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大学物理实验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宗淑 《物理与工程》2006,16(3):37-39,60
传统的物理实验是按普通物理、电子线路和近代物理等内容进行划分,这种体系突出了学科的系统性,但忽视了学科之间的兼容互补性,各学科相互独立,限制了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现代物理实验教学新体系是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新的物理实验体系应依照训练层次,划分为引导性实验、基本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并需要注重时代性和先进性,改革和更新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与管理模式,形成新的运行机制,从而达到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基于传统普通物理实验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研究性教学思想为指导,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划分为基本能力、综合能力、科研能力培养三个阶段,设计了障碍性、问题性和课题研究性的教学内容,实施启发式、探究式、导师制的研究性教学方法,提出了一种夯实基础、强化综合、面向科研实践的"三位一体"的全程式研究性实验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科研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包括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等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前沿、从传授知识到能力培养的完整教学体系,在培养学生科研素质与能力等方面有着其他课程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探索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科学研究的思想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大学物理实验是理工科院校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核心基础课程,根据教育部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要求,大学物理实验课程需要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调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在大学物理综合实验课程体系中引入英才实验小班教学,英才实验教学面向学有余力且喜爱物理实验的学生.实验中心为这部分学生准备了专门的多类型探究实验项目、专有实验空间和指导教师.本文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思政元素挖掘和课后反馈与反思几方面介绍了英才实验试点情况,并对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开展英才实验教学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杨党强 《大学物理实验》2011,24(3):102-104,113
实验教学是大学本科教育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分析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特点,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提出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从而使物理实验教学为专业基础实验课及专业实验课教学服务,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对大学物理设计性研究性实验教学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论述了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开设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的必要性,并对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开展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教学所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需要与时俱进。探讨了将科研中的物理定律引入到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为有效推进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丰富大学物理实验内容和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充分发挥科研项目的素质教育功能,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对高等学校学生进行系统科学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训练,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和素养的重要的实践性课程。通过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改革与建设。构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可以使学生在新的实验体系中动手与动脑结合,达到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发散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大学物理实验是理工类学生最早接触的实验,在分析现存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将发散性思维训练作为大学物理实验课堂的目标之一,提出了课堂发散性思维训练的三种方式。最后通过某个具体的物理实验,对实验教学中的发散思维训练内容及过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0.
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的实践情况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5  
马世红 《物理实验》2004,24(11):28-33
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相对于传统的测量性、验证性实验而言,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本文介绍了复旦大学近年来所开设的设计性、研究性实验,它们分别适应于低年级和高年级本科生的物理实验教学;并对这类实验的教学方法和初步效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