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哈尔滨市医院感染病原菌菌群构成及多药耐药菌的分布特点,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哈尔滨市12家三级医院(均为三级甲等综合医疗机构)2016年全年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细菌的送检标本5 620份;送检标本采用西门子MicroScan Walk-Away 96Plus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及多药耐药菌的分布情况并运用统计软件SPSS 17.0比较分析四个季度的差异性。结果2016年共分离出病原菌26 82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 961株占74.4%,革兰阳性菌6 190株占23.1%,真菌673株占2.5%;其中第一季度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构成比有显著差异(P<0.05);全年共检出多药耐药菌4 009株,其中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1 414株占35.27%、分离率55.9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811株占20.23%、分离率25.86%。结论 2016年哈尔滨市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第一季度肺炎克雷伯菌的构成比高于其他季度,全年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分离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调查及多药耐药菌临床特征,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3月医院收治的105例骨科手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医院感染部位、病原菌构成,并分析多药耐药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采用Data Trace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5例医院感染患者中手术切口感染43例占41.0%,上呼吸道感染27例占25.7%,皮肤软组织感染15例占14.3%;共分离出病原菌19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25株占63.5%,革兰阴性菌68株占34.5%,真菌4株占2.0%;197株病原菌中多药耐药菌54株,均为革兰阴性菌;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最高的是头孢噻肟为94.4%,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最高的是庆大霉素为87.5%,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最高的是头孢噻肟为92.9%。结论骨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阳性菌,在感染病原菌中多药耐药菌所占比例较高,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2004-2010年医院感染病原菌前瞻性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病原菌的特点,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住院患者各种临床标本培养阳性结果进行前瞻性监测,定期总结分析反馈临床。结果 2004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266 450例患者,其中8871例次发生医院感染,例次感染率为3.3%;共检出病原菌440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18.7%,革兰阴性菌占53.7%,真菌占27.6%;病原菌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51.1%;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为葡萄球菌属、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共1185株),1185株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中,多药耐药菌(MDROs)感染检出683株,检出率为57.6%;MDROs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39.0%,其次为菌血症和泌尿道,分别为20.6%和15.1%。结论革兰阴性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下呼吸道、ICU医院感染多药耐药菌逐年增加;因此,MDROs监测工作应注重即时性和有效干预,应重点关注感染者消毒隔离措施执行的连续性,是减少多种耐药菌传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多药耐药菌感染在三级综合医院分布特征及规律,为有效预防控制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hon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病原菌菌种鉴定,回顾性调查2013年全年医院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全年共检出目标菌3 115株,多药耐药菌为541株,占17.37%,以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最为多见,其次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并且以高龄和低龄患者居多,年龄≥60岁老年患者占36.78%,而年龄≤1岁婴儿占10.17%;多药耐药菌前3位标本来源分别为呼吸道、创面分泌物和尿标本,其中呼吸道标本占56.56%;呼吸道标本和尿标本中均以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最多,创面分泌物中则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多数分布在ICU中,占全部菌株的34.38%。结论多药耐药菌感染分布较广,应高度重视多药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控制工作,从整体上预防、控制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多药耐药菌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预防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3月医院收治的105例医院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对多药耐药菌的分布特点、耐药性及感染危险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 105例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主要位于下呼吸道与上呼吸道,分别占33.3%与22.9%;共检出病原菌280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64株占58.6%,革兰阳性球菌89株占31.8%,真菌27株占9.6%;检出多药耐药菌79株,占28.2%,主要为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31株,占39.2%;年龄、使用机械通气、导管留置时间过长、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糖尿病以及使用大量抗菌药物等是导致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感染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多药耐药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多种危险因素导致医院感染,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多药耐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提高预防感染水平,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2011年1-7月临床标本按常规进行病原菌分离,采用VITEK IMS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仪,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230株,其中多药耐药菌129株,检出率为56.1%;革兰阳性多药耐药菌检出率为4.8%,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0,9%,屎肠球菌占3.9%;革兰阴性多药耐药菌检出率为45.0%,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占16,9%、肺炎克雷伯菌占13.0%.结论 医院分离的多药耐药菌分布与卫生部公布的主要多药耐药目标菌有一定差异,提示临床医师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根据病原菌的分离株种类、耐药性特点及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菌感染的流行特征和相关因素,了解多药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的特点,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11年1月1日-12月30日住院患者中发现多药耐药进行监测,调查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情况.结果 共监测病原菌1914株,检出多药耐药菌259株,检出率为13.5%,其中MRSA分离率为53.5%、产ESBLs大肠埃希菌分离率为53.1%、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为33.7%;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67.8%.结论 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众多,要特别关注重症监护病房及呼吸系统多药耐药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ICU多药耐药菌感染进行分析,探讨预防和控制多药耐药菌感染的控制措施。方法对2011年医院ICU 83例多药耐药菌感染情况进行分析,了解病原菌种类、数量、感染部位。结果 83例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中共培养出367株多药耐药菌,位居前3位细菌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42.51%、29.70%、8.45%;多药耐药菌主要分布在呼吸道,284株占77.38%,其余部位依次为血液、器官/腔隙、切口、导管、泌尿道、肠道,分别占9.26%、4.90%、4.09%、2.18%、1.91%、0.27%。结论采取完善耐药菌监测机制、开展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进行教育培训、保障设施设备、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感染控制措施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多药耐药菌在医院内的流行和暴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ICU医院感染相关脓毒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ICU 2005年7月~2008年7月医院感染相关脓毒症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收集医院感染相关脓毒症60例,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泌尿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感染者多发生在年老体弱、病情危重、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接受侵入性检查及治疗的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15株,其中G~-菌55株(47.8%),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G~+菌34株(29.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26株(22.6%),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主要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且呈多药耐药性.结论 ICU医院感染相关脓毒症多存在易感因素,病原菌为多药耐药菌,控制抗菌药物滥用及综合性治疗对医院感染相关脓毒症的防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院多药耐药菌感染现状,并对预防与控制多药耐药菌感染的措施进行效果评价,为临床有效控制多药耐药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多药耐药菌感染现状,综合干预1年后,再次对感染现状及干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药敏监测数据应用WHONET5.4进行统计,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共检出病原菌4 018株,其中多药耐药菌检出522株检出率为13.0%;检出的多药耐药菌中,以革兰阴性菌最多334株占64.0%,革兰阳性菌188株占36.0%;多药耐药菌株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ICU及神经内科,分别占25.3%、19.5%及11.7%;干预前后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率由43.0%提高至54.0%,标本送检率由23.5%提高至56.2%,多药耐药菌检出率由13.9%下降至12.2%,医护人员预防控制措施知晓率由53.4%提高至84.0%,手卫生考核合格率由65.8%提高至89.2%。结论及时了解多药耐药菌感染现状及变化趋势并进行综合干预,建立以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率、标本送检率、多药耐药菌检出率、医护人员预防控制措施知晓率、手卫生考核合格率为评价指标的预防控制体系,对降低医院多药耐药菌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