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于江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1):3264-3265
目的:评价X线、CT与MRI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早期征象.方法:对45例临床疑诊为ANFH的患者进行X线平片、CT与MRI检查,并做对照观察,并与同期临床症状比较.结果:45例经X线检查诊断为ANFH 32例;经CT扫描诊断为ANFH 40例;均经磁共振扫描证实为ANFH 45例,其中10例为早期病变.统计结果表明,ANFH的X线、CT、MRI表现之间敏感性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X线平片难以显示ANFH的早期表现,MRI不仅能发现其早期病变,且能反应病变的确切范围和程度,对早期治疗和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X线平片、CT、MRI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X线、CT与MRI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对比。方法对65例临床疑诊为ANFH患者进行X线平片\CT与MRI检查,并且做X线平片、CT与MRI的对照观察,并与同期临床症状比较。结果53例经X线检查诊断为ANFH35例;经CT扫描诊断为ANFH42例;所有病例均经磁共振扫描证实为ANFH53例,其中15例为早期病变。统计结果表明,MRI为最好,CT次之,X线平片最不敏感。结论X线平片难以显示ANFH的早期表现,MRI不仅能发现其早期病变,且能反应病变的确切范围和程度,对早期治疗和预后具有积极意义,但对骨质的细微结构改变及钙化不如CT明显,且费用较高,多用于临床高度怀疑ANFH而X线平片及CT检查阴性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X线、CT及MRI对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价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x线、CT及MRI在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x线、CT及MRI三个诊断结果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x线平片检查共发现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26髋,股骨头正常36髋;CT检查共发现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52髋,股骨头正常10髋;MRI检查共发现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59髋,股骨头正常3髋。三种诊断方法的阳性率有明显差异,其中CT的阳性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而MRI的阳性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和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最具敏感性和特异性,是诊断早期ANFH的金标准,CT次之,当临床有症状,X线平片有或无改变的患者应常规CT检查,多数早期病变可被发现;对l临床高度怀疑ANFH者,若x线、CT均为阴性时,应进行MRI扫描检查,即可早期发现,及早治疗,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X线平片、CT及SCT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价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明富  许美  马克美 《淮海医药》2003,21(2):112-114
目的 探讨 X线平片、CT及 SCT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确诊的 65例计 10 3个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双髋关节 X线平片及 CT片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对照。结果  X线肯定诊断率为 5 3 .0 0 % ,CT肯定诊断率为 80 .19% ;15例 0期 ANFH,X线无 1例发现 ,CT检出 9例 ;18例同时采用两种 CT扫描时 ,螺旋CT扫描比常规 CT获得新信息 6例 ,扩大了诊断信息 7例。结论  X线平片难以发现 ANFH的早期表现 ;CT在病变显示方面优于 X线 ;MPR及 3 D处理比 CT单纯轴扫有较大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X线及MRI对成人ANFH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全部病例57髋ANFH均行双髋X线平片及MRI检查,均未行增强扫描。结果依Ficat分期,X线平片的Ⅰ—Ⅱ期诊断率为40.4%(23/57),MRI的Ⅰ~Ⅱ期诊断率为87.7%(50/57)。结论对ANFH的早期诊断,MRI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6.
酒精性股骨头坏死(ANFH)是特发性股骨头坏死的一种类型,是引起青年人严重病残的难治性疾病。我们通过收集13例确诊为ANFH患者的X线平片、CT与MRI的征象,评价X线、CT与MRI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诊断价值,探讨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影像学中的X线、CT及MRI在诊断膝关节滑膜软骨瘤中的作用。方法对本院2009年8月至2011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的25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25例病例中行X线平片检查的为25例,行CT检查的有20例,行MRI检查的有15例。结果行X线平片检查的25例患者中诊断阳性者19例,行CT检查的20例患者中诊断阳性者为19例,行MRI检查的15例患者中诊断阳性者为12例,检出率分别为76%、95%和80%,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平片检查显示阳性者关节内以及关节周围可见卵圆或圆形的结节状的骨化或钙化影,CT和MRI检查显示阳性者可见骨化或钙化影,但是在清晰度和数量上要优于X线平片检查。结论 X线、CT及MRI均可诊断膝关节滑膜软骨瘤,CT的检出率较高,诊断效果也较好;临床诊断时可将更廉价X线平片检查作为膝关节滑膜软骨瘤患者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程劲松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194-195
目的探讨髓内型骨肉瘤的X线检查、CT检查和MRI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髓内型骨肉瘤病例,回顾性分析其X线平片、CT和MRI表现。结果 X线平片检查诊断正确率为91%,CT检查正确率为100%,MRI检查正确率为100%。结论 X线平片是诊断骨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CT、MRI可以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0例30个病变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X线平片、CT扫描及MRI影像学情况。结果 X线平片与CT扫描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MRI的检出率远高于X线平片与CT扫描(P<0.01)。结论 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敏感性明显优于X线平片和CT扫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X线平片与低剂量螺旋CT在诊断胸部外伤骨折的检查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80例胸部外伤骨折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了X线平片检查及低密度螺旋CT扫描检查,分析对比检查结果。结果在收治的80例患者中,有72例经X线检查发现肋骨骨折,有8例未发现骨折。全部患者经低剂量螺旋CT扫描均诊断为骨折。结论使用X线平片和低剂量螺旋CT扫描诊断胸部外伤骨折效果显著,低密度螺旋CT检出率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及MRI在颈椎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00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X线平片、CT及MRI检查。计算并比较3种检查方法对各种类型颈椎病诊断的准确率及总体诊断符合率。结果在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诊断中,X线平片、CT及MRI3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间无明显差异;在颈型颈椎病的诊断中,X线平片及MRI略优于CT;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中,CT略优于X线平片及MRI;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中,MRI优于X线平片及CT,但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中,MRI显著优于X线平片及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种检查方法对颈椎病的总体诊断符合率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X线平片、CT及MRI对颈椎病总体诊断符合率间无统计学差异,但MRI对脊髓型颈椎病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2.
徐厚勇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0):87-87,89
目的:探讨椎弓崩裂与腰椎滑脱的X线平片与CT扫描诊断价值及限度。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8例椎弓崩裂患者的X线平片、CT检查结果,比较两者对诊断的价值和限度。结果:18例患者进行了CR正侧位摄片检查,检出椎弓崩裂5例,另3例加摄斜位片确诊;28例患者均进行了CT检查,检出椎弓崩裂25例。结论:CT扫描比X线平片对椎弓崩裂与腰椎滑脱的诊断更具优势,X线平片投照技术和CT合理的扫描计划是发现椎弓崩裂与腰椎滑脱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唐品恺  苏凯  王琴珠 《江苏医药》2007,33(2):199-200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临床影像学表现,评估X线平片、CT、MRI的诊断意义.方法 91例AS均做X线平片检查,52例作CT检查,36例MRI检查.结果 X线平片检查对Ⅲ级Ⅳ级病例诊断比较可靠,对Ⅱ级病例诊断准确性可达50%;CT检查对Ⅰ级以上病例均可作出诊断,但对Ⅰ级病例的诊断准确率不如MRI,MRI对0级病例可有重要发现.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AS的诊断具有决定意义,MRI检查能够三维成像,在评价侵犯脊柱的病变中能够清楚显示椎体、关节软骨、关节腔与骨髓的关系,是目前检查脊椎病变的最佳影像学手段,也是诊断髋关节早期病变的最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分期及早期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分期及早期影像学诊断.方法 86例双侧股骨头行X线平片、CT及低场MRI检查,对其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期对照.结果 全部患者X线平片诊断早期ANFH共126个部位,其中Ⅰ期占58个,x线表现为骨质疏松及骨硬化,Ⅱ期68个,表现为骨硬化和囊状低落度区.CT发现早期ANFH 76例共108个部位,其中I期占44个,表现为组成骨小梁星芒结构消失,骨质疏松变和骨硬化,Ⅱ期34个.表现为囊状低密度区及骨硬化,Ⅲ期30个,以新月征为特点.低场MRI仅发现68例98个部位,Ⅰ期45个,表现为斑,T1WI低或高信号,Ⅱ期33个,表现为T1WI及长TE梯度回波(GRL)序列呈不规则低等高信号.Ⅲ期20个,在T1WI及GRL序列呈片状低信号,并可见高信号环绕.三者比较差异较大,意义显著.结论 CT及低场MRI可早期显示ANFH病变,而低场MRI对ANFH的敏感性及诊断价值高于X线平片及CT.  相似文献   

15.
李云  李迎春 《黑龙江医药》2012,25(6):855-856
目的:分析腰椎椎弓峡部裂的X线平片、螺旋CT扫描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的39例椎弓腰椎峡部裂X线平片、螺旋CT检查影像资料。结果:25例病人进行了X线检查,检出椎弓峡部裂20例;39例病人进行了螺旋CT检查,检出椎弓峡部裂39例。结论:对腰椎椎弓峡部裂的诊断螺旋CT扫描比X线平片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42例经临床、影像诊断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中8例为早期股骨头坏死,回顾性分析其X线平片、CT、MRI表现。结果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8例X线均为阴性;CT上可见股骨头星芒状结构紊乱、消失、骨质疏松、小片骨硬化及小囊状透光区;MRI上出现信号异常及特征性表现"双线征"。结论 MRI对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为临床及早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中老年人患有颈椎病,采用X光线平片与CT扫描,对颈椎病诊断的分型能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 收集300例颈椎病患者,均进行X线平片与选择性CT扫描对照分析。结果 我院自1999~20O3年对300例颈椎病患者检查阳性225例,占75%。结论 颈椎病的诊断通过X线平片及CT扫描对照分析,完全可以达到定性诊断,为临床治疗各种类型颈椎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普通X线平片、CT检查、MRI检查在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对本院近年来收治的夹层动脉瘤13例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 X线平片示主动脉增宽、迂曲、扩张10例,主动脉壁钙化层移位7例,CT查及DeBakey Ⅰ型3例,Ⅱ型1例,Ⅲ型4例;MRI探及DeBakey Ⅰ型2例,Ⅱ型1例,Ⅲ型1例.结论 CT和MRI是夹层动脉瘤诊断的重要手段,X线平片是影像检查的基础,对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三种影像学表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萍  方华盛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7):2546-2548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改变的X线平片、CT及MRI影像特点,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AS患者的骶髂关节69例X线平片、34例CT、16例MRI的表现特点.结果:临床诊断Ⅰ级AS患者12例,均行X线、CT检查,但X线仅检出3例(25%),CT检出8例(66.7%).其中9例同时行MRI检查,检出7例(77.8%).16例Ⅱ级患者,X线检出9例(56.2%),其中11例加行CT检查,3例加行MRI检查,阳性率均为100%.Ⅲ~Ⅳ级AS的X线、CT、MRI均能检出异常征象.结论:X线平片对典型AS能作出较肯定诊断,但对AS的早期诊断不如CT、MRI,而MRI能显示AS某些最早期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检查中的价值。方法将13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CT与X线平片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普通X线片诊断Ⅰ~Ⅱ期ANFH2髋,Ⅲ~Ⅳ期10髋,阳性率63.15%;CT诊断Ⅰ~Ⅱ期ANFH5髋,Ⅲ~Ⅳ期12髋,阳性率89.47%,二者之间有较大的差异。结论普通X线片较难发现早期ANFH,而CT对ANFH的早期诊断能够提供较多的诊断信息,二者在ANFH的分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