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脑卒中患者应用康复程序的效果和卫生经济学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三级康复方案的应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生理功能、生存质量的影响及卫生经济学评价,为脑血管病的康复制定最佳策略。方法将4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急性期(21d内)均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恢复期康复组于康复机构康复治疗2个月后,再到社区或家庭康复治疗3个月,对照组自行在家练习。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改良巴氏指数(MBI)、SF-36量表来评定疗效。采用成本-效果分析及增量分析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①脑卒中急性期(21d内),康复组与对照组患者的NIHSS、FMA及MBI的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恢复期(21d后~6个月)的各个阶段,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②在康复后6个月及2年随访时,康复组的生存质量各个维度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康复组患者NIHSS评分每减少1分、FMA及MBI评分每提高1分需分别花费人民币2412.5元、442.0元和332.1元,而对照组则需分别花费3285.4元、637.8元和447.5元。结论三级康复方案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而且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脑卒中患者血清CC趋化因子受体2(CCR2)、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二者与卒中相关性肺炎严重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2月于该院诊治的78例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肺炎严重程度将研究组患者分为轻度组(31例)、中度组(29例)和重度组(18例),另选取78例未并发肺炎的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Pearson法分析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血清CCR2、CRP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CR2、CRP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清CCR2、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CR2、CRP水平均随肺炎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P<0.05);研究组血清CCR2与CRP水平呈正相关(r=0.799,P<0.05);NIHSS评分、CCR2、CRP水平为脑卒中患者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CCR2、CRP单独检测诊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2月-5月在脑病科住院并进行康复治疗的199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自我调节疲劳量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脑卒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本组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自我调节疲劳得分为(47.39±4.54)分。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自我调节疲劳与正性情绪、社会支持均呈负相关(r=-0.437,P<0.001;r=-0.633,P<0.001),与负性情绪呈正相关(r=0.346,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功能锻炼依从性、NIHSS评分、负性情绪和社会支持是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的独立影响因素(R2=0.552,R2=0.528,F=23.153,P&...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十宣刺络放血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连云港市中医院在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时间节点分为对照组(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和观察组(2022年4月至2022年12月), 各50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十宣刺络放血疗法, 于入院当日、出院前1 d对比两组患者肌力和中医症状评分, 并使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L)和脑卒中症状自评量表(NIHSS), 分别测评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脑卒中症状。结果入院当日, 两组BL量表评分及NIHSS量表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前1 d, 观察组患者BL量表评分及肌力均高于对照组, 中医症状评分及NIHS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十宣刺络放血疗法能够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肌力等, 从而改善脑卒中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肥胖对脑卒中后偏瘫康复的影响。方法脑卒中住院患者118例,按体质量指数分为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所有患者综合康复12周。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Berg平衡量表(BBS)和改良Ba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各组的NIHSS、FMA、BBS以及MB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01),治疗后肥胖组NIHSS评分、BBS评分、MBI评分均为最差(P0.05),各组FM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肥胖不利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导致残疾程度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伪rTMS组、rTMS组及联合组, 每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基础药物、常规康复及综合护理干预, 在此基础上伪rTMS组辅以rTMS假刺激, rTMS组辅以低频(1 Hz)rTMS治疗, 联合组则辅以低频(1 Hz)rTMS治疗及虚拟情景互动训练, 各组患者均每周治疗5 d。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检测3组患者运动诱发电位(MEP)的皮质潜伏期(CL)、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 使用表面肌电(sEMG)技术采集患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均方根值(RMS), 同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上肢Fugl-Meyer量表(FMA-UE)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神经缺损程度、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CL、CMCT、RMS参数及NIHSS、FMA-UE、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 并且rTMS组CL、CMCT、RMS参数及NIHSS、FMA-UE、MBI评分亦显...  相似文献   

7.
早期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早期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120例首次发生急性脑卒中的老年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心理干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12周末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第4周末和第12周末,干预组的MBI和NIHS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能够促进老年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平均年龄、文化程度、平均病程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康复护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分别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MBI评分、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BI评分、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应用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康复护理,可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视觉反馈太极"云手"训练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亚急性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每组28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平衡功能训练,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视觉反馈太极"云手"训练。于干预前、干预4周后通过Balance诺衡视觉反馈平衡系统对2组患者进行姿势图平衡参数评估, 通过microFET2型便携式肌力测试仪对患者下肢肌力进行测试, 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10米步行时间测试(10MWT)、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分别评估患者平衡能力、下肢肌力、步行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BS、TUGT、10MWT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 对照组仅有TUGT及M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 并且观察组BBS、10MWT及MBI评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偏瘫侧股四头肌(QUA)、胫前肌(TA)、腓肠肌(GAS)肌力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强(P<0.05), 对照组偏瘫侧QUA、...  相似文献   

10.
早期综合康复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简单康复疗法与综合康复疗法对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将78例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简单康复疗法组(36例)和综合康复疗法组(42例)。简单康复疗法组采用Bobath治疗;综合康复疗法组除采用Bobath治疗外,加用中药、针灸治疗,两组的疗程均为6周。治疗前、后每周对两组患者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采用改良Bra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ADL)。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的MBI、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6周后,综合康复疗法组的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简单康复疗法组的NIHSS、MBI评分虽有改善,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与简单康复疗法对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的ADL及神经功能康复均有一定效果,但综合康复疗法的效果优于简单康复疗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收治的70例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按照是否发生抑郁分为抑郁组29例和未抑郁组41例。调查两组一般资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病灶数目、卒中类型、生化指标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分析;对抑郁组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比较护理前后抑郁情绪改善情况(采用HAMD评分)。结果:70例患者中29例(41.43%)发生抑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卒中史、NIHSS评分、卒中部位、病灶数目、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抑郁发生存在相关性(P0.0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NIHSS评分≥21分、有卒中史、病灶数目≥3个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抑郁组护理后HAMD评分低于护理前(P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抑郁发生与其NIHSS评分、卒中史、病灶数目、性别等因素相关,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可有效预防其发生抑郁。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头颈癌术后早期患者症状群特征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头颈甲状腺外科住院行手术治疗230例头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特征问卷、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头颈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医疗社会支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发放问卷230份, 回收合格问卷215份, 问卷有效率93.48%。头颈癌术后患者存在4个症状群, 包括疼痛-消化道症状群、疲乏-睡眠-情绪症状群、头颈癌-特异性症状群、发声/吞咽障碍症状群。医疗社会支持、家庭人均月收入、头颈癌类型、自我感受负担、有无并发症是疼痛-消化道症状群的影响因素(P<0.05);医疗社会支持、疾病分期、有无并发症、自我感受负担、家庭人均月收入是疲乏-睡眠-情绪症状群的影响因素(P<0.05);医疗社会支持、有无并发症、治疗方法、头颈癌类型是头颈癌-特异性症状群的影响因素(P<0.05);医疗社会支持、有无并发症、治疗方法、病程和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发声/吞咽障碍症状群的影响因素(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个月后认知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纳入符合入组条件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98例, 排除42例后, 最终纳入856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 将其分为脑卒中后非认知功能障碍(PSNCI)组(422例)和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组(434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社会学资料、临床相关化验资料, 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采用SPSS 22.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结果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冠心病、痴呆家族史、受教育程度方面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尿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水平、NIHSS评分、BI指数、ADL评分方面比较,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中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抗抑郁治疗、控制危险因素、肢体康复指导等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于患者入院1周内、生命体征平稳条件下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包括人文关怀、疾病知识讲解、心理干预、文娱活动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12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修订的Barthel指数(M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干预组进行早期护理干预4周后、12周后HAMD、MBI、NIH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早期护理干预能够促进中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肌张力、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22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1例,对照组行脑卒中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治疗3个月。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侧肌张力、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及生活质量,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Ashworth量表(MAS)、简化Fugl-Meyer量表(FMA)、简化Barthel指数(MBI)及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定,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时临床疗效及NIHSS评分、MAS评分、FMA评分、BI评分及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3个月NIHSS评分、MAS评分、FMA评分、MBI评分及SF-36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AS评分、FMA评分、MBI评分和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肌张力、运动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9例,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31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均治疗6周。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心理状态。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MSB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缓解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破窗理论下的关键节点管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聊城市三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计65例, 根据是否实施破窗理论下的关键节点管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为实施破窗理论下的关键节点管理前, 实施常规管理, 患者共计34例(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 观察组实施破窗理论下的关键节点管理, 患者共计31例(2021年3月至2021年8月)。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流程各关键节点及总体过程所用时间, 救治情况、救治后神经功能及预后。结果观察组在到院评估时间、影像学检查时间、开始溶栓时间及总体花费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显著较短(P<0.05);救治后, 观察组患者闭塞血管成功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 d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救治前, 两组患者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 溶栓前、溶栓结束、溶栓后24 h及48 h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逐渐降低(P<0.05), 观察组溶栓结束、溶栓后24 h、溶栓后48 h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感染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449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给予相应药物治疗,记录入院时体温及住院期间最高体温;评估出院时巴氏指数(BI)、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mRS)和减少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百分数,出院后6个月随访,记录病死率及BI、mRS。结果:住院期间感染者(感染组)290例,无感染者(无感染组)159例。感染组住院期间最高体温明显高于无感染组(P<0.01),年龄明显大于无感染组(P<0.01),住院时间明显长于无感染组(P<0.05);出院时及随访时BI均低于无感染组(P<0.01,P<0.05);出院时减少的NIHSS百分数明显低于无感染组(P<0.01),mRS明显高于无感染组(P<0.01);随访时病死率明显高于无感染组(P<0.01)。结论:卒中后并发感染不仅影响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而且影响卒中后病死率。急性脑卒中并发感染患者的预后较未并发感染者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联合舍曲林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IPSD)患者抑郁状态、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IP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包括基础疾病的药物治疗和综合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盐酸舍曲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EECP治疗。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以及血清TNF-α、VEGF和BDNF和VEGF含量检测。结果:治疗7周后,2组患者HAMD评分、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MB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血清TNF-a含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BDNF和VEGF含量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前馈控制的健康教育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0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88例行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9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 观察组给予基于前馈控制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后住院时间、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干预前后采用脑卒中健康知识问卷(SKQ)及脑卒中健康行为量表(HBS-SP)评估两组的健康认知及健康行为变化,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估两组的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结果干预后, 两组溶栓后的住院时间、NIHSS及mR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SKQ、HBS-SP评分高于干预前, 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SES、SCSQ积极应对得分高于对照组, SCSQ消积应对得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前馈控制的健康教育可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