大衣性高血压(诊室血压高,ABPM低),被掩盖高血压(诊室血压低,ABPM高),未控制高血压(诊室血压与ABPM都高)。全部病人都做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 MT)与尿…  相似文献   

11.
自从 2 4小时血压监护 (ABPM )做为临床高血压诊断手段以来 ,测定血压的两种方式 ,即诊室测压(OBP)与ABPM之间的关系 ,就成为高血压研究热门课题之一。用 2种方法测定一个东西的正负 ,可以有 4种组合 ,OBP和ABPM测定血压是否正常也可以有 4种组合 :1.两种方法测定的都是血压正常 -血压正常。 2 .两种方法测定的都是血压高 -高血压。3.OBP高 ,ABPM正常 -白大衣性高血压。 4 .OBP正常 ,ABPM高 -被掩盖高血压 (MH)。关于白大衣性高血压的研究已经不少 ,而MH的研究还不多。美国的第 6次以及第 7次关于高血压的报告 (JNC Ⅵ、Ⅶ …  相似文献   

12.
<正>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是通过仪器自动间断性定时测量日常生活状态下血压的一种检测技术,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真实、全面反映多个时间点的血压值。与诊室血压相比,可揭示血压波动特点和昼夜变化规律,指导选择降压药物及治疗时间,使药物的降压效应与高血压的发生节律一致,抑制清晨血压升高,控制全天血压,减小血压变异性,减轻靶器官损害,协助制定个体化的用  相似文献   

13.
逆白大衣性高血压(reverse White-Coat Hy-pertension,r WCH)即高血压患者在诊室内测量血压正常,而在诊室外血压高于正常[140/90mmHg(1mmHg=0.133kPa)]的现象〔1,2〕。大多数横断面研究结果显示,r WCH患者不应视为正常人群,这类人群的血压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的血压水平,靶器官损害与持续高血压(sustained hyperten-sion,SHT)相近,因此应及早诊断和进行积极的治疗。自1993年以来r WCH的现象已有大量的相关文献报道,认为r WCH在一般人群中是普遍存在的。r WCH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认为与大量吸烟、大量饮酒、肥胖、压力反射灵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大衣高血压(WCH)患者的血小板功能.方法:选初诊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 WCH 患者、正常血压(NT)者各35例,通过诊室血压测量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同时测定并比较3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Tmax)、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含量、平均血小板容积(MPV) 、血小板数量的变化.结果:和NT对照组相比,EH组和WCH组 PAGTmax、血浆血小板GMP-140含量、MPV均明显增加(P<0.05)而三组血小板计数无统计学差异,同时EH组的PAGTmax、血浆血小板GMP-140含量、MPV均高于WCH组(P<0.05).EH组和WCH组MPV与24 h平均舒张压、GMP-140含量均正相关( P<0.05).结论:WCH存在血小板活化,可能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5.
王革  李进 《山东医药》2007,47(23):9-9
白大衣高血压(WCH)又称诊所高血压,指患者仅在诊室内测得血压升高而诊室外血压正常的现象。心率变异性(HRV)是反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无创性检测指标。近年研究显示,多种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高血压)患者的HRV缩小。2004年5月~2006年8月,我们观察了52例WCH患者的HRV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控制血压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风险.高血压诊断和评估是降压治疗的基础,规范的血压测量是高血压管理的前提.曾经对血压测量的认识只是量个数值,不仅只观察诊室血压的数值,而且还很不规范.随着对血压认识的不断深入,对血压测量方式等日趋丰富,从单纯诊室血压测量发展到诊室外血压测量,即家庭血压测量(空间纬度)和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时间维度).进行血压立体化监测,才能明确诊断、评估高血压的危害性及进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7.
动态血压监测与白大衣高血压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勇 《心脏杂志》2003,15(3):272-273
本文综述了动态血压监测 ( ABPM)与白大衣高血压 ( WCH)研究的简史、相互关系 ,尤其是 ABPM对 WCH研究的重要性 ,以及 WCH的流行病学和不同的临床结论 ,并评价和展望了 WCH研究的现状和将来趋势  相似文献   

18.
1 历史由来近年来随着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改善了传统测量血压方式的不足,提高了对白大衣高血压(White Coat Hypertension,WCH)这一综合征的认识。这一形象、幽默的名字是八十年代以后逐渐沿用下来的。其实,1940年Ayman等首次发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人群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态势,《2012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估计全国高血压患者已达2.6亿,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只有50%、40%和10%.血压测量是诊断、处理、评估高血压预后的最主要依据,是人类与高血压斗争的重要工具.血压测量有诊室血压测量(office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OBPM),家庭血压监测(home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HBPM)和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ABPM)三种形式.尽管OBPM仍是血压测定的“金标准”,但正如2013年《欧洲高血压管理指南》所指出的:诊室外血压测量可做到多次测量,远离医疗环境,是一个更可靠的血压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20.
白大衣性高血压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人们测得的血压值除与自身的血压水平有关外,还受到环境和心理因素的影响,有不少病人在医生测血压时血压升高,而当离开医疗环境回家自测血压时,血压降至正常。随着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24hABPM)的应用,发现有的病人在医院测得血压上升,而ABPM测血压则为正常,这种血压称之为白大衣性高血压(white-coathypertension,WCH)。1 WCH的发生率[1~2]白大衣性高血压的特点是,收缩压(SBP)一般比正常高2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DBP)较正常高10mmHg左右。1995年,Verdecchia等监测未经治疗的1333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24小时ABPM,结果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