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将我院1987~1989年收治的14例报告如下:一般资料:男9例,女5例,发病年龄35~68岁。其中经心电图证实为急性前壁心肌梗塞6例,急性下壁梗塞4例,急性前间壁梗塞2例,高侧壁心肌梗塞1例。另1例仅表现严重的心绞痛,心电图提示心内膜下缺血。12例经头颅 CT 证实为脑梗塞。发病时间:本组11例分别在心肌梗塞发病3、4、6、20、31天发生脑梗塞。另2例首发症状为偏瘫失语,当日做心电图检查发现急性心肌梗塞。病前出现典型心绞痛者2例。胸闷及心前区不适者3例。14例中2例无心脏病前驱症状.治疗早期应用小剂量阿斯匹  相似文献   

2.
慢性心房纤颤是脑梗塞危险因素之一。据Fra-mingham 研究报导:考虑年龄、血压、心脏病等因素在内,心房纤颤病人首次脑梗塞发生率比窦性心律者多5.6倍。缺血性卒中首次发病可无临床症状;反复发作的心源性多灶性梗塞可导致进行性的、严重的认识障碍和痴呆,而无典型卒中表现。作者对1980~1985年住院的160例房颤伴脑梗塞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63例有头颅CT 和心电图资料。63例中9例原诊断为脑梗塞而CT 证实为脑出血,故除外。有趣的是这9例中有1例系右颞顶叶出血,CT 扫描见2个无症状性梗塞灶。另54例中7例(13%)CT 证实有陈旧性无症状性脑梗塞灶。4例系重度、2例系轻度卒中,1例系痴呆。2例仅表现进行性认识障碍,CT 提示系多发性梗塞,2例均有4个无症状性梗塞灶。7例病人的梗塞灶分别位于外囊、额叶、顶叶、枕叶或小脑。病灶位于单侧或双  相似文献   

3.
脑出血与脑梗塞并发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脑出血与脑梗塞并发10例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经CT证实,部份病例还作了脑血管造影、血粘度、TXB_2和PGI_2等检查。本组病例提示临床多有双侧体征和多灶损害的特点:早期按脑梗塞处理易致病情加剧。脑CT扫描能早期确诊,是极重要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4.
1984年11月至1987年12月,我科收治经CT 诊断的脑梗塞300例,其中复发性脑梗塞70例(23.3%),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颈动脉系统脑梗塞,首次发病时由于条件所限,多数病例未做 CT 扫描,但复发时全部病例均经 CT 检查证实为脑梗塞,其中复发两次以上者5例,但本文  相似文献   

5.
130例幕上脑梗塞的临床和C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30例幕上脑梗塞病人的临床和CT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脑梗塞经CT证实动态发病为43%,静志发病为57%。脑梗塞在发病3~7天内CT检查阳性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小儿基底节区外伤性脑梗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儿基底节区外伤性脑梗塞临床上较少见,没有CT时诊断比较困难。我们近年收治经CT证实的4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例,男3例,女1例。年龄1~5岁。3例跌伤,1例车祸。1例伤时短暂昏迷,3例无昏迷。全部病例均于伤后1~2天内出现一侧肢体轻偏瘫或全瘫,右侧偏瘫3例,左偏瘫1例。痛觉、触觉存在,无癫痫发作。2例运动性失语,1例头皮裂伤。颅骨平片无骨折,CT4例均为基底节区低密度梗塞灶,左侧3例,右侧1例,面积  相似文献   

7.
脑梗塞中以半球深部梗塞最为常见,各种治疗办法无肯定疗效。为了探讨不用药物单纯体疗的效果,我们随机选择适宜病例进行药物治疗和体疗对比观察。初步研究报告如下。病例选择本组病例系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发病2~4天内,经临床和CT检查确诊并接受治疗。临床上有明确肢体瘫痪体征,排除高血压、动脉硬化以外其它系统疾病。CT扫描为主要累及内囊的单病灶。病灶直径大于0.5cm、小于3.0cm。  相似文献   

8.
我们从1985年11月至1987年1月,对70例经CT证实的脑梗塞,在发病后和服苯妥英钠后测定空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浓度。现将结果报道于下。 临床资料 本组70例脑梗塞中,男48例,女22例,年龄41~80岁,平均61.6岁。本组诊断均按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全部病例均经CT扫描证实。  相似文献   

9.
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与再发性脑梗塞关系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发性脑梗塞是指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脑梗塞,其临床症状较首次发病复杂而危重,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首次发病高,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本文就我院1990年~1996年10月收治的38例经CT证实为再发性脑梗塞的患者病灶体积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临床资料38例患者均经CT证实诊断。且临床症状和体征与CT扫描相符,全部患者排除了血液病、水电解质紊乱等导致的Hb与Hot异常的因素,测定前未采用脱水稀释治疗。38例中男26例,女12例,均在24~72小时内完成CT和实验室检查。检查方法在晨间空腹静脉…  相似文献   

10.
<正> 资料与方法 资料:痴呆组共22例,男18,例女4例,年龄为47—87岁,平均年龄60.9岁。18例经CT证实有脑梗塞灶,其中单灶型3例,多灶型11例,腔隙性脑梗塞4例,合并脑萎缩6例。痴呆出现距首次卒中的时间,1个月4例,1—6个月13例,半年以上5例。有高血压史17例,糖尿病史4例,冠心病史5例,2次以上卒中史10例。入院时血压>20/12kpa者17例,血糖>5.6mmol/L11例,心电图异常者10例(10/14)。由CT证实而无痴呆表现的单纯脑梗塞188例,男135例,女53例。年  相似文献   

11.
江浙蝮蛇抗栓酶(Svate)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可达95%,为探讨其机理,于1988年我们以放免法测定22例脑梗塞患者用Svate前后的血浆TXB_2含量变化,总结如下。 资料和方法 22例均为CT检查证实的脑梗塞住院患者,男16例,女6例,年龄34~80岁。用  相似文献   

12.
腔隙性脑梗塞为脑血管疾病中的多发病,其发病率据一般统计占脑梗塞的19%我科统计约占30%,为了探讨其临床、病理及CT特点,我们对105例经CT证实为腔隙性梗塞和9例病理证实的病例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出血性梗塞是先梗塞后出血,比较少见,本院自82年引进CT以来,收入院的脑梗塞病人(包括脑血栓及脑栓塞)240例中仅见到5例,占2%。摘要报道如下: 5例的特点:均有心脏病和房颤;其中4例于脑梗塞病后7—8天病情明显加重;均有1—2次CT或腰穿证实;出血性梗塞CT扫描示低密度区内出现散在斑块状高密度阴影。因此,5例均符合出血性梗塞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脑干梗塞的眼球运动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60例经CT、MRI检查或剖检证实的脑干梗塞患者进行了较全面的临床研究,特别注意了这些患者所表现的眼球运动障碍形式,以探讨其定位意义。 临床资料与结果 一般资料 男47例,女14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8.12岁。56例经过脑CT检查,21例经过脑MRI检查,5例死后行脑剖检。其中中脑梗塞11例,桥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13例经头部CT证实的脑梗塞伴发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心理危机、意识障碍、抑郁状态、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1.一般资料 住院病人13例,均为女性,年龄48~73岁,平均63.7±13.6岁,入院时间97年8月~98年7月,病程1月~6月,患者均经头部CT检查,证实脑不同部位血管梗塞。符合CCMD-2-R脑梗塞伴发精神障碍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半球卒中与猝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球卒中致较死正逐步增率而引起关注[‘-‘]。本文回顾性总结两院1989年1月~1996年10月间住院的1483例大脑半球梗塞病人死亡病例中符合较死诊断的34例临床资料与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已引起同道注意。一、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1)脑梗塞发病后入院;(2)CT扫描证实梗塞灶位于颈内动脉供血区;(3)无心职并发症且心电图天典型心肌缺血表现。在1989年1月~1996年10月收治的1483例半球梗塞死亡病例中,符合上述标准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58~80岁,平均年龄6873士5.54岁。住院天数12~37天,平均住院无数24.11土6.84天。既往…  相似文献   

17.
重型颅脑创伤后出现的心肌损伤已经尸检结果所证实,但对存活的颅脑创伤患者目前尚无直接的病理资料,国外学者曾通过对血清酶学的检测以了解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心肌损伤的程度犤1犦。笔者自1997年8月~1999年5月对104例急性颅脑创伤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心肌型同工酶(CK-MB)进行检测,同时结合心电图检查,与22名健康受试者进行比较,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一)病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1)伤后4h内入院;(2)入院后均行头部CT检查;(3)无合并其他脏器损伤;(4)伤前无高血压或心脏病病史。(二)一般资料本组104例患者,男68例,女…  相似文献   

18.
作者分析了40例由CT证实的原发性桥脑出血的临床和CT资料。男28例,女12例,年龄28~69岁。29例合并高血压者有24例胸片或心电图示心脏扩大,眼底视网膜出现高血压性改变或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为突然发病。10例  相似文献   

19.
心脑通治疗缺血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自1991年3月~1993年11月间应用法国狄朗药厂生产的心脑通(Vasodistal)及国产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分别治疗缺血性脑梗塞41例及29例,进行观察对比,现将临床资料、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共7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29例)。全部病例均符合1986年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处于脑梗塞急性期,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症,CT扫描可见梗塞灶。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出血患者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脑血管病与心电图改变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探讨急性脑出血对心脏的影响 ,现将我院神经内科近年来收治的脑出血并有完整心电图记录的 133例患者急性期心电图改变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病例选择于 1997年 1月~ 2 0 0 2年 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并经头颅CT证实。心电图均在住院 2 4小时内检测。其中男 85例 ,女 48例 ,年龄 35~ 85岁 ,平均年龄 6 2 .71岁。对照组为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全部病例均符合WHO制定的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 ,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