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84例冠心病患者24h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65例有缺血性ST段改变,发作206阵次,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SMI)占74%,心肌梗塞与心绞痛组SMI的检出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无症状与有着癍心肌缺血的ST段压低程度和持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SMI发作有其昼间规律,SMI与心律,心率,心率变异性观察,提出了心肌梗塞后SMI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动态心电图监测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院于2001年1月~2003年11月对70例老年冠心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测,对其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情况进行分析、评价。老年人冠心病发作隐匿不定时,易被患者忽视,对可能是猝死、急性缺血、心肌梗死的先兆进行预测,探讨心律失常发生规律以及对预防猝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分析老年冠心病 184例 ,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 (SMI)组 116例 ,有症状组 68例。SMI组与有症状组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 (DCG)比较 ,室性心律失常 (47 4 8%∶2 6 3 2 % ) ,Lown’sⅢ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 (3 3 0 9%∶2 1 5 0 % ) ,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SMI组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脏猝死发生率均高于有症状组。普通心电图检出缺血型ST—T改变明显高于DCG ,SMI组 93 1%∶3 1 0 3 % ,有症状组 94 12 %∶3 6 76%。  相似文献   

4.
伴或不伴症状的心肌缺血是老年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之一。而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 (SMI)因患者无明显症状而易为病人和医师所忽视 ,是冠心病不良预后的高危因素。为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发作的昼夜规律和发作时的行为状态 ,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测有心肌缺血 (MIS)改变的 10 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 ,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6年 10月至 2 0 0 1年 10月 10 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 ,其中男性 72例 ,女性 3 0例 ,年龄 65~ 87岁 ,平均 (69± 9)岁。所有病例均符合 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及 WHO的冠心…  相似文献   

5.
动态心电图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蓬 《江苏医药》2003,29(4):309-309
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系指临床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表现,而无与缺血有关的症状者。SMI为冠心病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不少冠心病患者发病或猝死前可毫无症状,故SMI受到临床医师极大的关注。检测SMI最常用的方法是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1]。现将我院一组冠心病患者经Holter监测到心肌缺血的有关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的临床特点。方法:检测到有心肌缺血改变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有无症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有症状组(71例),B组为无症状组(132例),观察两组心肌缺血ST段下移时的平均心率、持续时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记录两组心肌缺血发作阵次,分析不同时间段缺血型ST—T改变发生率。结果:无症状组患者的心肌缺血平均发作次数明显多于有症状组(P〈0.05);有症状组发作时的心率明显高于无症状组,而发作持续时间明显长于无症状组(P〈0.05);无症状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有症状组(P〈0.05)。两组患者缺血型ST—T改变在6:00~12:00时段发生率最高,0:00~6:00发生率最低,两时间段缺血型ST—T改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G对SMI检出率高,有助于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病情评估和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4h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与常规心电图检查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某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给予24h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式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并分析患者心肌缺血的发作情况。结果:24h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缺血在6∶00~12∶00时段发作频率最高,0∶00~6∶00时段发作次数最少。结论:24h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检测能力更强,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且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士彬  金晓静 《天津医药》1992,20(5):284-286
本文对103例冠心病患者其中68例无症状心肌缺血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监测结果,陈旧性心肌梗塞和冠心病心绞痛两组无症状ST段压低均高于有症状(P<0.05),但两组之间有症状与无症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68例无症状心肌缺血中有64例ST段压低均发生于日常活动和卧床休息时。发作时间以6~12点最多,缺血严重程度及时限与症状无关。  相似文献   

9.
苏杭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20):3145-3147
目的 对比分析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SMI)效果的差异性.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心内科接诊的80例符合SMI诊断标准的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实验组采用动态心电图对患者进行诊断,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对患者进行诊断.诊断后,对两组患者SMI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实验组患者的阳性反应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的SMI阳性检出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阳性反应发作时,会出现规律性的活动,发作时间也有一定的规律.结论 采用Holter可连续记录受检者24~48小时的心电变化,记录仪轻巧,检查期间受检者随身携带而不影响其日常生活与工作,尤其对SMI诊断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特点,总结其发生规律。方法 100例冠心病患者,使用动态心电图进行24 h连续监测。结果检出90例患者存在缺血性ST段变化,其中62.2%为无症状心肌缺血,且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存在昼夜性规律。结论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形式,使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是一项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holter对23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测.结果 218例有缺血型ST改变(91.6%),其中72.48%的缺血性ST改变阵次为无症状心肌缺血.有症状心肌缺血发生占27.52%.结论 holter是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临床上应高度重视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并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动态心电图 (DCG )诊断为无症状心肌缺血(SMI)45例 ,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 :45例患者均为本院1998年2月~2001年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 ,临床心电图符合WHO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其中男34例 ,女11例 ,年龄40~78岁 ,平均59岁。1 2方法 :采用美国搏利屋7700型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仪 ,3通道CM1、CM5、AVF记录器检测 ,根据心率和ST段改变同步趋势图 ,有异常及可疑之处记录实时图形 ,DCG自动分析报告受试者详细记录生活日志和相关症状核对ST段出现缺血型下移时 ,是否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点,为临床诊断SMI提供依据。方法 23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其动态心电图特点。结果 230例冠心病患者共检出心肌缺血216例,检出率为93.9%,SMI发生率明显高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4%VS 23.6%,P〈0.05)。216例患者中缺血性ST段改变共488阵次,SMI缺血性ST段发生率明显高于有症状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0%VS 17.0%,P〈0.05)。SMI以6:00~22:00之间发生最多,共131例(79.4%),而22:00~6:00之间发生34例(20.6%);白天发作时平均心率明显高于夜间心率[(88.2±6.5)次/min VS(79.6±6.2)次/min,P〈0.05]。165例SMI患者中男性96例,女69例,男性平均心率略高于女性,但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4±5.8)次/min VS(80.6±5.4)次/min,P〉0.05]。结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缺乏临床症状,动态心电图可以为其提供可靠地依据。  相似文献   

15.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指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而无胸痛或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的临床现象。近年来,随着动态心电图的广泛应用,发现无症状心肌缺血广泛存在于各种类型冠心病的病程中。据初步统计,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约占所有缺血发作的72%,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可高达86%,  相似文献   

1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一般无典型临床症状,一般检查较难确诊,故易被人忽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动态心电图(Hoher)的应用日趋广泛,对冠心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作用己被世人所公认,有关冠心病心肌缺血发作规律的研究也更进一步深入。本文应用Hoher检测冠心病患者110例,以探讨冠心病患者SMI发作时的某些规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25 例确诊冠心病患者,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进行监测,患者同时书写完整的动态心电图生活日志.记录缺血型ST 段压低阵数及当时有无心绞痛症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25 例冠心病患者中,112 例发生ST 段压低425阵次,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350阵次(82.4%);有症状心肌缺血发生75阵次(17.6%),发作时间高峰在6:00~12:00.结论 动态心电图是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 ,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无症状心肌缺血是指临床确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但缺乏胸痛及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之一,而且易为患者和医生所忽视,是冠心病不良预后的高危因素。笔者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100例,弥补了常规心电图只能记录静息状态的心电波形之不足,明显提高了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刘东方  董晶  白黎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4):3671-3672
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0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的资料.结果:心肌缺血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心肌缺血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多发生于日间;心率变异性降低与心肌缺血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动态心电图早期检出SMI具有可靠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使用动态心电图监控冠心病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通过记录探究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病率、发病规律、发病时间、发病情况,并通过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及指导临床治疗来体现其应用价值。方法对116例冠心病患者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记录系统进行24h监测。结果 116例冠心病患者有108例发生心肌缺血(病发率93.1%),检测出的心急缺血共发作562次,其中有482次是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病发率85.8%);ST段下移在早上6-12点之间最为频繁,在0-6点出现率最低;夜间心肌缺血阀的变异值出现上升,ST段下移持续时间长;心率加快,引发严重的心肌缺血。结论动态心电图对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有较为理想的诊断效果,属于非创伤性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