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范海鸥 《吉林医学》2013,34(15):2947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芬太尼用于小儿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影响。方法:选择进行麻醉手术的患儿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血流动力学较对照组稳定(P<0.05);两组气管插管后血糖均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后皮质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醉诱导维持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过程平稳,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高学超  杨义  安静 《中外医疗》2013,(28):135-135,146
目的探究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小儿麻醉时对小儿血流动力学变化、小儿的苏醒时间、小儿的血糖及皮质醇的变化以及是否有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ASA I~Ⅲ级2~8岁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儿童100例,将以上100例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瑞芬太尼组)50例和对照组(芬太尼组)50例,观察组进行麻醉诱导时维持采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而对照组进行麻醇诱导时维持采用异丙酚和芬太尼。观察两组患儿进行麻醉时的SBP(收缩压)、HR(心率)、DBP(舒张压)、血糖以及血清皮质醇的变化,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苏醒拔管时间和患儿手术后是否有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结果进行麻醉期间观察组(瑞芬太尼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明显较对照组(芬太尼组)稳定性高,观察组患儿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早,同时观察组患儿手术后的不良症状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低很多,两组进行气管插管后患儿的血糖都有一定的升高,但是插管后的一段时间内观察组血糖明显比对照组低,以上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1),两组各个时间段统计比较发现观察组患儿皮质醇的变化较对照组来说不明显(P〉0.05)。结论与对照组(芬太尼组)相比较,观察组(瑞芬太尼组)进行麻醉诱导时维持采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更有效、更安全,麻醉的全过程比较平稳,可以有效降低患儿由于应激而引起的内分泌失调和一些代谢反应症状,而且患儿手术后苏醒时间短,恢复快、质量高,不良症状的发生率低,将瑞芬太尼应用与小儿手术麻醉时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通过比较在异氟醚麻醉下不同剂量瑞芬太尼泵注对神经外科手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最佳瑞芬太尼泵注速度.方法 将45例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诱导成功后立即泵注瑞芬太尼;A组0.1μg/(kg·min),B组0.2μg/(kg·min),C组0.3μg/(kg·min),术中维持1%异氟醚吸入浓度不变.记录各时段MAP和HR变化以及血流动力学控制的整体评价指标.结果 B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控制较A组和C组更平稳.B组追加和停输瑞芬太尼的病例百分数(20%和24%)介于A组(69%和8%)和C组(12%和85%)之间,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异氟醚麻醉下的神经外科手术中,建议泵注瑞芬太尼的最佳速度为0.2μg/(kg·min),其使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对小儿麻醉的血流动力学影响,以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进行手术的100例 ASA I 至Ⅲ级患儿为研究对象,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施以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各项指标、拔管时间及语言应答时间。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血流动力学改变指标,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较之于对照组而言,稳定性更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拔管所需时间以及语言应答所需时间,观察组拔管时间和语言应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芬太尼较之于芬太尼,其应用于小儿麻醉中,对于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较小,且麻醉苏醒时间短,安全性高,具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对全麻诱导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90例患者分为瑞芬太尼组(RF组)及芬太尼组(F组),记录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1分钟(T3)、插管后3分钟(T4)、插管后5分钟(T5)HR、MAP值,监测 T0、T3、T4、T5点血糖、血浆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值.结果 两组HR、MAP、E值诱导后下降,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MAP、NE、Cor在插管后RF组低于F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血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瑞芬太尼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所致心血管反应,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及抑制应激反应方面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全麻对高龄腹部创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免疫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高龄腹部创伤手术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54)与对照组(n=54)。对照组行瑞芬太尼方案麻醉,试验组行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方案麻醉。评价两组t0(麻醉诱导前)、t1(气腹形成)、t2(手术结束)时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氢酶(CAT)等氧化应激指标。t0、t2、t3(术后3 d)时CD3+、CD4+、CD8+、CD4+/CD8+等免疫因子水平。术后4、8、12、24 h等时间点疼痛程度评分。结果 t1、t2时,试验组DBP、SBP、HR、SOD、CAT均低于对照组,MDA均高于对照组(P<0.05);t1、t3时,试验组CD3+、CD4+、CD8+、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8、12、24 h,试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全麻可缓解高龄腹部创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减少对免疫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9.
10.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5):2078-2081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与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在脑外科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患者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白介素9(IL)-1β、IL-6和TNF-α的变化。方法:将收治的90例脑外科手术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其中对照组给予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其他联合麻醉药物均相同,检测所有受试者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T2)、切皮时(T3)和拔管时(T4)血流动力学及术前和术后24h血清IL-1β、IL-6和TNF-α。结果:T1时,两组脑外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大小均无明显差异(P>0.05);T2、T3和T4时,观察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而血氧饱和度(SpO2)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和T4时,对照组检测指标HR和MAP比T1时显著增高,而SpO2比T1时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HR、MAP和SpO2与T1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清IL-1β、IL-6、TNF-α指标大小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4h,两组血清IL-1β、IL-6和TNF-α均高于术前(P<0.05);且术后24h,观察组血清IL-1β、IL-6和TNF-α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能够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浓度,是潜在有效麻醉复合剂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切除患者采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围手术期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及术后疼痛、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台州市中心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的180例患者资料,将行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的8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行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的93例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麻醉效果,记录围手术期应激反应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水平,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与血清S100β蛋白水平评估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并记录患者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言语顺利应答时间、完整指令动作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时间点的血清皮质醇(cortisol,COR)、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心率(heart rate,HR)以及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毕、术后12h的血清PGE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d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S100β蛋白表达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采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安全有效,可在有效减轻围手术期患者应激反应的同时,有效减轻血流动力学的波动,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更小,且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芬太尼及其衍生物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均为合成的苯基哌啶类药物,是当前临床麻醉与镇痛中最常用的麻醉性镇痛药。它们通过激动体内的阿片受体发挥镇痛、镇静等药理学作用。但是作为强效麻醉性镇痛药,它们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又常因为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而受到限制。本文就芬太尼、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呼吸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目的是为了在临床麻醉与疼痛治疗中预防和减少或避免呼吸抑制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对颅脑手术患者脑血流及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6月~2012年12月的60例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芬太尼组)30例和观察组(瑞芬太尼组)30例,然后将两组患者麻醉前及麻醉后10min、30min、停药后5min的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及脑氧代谢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麻醉后10min、30min、停药后5min的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而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及脑氧代谢指标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瑞芬太尼对颅脑手术患者脑血流及脑氧代谢的影响更为积极,对于此类患者的应用安全性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1):52-55+5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持续血液净化对ARDS患者呼吸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8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持续血液净化+静脉滤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乌司他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3、7 d后呼吸功能及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ICU病房时间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治疗后SaO_2、PaO_2及PaO_2/FiO_2指标均上升(P0.05)。治疗1、3 d后,治疗组SaO_2、PaO_2及PaO_2/FiO_2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L水平上升、Raw及PIP水平下降,治疗3、7 d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7 d后CL、Raw及PIP水平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3 d后,两组CL、Raw及PI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R、MAP、PCWP及C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ICU病房时间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CBP治疗能够有效改善ARDS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呼吸功能以及血流动力学,减少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病房时间,降低患者的死亡率,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持续静脉泵注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观察其镇痛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寻找大鼠静脉泵注瑞芬太尼的合适剂量和最大耐受剂量。方法SD雄性大鼠30只,体重250-300g,8-9周龄。随机分为5组(n=6):Ⅰ、Ⅱ、Ⅲ、Ⅳ组分别通过尾静脉持续泵注瑞芬太尼1、5、10、30μg/(kg.min)共30min,对照组静脉泵注生理盐水。通过甩尾实验计算最大镇痛效应百分比[%MPE=(测量值-基础值)/(10秒-基础值)×100%]观察瑞芬太尼的镇痛效果,间断测量血压(MAP)、心率(HR),呼吸次数(RR)。结果持续静脉泵注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5min后,Ⅰ、Ⅱ、Ⅲ、Ⅳ组最大镇痛效应百分比(%MPE)为64%、87%、100%、100%,与对照组相比Ⅰ、Ⅱ、Ⅲ、Ⅳ组甩尾时间明显延长(P〈0.001)。与基础值相比,MAP和RR的变化成剂量依赖性降低(P〈0.01);Ⅳ组HR在5min时明显下降,10-25min明显增加(P〈0.01);其它组HR变化不明显(P〉0.05)。停止泵注5min,MAP、HR和RR迅速恢复至基线水平。结论SD大鼠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5μg/(kg.min)为合适剂量,10μg/(kg.min)为最大耐受剂量。  相似文献   

16.
杨诚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2):1728-1730,1735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对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5月于本院行早期机械通气治疗的24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自主呼吸停止后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24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12及24h的血气分析、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12及24h的血气分析、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呈现持续改善的状态,且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机械通气可显著改善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然后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37例和观察组(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37例,然后将两组不同时间的无痛率、不良情况发生率及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血清应激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不同时间的无痛率高于对照组,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插管即刻、术中5min及术后5rain的HR、SBP、DBP及血清应激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效果更好,且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更为平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异丙酚、维库溴铵复合全凭静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口、鼻咽部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50例拟行口、鼻咽部手术的患者全部采用瑞芬太尼、异丙酚、维库溴铵复合全凭静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监测麻醉前、诱导后、插管后3 min、拔管前1 min、拔管后3 min的HR、MAP、SpO2变化,记录患者麻醉后5 min内清醒例数以及拔管后发生呼吸道阻塞例数。【结果】诱导后13例表现出较明显的心率减慢及血压下降,与诱导前有显著改变(P<0.05),气管插管3 min后心率、血压均能恢复至诱导前水平,所有病例麻醉维持过程中HR、MAP、SpO2无显著变化(P>0.05)。麻醉后5 min内所有患者完全清醒。拔管后患者均能将口、鼻咽部分泌物经口腔排出,无1例发生因分泌物或手术创面渗血而导致的呼吸道阻塞,拔管后SpO2未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瑞芬太尼、异丙酚、维库溴铵复合全凭静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应用于口、鼻咽部手术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麻醉方法,具有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对机体应激反应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根据诱导时辅用镇痛药物的不同,按随机、双盲方法分为舒芬太尼(S)组、瑞芬太尼(R)组和芬太尼(F)组。分别于诱导前(T,基础值)、插管前即刻(T0)、插管后1?min(T1)、3?min(T2)、5?min(T3)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SpO2,并在各时点抽取静脉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的浓度。结果:T0时三组的MAP、HR和T时相比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R组下降幅度高于F、S组。F组:T1时的MAP、HR明显高于T时,亦高于相同时点的R、S组(P<0.01),于T2、T3时刻恢复至基础水平。R组:T1时的MAP、HR与T时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从T1 到T3 MAP、HR呈持续下降趋势,至T2、T3时已明显低于T时,有2例HR达55次/分。S组MAP、HR在T、T1、T2、T3时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E和E浓度除F组在T1、T2时高于基础值(P<0.05或P<0.01),其余各时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芬太尼相比,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均能有效抑制插管时应激反应,同时舒芬太尼更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小儿先心病手术快通道麻醉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房缺、室缺修补的小儿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各15例。两组患儿顺序给予咪达唑仑0.08 mg/kg、芬太尼4μg/kg、顺阿曲库铵0.15 mg/kg、依托咪酯0.3 mg/kg诱导气管插管;R组诱导后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8~1.2μg/(kg·min),手术结束后改为0.05~0.2μg/(kg·min),拔管前10 min停药;F组分别于劈胸骨前、开始复温、关胸即刻分别注射芬太尼5μg/kg、5μg/kg和1.0μg/kg。诱导前( T0)、劈胸骨3 min (T1)、复温5 min (T2)、缝合胸骨3 min (T3)和拔除气管插管1 min (T4)时记录血压(MAP)和心率(HR),同时测定肾上腺素(E)和血糖(BG)浓度。结果与T0时点比较,F组T1、T2、T3和T4时点的MAP明显升高(P<0.05),F组T1、T3和T4时点的HR明显升高(P<0.05);与F组比较,R组T4时点MAP、HR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T0时点比较,F组T1、T2、T3和T4时点E水平均升高(P<0.05),F组T2、T3和T4时点BG水平均升高(P<0.05),R组T4时点E、BG水平升高(P<0.05);与F组比较,R组血浆E和BG在T2、T3和T4时点明显低(P<0.05)。结论小儿先心病快通道手术,瑞芬太尼比芬太尼更能有效地抑制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