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4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49例,轻度子痫前期46例,重度子痫前期42例,子痫5例。选择120例正常妊娠孕妇和41例非孕健康体检妇女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尿酸水平并作比较。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轻度子痫前期患者与同期正常妊娠妇女血清尿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与同期正常晚期妊娠妊娠妇女尿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加重血尿酸含量逐渐增高,血清尿酸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正常妊娠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肝X受体α的水平,探究肝X受体α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4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期高血压15例、轻度子痫前期14例、重度子痫前期15例),16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和22例正常中孕妇女血清中肝X受体α水平。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中肝X受体α浓度为(4.67±2.12)μg/ml,正常晚期妊娠组为(2.79±0.87)μ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可溶性肝X受体α水平逐渐升高[分别为(3.57+0.86)μg/ml,(4.48+0.92)μg/ml,(6.05+3.12)μg/ml],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中期妊娠组血清中肝X受体α浓度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肝X受体α水平升高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及病情发展有关,有可能成为疾病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在不同孕周的正常妊娠妇女以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690例不同孕期正常妊娠妇女以及7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组20例,轻度子痫前期组27例,重度子痫前期组25例)外周血中v WF的水平。结果正常妊娠20~28周组孕妇的v WF表达高于妊娠12~20周组的孕妇,正常妊娠28~36周组及36周以上组的孕妇v WF表达高于妊娠12周之前组、12~20周组及20~28周组的孕妇v WF值,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对比正常妊娠组v WF的表达升高,重度子痫前期组对比妊娠期高血压组和轻度子痫前期组v WF的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妊娠妇女外周血中v WF的表达随着孕周的增大而升高;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v W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妊娠妇女,而且表达水平随着病情加重而增高。v WF表达在正常妊娠中起重要作用,其高表达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体内抗心磷脂抗体(ACA)、狼疮抗凝物质(LA)的测定,探讨ACA,LA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其中妊娠期高血压14例、轻度子痫前期15例、重度子痫前期23例)及4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的血清中ACA阳性率与LA比值,并分析其在正常孕妇与不同程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①血清中ACA的阳性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血清中LA比值: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轻度子痫前期患者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体内ACA阳性率、LA比值的高低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及病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40例,轻度子痫前期组42例,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组38例。随机选择同期正常妊娠42例为正常妊娠组。探讨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血栓标志物、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组PT、aPTT、TT明显降低,且随病情加重(P0.0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组Fbg明显升高,且随病情加重(P0.0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组PLT明显降低,且随病情加重(P0.0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组PDW、MPV明显升高,且随病情加重(P0.0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组D-D、vWF明显升高,且随病情加重(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呈高凝状态,产前测定凝血指标、血小板指标,对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脂和脂蛋白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与栽脂蛋白的关系,为进一步明确载脂蛋白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年1~12月在我院待产的妊娠高血压孕妇和正常孕妇的血清载脂蛋白水平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孕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组.ApoA1/B低于正常妊娠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妊娠期高血压孕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及载脂蛋白B水平均低于轻度子痫前期及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但其ApoA1/B比值高于其他两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子痫前期组孕妇三酰甘油低于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载脂蛋白A1水平及ApoA1/B比值高于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孕妇血脂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组,重视妊娠妇女血脂及脂蛋白的监测,对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9,(1):128-130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尿蛋白和血常规水平分析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59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组55例,轻度子痫前期组64例,重度子痫前期组40例,比较并分析三组患者的尿蛋白阳性率、BUN和Cr含量,血常规和凝血功能,包括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红细胞压积(HCT)、外周血红细胞(RBC)、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包括早产,低体重儿,子痫,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结果:三组之间尿蛋白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尿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和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BUN和Cr显著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P<0.05)。三组之间PLT、HCT和RB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PLT和RBC水平显著低于妊娠期高血压组和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FIB和PT显著低于妊娠期高血压组(P<0.05)。三组之间早产、胎儿生长受限和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尿蛋白和血常规水平的分析,以便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莫晖  林进  陈丽娟 《吉林医学》2015,(3):448-449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9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将其分为三组:妊娠期高血压组36例,轻度子痫前期38例,重度子痫前期20例,同时选取无妊娠并发症健康妊娠者90例为对照组。结果:三组血脂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对照组及妊娠期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与正常妊娠对照组及妊娠期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与正常妊娠对照组比较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正常对照组降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脂代谢与正常妊娠期妇女存在明显差异,故加强监测血脂变化,早干预、早治疗,以保证母婴良好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18例,轻度子痫前期组2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22例。随机选择同期正常妊娠20例为正常妊娠组。探讨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PT、aPTT、TT、PLT水平比正常妊娠组明显降低,且随病情加重,PT、aPTT、TT、PLT水平降低越明显(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Fbg、PDW、MPV水平比正常妊娠组明显升高,且随病情加重,Fbg、PDW、MPV水平升高越明显(P0.05)。试验组总不良妊娠结局高于对照组(16.67%vs 5.00%)(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有一定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具有较高的凝血状态,产前定时监测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变化,对预防及治疗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和胎盘生长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实验组6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期高血压20例,轻度子痫前期20例,重度子痫前期20例)和正常晚期妊娠孕妇(对照组)35例血清IL-18及sFlt-1水平并进行比较,绘制ROC曲线观察其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IL-18及sFlt-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血清IL-18及sFlt-1水平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血清IL-18及sFlt-1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ROC曲线分析血清IL-18及sFlt-1的诊断特性最好。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IL-18及sFlt-1的水平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病情的轻重,可做为联合诊断和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床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8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为观察组.其妊娠期高血压29例、轻度子痫前期32例、重度子痫前期25例.另选择80例正常妊娠孕妇为正常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胎盘床动脉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最大速度与舒张末期速度之比(S/D)、时间平均流速(TAV).结果 观察组患者胎盘床小动脉阻力指标(PI,RI,S/D)上升,TAV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床小动脉阻力指标(PI,RI,S/D)上升,TAV降低,与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胎盘床动脉的血流参数可以反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病情的变化与发展,检测血流参数指标可以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和预防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蛋白含量变化和血浆蛋白变化对新生儿体质量的影响。方法测定197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重度子痫前期68例,轻度子痫前期55例,妊娠期高血压74例)和正常妊娠的孕妇70例血浆蛋白水平和新生儿体质量,分析血浆蛋白变化和其对新生儿体质量的影响。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均低于正常妊娠者(均<0.01),以重度子痫前期总蛋白、白蛋白下降明显,球蛋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0.05)。新生儿体质量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加重而下降(<0.01),重度子痫组新生儿体质量明显低于其他组(<0.05)。轻度、重度子痫前期低蛋白血症病例新生儿体重低于非低蛋白血症(均<0.05),妊娠高血压和正常妊娠组低蛋白血症孕妇新生儿体质量较非低蛋白血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和血浆蛋白与新生儿体重的密切相关,子痫前期并发低蛋白血症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阶段,是影响新生儿体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脂代谢特点,了解血脂代谢紊乱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方法收集40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分为3组:妊娠期高血压组36例,子痫前期轻度组203例,子痫前期重度组166例.同时选择无妊娠并发症的健康孕妇20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脂(TRI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1(APOA)、载脂蛋白B100(APOB)、脂蛋白a(LPa)进行比较.结果3组血脂水平TRIG、HDLC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LPa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IH患者随着病情不断加重,血脂代谢紊乱越来越突出,加强血脂监测,及早干预并纠正紊乱以保证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及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妊娠晚期轻度子痫前期孕妇42例(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4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36例(妊娠期糖尿病组),正常妊娠晚期妇女8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各组血清尿酸进行测定。结果:轻度子痫前期组血清尿酸含量为198.7~414.3μmol/L,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尿酸含量为247.8~745.2μmol/L,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尿酸含量为243.6~524.6μmol/L,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尿酸升高组围产儿预后不良的发生率比尿酸正常组高(P<0.05)。结论:子痫前期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晚孕妇女,血尿酸升高与围产儿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预后的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硫酸镁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尾加压素Ⅱ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静脉滴注硫酸镁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水平的影响。方法对68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静脉滴注硫酸镁治疗3d,比较治疗前后血清UⅡ水平、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脐动脉血流收缩期与舒张期比值(umbilical artery systolic/diastolic ratio,S/D)及阻力指数(resistant index,RI)以及24h尿蛋白含量的变化,并记录自觉症状。结果(1)治疗前后血清UⅡ水平、MAP、S/D及RI、24h尿蛋白定量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血清UⅡ与MAP、S/D及RI、24h尿蛋白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3)治疗后症状未消失的患者与症状消失的患者血清UⅡ下降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可使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血清UⅡ水平降低,UⅡ可能参与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任玉汝  ;余承云 《吉林医学》2014,(25):5610-5612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BNP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42例为试验组,同期妊娠晚期健康妇女2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荧法法检测BNP。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BNP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同分类组中,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血清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的发展,BNP水平逐渐升高。结论:血浆BNP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BNP水平的变化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评价疗效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霞 《医学综述》2014,(14):2620-2621
目的研究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子痫前期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沧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80例,其中子痫前期轻度者及重度者各40例;另外选择待产的40例晚期妊娠孕妇作为正常妊娠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受试者的血清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子痫前期轻度、重度组血清CRP水平较正常妊娠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CRP水平较轻度子痫前期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CRP水平较正常妊娠组高,且CRP水平与子痫前期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瘦素(leptin)在正常妊娠以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体血浆以及胎盘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对孕早期血压正常的180例孕妇,保留妊娠10~14、20~24、30~34周以及终止妊娠后24 h母体血浆、胎盘,根据随访结局分为子痫前期组(4例重度、6例轻度),妊娠期高血压组(12例)和正常妊娠组(22例,选自158例正常妊娠).用ELISA法测定不同时间段母体血浆瘦素浓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瘦素在胎盘组织中的定位和表达;采用QF-RT-PCR法检测胎盘中瘦素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选取15例未孕健康妇女作为未孕对照组.结果 正常妊娠孕妇母体血浆瘦素浓度随妊娠的进展逐渐升高;妊娠期子痫前期组的血浆瘦素浓度明显高于同期正常妊娠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而妊娠期高血压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终止妊娠后24 h所有病例母体血浆瘦素水平急剧下降,接近正常未孕水平.瘦素表达分布于胎盘绒毛合体滋养细胞、细胞滋养细胞;瘦素蛋白和mRNA表达强度在正常妊娠、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依次上升,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母体血浆瘦素水平在妊娠早期就已经明显升高,随着病情加重,胎盘分泌的瘦素逐步增加,是预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严重程度的敏感信号分子之一.  相似文献   

19.
《陕西医学杂志》2016,(2):185-187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D-二聚体(D-D)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评价其相关性。方法:选择95例HDP孕妇,包括45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29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及21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ysC及hsCRP水平、采用循环酶法测定Hcy水平、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测定D-D水平,并选择35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比较各组Hcy、CysC、D-D及hsCRP水平及其相关性。结果:HDP患者Hcy、CysC、D-D及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Hcy、CysC、D-D及hsCRP水平均依次升高(P<0.05),其中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P<0.05,P<0.01);重度子痫前期组各指标显著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P<0.01);HDP患者Hcy与CysC、DD、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643、0.591、0.723,P<0.05),CysC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638,P<0.05)。结论:HDP孕妇Hcy、CysC、D-D、hsCRP水平均较正常妊娠明显升高,并随病情严重程度而增加,联合监测上述指标能够评估HDP的发生及发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2,LCN2)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将在我院产科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9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根据病情轻重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38例),轻度子痫前期组(35例)和重度子痫前期组(2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所有患者血清LCN2质量浓度,并与40例正常孕妇(正常妊娠组)作比较。结果:正常妊娠组血清LCN2为(22.52±6.05) ng/mL,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为(59.19±17.12) 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组为(42.34±13.12) ng/mL,轻度子痫前期组为(50.35±14.01) ng/mL,重度子痫前期组为(71.41±19.21) ng/mL,轻、重度子痫前期组LCN2水平均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P〈0.05,P〈0.01),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CN2水平变化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并随病情加重而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